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3 02:00:57| 人氣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論] 音樂風雲榜十年風雲 [新聞總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十屆音樂風雲榜舉行回顧樂壇十年變化

 

2010041202:37  長江日報

 

  昨晚,第十屆音樂風雲榜在深圳大劇院開出了榜單。作為堅持了十年的音樂盛典,本屆音樂風雲榜不僅再度重申了“不談獎”、“不假唱”、“不早退” 等原則,更是將榜單做成了十年樂壇的盤點,以“十大影響力事件”“十大影響力人物”共同回顧樂壇十年的變化。

 

  中國歌壇重量級的歌手劉歡、那英、孫楠、崔健、韓紅,最有影響力的組合羽·泉,香港歌壇中生代代表陳奕迅、王力宏還有S·H·E,影響深遠的真唱運動和遍地開花的音樂節,“音樂風雲榜”開出的這份10年回顧的榜單基本靠譜。而在回顧10年時,羽·泉、汪峰等人的感言,都說這十年是樂壇面臨衝擊最大的十年,做音樂的環境更加艱難。“十年前的唱片可以賣到1700萬張,現在免費的下載平台都上市了,和熬夜寫歌的人卻沒什麼關系了。”

 

  除了獲獎者,頒獎禮上還彙集了一批華語樂壇的知名音樂制作人。頒獎嘉賓黃舒駿,上一張專輯發行時間是10年前。而和他同時期的巫啟賢、包小柏、包小松、丁薇,現在都因為擔任各種選秀節目的評委受到關注,少有新作出爐。不過,黃舒駿的發言也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不要以為我們喜歡當頒獎人,我們都是含著眼淚帶著微笑頒獎。頒獎的時候都希望我們自己明年能領獎。”因此,他的勉勵應該送給全體音樂人,“音樂環境不理想,我們更應該堅持。”

 

  今天的新人是明天的中堅,榜單中的“新勢力”無疑是華語樂壇未來十年的希望。王菀之、張懸和盧廣仲,是港台獨立音樂中新生代唱作人的優秀代表,他們的創作風格各異,展示了港台音樂蓬勃的新生力量。而中國新勢力人物則大多被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王嘯坤、陳楚生等選秀力量奪得。這個結果,雖然讓中國歌壇在創作能力上汗顏,但音樂和出身無關。正如張靚穎所說,只要你用心唱歌,聽眾的耳朵會聽得到。

 

  在頒獎禮上,懸念一直留到最後一刻,沒到現場的周傑倫和李宇春,到底能不能獲獎?10年中,風雲榜和其他頒獎禮一樣曾經歷了歌手以獎換出席的時代,幸好,這個10年後的答案拋卻了門戶之見,沒有回避這兩個曾經備受爭議卻實實在在影響著音樂風潮的人物。而健康的頒獎禮,正是樂壇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

 

 

十年風雲榜,盛典奏組曲

 

來源:搜狐音樂 作者:愛地人

2010041208:42

 

  同樣是深圳的四月,不同的卻是轉眼間已經走過了十個春秋。當年年少輕狂的音樂風雲榜,雖不曾早生華發,卻也已添上了它成長過程中的第一道十年滄桑印跡。而這十年恰恰又是華語流行音樂最波濤洶湧、更新頻繁的十年,在這樣一個時代出生、成長並成熟,音樂風雲榜的風雲意味,也因此格外濃厚。

 

  與人們已經司空見慣的年度音樂頒獎禮不同,今年音樂風雲榜的十年盛典,雖然同樣有著頒獎禮這樣的形式,但它更多的還是一種對回憶的見證,一種對華語流行音樂十年的梳理,一種悲喜交錯過往的幻燈式重現。它的意義,不在於歌手或音樂人一些細節的閃光,一些英雄主義式的燦爛。而更著重一種全景式的呈現,是用十年歲月的點滴,交織成的一首華語流行樂的十年組曲。細節很精彩、整體更恢弘。

 

  雖然,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歌迷,都在抱怨這個時代流行樂壇的低迷,以至於抱怨多了,甚至給人一種極其不堪、一無是處的印像。但從這次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的“十大音樂事件”對這十年華語樂壇的梳理來看,實際上其過程即使不能說壯烈,至少也是相當激烈。由於在這十年中,華語樂壇在傳統流行音樂的創作、制作和發行體系方面,有了顛覆性的發展,對整個傳統的流行音樂審美體系形成了巨大的衝擊,但與此同時又沒有通過這十年,完成一個新的體系的建立,因此這十年,也注定要成為在爭議中成長的十年。但或許未來華語流行音樂的另一個高峰,正是因為有這十年的爭議所鋪墊,而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在“十大音樂事件”中,“張國榮、梅艷芳離世”和“邁克爾·傑克遜”辭世,其實就是一種傳統次序的離去。而“周傑倫出道”則以“中國風”為載體,對以李宗盛為代表的華語傳統創作,有了更西化和國際化的轉型。與此同時,“選秀勢力異軍突起”,也打破了以往唱片公司負責新人推薦的傳統格局,讓流行音樂的新人推廣過程,變得更透明。“MP3下載”、“數字音樂發行”、“彩鈴”和“KTV版稅”,則是這十年最具爭議的話題,也將是未來華語流行音樂產業轉型的一種重要但痛苦的過渡,而時過境遷後,或許這樣的痛苦也只是一笑而過,反而這十年因為有了這樣痛苦的掙扎,愈發顯現出其中一些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堅毅與珍貴。至於“真唱運動”和“戶外音樂節”,則不僅是中國流行音樂這十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則更是分別在台上台下影響流行音樂文化發展的一種標志,前者雖然還沒有徹底改變假唱的大環境,但至少已經從本質上動搖了這種墮性文化在中國的生存空間;後者實際上也是將流行音樂從文化的角度進行了更寬的拓展。這兩者,也許還不會給現在的中國流行樂壇,帶來根本上的意義,但卻會給未來中國流行樂壇的發展,奠定一個音樂基礎和文化基礎。

 

  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最終當然還要回歸到歌與人的盛典。當然,無論是“十年十大港台金曲”還是“十年十大中國金曲”,最終可能依然難以回避眾口難調的尷尬,但不可否認的,它們毫無疑問確實都是紀錄這一個十年的最經典之聲,至於爭議,實際上並非爭議這些歌曲是否應該入圍,而更多的還是集中在還有一些同樣經典的歌曲為何不能入圍。這其實也是華語流行音樂過去十年,並非像傳說中那樣低潮的例證。

 

  至於“港台地區十年最具影響力音樂人物”和“中國十年最具影響力音樂人物”,則都是過去十年華語流行樂壇當之無愧的中堅。他們中間,既有對傳統有著顛覆意義的王菲、陶喆、周傑倫和王力宏等等歌手,亦有將偶像文化帶上一個新高度的S.H.E、容祖兒和蔡依林,還有賦予流行樂壇以文化底蘊的汪峰、崔健和樸樹,更有流行樂壇永遠都會有的實力唱將如陳奕迅、孫楠、那英和劉歡。偶像和實力的平衡化,其實依然還是過去十年華語樂壇的主題。

 

  而相對變化的,則還是“音樂新勢力男歌手”和“音樂新勢力女歌手”的陣營。韓庚的韓流魅力、方大同的美式復古情調、盧廣仲的Kuso唱作、張靚穎的海豚音、李宇春的舞台控制力、陳楚生的民謠情懷、王嘯坤的搖滾血脈、張懸民謠和搖滾的獨立姿態,這一次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也用這樣一個風格各異的新人榜單,預告了未來十年華語流行音樂,注定將不會單調的彩色圖景。

 

  可以說,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是迄今為止對華語樂壇過去十年,最全景式的回放,在這個大家都在哀聲嘆氣並對未來失去信心的檔口,用還原事實、回放經典、舉證過程的形式,再現了華語流行音樂過去十年跌宕起伏的細節,並最終形成了顛覆傳統和薈萃多元的整體格局和基調。而在清除許多音樂以外的雜質之後,用純音樂的形式還原這十年的金曲和人物之後,也能讓人看到過去十年的許多負面,實際上都是在以非音樂的形式來破壞華語流行音樂給人的整體印像。真正好的音樂和音樂人,在過去的十年中,其實並不少見。而這一次的音樂風雲榜,正是通過十年盛典這樣的形式,溯本清源出過去十年華語流行音樂本來有的面貌,沒有化妝也沒有篡改,沒有矯情也不空洞,你可以將它當成一段回憶來享受,也可以當成一部音樂斷代史去閱讀。這其中,沒有真相更沒有八卦,有的還是一段又一段曾經蕩滌人心、如今經典繞梁的旋律。十年過去了,但這十年顯然沒白過。

 

  而見證了十年中國流行樂的音樂風雲榜,也將由此再次上路,它將繼續扮演著DV、鋼筆、擴音器、硬盤的角色,只為紀錄、更為陪伴,那華語流行音樂的又十年。

 

 

大腕未到場 照樣給大獎

 

http://www.sina.com.cn  2010041215:03  北京晚報

 

  “不為場面而發獎”

 

  昨晚頒獎的重頭戲就是“十年最具影響力音樂人物”。最終,陳奕迅、容祖兒、莫文蔚、陶喆、王菲、周傑倫、孫燕姿、王力宏、S.H.E.成為港台十年最佳”。中國“十年最佳”空缺一人,其余9人是孫楠、汪峰、許巍、羽·泉、那英、劉歡、崔健、韓紅、樸樹。

 

  由於這次十年盛典由蒙牛酸酸乳品牌冠名贊助,此前的周傑倫因代言伊利品牌未能入圍此獎項並不屬實。此外,陳奕迅、張靚穎等代言“果粒奶優”、 “光明暢優酸乳”等蒙牛直接競品的藝人也都獲得大獎。這多少證明了音樂風雲榜一直宣稱頂住壓力、堅持不買賣獎項的公正態度。

 

  在“音樂新勢力”獎項上,盧廣仲、方大同及陳楚生、韓庚、王嘯坤;王菀之、張懸及張靚穎、周筆暢、李宇春,分別獲得港、台、中國地區男女歌手的獎項。此外,在陶喆、王菲、周傑倫、孫燕姿、王力宏、S.H.E、崔健、韓紅、樸樹等藝人並未到場的情況下,風雲榜依然把獎項頒給了眾歌手,這則可以被看做是“不為場面而發獎”的表現。

 

  “不為頒獎而頒獎”

 

  音樂風雲榜的主辦方光線傳媒負責人王長田認為,“音樂風雲榜”不再以傳統方式進行“一年度總結頒獎”,也是在樂壇環境尷尬的情況下繼續選擇不妥協的結果。由於之前所說的反對“花錢買榜”、“大牌要獎”等方面,“音樂風雲榜”十年來遭到不同唱片公司及藝人的抵制,但光線傳媒並未因此“網開一面”,用諸如“光線特獎”、“最甜歌手”等莫名其妙的單項獎換取明星到場機會,“我們不希望看到一個頒獎禮成為唱片公司和歌手的宣傳渠道,或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拼盤演出。”

 

  此外,音樂風雲榜還特別關注中國樂壇的實際情況,比如面對原創力量的崛起,在其他頒獎禮削弱中國獎項的同時加設了搖滾單元來推薦中國樂隊。在 “十年頒獎”之後,王長田表示希望音樂風雲榜接下來做成中國第一個發獎金的音樂獎項。“這個需要解釋一下,因為即使我們獎金給得再高,也不可能像一場商演那麼高。關鍵是讓人感覺到我們的誠意,特別是我們希望這個獎金制度能對我們一直堅持表彰的搖滾音樂人和獨立樂隊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並對他們起到實質上的幫助。”王長田希望音樂風雲榜今後更加扮演一個提供前瞻性的行業引導者角色,並堅持音樂風雲榜的初衷“不為頒獎而頒獎”。

 

  “返璞”尚未歸真

 

  音樂風雲榜“不為頒獎而頒獎”的精神確實可嘉,特別是在越來越多的頒獎禮向各種利益方低頭的現在。可以說音樂風雲榜邁出了“返璞”的第一步,但目前來看離“歸真”的理想終點還差著距離。

 

  最明顯的就是包括音樂風雲榜在內的幾乎所有頒獎禮都離不開“秀”的形式。比如昨晚音樂風雲榜就在深圳大劇院舉行,雖然獲獎明星並未全部出席,但明星紅毯、現場表演甚至“男星互吻”各類“大秀”先後上演。我們也可以看到大多數媒體報道也都圍繞這些“秀”進行。而贊助商也願意為了更好看、更娛樂的 “秀”買單。這直接決定了明星對風雲榜的賣方市場強勢地位——想要“秀”就必須有明星,想要明星來就必須給我獎,不給獎秀就做不好——只要“秀”在,這就是一個堅持與妥協都逃不出的圈。

 

  如果音樂風雲榜和贊助商真的有更大魄力完成“最公正頒獎禮”、“最具公信力榜單”的升華,不妨學學台灣金曲獎的創始階段。當時台灣金曲獎只是由業內人士客觀參評,即使沒有贊助和頒獎晚會也年年更新,最終獲得了整個華人樂壇的認可。音樂風雲榜和其他想真正為音樂事業出力的頒獎禮,在當前這個“無榜不商業”、“無頒獎不交易”的樂壇環境下,需要的是臥薪嘗膽、遠離紛擾。本報記者 劉穎J188

台長: Claudia
人氣(1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