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一個人,比王力宏更了解王力宏,沒有一個導演,能更好地呈現王力宏,除了他自己。

從前,有一個19歲醫科生,從家鄉跑到被學生稱為「紫色的泡泡」purle BubbleWilliams Colleae,為的是追尋他的音樂理想,Williams town是美得像仙境的一個地方,Lee Hom19歲到22歲就在這個仙境載歌載舞,他的畢業論文就是「The Bite that Burns!」。

充滿創作激情的他,用了整整一年時間,負責台前幕後的工作,編劇和作曲,製作一齣百老匯舞台劇,動員了五百個應屆畢業生,完成了一個驚天夢想;同期,他還到台灣宣傳他的專輯《白紙》,但亞洲地區的觀眾,有多少人看過這齣無論在票房和口碑上獲得空前成功的舞台劇?

The Bite that Burns!」這個原創劇本,根本就是Lee Hom本人的故事:他因為演了一齣電影,而失去人生的方向,因為經理人的制止,他斷絕了跟情人的關係,他的愛不能公開,他每天飛到不同的城市,接受千遍一律的訪問,他徹底地失去自我,成為一個愧僵玩偶,他變成一個不快樂的人……」

在力宏的自傳體圖書《純屬意外》,他承認「The Bite that Burns!」不多不少就是他自己的寫照;或許,他不想這種事,真的成為他自己的寫照;於是,當時,他自己並不出任第一男主角,而找了合唱團一位男生出任男主角……

一年後,他便從偶像歌手轉營為音樂人,並拿下1999年的金曲獎,成為最年輕的金曲獎的得獎人。

但故事就此完結了嗎?「The Bite that Burns!」是個戲中戲,舞台劇中有一齣電影,男主角就是演出這齣電影,從此不能脫身,這齣電影說的甚麼?相信,在Lee Hom的腦中,這齣電影不止上演過千次,與其接拍別人派下來角色,倒不如就演自己醞釀了這麼多年的電影,時機成熟了嗎?熟到不能再熟了。

與其把自己交給別人來導演,倒不如自編自演,從改變自己直至創造自己,演出真正的王力宏。

王力宏現時缺乏的可能是一個拍攝團隊,需要一個副導,需要的是周詳的拍攝推廣計劃,需要的是量入為出的製片,而導演與男主角,一早有了,就是他自己。

還有的就是一股無可壓抑的創作激情,「The Bite that Burns!」距今正好是十年,十年人事,在力宏心中,對於「The Bite that Burns!」又有沒有改變?

但更大的問題,並非金錢、心力,而是時間,現實生活中的力宏,根本連開演唱會發片的時間,也排到密密的,那裏還能有一年時間來演出這齣電影?你問Lee hom Fans想不想看這齣100%王力宏的電影,答案是肯定的。為何王力宏不自編自演「The Bite that Burns!」?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Source:

http://blog.1-apple.com.tw/jnovel/index.cfm?Fuseaction=PersonArticle&ArtID=5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