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1 15:33:32|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隨疼痛起舞----給掙扎求生的朋友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它對我如此眷戀,糾纏二十多年,很難忽視它的存在,卻又劃清不了界限,世間裡大大小小的情愛,該選出那一種與之匹配?

大學時期,第一次認識它的威力,在兼任校刊、系刊主編時,過於繁雜的編務,讓我有一種形將窒息的壓迫感,熬了兩天夜後,在晨曦中踱步校園裡,空氣裡的乾淨反而讓我有吸不到氧氣的噁心感,急忙跳上台汽客運,一路昏睡回到台北,又換了公車,直衝西門町的電影院,從早場進去,連換四家電影院,黑暗氛圍裡一齣一齣地上演濃縮了的人生,我在十個小時裡觀看別人的愛慾情愁,看到屋裡屋外的世界終於相容和諧的一片漆黑,又跳上台汽,一路晃回新竹,在車上開始了侵蝕的接觸:難以鎖定的區域,游竄、強弱、乍現、消失,疼痛開始在體內發芽、茁壯、深植、張狂。

時間段段續續,狀況隱隱約約,我總以為是伏案工作過久,或是姿勢不良引起。日子太緊湊、計劃太多,忙著體驗人生的首頁,忙著嘗試生活裡的可能,仗著運動好手的體格,我總是想:「等我有空再說。」。「看醫生」是嘴裡掛不上的號,被擱到行程表外的突發念頭,想到,就算完成了。

出國後,扛著四十多公斤的行李,輾轉遷移,沒學會開口求援,太相信凡事自己解決的能力,一路負荷過重的前進,痛了便躺下來休息,不痛了繼續生活,夾縫裡可以利用的時間,越來越少,少到學會在床上看書、寫報告、吃飯,朋友開始發出警告:「妳是打算躺著等死?」,對啊!我當時真的覺得人可以在床上完成的事比書桌前多的多了。這種習慣慢慢演變成生活裡的笑話:
---「妳在做什麼?」「躺著等死。」。
---「要不要去看電影?」「不要,懶得爬起來。」「這家電影院有可以躺著看的沙發喔!」「去!幾點見?」。
---「妳忙嗎?」「忙得不可開交呢!」「要交報告啊?」「沒啦!在看天花板!」「看天花板叫忙?」「對啊!看會不會掉下來一個解悶的男人!」「解悶倒未必,壓死妳倒是一定的!」「也好啊!長痛不如短痛。」

事情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有了鮮明的解答,一早被電話吵醒,掛了電話後在床上努力清醒,好不容易爬起來梳洗,突然被腰間的疼痛貫穿,掙扎爬回屋裡,還以為是閃了腰,直到痛到無法翻身,才覺得事情不太妙,打電話去朋友家求救,剛好她的德國朋友在場,替我叫了急救醫生到家察看,救護車把我送進了醫院,被判定是脊椎挫傷,必須住院修養。醫生照了X光,作了檢查,驚奇滿面的說:「妳脊椎比正常人多一節喔!而且還長的太短、太小,以後X光片不必寫名字,就知道是妳的了。骨盆也長的怪,它是歪歪斜斜的掛在身上喔!」好了,長這麼大,才知道我有一副怪骨架,該放鞭炮慶祝嗎?醫生開始興致勃勃的做更進一步的檢驗,還一直問:「妳小時候的小兒科醫生沒叫妳去作復健嗎?」「妳小時候有沒有異常的肢體行動?」「妳孩童時期作過什麼矯正治療?」,真是夠了,我來自「開發中的國家」行了嗎?

被送進病房仰臥修養,還弄來幾個大墊子,墊在大腿之下,好讓我的大、小腿可以成九十度垂直,據說,這是脊椎受力最輕的姿勢。醫生把我當有趣的個案研究,我呢?滿腦子生死、癱瘓、後遺症的揣測,悶著氣想著:「光躺就會自然痊癒?那還吃藥、打針幹嘛?」那時候我就對失去自主權和行動力抗拒不已,自此我同意安樂死和放棄臨終前的侵入性治療,我寧可作出爽快的決定,不願意有賴活的可能性。每個人對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形式要求不同,我想要的歸到底,也只是一種「自由」而已。不過,倒是認真思考過,人若是失去行動上的自由,應該還可以保有思考上的自由吧!即使不無遺憾,那就當作情感上的脆弱點好了。

疼痛大概是我這輩子最親密的戰友了,每回努力復健後,都會有另一個意外介入,中止長時間的辛苦努力,那場大車禍如此,第二次的生產如此,好像成了一齣永不下場的爛連續劇,我演的辛苦、厭煩、無力,卻沒有喊停的權力。我想一大部份的我已經學會如何與生命妥協了,帶點各行其是和各退一步的禮貌,我們之間大概已經找出了一個和平相處的模式,我對疼痛有一種相知相惜的容忍,畢竟那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或許生產的痛楚是人對疼痛強度的忍受極限,不過慢性、無預警的疼痛更是折磨人,對於疼痛與人的極限,還存在許多研究空間吧?
我想我的疼痛耐受度比一般人強很多,久經測驗嘛!所以對生命真的覺得只能懶散以對,不然怎麼辦?跟誰去討一個公道?幸好該嘗試的,早早體驗了,否則大概沒有這一種平心靜氣。

對於掙扎求生的人,我有無限敬意,能有勇氣跟生命或是生活抗爭,都是值得尊重的,一輩子有多少時間需要你全心全意投入戰鬥?輸贏其次,這份氣魄就足以自豪了!人的堅強與脆弱,常在一念之間,撐下去吧!值得的。


2004.3.11

台長: 老瘋癲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過日子的痕跡 |
此分類下一篇:給妳
此分類上一篇:與自己和平共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