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30 23:58:11| 人氣1,0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純文字版】在千葉球場看見藍海(2008/7/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衝進海洋博物館補拍完需要的照片後,接下來就要正式地介紹千葉海洋球場。個人認為,要了解日職的球場文化,千葉球場是必定要研究的地方之一。不論是球團經營的手法,或是球迷的表現,都有值得探討之處。用一個前幾年流行的詞語來形容,在這裏,可以看見日職可以走的「藍海策略」。

談到輕鬆的觀戰之前,要先從比較硬的球場經營談起。上次介紹海洋博物館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大多數日本球場都是地方政府的資產,千葉球場同樣是如此。但為什麼羅德可以在球場外蓋自己的設施呢?而且不只是博物館,海洋球場的前面還有個2005年奪得六冠的紀念碑。在球場的所有權仍屬於千葉市的狀況下,是怎麼做到的呢?

(球場前方的六冠達成紀念碑)

時間要推回2005年。日本修正地方自治法,增加了「指定管理者制度」,規定地方機關擁有的公共設施之管理,可以委託民間代為經營。羅德便是向千葉市取得指定管理者的資格,只要支付手續費,就可以獲得球場的經營權。所以雖然球場所有權仍在市政府手上,羅德還是可以在球場腹地內興建各項設施。如此不只可以取得球場的經營權,同時能夠大幅降低球場使用費的成本,對於球團也有少虧為盈的效果。

羅德是日職首先採用此方法的球團。至於使用類似方法的,還有樂天。不過樂天的作法是球團投資球場改建費,新增的設備之所有權屬於樂天,但樂天再以捐贈的方式交付給宮城縣,換取球場的經營權。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值得其他向當地政府租借球場的球團參考。

當然,球場外可以注意的,不只是羅德球團加蓋的設施而已。球場正前方廣場的舞台上,賽前就會有各項的表演。比賽前在球場外有固定的表演,甚至比賽後還有選手登場與球迷同樂,在我的印象中,也是羅德最早發起的。

(球場前方的舞台。拍攝時是當天的表演已經結束,所以空無一人。攝於2007年)

(有比賽時,球場正面的廣場還會聚集許多攤販。中央有時會有球團舉辦的相關展示。攝於2007年)

(由於這次比較早到,剛好看到啦啦隊的舞蹈表演)

(舞台旁邊有個「供奉」Valentine監督的Valentine神社。我覺得噱頭的意味較大,但是旁邊竟然有球迷認真地參拜。由於Valetine監督和球團不合的問題浮上檯面,這個神社2009年球季不知道是否還在。不過在他離隊後肯定會消失)

不過我並沒有時間欣賞啦啦隊的表演,因為週末的到場球迷太多,我只買到內野自由席的票,不得不趕快進場佔位子。其實我一直覺得很納悶,通常再怎麼多觀眾的星期假日比賽,都是自由席被一掃而空,指定席還會有位子。包括隔天在西武巨蛋觀戰都是如此,但這天在羅德球場卻是完全相反。在此提供大家參考,如果要去看週末的比賽,還是先買好預售票比較保險。

和1998年第一次到訪時比較,千葉球場的內部有極大的改變。硬體方面最明顯的就是正門入口兩側的商店。左邊官方商店的進化其實還好,但是右邊的餐廳就非常令人震撼。當年感覺像是地方球場的食堂,簡陋中帶有人情味,記得我在球魂寫球場介紹時,還特別提到餐廳的桌墊下有附近地區的道路地圖。現在的餐廳則是充滿摩登的風格,外面也規劃了一塊兒童遊樂區。雖不覺得有優劣的問題,但我還是懷念過去的風格。

(正門入場左手邊的官方商店,如果還有什麼紀念品或加油道具沒買的,來這裏補貨就對了。攝於2007年)

(正門入場右手邊的餐廳,經過大改裝後,已經完全沒有過去的風格了。攝於2007年)

(球場的賣店中,還有著名的烏龍麵連鎖店)

(左外野的看台上設置的飲食區,另外在三壘側二樓的看台上,還有按摩區)

此外,與前一年(2007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內野的看台上增設了環場的帶狀螢幕,稱為marines wing vision。全長296公尺,據說是亞洲最長的帶狀螢幕。七局攻守交替唱隊歌時,過去顯示在計分板大螢幕的歌詞,也是改由這個帶狀螢幕播放。但是和樂天在宮城球場的帶狀螢幕相比,少了環場的效果,感覺有點大打折扣。而且相較之下,廣告似乎過多了些。

(雖然我已經很早到,但一樓的自由席還是客滿了,只好爬上二樓找位子。爬上二樓後先居高臨下地拍球場。看台中央黑色的就是帶狀螢幕,這時竟然在廣告電影)

(再來一張外野的鳥瞰。從這邊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坐下後才猛然發現,從牆上開的幾個洞往外看,可以直接看到海。算是難得坐在二樓的些許收獲吧)

(放大看帶狀螢幕。到底有多長,光用數字可能難有概念,其實就是佈滿整個內野二樓看台的前方)

來到羅德的場子,相信內行的球迷都知道,有兩個東西是一定要看的。第一是吉祥物,第二是應援團。

羅德的吉祥物Mar-kun、Rin-chan、Zu-chan,過去我在介紹吉祥物的相關文章中提過不少次。近代的吉祥物和球迷互動方式,可以說是由他們三位的表現再發揚光大。我會對於吉祥物領域鑽研頗深,正是受到火腿的吉祥物Fighty的震撼,以及他們三位的影響【補充】。至於2005年登場的COOL,雖然說是反派吉祥物,卻很少有反派的樣子,通常還是四隻一齊行動。

比賽前,通常Mar-kun和Rin-chan會在一壘側,Zu-chan和COOL會在三壘側和球迷互動。如果坐在前排,要找他們拍照、握手、或索取簽名都可以。特別是三壘的兩位,似乎是因此工作比一壘的少,沒事的話還會爬牆跑進觀眾席。如果喜歡看吉祥物的朋友,絕對不能把目光從他們身上移開。

(賽前忙著和球迷寒暄的Mar-kun)

(整理場地的時間,Rin-chan竟然自備小掃把,一副認真模樣地在打掃)

(Zu-chan和COOL又爬牆了。明明可以請旁邊的工作人員開門讓他們過去。事實上,他們逛完看台要回球場,就是走旁邊這扇小門。)

(比賽開打前,當然還要和啦啦隊一齊來段舞蹈。攝於2007年)

(跳完舞,得和小球員們列隊歡迎球員登場。吉祥物的工作還蠻多的)

談到羅德的應援團,個人有個可以小小炫耀的地方。應該是沒有人會記得這件事,不過全世界第一個用中文介紹羅德應援團的加油方式,並且提醒大家今後要注意的人,就是我。1998年初次造訪此地時,對於這種以清唱和跳躍為主的加油方式,感受到很大的衝擊,回國後就在網路上寫出來。不過以前觀眾很少,每次到下半局羅德攻擊前,外野的球迷會往全壘打標竿的方向聚集,然後才開始動作。就現在來說,可能是很難想像的。

當時受到衝擊的原因,不外乎這樣的加油方式,在日職的應援團從來沒出現過。更重要的是,這個型態很明顯地是由足球迷的加油方式移植來的。千葉縣和北方的茨城縣,是足球相當盛行的地區,當地羅德迷和足球迷重疊的現象並不令人意外。但是能把足球的加油法搬到棒球來用,個人相當佩服這樣的創意。

(開賽前,就像是參加祭典一樣,應援的球迷們高舉著毛斤喊叫)

如同我近幾年的文章介紹過的,之後羅德的應援團又陸續推出揮舞毛巾、旗子等方式,都是走在日職應援團文化的前端。這種不斷從周邊尋找靈感,持續推陳出新的作法,值得目前仍以互相抄襲為主的各隊應援團學習。不過,在這邊也要稍微澄清一下。羅德的應援並不是完全把傳統的方式丟掉。他們還是會使用小喇叭吹奏,只是比例不高。七局下半進攻前,他們同樣會玩放氣球的老招數。

(七局下半進攻前,啦啦隊會出來跳隊歌。可以看到這時外野看台已經佈滿了白色的氣球。另外,從右上角可以看到帶狀螢幕的終點,由此應該更容易推測實際的長度)

前面講一堆優點,不過還是有小小抱怨的地方,就是球場的看台叫賣。可能是這次我坐在二樓的看台上,叫賣的人員原本就比較少。我發現賣酒的比例很高,幾乎看不到可樂或茶。而且工讀生補貨的手腳頗慢,甚至還有停下來看比賽的,真是非常不敬業。之前坐在一樓並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如果球團對飲食類的收入還不滿意的話,緊盯二樓工讀生或許是好方法。附帶一提,一樓有很高比例是女生,但二樓幾乎都是男生。

如果是和朋友一齊去看球,可以有人顧著位子的話,直接跑到賣店即可。不過如果像我一個人去,又遇到滿場無法隨便離席時,建議先自備飲料和零食。千葉球場不會檢查行李,連一般會禁止的瓶罐類,都可以隨意帶入。

最後提醒大家,由於球場位在海邊,經常會有強風,晚上也容易起霧。因此就算是夏天前往觀戰,還是要注意氣溫的驟降,才不會感冒。

(比賽快要結束時拍攝的。由於起霧的關係,整個外野看起來很矇矓。坐在二樓的看台,都明顯感覺到視野變差了)

【補充】

趁機給大家看幾張珍藏的老照片。我第一次感受到吉祥物的威力,是1998年在東京巨蛋球場,看到火腿的Fighty就在我前面晃來晃去,和小朋友玩遊戲,還找了空位坐下,擺出悠閒看球的感覺。

(1998年遇到Fighty)

第二次的震撼是2001年前往西武巨蛋看對羅德的比賽,我刻意坐在人少的三壘區。沒想到正好遇見羅德的三隻吉祥物跑上看台玩,Mar-kun和Rin-chan看到我拿出相機,就自動跑到我前面擺pose。這兩次的經歷,算是開啟我深入研究吉祥物的契機。

(擺出V字手勢的Mar-kun。因為是第二代的造型,所以和目前的第三代有點差異)

(Rin-chan的姿勢更誇張。如果夠厲害的話,看到這套水兵服應該就認得出是第二代)

(Zu-chan在忙著簽名,沒有注意到我)

吉祥物近來在日職的地位愈來愈重要,甚至有些明星吉祥物還能打入非棒球迷的市場。只可惜,台灣球迷對這方面的認識仍然相當不足。如果多了解這個領域,其實還能發現許多不同的看球樂趣。

台長: chngyh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