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7 10:14:58|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跨越生命的枷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無法完美至極,本來就會有缺憾存在。

  而人生就如同海洋般,渴求風平浪靜是不可能的。況且人的一生如果都在風平浪靜中渡過的話,那想必會是個平凡無奇的人生吧!正如「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的道理。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些許的無奈與悲傷存在,只是有的人選擇面對,有的人選擇把頭別開」這就是面對人生挫敗方式不同。積極的人微笑面對所發生的事,秉持著只要不放棄,希望就在不遠處的心態,最後一定能成功。縱使不知道那條沒有盡頭的路會有多少個轉彎,多少個十字路口。而消極的人有的像駝鳥般,只是埋首沙中,以眼不淨來看待、處理挫敗;而有的像烏賊,放出煙霧,然後盡速逃離現場,也不管後來發生的種種事;有的則像海豚,鼓起肚子不發一語生著悶氣。但仔細想想,這些做法根本就無濟於事。

  但其實會選擇逃避的心態並非無道理的。正因為人生有太多的懼怕,因此我們走不出心中的那座象牙塔。在長長的一生中,我們難免會面臨到一些令人害怕的事,因為心中有所畏懼,故我們常在心中築起高塔,假裝看不見外面迫切的傷害,不肯面對現實,也不肯學著成長。就如同烏龜般,自認只要躲在自己笨重的殼裡看不見災禍,它就能憑空消失的消極逃避態度。

  人生不免會發生一些不順心的事,及現實與內心相互交錯矛盾的事。此時處理問題的態度與方法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以古代文人為例:柳宗元雖在現實官場中不盡如意,無法一展抱負,政治生涯忽起忽落,跌跌撞撞。內心的理想與現實的壓迫使他飽受煎熬之苦。但他仍能克服這一切,最終留下偉大的文學佳作,至今傳訟不絕於耳。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願徜徉自肆退居官場,但貧疾交錯。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之下必須重回政治的舞台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他的內心中相互衝突,但最後他選擇了誠實的面對自己,追求他所想要的。因此最終他選擇隱居山林之中,選擇了簞瓢食飲的困頓生活,拋開了不想要的現實生活,過著躬耕自食的每一天。

  現代人我則以乙武洋匡為例:他是一位日本知名的作家,但他一出生就患有天生的殘缺,他無法擁有和我們正常人一樣的手腳,但他的家人並未因此選擇不理睬他,反而給予他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而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放棄自己。他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去面對他的人生,勇敢跨出生命中的圍籬。「成功是由無數的苦難打磨淬煉而來的」。在他身上更能印證這句話。

  我曾在大考中失意,我在下了很大功夫努力很久的情況下竟接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一開始的我只是成天以淚洗面無法提起精神做任何一件事,也許是接連好幾次的失敗使我沒有勇氣再去承受一再的失敗,一再的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的痛吧!記得那段時間的我生活很空洞,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灰色空間,而自己的天空總是成天下著雨,我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有放晴的一天。後來身旁的親人、朋友、老師不斷的鼓勵我。最重要的是我想通了。我知道地球並不會因為你而停止轉動,時間也不會因為自己而停留在這一刻。人生很多事本來就不盡如意,而我們真的要放寬心去接那所有的不如意。於是我決定擦乾淚水往前看,別再回頭想。想想很多事無法重來,我無法回到那一年重新做選擇,就像我的人生沒有辦法重新來過。我現在只能往前看無法再回頭,只能更積極的努力讓自己覺得付出的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許驀然回首時心中仍會帶著一些些遺憾,但,至少都走過來了!很多事沒有絕對的定理,退一步想而角度不同,也許更海闊天空,路也能更加寬廣。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它的深度與寬度。充實它的內涵。學會化阻力為助力;化危機為轉機;化絆腳石為踏腳石。當挫折來臨時,何嘗不是另一個機會的開始。人生不會永遠處於低潮,就像天空不會永遠掛滿雨滴一樣。勇敢突破自己心中的圍籬,就能展翅高飛,在那片自己嚮往的天空中自在翱翔。

台長: Evonne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