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4 17:46:21| 人氣68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心得--當尼采哭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重看了一遍「當尼采哭泣」,在被很多文字打動之外,還發現了一些事。

比如自己好久沒有好好的看完一本書了。

這次結結實實的看完此書,就一個「過癮」兩字。

發現過去看這本書時未曾注意Yalom的後記,原來為了寫這本書,他去了史丹佛的宗教研究系旁聽專講尼采的課程,與專家們對尼采的手稿進行一番研究。要寫本雅俗共賞又帶著些學術氣息的小說不容易啊!大師的認真值得推崇。

看著Freud,Breuer還有著名的病人Anna O.以及超人尼采用自己或真或假的生平軼事演出 Yalom為他們安排的劇場,深深覺得Yalom不愧是個膽大心細的大師。簡練深刻又帶點黑色幽默的文字,栩栩如生的場景,連篇曲折的劇情,是值得被拍成電影的劇本。然而書中比較讓我覺得詫異的是,看見了認知行為學派在這本書裡,被無情的嘲弄了一番......。

「但是我不是頭熊,而且就馴獸師的技巧來說,我的心智太過於複雜了。這些努力沒有效果,而他們有辱人格!」

「如果一項治療會矮化治療者,他有可能可以提昇那個病人嗎?一定有一種較高層次的方法。」

「看看我們試圖去做的事情:調教你的思想,控制你的行為!思想訓練與行為塑造!這不是施用於人類的方法!噢,我們不是馴獸師啊!」

真正的認知行為學派大師會那麼樣的把人切割與不人性化嗎?我認為不是。當然某些誤用此學派的人或許真的很容易因為技巧的操作性特質而把人給過度物化了。所以這就成為認知行為學派給人的刻板印象---過度的操弄,忽視人本身的價值,整體性與主動性。人之意義與存在性的問題固然重要,但症狀與問題行為本身所造成的干擾,卻也是真實的這個人在意識層面所必須面對的困擾,不是嗎?若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在任何學派裡都只是庸才而已。但我也可能誤解了Yalom,誰知道呢?

沒有仔細的瞭解之前,就輕易的妄加評判,真的是很自大的一件事啊,看過海寧格的治療實錄DVD後,我也對自己曾經給家族排列的偏見感到汗顏呢。認真的看完本書,我還是覺得Yalom有點過於推崇存在治療而貶低了認知行為學派啊,這讓我對他的崇拜度有點小下降了。不過,這仍然不減損本書的好看度就是了。

決定要開始好好的看書,認認真真的張開眼睛看書了。

----------------------------------------------------------------------------------------------------------

摘出有感覺的幾段話,或許,以後再看一遍,又會有不同的體悟吧?

「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擔,它就蒸發了。」

「真正的敵人是--時間吞噬人的巨浪。」

「我們兩個,不過是彼此妄想戲碼中的替身演員而已。」

「要完全與另一個人發生關聯,人必須先跟自己發生關聯。如果我們不能擁抱我們自身的孤 獨,我們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孤立的一面擋箭牌而已。只有當人可以活的像隻老鷹--無論如何都沒有觀眾--才有可能愛慕的轉向另一個人;只有在那時候,一個人才能夠去關心另一個存有的增長。因此,如果人不能放棄一樁婚姻,那麼這樁婚姻就註定要失敗。」

 「科學家依然必須去發現到,真理也是一個幻覺---不過,是一個我們的生存,無法須臾或缺的幻覺。...」

台長: 晴&寶
人氣(68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晴&寶
「我們兩個,不過是彼此妄想戲碼中的替身演員而已。」--此刻,我對這句話最有感覺...
2013-04-13 19:41: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