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07 00:38:07| 人氣1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基因工程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基因工程觀後感
在期中考前一週的四月九日星期三課堂上,觀看「基因工程」影片,有些個人的感想,表達如下。基因工程是「一個試圖操縱動植物遺傳密碼的過程」,換言之,基因工程是由「基因工程師」以生物的、化學的方法,從一生物體的細胞核內剪下部份DNA鏈,然後貼上至另一生物體的細胞核內,意圖將所需的特定基因——甚至是單一和個別的基因——移植至受體生物內,使受體生物產生想要的「特性」。然而,這也引來爭議: 這些不是上帝才能辦到的事嗎?人是否越職而有不好影響?
一般來說,人們對於「基因工程」所帶給生活週遭尤其是「食」的便利進步( 如水果變得「碩大化又甜美化」、「抗蟲菌化」——將細菌的基因移植至植物內,使其具有抗菌能力、「防冷化」——將北極魚類的防冷基因抽出,移植在蕃茄或草莓內,使其增強防冷能力……等,現在的生物學家已可以將細菌、病毒、昆蟲、動物,甚至人類的「良好」基因,插入植物的細胞內,據稱這樣做能提高農作物的生產量 )是不會「嚴厲」排斥的,雖然那些被鑑定出來的危險包括:
1. 食物內所產生的新毒素和過敏。
2. 不自然食物所引起其他損害健康的影響。
3. 應用在農作物上的化學藥品增加導致供水和食物的污染增加。
4. 抗除草劑的雜草會產生。
5. 疾病的散播跨越種類障礙。
6. 農作物的生物多樣化的損失。
7. 生態平衡的干擾。
8. 人造的特性和不可避免的不完美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影響其他有關及無關的有機體。它們將永遠無法被收回或控制。這些後果是無法估計的。
但人們普遍認為「基因食品」的害處對人、生態……的影響沒那麼快,要影響也累積好幾代了,所以就心照不宣的、有恃無恐的運用「基因工程」改造食物、食品。
人們真正在意的是「基因工程」直接用於這世界的「主體——人類本身」之上。其實從「不幸的人」立場來看,人都希望能活得更幸福美好,自然是希望越健康越好,所以對正普通醫療之途均無效時,自然對「基因工程」的功用之一的「基因治療」抱持希望。但另一方立場是會是擔心「基因治療」會遭到濫用,而可能發生危機,如「希特勒再世」會引發世界動盪、「培育奴工人種」會牴觸人權……等,甚至還有這樣的可能: 「既得利益者」一是擔心「競爭者會增多」,而搶走了他們的「飯碗」——原本「既得利益者」的優勢——不論是無形的遺傳智力優勢、有形的世間名利……等,而從這也可以看到人類自私人性的一面。。
正如中國俗語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載舟」是——「基因工程」於人之生活週遭(尤其是「食」方面)帶來便利、進步,於人本身也帶來「治療、預防」的契機、可能性。然而「覆舟」的是,「基因工程」本身有其風險存在——正如老師在講義內容第三講中所提到的科技可能危害到人、可能帶給社會的風險,來自於其「不確定性」與「複雜性」。「不確定性」:生態爭議(基因食品所產生的威脅)、性別歧視(基因成為亦化人類的生殖工具)、道德爭議(細胞複製及無性生殖所產生社會倫理的爭議)、政治與經濟邏輯的操弄(商業考量或優生主義,造成階級壁壘分明鬥爭,形成不公平不正義的社會———有錢人就去花錢改基因,窮人就認命受苦受難折磨)。「複雜性」:自然科學與社會人文科學之間所存在的環扣關係、社會機制的「延遲性反應」與「科技官僚」的應對。
從這幾年的趨勢( 複製食品、複製羊桃莉……)來看,其實「基因工程」不曾停歇地在科學界被研究處理。儘管各國政府、人權團體、法律機關……等不斷地三申五令,呼籲「基因工程」不可直接用於人身上,但仍防不勝防,抑止不住這股「應用到人身上」的一股洪流。至今要複製人,還有未能突破的瓶頸: 複製人似乎只能複製出些屍體,還不具完整生命現象,但也幾乎是呼之欲出了。
既然「基因工程」的突飛猛進,已是個無法全然否認、阻止的事實: 它有它的優點,這是無法否認的; 外國都在做實驗,進步可能無限,那趨勢無法阻止。所以說,現在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監督工作」了,政府、科學家與普通人民要有共識,建立一套好的配套措施、制度,防止因濫用基因工程而造成「自作孽不可活」的悲劇,然而,這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是有待全人類努力的。

台長: chilean
人氣(1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