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6 16:20:15| 人氣1,4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複姓-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歐陽 音ㄡ ㄧㄤˊ

解釋

(1)複姓。如唐代書法家歐陽詢。

姓氏來源

《路史》“歐條”上記載說:“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余山之陽,后有歐氏、歐陽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有類似說法,並提出歐陽一姓出自姬姓的觀點。歐姓和歐陽氏一樣,都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后裔。原來,越王勾踐於“臥薪嘗膽,雪恥復國”之後,其次子蹄被封于烏程余山之陽,號稱歐陽亭侯,不久,越王無疆在楚國的大軍壓境下失國,於是,蹄之後世子孫就以歐陽為氏,稱為歐陽氏。而歐陽余山,根據考証是在現在浙江省吳興縣的東方。得姓曆史2300年左右。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滄縣一帶)。

2.太史 音ㄊㄞˋ ㄕˇ

解釋

(1)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秦漢稱為 太史令 。魏晉以後,修史之職轉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曆法。隋改為太史監,唐改為太史局,宋則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名稱。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為欽天監,修史之職則歸於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 太史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秦漢稱為 太史令 。魏晉以後,修史之職轉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曆法。隋改為太史監,唐改為太史局,宋則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名稱。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為欽天監,修史之職則歸於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 太史 。

(2)複姓。如三國吳名將太史慈。

3.端木 音ㄉㄨㄢ ㄇㄨˋ

解釋

(1)複姓。如孔門弟子有端木賜(子貢)。

姓氏來源

《元和姓纂》上記載,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後代。端木賜字子貢,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於生財,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壇上,端木賜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曆任魯、衛諸國宰相,曾經游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端木賜是當時的衛國人,根據史書考證,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端木。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曆史。古代的衛國在今河南淇縣一帶,全國端木氏家族便發祥於此。端木氏的後裔繁衍很廣,不過,其後曾省文為端氏,或避仇改稱為木氏,所以,削弱了這個家族的陣容,因而名人很少見。

4.上官 音ㄕㄤˋ ㄍㄨㄢ

解釋

(1)屬官對自己長官的尊稱。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性復多蝨,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2)複姓。如漢有上官桀。

姓氏來源

上官源於華姓,是以官職命名的複姓。從《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代楚國莊王的少子子蘭。這位公子蘭,官拜上官大夫,以官為為氏而姓了上官。一說“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后,遷徙楚國公族大姓於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說,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唐時,上官氏已出現於中原的河南地區,並在河南的陝州出人頭地。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學家上官儀,就是陝州人。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

5.司馬 音ㄙ ㄇㄚˇ

解釋

(1)職官名:(1)見 大司馬 條。(2) 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 司馬 ,其實不同。

(2)星名。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 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禦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3)複姓。如漢代有司馬遷、三國魏有司馬懿。

姓氏來源

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記載追源溯流,可知,司馬氏的得姓始祖,便是周宣王時官拜司馬(是管轄軍政和征戰的官職)的程伯休父,因戰有功,而被賜姓為司馬,其后世子孫即“以官為氏”而姓了司馬。再說程伯休父,他是殷、周朝時期一個諸侯,是上古顓頊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孫所傳。程伯休父的子孫,一部分“以官為氏”而姓了司馬;一部分依照慣例“以國為氏”而姓了程。因此,后世的司馬氏系出程氏,和程氏是一家人。司馬氏的得姓,大約在2700年以前。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西部、黃河以北地區武陟縣西南一帶)。

6.東方 音ㄉㄨㄥ ㄈㄤ

解釋

(1)東邊的方向。孟子˙告子上: 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2)亞洲的泛稱。

(3)複姓。如西漢文學家東方朔。

姓氏來源

曆史古籍有許多記載。《東方朔傳》上說,東方朔出生三日後,他的母親就死了,鄰居收養了他,因當時東方剛亮,於是便以東方為姓。此外從《風俗通》和《尚友錄》兩書上追源溯流,可知,東方這個複姓,出自遠古時期,據說伏羲的後代出生時,按八卦圖所在的震位為東方,因此,他的後世子孫就以東方為姓。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曆史。望族居濟陽郡(今山東濟南市)。

7.獨孤 音ㄉㄨˊ ㄍㄨ

解釋

(1)複姓。如北周有獨孤信。

8.南宮 音ㄋㄢˊ ㄍㄨㄥ

解釋

(1)星座名。指朱鳥星座。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 南宮朱鳥,權﹑衡。 唐˙李頻˙感懷獻門下相公詩: 日望南宮看列宿,迢迢婺女與鄉比。

(2)漢時的宮殿,位於河南省洛陽縣東。

(3)禮部的別稱。職掌會試。儒林外史˙第七回: 賢契績學有素,雖然耽遲幾年,這次南宮一定入選。

(4)地名。位於河北省境東南,鉅鹿縣東北。

(5)複姓。如周代有南宮適,宋代有南宮靖一。

9.万俟 音ㄇㄛˋ ㄧˇ

(1)複姓。本為鮮卑部落名,後魏以為姓氏。如北齊有萬俟普拔、宋有萬俟詠。

姓氏來源

關于万俟的姓氏來源,《魏書•官氏志》和《尚友錄》都有記載。前者指出“後魏獻帝季茅之裔”;後者則指出“後魏獻帝季茅之後為十姓,魏書官氏志稱万俟氏”由此可見,這個姓氏是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才出現的,推算起來,至今僅有1700多年的得姓曆史。實際上,“万俟”兩個安本來是當時一個叫鮮卑族部落的名稱,東晉時,鮮卑族的萬俟部隨拓跋氏進入中原,他們的酋長,是後魏獻帝的弟弟。後來,由於鮮卑族逐漸被中華文化所同化,這個部落的後裔就以部落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稱万俟氏,並且千秋萬世地襲用下來。根據《魏書》記載,頭一個以“万俟”為姓的是万俟丑奴,是山西高平人。望族居蘭陵郡(今山西高平)。

10.聞人 音ㄨㄣˊ ㄖㄣˊ

解釋

(1)複姓。如宋朝聞人宏。

姓氏來源

從《風俗通》上考証,少正卯,魯之聞人,是聞人氏的祖宗。聞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曆史。其老家魯國,即今山東。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武陟縣西南一帶)。

11.夏侯 音ㄒㄧㄚˋ ㄏㄡˊ

解釋

(1)複姓。如三國魏名將夏侯惇、夏侯淵、夏侯玄。

姓氏來源

從《姓譜》和《唐書•宰相世系表》兩書中的記載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夏侯氏的曆史淵源。夏侯氏和單姓的夏氏本是一家,只是夏氏為兄,夏侯氏為弟罷了。春秋時代的杞國被楚國並滅之後(約於公元前445年),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後裔,封他為爵侯,於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後世子孫便以夏侯為姓。得姓曆史應該是距今2400年左右。望族譙郡(今安徽毫縣)。

12.諸葛 音ㄓㄨ ㄍㄜˊ

解釋

(1)複姓。夏、商時諸侯葛伯的後代。如三國蜀名相諸葛亮。

姓氏來源

諸葛氏最初是源自葛氏,得姓源流有三種不同途徑。一說是根據《通志•氏族略》上的記載認為,諸葛氏是葛嬰的後人,因居住在諸誠,而被稱為諸葛。一說是從《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中引證的,書中指出,琅琊諸縣人葛氏,後來遷居陽都,陽都原來已經有姓葛的人,為了將兩葛氏人區分開來,所以稱諸縣葛氏為諸葛。還有一個說法是《風俗通》上所提到的,孝文帝因葛嬰有功而被誅殺,所以追封他的孫子為諸縣侯,並且稱諸葛氏。此外另有一說,人為諸葛是由“詹葛”氏改成的。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可知道,諸葛氏的得姓途徑雖有不同,但追本溯源,卻一脈相傳自夏商之際的諸侯葛伯,而且都出自山東諸城。這個家族之所以會以諸葛為姓,主要是基於血統和地緣兩個因素。在血緣上,他們是葛伯之後;在地緣上,他們同發祥於諸城,也成長於諸城。

13.尉遲 音ㄩˋ ㄔˊ

解釋

(1)複姓。如唐代的尉遲恭。

姓氏來源

“尉遲”本來是南北朝時來華的鮮卑族部落的名稱。距今1600年前,這個部落隨同同族的拓跋氏跑到中原來打天下,經過長時期的東征西戰,拓跋氏終于當上了皇帝,于是尉遲部也就身价百倍,成了北魏皇室的一個諸侯。后來,北魏皇帝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所折服,极力推行中華文化,學習漢俗,連皇帝的姓氏都由原來的拓跋氏改為元氏,同時還下令其族人也一律改為漢姓,尉遲氏便是在這種情形下,以部落的名稱作了家族的姓氏,而稱尉遲氏。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縣一帶)。

14.公羊 音ㄍㄨㄥ ㄧㄤˊ

解釋

(1)動物名。指雄性的羊。

(2)公羊傳的簡稱。

(3)複姓。如春秋末魯有公羊高。

姓氏來源

公羊一姓出自姬姓。《尚友錄》上指出,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時期魯國的公孫羊孺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而得姓。《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也介紹,春秋時魯公孫羊孺,頗有才學,基孫以祖父名字中的兩個字“公羊”為氏。使公羊姓為姓氏人所知的人物是戰國時人公羊高。相傳他是《春秋公羊傳》的作者。不過,有學者認為《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起初只是口頭流傳,進到西漢景帝時才由公羊高的玄孫公羊壽和齊人胡母生(字子都)將其“著於竹帛”面成書流傳後世。依照《尚友錄》的記載,公羊氏家族當時的繁衍中心是在頓丘,即今河北省清丰縣西南一帶。

15.赫連 音ㄏㄜˋ ㄌㄧㄢˊ

解釋

(1)複姓。如唐代名人赫連韜。

姓氏來源

姓氏來源

從《通志•氏族略》上考證赫連氏是匈奴右賢王劉去卑的後人。赫連勃勃建立夏國后,自稱云赫連天,因此以赫連為氏。這方面的說法在《夏錄》中也有記載。而《晉云》上則詳細說明了赫連勃勃改姓的經過。從以上書籍可以知道,當初赫連氏在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原來是胡人,跑到中國來,並當了皇帝。同時他選用這個姓是費盡腦筋的。而且他們的始祖赫連勃勃在詔書中明確規定,只有他的正統嫡系子孫才得相襲此姓,其余支庶,只能以“鐵伐”為氏。這個家族,都是匈奴的後裔,不過在共同的傳統文化大熔爐中,經過溫長的鍛煉和融洽,大家早已分不出彼此了。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滄縣一帶)。

16澹臺 ㄊㄢˊ ㄊㄞˊ

解釋

(1)複姓。如孔子弟子中有澹臺滅明。

姓氏來源

從《姓氏考略》記載,可知澹臺一姓,是居者以地名為姓而來的。在山東嘉祥縣南的澹臺山旁,相傳古時滅明居之,即以地為姓,稱澹臺氏,故名為澹臺滅明,字為子羽。後來,澹臺滅明南游至江甦吳縣東南居住。他的住地附近,後來地陷為湖,人稱澹臺湖,湖側仍有墳可見。依照《史記》的記載,澹臺滅明是當時的魯國武城邑人,即今山東人。他們的得姓曆史大約在2500年左右。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縣)。

17.皇甫 音ㄏㄨㄤˊ ㄈㄨˇ

解釋

(1) 複姓。如晉皇甫謐。

姓氏來源

從《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可知,皇甫出自姬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充石的孫子,以王父字為氏,遂姓皇父。漢朝時其后裔皇父鸞又改父為甫。這個曆程,在《通志•氏族略》也有記載。以上文獻資料說明皇甫氏的前身是皇父,是春秋時代宋國公族的后裔,大約已有2500年以上的得姓曆史。這個姓發祥於現在的河南東部,其後子孫曾遷到魯國,然後由魯國遷往茂陵,即現在陝西省興平縣東北,而在當地發展成為名門望族。頭一個把皇父改為皇甫的是漢代的皇父(甫)鸞,同時他是茂皇甫氏的開基始祖。望族居安定郡(今甘肅固原縣一帶)。

18.宗政 音ㄗㄨㄥ ㄓㄥˋ

解釋

(1)複姓。如北魏大將軍宗政珍孫。

姓氏來源

據考證,“宗政”是由“宗正”所改,宗正本來是一種官名,爲九卿之一,專門掌管皇室親屬的事宜。這種官職,從我國歷史上頭一個皇帝秦始皇開始,歷代相襲,僅在名稱上有所不同。《通志•氏族略》上記載“漢楚元王交之孫劉德爲宗政”,由此可知,劉德因任宗正之官,其後世子孫“以官名爲姓”,稱宗正氏,後稱宗政氏。得姓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望族居彭城郡(今江蘇徐州市)。

台長: 子心-妄想狂人
人氣(1,4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