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08 19:18:57| 人氣1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萊登城畔話歐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撰文/提黎(Marty Thiry);翻譯/吳思薇】

1971年,美國知名猶太作家沃克(Herman Wouk)出版了關於二次大戰的小說巨作《戰爭風雲》(The Winds of War),後來被改編成迷你影集,由已逝明星勞勃米契(Robert Mitchum)主演。這部作品描述戰爭早期,也就是美國參戰前的歷史,透過美國海軍軍官亨利和他的家人,讀者得以一窺在戰爭爆發、軍情沸騰之際的歐洲政治與生活概況。故事本身極富興味,其中巧妙穿插了和墨索里尼在羅馬的私下聚會、與一位民族主義的德國侍者在柏林的相遇,一場波蘭的猶太婚禮,以及和邱吉爾的密談。不過此作有個相當震撼的插曲──小說最後引入了一個新要素:亞洲。某位配角隨口和人提起了日本人。在敘事主線於歐洲鋪陳數年後,主角們赫然發現自己身處太平洋地帶;然而書中並沒有表明這點,便以日本轟炸珍珠港作結。

或許這當中最驚人之處在於,二次大戰時沃克服役於美國海軍,一直待在太平洋戰區,可是當戰爭即將結束(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把二次大戰套牢」),他在解釋戰爭發生的原因時,卻幾乎把焦點全放在歐洲。由此觀之,我認為沃克乃是時代中人。二十世紀的美國經常心向歐洲,因為世界經濟長久以來都以歐洲為中心,大部分的美國人也自認為是歐洲後裔。但這一切都有可能會改變,也許有一天(或許早已來臨了也說不定),歐洲將不再是美國人直覺面向之所。

我成年後大部分的人生都在海外度過,而且是在亞洲。一個月前我初到歐洲──姿態上比較像是亨利米勒而非海明威。讓我先說件顯而易見的事:歐洲真是太妙了。傳聞都是真的,甚至比傳說中的還好。我在荷蘭的大學城萊登(Leiden),而這個城市的歷史可以上溯到羅馬時期。坐在運河邊喝黑咖啡,在秋陽下享受荷蘭人的好客,知道巴黎不過在數小時火車車程之外──除非存心唱反調,不然有哪個感覺敏銳、通情達理的人能不為之心醉?

在英國High Wycombe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新移民,開心地展開一年一度慶祝穆罕默德誕辰的遊行,證明了不同的信仰與文化也能敞開胸懷,彼此接納。(攝影/Simon Cousins)
荷蘭雖好,人口卻與柬埔寨約略相當,跟前殖民地印尼相比則地小得可憐。而歐洲也無法依靠經濟優勢成為關注的焦點,如今只有亞洲後起之秀方能如此。此外歐洲內部也逐漸在改變:大城市的街上,充斥著來自亞非的新移民與他們在當地生下的孩子。我們當然可以合理懷疑,歐洲是否仍能像沃克寫作之時一樣,吸引眾人的目光?或是說,年復一年的移民潮過後,歐洲還會保有我們在二十世紀時所認識的風貌嗎?對於我這個想尋找確切答案的短暫過客來說,這些都是無力解決的大問題。但我可以冒險一猜,而答案可謂是充滿希望。

我不認為歐洲的光彩繫於任何一套固定的傳統,因為歐洲不僅是啟蒙運動誕生之處,也是此類思想活躍之所;這份風華賴以為生的傳統,至今仍在製造當代的文化。我看到移民之子與歐洲本土後代彼此接納,其方式跟我理解到的美國理想主義十分接近,而在進展之餘也不會因此犧牲本身的底蘊;何況歐洲在面對世界經濟情勢的變化時,也是以加強歐盟內部的團結來與印度、中國與美國抗衡。換言之,若要調整沃克那種對歐洲的過份重視,我認為解決之道並不在於貶低這個生氣勃勃的所在,而是要了解其他地區的活力、去擁抱這個多元的世界,而非單純把重心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歐洲會變得如何?我想這問題要留給目眩神迷的新來者,而且足以讓他們問上好一陣子。

【作者簡介】 Marty Thiry(提黎) 夏威夷大學博士候選人,專攻東南亞史,目前在荷蘭萊登大學從事歐洲殖民東印度(印尼)時期警察活動的檔案研究。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09年12月號;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台長: Miss Lai
人氣(1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丘彥明:梵谷背後的女人
此分類上一篇:舒國治:美好的生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