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20 00:33:33| 人氣1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演講文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余秋雨:旅行、閱讀 擺大生命幅度 94.2.16聯合報

年輕人如何過有品味的人生?大陸文學作家余秋雨提出的藥方是旅行和閱讀-兩者可擺大生命的幅度,從而擺脫小空間所造成的大災難,在陌生的旅途中扣問和細微關注人心的閱讀中,將自身從平庸和熟悉中拔出來。
余秋雨應天下文化之邀來台巡迴演說,昨天是第一場,在台北市政府親子小劇場談「如何遇見百分之百的人生品味」。這場演說吸引超過1200讀者,台北市長馬英九也全程聆聽。聯合副刊將在明天該出這場演講精要。
余秋雨表示,旅行可以擺脫虛假和邪惡,因為名氣及財富等偽座標控制了每階段的生命,唯有藉由旅行,才能擺脫過於狹隘的專業座標及人生座標,若能在旅途中回頭看平日生活的場景,投入看看遠方的一切,就能知道人生是怎麼回事,所以旅行也是一種救贖。
「在旅途陌生的探索中,總能出現詢問機會,」他解釋說:「讓人從新體悟偉大與渺小,侏儒也變成巨人、巨人也成為侏儒,生命如此無常,但人生的腳步卻又能沉重而豪邁的踩在大地上,唯有陌生的扣問才會達到人生的把握。」
余秋雨說,只要走過,就已與生命相關,就有血脈上的關係,因此旅行能讓人尋找更多關愛點,因而提昇人生品味。他鼓勵台灣讀者不斷走出去,學習中國古代被貶的官,在被動旅行中尋找主動,也可以選擇在集體旅行中尋找孤獨、在休閒中尋找體悟。
他笑說,中國歷史上願意走遠的是詩人,話講得最多,但多半沒走遠,因為身體不太好;而軍人授命遠行,不值得說,也沒有走很遠,「真正走得遠的是僧人,遼闊的空間對他們的精神有巨大的支撐,中國的文化人則是走得非常少,多半原因都是科舉、被貶,充滿悲劇色彩,情緒都不佳。」
余秋雨說,但也由於有李白、陸游這些駛輕舟騎毛驢的純粹文化旅行者,才使萬千讀者知道中國山河之大,把太穩固的中國文化走出很多火路。他下個詮釋-走在旅途上的詩人多不多,可知道這個時代的文化好不好。
話題轉到閱讀。余秋雨說,閱讀是將醫個人由平庸「拔」出來的重要途徑,「但書出得太多了,人必須在狂風惡浪中尋找島嶼,因為當你佔有一本書時,書也佔有了你,不正當的閱讀浪潮太容易吞沒我們微小的生命,年輕時就要注意選好書。要節約我們的生命。」
他因此說,選書要以邏輯乾淨、表述明白為原則,而書展是種值得信賴的大島嶼,因為有文明意義上的眾目睽睽,邪惡的東西就無法存在。
他建議閱讀的包括人類經典、陌生的題材,以及文學書,因為文學書是唯一讓人的心軟、敏感,最細微關注人心深處的,可讓年輕人人生品味大大提高。

台長: 有沒有問題!? ^ ^
人氣(1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