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0 05:59:15| 人氣3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政府成為恐怖分子─讀蘇聯時代的肅反(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34年十二月一日發生了一個驚動蘇聯的事件,就是基洛夫(Sergei Kirov)被人暗殺,這個事件為大清洗拉開了序幕。基洛夫是誰呢?1934年年初蘇聯舉行了蘇共黨代表大會,大會閉幕之後,又召開了中央全會,基洛夫被選為政治局委員、聯共中央書記,兼任列寧格勒黨組織書記,可見他在蘇共當中位高權重。

而就在基洛夫被暗殺的當天,根據史大林的提議,蘇聯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了一些提案,等於是對現行的刑事訴訟條文的修正,這些條文包括:
1. 偵查部門應該盡速處理被控策劃、執行恐怖活動的案件。
2. 司法機關不得推遲執行這類罪行的死刑判決,以便研究是否可以給予赦免,因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認為作出這種赦免是不容許的。
3. 一俟對犯有上述罪行的罪犯作出死刑判決,內務人民委員部機關應立即執行。

這些條文正好給肅反提供法源依據,也讓內務部的權利膨脹到極點。所以清洗的審訊工作恰好依循此一原則,速審速決,絕不允許翻案。奧爾洛夫在書中清楚交代了基洛夫被暗殺的細節,可謂曲折離奇又撲溯迷離。而緊接下來就是蘇聯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書中將三次大審始末,還有審訊中主要的角色逐一陳述羅列,這些人多數都是列寧身邊的革命夥伴,創建蘇聯的功臣,他們萬萬沒想到史大林的清洗策略會如此毒辣、迅速而徹底。


奧爾洛夫除了揭露史大林肅反政敵的始末,也把那批甘願充當攪肉機的內務部人員的結局逐一鋪陳,他作為其中的一員,對此感受特別鮮明,他說:「其實,在準備莫斯科審判的全部過程中,如果內務部領導們能認真分析一下史大林下達的各項指令…他們一定會驚奇的發現,史大林最終還要消滅他們這批人,因為他們直接參與過消滅列寧老禁衛軍的陰謀活動,是史大林各種罪行不受歡迎的見證人」有可能他們是當局者迷,但周遭的恐怖氣氛也讓他們無暇他顧。其實,連內務部的頭子雅戈達(Genrikh Yagoda),當史大林對他失望,就在第三次大審中把他送上斷頭台。

奧爾洛夫深知史大林屠戮異己的手段:「按照史大林的邏輯,一切為奪取政權而不惜用暗殺來消滅政權的政客,都必須不擇手段消滅自己犯罪的全部痕跡,包括毫不留情地幹掉其暗殺指令的執行人。」奧爾洛夫為內務部的人員感到悲歎,一面來說這些人是他多年的同事,一面也同情他們的無知。劊子手果真沒有警覺?其中脆弱、心腸軟的人,很可能在過程中畏罪自殺,但有些人根本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受黑暗力量的驅使擺佈,根本無法回頭。即使想回頭,也只有死亡一途。


到底肅反清洗了多少人,又株連了多少人?後代史家也無定論,但是有些數字確實能顯示其慘烈。1934年出席黨代表大會的黨代表有1225人,其中1108名被捕(其中多數人死於內務部)。出席的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共有139名,98人遭受厄運。蘇聯的部隊也嚴重受損,尤其在1937-38年間的清洗,高級指揮官受害最深。五名元帥死了三名,十五名集團軍司令,去除了13名,85名軍長死了57名,師長196人,失去了110名,其餘的就不必說了。這些消息讓希特勒興奮不已,這也是德國揮軍進攻蘇聯的重要根據。

如今我們思考「清洗」的問題,可能只看到一堆驚人的數字,那些驚悚可怕的情節只能依靠想像。如果史大林對自己的家人都沒什麼情感,對黨內精英也十足冷酷,對護衛國家的將領毫不手軟,你想他會怎麼對待蘇聯的百姓?史達林會成為大魔頭,有些原因我們無法探測,但有的連孩子都能懂。他不相信任何人,有次他對赫魯雪夫說他看每個衛兵、每個下屬都有可能是殺手。如果這句話屬實,那麼根據他的想像與推斷,連萬哩之外的托洛斯基都有嫌疑,那麼他身邊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恐怖分子,也就理所當然了。殺幾百萬個有嫌疑的恐怖分子,對他而言不算太過分。

也許大家還記得史大林的名言,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但幾百萬人的死不過就是數字罷了。這正是真恐怖分子的心態。




台長: 昆布
人氣(3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