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01 23:52:05| 人氣1,0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蒐讀兩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此地圖書館出清存書的時刻,一年總有一兩次。往年都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人群洶湧的狀態,難免摩肩擦踵,選書時總要眼明手快,否則珍品就會不翼而飛。但今年卻特別冷清,讓我有點不習慣。所以我有更多時間篩選、查閱書籍的種類和價值,少了競爭對手,固然方便不少,但也失去了某種樂趣。我帶回了二十本,不算大豐收,但比起平常購書的狀態,這已經是很亮麗的成績,因為一本才一塊美金。


圖書館出清舊書,不只是汰舊換新,其實也是將許多讀者的捐贈藉機擺設出來,給圖書館添點經費。近年來我購書的習性也有一點轉變,除了自娛收藏,更有贈送書友的考量。有的書擁有不同版本也是十分有趣的對照:例如我有三種不同時候出版,由Alfred Kazin寫的《ON the Native Ground》,兩種Zadie Smith小說集《White Teeth》,我有好幾種版本的《Ulysses》,包括有註解的選讀,還有兩種中文譯本。有些書是讀的,有些純粹欣賞,還有的只是聊備一格,為著展覽陳列。

我沒有購買第一版新書的習慣,平常我都是等待,除非極感興趣,我都是等候書市冷卻,在不同的網站上搜尋,找到我認為適當的價錢才選購。尤其是出版社餘剩(remainder)的削價書,又新又好,如此我就可以購進較多的數量。還有此地有種特殊商店,完全依靠民間捐贈而存在,如救世軍(Salvation Army)、慈善商店(Goodwill ),他們賣的全是舊貨,什麼破銅爛鐵都有。有時候你也可以在這裡找到零星的珍珠,例如我找到了許多本Margaret Atwood,還有英倫新秀Zadie Smith的小說。

此地沒什麼舊書店,即使有價錢也不見得好。但近年在南加州倒是出現了不錯的華文書店,專門販售大陸書籍,價錢和中國的標價差不多。所以從那時起,我書架上的中文簡體書籍漸漸擴增,而且印刷裝訂的品質有漸漸追上台灣的狀態,出版書籍的深度有的已超越台灣。這些書買得多,讓我回台購書時常陷入交戰。台灣書籍雖然印得好,但價錢已經逐漸追上美國。同一本書,可能在大陸也能找到相同版本,只是一個是繁體直排,另一是簡體橫排,對我來說並無閱讀困難。這次從台灣帶回的書籍中,仍有不少是大陸出版。我發現蒐集的書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我特別喜歡。


我也嘗試收集某些作者的全集,特別是我喜愛、敬重的學者或作家,包括研究作家与作品的專著,就如James Joyce。Joyce本人的著作不多,但以他為中心而衍生的一切著作,多得讓人不可思議。目前我有三十幾本關於他的著作(包括他個人寫的)。八零年初,從《胡適雜憶》開始我就愛讀唐德剛,喜歡他寓教於樂,差科打渾的詼諧筆法,這些年來陸續收集,也讀過他大體著作。日後我發現早在高中時代我就讀過他的《梅蘭芳傳稿》,只是當時還不認識他。我也收集了一些Isaiah Berlin的著作,還有不少Edmund Wilson的著作,有不少都是六零年代或更早的版本,關於他的傳記我就有兩本。有些老本我都是在大學圖書館Book Sale的時候撈到的。

這次我在圖書館裡搜羅,找到了兩本楊牧的作品,是我從前沒想要讀的:詩劇《吳鳳》以及《交流道》,是楊牧少有涉及現實的社會評論。之前我曾讀過他的《飛過火山》,和《交流道》同質性的著作,這次買了書才知道《交流道》出版時間更早。因此包括這次購買的二書,我已經擁有楊牧二十五本著作。

我還有一種蒐書法是最近才培養的,這些年來有不少信用卡有些促銷手段,有所謂的回饋金或獎賞的方式。我有一張卡是Amazon.com的信用卡,在使用一些額度之後,信用卡公司便犒賞我25元免費的書籍,藉此我也添購了一些我認為比較沉重而昂貴的書籍,是我平常下不了手的書。所以我特意觀察哪些作家或書籍是我下次想添購的,等到犒賞金來臨我就可以動手。

向來我認為讀書比蒐書更重要,這是我個人意見。書的生命就是藉著閱讀而得延伸,當然典藏也是價值。但一本未讀的書就像一位美麗的女人,只能見識照片,卻無從親炙。雖然照片也算不錯,但總比不上親眼目睹本人,和她親自談談。但要直接受益,還是得先讓書籍歸位,不然真想和她見面,卻覓不著芳蹤,那就太煞風景了。有機會購買的時候必須當機立斷,否則機會一失,日後就更難尋覓了。Walter Benjamin曾有一次說閱讀只是靠近書籍百種方法之一,但另外方法如何他並未清楚說明。但無論如何,閱讀還是賦予書籍生命最直接的途徑。


背負沉重的書籍回家,雖然辛苦,但心中感到莫名快樂。豐收不在話下,但是內人約法三章,到明年才可買書。我很自然答應她的要求,準備如此約束自己。買書的歡樂和搬書的辛勞相比,還算是可以負荷的重擔。當然旅途的勞頓,不一定是書籍造成。只是想到讓書籍歸位,看它們在書架上氣定神閒,旅途的崎嶇和不順,很快就被遺忘。(圖為《三腳馬》書頁)

但不巧的是,恰好我經過圖書館,恰好又看見一年兩度的Book Sale,時間是十一月中旬,斗大的字就像浮雕一樣鮮明,刻在圖書館大門上方,提醒圖書館之友,機會難得。心想糟了,答應太太的諾言怎麼辦?

只好先斬後奏,我隱約毀壞了承諾。

按廣告所示,幾天後的下午,我抵達圖書館,已有排隊的人群,還好人不算多。愛書人總有獨特的興趣,湧進寶庫搜括的領域各自有別,反正大家都能滿載而歸。這次收穫特別大,因為吸引我的書籍種類甚多,也有些獨特有趣的發現。

其中一本是E. B. White的書信選集,書籍甚新,序言還是John Updike所撰。但回家才發現,書封面的左下方印著:Publication Date: December 2006,我傻了眼,怎會這樣?再仔細端詳,才發現這是個尚未校對完成的稿本,還特別註明: Not For Sale。非賣品怎會淪落到圖書館來,也許得問編輯或出版社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還得到了一本幾乎全新精裝的《Teacher Man》,作者就是寫《Angela’s Ashes》回憶他愛爾蘭童年回憶的Frank McCourt,他初試啼聲便得了普立茲獎,還蟬連暢銷書榜。這本《教書匠》這是他繼《’Tis》所寫的第三本回憶錄。

我也買得一本去年出版《Edmund Wilson─A Life in Literature》的傳記,作者Lewis Dabney曾經編輯過《百年思索》(Centennial Reflections),一本紀念Wilson的特別專輯。這是我蒐集第二本關於Edmund Wilson的傳記。

這次蒐到的書籍,特別是小說,有些年代久遠,但整體狀況仍然完好,甚至有的仍像新出爐的書。我得到一本1946年由藍燈書屋出版的《Ulysses》,書的邊緣略有破損,但內在的紙張及印刷均仍完好。另有一本《現代文庫》由Henry James著的小說《The Bostonians》,1956年出版,定價1.95美金,封套完整,外觀完好。我深感驚訝,美國書籍的裝訂的確經得起考驗。

兩本 William Faulkner著名之作:《The Sound and The Fury》《Light in August》,John Steinbeck的《The Grapes of Wrath》。Graham Greene的《The Power and The Glory》。Eco的歷史小說新作《Baudolino》,以及最近因改編拍成電影,十分火紅的小說《Memoirs of a Geisha》。還有一本新潮文庫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書況很新,封面是哥德的畫像。我以往讀過的那本早就不知去向,如今拿到這本倍感親切。

一本但丁。由美國詩人Robert Pinsky翻譯的《The Inferno》,書中拉丁文與英譯並列,不管懂不懂拉丁文,這種參照是很有價值的地方。這也是我近年來購買的第三種但丁的英譯本。

我還找到了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的另一本回憶錄《China Ma》,兩年前買到《Woman Warrior》,曾經鼓勵我女兒讀,但她竟然說讀了作惡夢,因而作罷。除此,我還蒐得兩本傳記:Leonard Da Vinci及美國的字典元老Noah Webster。

另有幾本學術著作,及若干難以歸類的書籍:Thomas Merton的《No Man is an Island》;其中一本叫《The Habit》,這本專著討論的是天主教修女衣著的歷史。近年來我購置好幾本討論人類服飾及裝扮的歷史,但沒想到竟然連最單調的修女服裝,都有人研究,真是跌破眼鏡。有趣的是買了一本美墨的歷史:《Mexicanos: A History of Mexicans in the United States》,竟在裡面找到四塊美金。最不可思議的部分還不在此,這是我近年來看過最認真也最凌亂的記錄,因為閱讀人在書內劃線、註記比我還要誇張嚴重,簡直像遭逢暴風雨凌遲過。為何會在書內夾鈔票?無心之過,還是表達歉意?我把四元據為己有時,除了愧疚,還想到馬英九!

還有一種便宜的版本:Dover Thrift Editions,紙張印刷都很陽春,但是卻是稀有的著作,由Daniel Defoe(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所寫的《A Journal of the Plague》,有次讀《圖書館的故事》,書中特別提到這本著作,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另有一本新書:《A Year in the World》,作者是著名的旅遊文學家Frances Mayes,我也是在圖書館裡買到她關於義大利的專著:《Under the Tuscan Sun》、《Bella Tuscany》。

另有兩本中文:焦桐的詩集《完全壯陽食譜》,閱讀間令人噴飯的段落不少,只覺得書中幽默及戲謔成分居多,不知道這食譜當真可以壯陽?還有妹尾河童的《廁所大不同》,蒐到此書,真覺快樂。沒想到光是廁所,就有這麼多文章可作。還有一本鄭清文的短篇小說集:《Three Legged Horse》,非中文原著,而是哥大出版的英譯本,也是鄭清文先生第一本英譯。由齊邦媛女士編著,王德威也名列其中。台灣雖然近年來漸有國際聲譽,但說實在話,國際社會可能只知道台灣人勤奮生產,懂得生財之道,但對台灣的文學文化並不了解。這類型的著作,閱讀的人可能不多,但總是個不錯的嘗試。

把書搬回家,重量驚人,快樂慚愧混雜難言。幸好我相信西方人這句箴言的價值:「誠實乃為上策」,於是直接向太太坦承,我買了三十本書,一本一塊。其實,旅程中她讀書比我還快,而她讀的其中一本,就是在圖書館買的。我的收穫她也有份。

台長: 昆布
人氣(1,0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