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0-09 11:59:34|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類學史的檢討Ⅱ––離歐洲越遠的地方越原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篇所提到的南海兄即針對上篇文章而提出質疑者,
基於著作權,不便將其回應全部轉錄至此,
但從行文脈絡與標題,大家應可知道我們討論的焦點。

首先,「離歐洲越遠的地方越原始」的現象,
當然不是指遠個幾百公里或幾公分的地方,就比較原始,
由於該文旨在呈現人類學在近200年
以來的發展「趨勢」與「概況」,
經由檢討我們可以發現,當歐洲勢力向外大幅擴張的同時,
人類學等也就扮演著發掘「新人種」、「原始部落」的角色,
藉由書寫異民族與其文化景況,回過頭來進一步確認鞏固「文明的」、「進步的」
「現代的」歐洲人,
將聖經中尋找「東方」伊甸園的志業轉化為現代學科,
以致於越往外擴,似乎離「文明」的中心越遠,「部落」也越原始,
這也就是我上文所提出,人類學家自己的批判。

不過,由於我前文過於簡略與斬釘截鐵,
使人有誤以為以精確的地理空間距離來論斷「原始」的程度,
這是我的疏忽。

不過,南海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亦即中國等文明又該如何解釋,
沒錯,一開始歐洲很難接受有人發源比他們早或一樣早,
比如印度與中國等,
於是歐洲人便抽離歷史時空,以本質論斷,
換言之,東方本質是沒有邏輯思考的、是感情的、縱慾的等等,
西方是科學的、文明的、有「宗教」的……
亦即在討論歐洲以外的「古老文明」時,
歐洲人在理解與建構的過程中,產生「是我將古老文明拯救」、
「我使它復生」等價值,
並認為當代的「東方人」是與其「古老榮耀」的傳統斷裂,
唯有西方人能理解並繼承此種偉大文明。

我必需提醒兩點,
首先,這已經不只或不是人類學家的工作,
在「東方學」上克服了古老文明對歐洲的威脅,
而在人類學方面,則有離歐洲越遠則似乎有越「原始」的部落出現,
這是一種假說,在此之下使人類學家不斷向外尋找「部落」,
這也是一種研究成果的越勢,在十九世紀的確呈現此種圖象,
但,絕不代表全部精準地像用尺測量一般越遠越「原始」。
(再次為我前文過於簡略與肯定的修辭致歉,因為誤導大家到不是重點的地方)

其次,既然以上的意見都是人類學家的檢討,
那麼,也就代表現在的人類學已不是,也不想再如此,
換言之,前文的「人類學」與本文的「東方學」皆集中於十九世紀,
當然亦有此延伸到二十世紀,
所以,人類學絕非「只能以已死的人戌已消失的文化才能探討」!
那到底是什麼呢?

台長: 果子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