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6 21:40:27| 人氣1,2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高峰6-3》承先啟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為 水毛花上的烏帶晏蜓

\淡專登山社百岳開拓及完成簡史\ 撰文:吳峻毅

    楔子:綠色背脊,一段永不後悔緣份的開始

如果說登山的孩子有何不同?我想應該是,那一段段在山上看山看水看心的日子。
  爬山去吧!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總是給你留下說不完回憶故事的一個引子。在登山的過程中你的七情六慾是自由的,時悲時喜,但最醉心的莫過於過程中感受到與這綠色背脊的共同脈動,這段故事也是最精彩的!

  百岳是早期台灣登山前輩選定了一百座較具代表性,且超過三千公尺的山頭,做為鼓勵登山活動的引子,透過這目標的的確確提供了許多人在登山過程及目標中那種深深內心的感動,進而更加深入自然。因此許多社團往往把它當做是一個重要目標階段。
  
同樣的,淡專登山社從民國五十五年集合了一群喜愛青山綠水的孩子,自草創到目前登山種類及技術的多元化,亦是歷經了「百岳時期」,現在透過這段時期的回顧,我們不難體會山社近三十年的的心路歷程!


    起航:百岳初啼

淡專登山社,創立於民國五十五年在劉武豐同學的極力奔走及同學的支持下成型,並於民國五十七年正式向學校登記設立,初期成立時呈如一般登山社團一樣,由郊山踏青性質開始推廣野外活動,由於參加人數日增及技術增進,因此於民國五十八年開出了山社有史以來第一支高山隊伍──玉山登峰隊,由林逢時同學擔任領隊,並有五十四人參加,昔未登頂;次年,又曾開此一登峰隊,但由於雪況過多,阻隔前程而告撤退,雖未登頂,但也開啟了山社登高山之風氣。山社首岳資料,實經多位校友考證,以民國六十年秀姑巒大山為首次記錄。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正值山社初成時期,受限於資料的不足、裝備的簡陋及技術上的缺乏......等等因素,因此登山隊之領隊多由社長擔任名義,而嚮導也以較具經驗的老山胞來擔任,至於路線上的挑選,也以當時較大眾化或曾去過的山岳為主,其登峰方式亦非全隊登頂,為顧及隊員安全起見,攻頂者多由較具經驗之老山胞擔任之,其餘隊員則留置營地;若同時有兩山峰需登頂,則由老山胞分為兩批同時登頂,可知當時情況與今日迥然不同。


    長流:揚帆出海

民國六十一年,由陳鴻章社長任內完成大霸尖山雪期登峰,開創山社另一紀元,其後山社技術及規模持續成長,並不定期舉辦如玉山、大霸登峰等隊伍深受歡迎。直至民國七十年莊東山同學擔任社長,在此一年內同時舉辦了前述兩登峰隊及奇萊連峰等隊伍,山社百岳活動推向初期的高峰點!本段期間雖無百岳急速達成,但確累積了山社未來成長的無窮潛力。


    滿帆:開創新局

由於山社成長至今已達一定規模,導致自後山社往組織化發展,終於在第二十一社長長吳文瑋山胞任期內,由施政良山胞倡導舉辦了第一次高山會師──雪山六路會師,使山社高山百岳活動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亦開啟高山縱走之風,同期舉辦了許多高山縱走活動,使百岳活動日趨成熟,從此完成百岳,即成為往後歷屆心願。並藉由七彩湖會師及嘉明湖會師活動的成功,使百岳幾近完成,直至二十七屆社長林昌穎山胞,於任內極力推動百岳的完成,終在民國八十一年元月二日,一舉拿下西巒百岳的首登,這是歷屆山胞一足一步共同成就的盛事,百人齊登山頂的鏡頭,永留於心。


    回顧:充滿希望的未來

  來到今日的淡專校園,在活動中心的角落,你會發現一群笑的最甜的孩子,無他;一群屬於山的伙伴,正計劃著下次要去那裡活動,眼眸中充滿著興奮!百岳的完成並不代表結束,相反地有著更寬更廣的自然綠色脈動等著你去觸摸與體會!

註:本文參考社史及校友訪談記錄
.

台長: 圓恩
人氣(1,2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淡專登山社之《最高峰6》 |
此分類下一篇:《最高峰6-4》西巒大山慶百岳
此分類上一篇:《最高峰6-2》對我而言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