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19 16:59:54|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感覺去看無間宿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jakey8893339)
《無間3》的一開頭,陳永仁拿著棍子很似落寞英雄地站在按摩場,不禁讓我想起第一部時穿插過場的余文樂在砸破車窗時的泄憤與無奈。。。
原來《無間道》的使命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講一個故事。在《1》裏面一切都很簡單,有劇情、有氣氛的傳奇,其實如何也負擔不起所謂“無間”的使命的。一段人生和整個人生注定般的循環輪迴,成了《無間道》真正要講的命題。
按我看港產電影的一般性思維,《無間道3》是一部好電影,這一點似乎無庸質疑。有很多人抱怨其劇情方面承疊不夠,亦很荒誕。但我要問,從我們看錄影帶的年代開始,港產電影何嘗不是這樣呢?
小馬哥的子彈永遠用不完,黃飛鴻似乎總是有九條命,男女的邂逅總是一次又一次。。一如武俠小說裏總是使用無巧不成書的花招,但卻又一次次地令人難以忘懷一樣,他們令人感動,令人在回憶中淺笑。
不用說像tvb劇集裏那種斷斷續續了100多集還講不完的創世紀故事,香港的電影本身就是基於那種“不拘小節”上產生的商業元素。誠然,細節方面的忽視常常讓一部影片褪色不少,但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去強求一個故事就如我們的邏輯一樣清晰明朗得無以復加。畢竟香港電影就是香港電影,一個創作方式的改良並非口頭承諾那麼簡單。
劉健明的分裂在一次次的故事倒敘中漸臻強烈。陳永仁在和黃sir的對話中,劉健明一次次的懺悔:
給我一次機會,我想做好人。
影片的三部曲就如三張dvd的不同顯像效果一樣,讓我真正看到的卻是劉健明的命運。第一集近乎完美的黯藍影象,天臺上的玻璃窗和天空流動的雲,劉健明的高爾夫的一揮杆之間,他似乎充滿了自信掌控了一切;第二集昏暗的色調和搖擺的鏡頭,以及陳冠希在游離的大街中穿行,劉健明的陰鬱和正在勃大的野心充斥著宿命論;第三集的渙散模糊(我不知道是不是影碟的問題)讓我看到了那種一直無窮無盡在電梯中游走,一個日漸消沉和緊張的心。
當劉健明留下眼淚的時候,我的確受到了震撼,那種震撼不可名狀。
這就是我看港產電影一直的心態,不管劇情是怎麼編寫,決定我對這部電影的判斷的始終是一時的感動。一部好電影,我以為,有感動,我共鳴,哪怕並不長久,足矣了。
就像看《甜蜜蜜》的時候始終不去想李翹為什麼會在街頭再遇黎小軍一樣;像看《暗戰》是從來不去關心在十面埋伏下劉德華是如何逃脫一樣;要講細節的話太多破綻值的去推敲,但理性一旦來的時候,電影便沒有了。
我始終以為《無間道》可以獨立成片,而第一集只是提供了一個適當的契機一樣,因為第一部你去看懂另外兩部電影,但是看的時候最好把一的模式忘卻,那會有另一番感受。
像李子雄、尹揚明這樣的甘草演員客串一樣,有很多的感動都是些經典的偶然,有人罵,有人笑。
我寧願把一切的感傷都看成一種慰藉,畢竟人無完人,電影也不能完美。
凡事我都厭惡事無巨細地去探討,特別是電影。
落尾處我最希望的鏡頭是回憶少年時陳永仁走出警察學校的那一幕,劉健明下意識的轉頭,完成了這個少年到死亡的輪迴。
想不到導演和編劇都不肯停手,於是劉德華還活著,他看到兩個mary,那一聲槍響令我覺得是添足一筆。
幸而落款還沒完,最後是在古樸音像行的會面。
“吃完早飯吃午飯,要不要吃元寶蠟燭”
蔡琴的歌聲再度響起,那些美好印象還好並未泯滅。
兩人的相識和相遇,原來都是注定的。
這一刻從他們少年時就已經分別寫在了事件簿上。
這次的無間之旅令我覺得不虛此行。

台長: 舞影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