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28 22:10:46| 人氣1,1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繫說神易》書稿‧〈稿序〉〈繫辭上下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繫說神易》書稿‧〈稿序〉
  《繫說神易》原在 Youtube上作為講座發表,原本以為錄影講說較為簡便省事,但只錄製了五講就中止。因為影音講座在製作上非常耗時費工,而其內容過少又不能深入義理;所以講完六十四卦卦義,而無需再引用古文字學典籍影像後,就決定了還是以書籍寫作為佳。《繫說神易》是《中道神易》此書的一部。《中道神易》是由《繫說神易》與《正觀中道》兩部所組成。《繫說神易》是在藉由闡述易學而會通文明傳統,《正觀中道》是在藉由闡析國學觀念而會通諸學,兩者交互參照以闡揚中道神易之理。
  《繫說神易》書稿先行漸次發表網上,在成書前,感謝讀者提供意見指教!
                            
                             東岐明
 《繫說神易》書稿‧〈繫辭上下紀〉  東岐明
 
  《易傳》據說是由孔子撰述,用以解釋《易經》的卦爻辭。《易傳》中的《繫辭傳》,乃是專以闡述易理的哲學思想,傳統編排上分為上下兩傳─《繫辭上傳》與《繫辭下傳》。
  所謂「傳」,乃有相關「傳承」之意。《傳》就是用以解說《經》義以傳承知識。所謂「經」,乃有知識典型之義,故而有謂「經典」。「經」之原義,乃是織布機上用以編織的縱線;而機上用以編織的橫線則稱為「緯」。因為織布作業就是織布機上經緯線的編織成布,其過程中是經線不動而緯線穿動,所以先秦古人便以「經」字代表了根本不變的知識典型,漢朝時更流行以《緯》來代表當時附會《經》義而衍說推讖的相關論述。
  所謂「辭」,就是指《易經》的卦爻辭。所謂「辭」的原始字義乃是“梳理亂絲”,衍生而為“用以交流的溝通言詞”。《易經》卦爻辭也就是易理感應的相關言詞。
  所謂「繫」,具象上有“連繫”之義,抽象上有“關聯”之義,乃指《繫辭傳》思想之連繫關聯於卦爻辭義,而成其統合連貫的哲學論述,代表了觀念框架與意義體系的統合連貫。在易學上,《繫辭傳》以哲學觀念連繫統貫了卦爻辭義,而卦爻辭義則以言詞意義連繫統攝了占例事兆。在科學上,愛因斯坦《物理學的進化》強調了科學理論的連繫統貫而闡述說:
 『科學不是一本定律匯編,也不是一本把各種互不相關的論據集合在一起的總目錄。
  它是用來自由地發明觀念和概念的人類智力的創造物。物理學理論試圖作出一個實
  在的圖景,並建立起它和廣闊的感覺印象世界的聯繫。』
在佛學上,《華嚴經‧十地品》述及登地菩薩修行之徵相與位階乃言『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有十種事出過眾聖』,闡示了第六現前地與第七遠行地之菩薩修行而說『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鑽穿,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而表達了登地菩薩在聯繫統貫世間現象上的修行功夫。
  名謂《繫辭傳》,也就在於傳承易學,而觀察透徹了世間現象並連繫統貫其觀念體系。
  《繫辭傳》仿照《周易》卦辭分為上下兩經的編排方式,也分為上下兩傳。《易傳》思想對於上下觀念的範疇區分,可由《序卦傳》與《繫辭傳》的相關思想詮闡而見其意涵。《序卦傳》詮釋《上經》起始〈乾〉〈坤〉兩卦,而言『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以彰示其自然之體;又詮釋《下經》起始於〈咸〉卦,而言『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以彰示其人文之用。《繫辭傳》闡說心物體用,則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而喻示了「上」「下」名義乃以對應而指涉了「道體」「器用」的觀念分別;是以其分上下,乃以《繫辭上傳》闡說道體,而以《繫辭下傳》闡說器用,完成其貫徹心物之理。
  《繫辭傳》基於易經卦爻的形式系統與相關辭義,上以聯繫易學之自然基礎,下以聯繫易學之人文應用。《繫辭上傳》在於闡述易學自然基礎的原理,涉及了易學涵攝的修為與觀念。《繫辭下傳》在於闡述易學應用事務的原則,涉及了易學發啟的機制與事功。上下之中的易學連繫,即是《繫辭傳》所欲建構的思想橋樑,用以聯結人世知行的普遍原則與共通原理。
  《繫說神易》則承續了《繫辭傳》聯繫統貫世間現象的立言宗旨,面對當代學問傳統的統貫會通,基於源自中國文明的易學傳統,而開創中道神易,建構起融合了佛學與科學的哲學觀念體系。所謂「中道」即是中國之道,所謂「神易」即是神明之易。中道神易之承續道統以開新立命,正可比照《物理學的進化》的總論陳述而說:
 『易學不是一本卦義匯編,也不是一本把各種互不相關的占例集合在一起的總目錄。
  它是用來感應地發明觀念和概念的人世智慧的創造物。神明易理論試圖作出一個實
  在的圖景,並建立起它和超常的覺知現象世界的聯繫。』

《繫說神易》書稿‧〈稿序〉


  《繫說神易》原在 Youtube上作為講座發表,原本以為錄影講說較為簡便省事,但只錄製了五講就中止。因為影音講座在製作上非常耗時費工,而其內容過少又不能深入義理;所以講完六十四卦卦義,而無需再引用古文字學典籍影像後,就決定了還是以書籍寫作為佳。《繫說神易》是《中道神易》此書的一部。《中道神易》是由《繫說神易》與《正觀中道》兩部所組成。《繫說神易》是在藉由闡述易學而會通文明傳統,《正觀中道》是在藉由闡析國學觀念而會通諸學,兩者交互參照以闡揚中道神易之理。

  《繫說神易》書稿先行漸次發表網上,在成書前,感謝讀者提供意見指教!
                                                         東岐明     

 《繫說神易》書稿‧〈繫辭上下紀〉  東岐明

   《易傳》據說是由孔子撰述,用以解釋《易經》的卦爻辭。《易傳》中的《繫辭傳》,乃是專以闡述易理的哲學思想,傳統編排上分為上下兩傳─《繫辭上傳》與《繫辭下傳》。

  所謂「傳」,乃有相關「傳承」之意。《傳》就是用以解說《經》義以傳承知識。所謂「經」,乃有知識典型之義,故而有謂「經典」。「經」之原義,乃是織布機上用以編織的縱線;而機上用以編織的橫線則稱為「緯」。因為織布作業就是織布機上經緯線的編織成布,其過程中是經線不動而緯線穿動,所以先秦古人便以「經」字代表了根本不變的知識典型,漢朝時更流行以《緯》來代表當時附會《經》義而衍說推讖的相關論述。

  所謂「辭」,就是指《易經》的卦爻辭。所謂「辭」的原始字義乃是“梳理亂絲”,衍生而為“用以交流的溝通言詞”。《易經》卦爻辭也就是易理感應的相關言詞。

  所謂「繫」,具象上有“連繫”之義,抽象上有“關聯”之義,乃指《繫辭傳》思想之連繫關聯於卦爻辭義,而成其統合連貫的哲學論述,代表了觀念框架與意義體系的統合連貫。在易學上,《繫辭傳》以哲學觀念連繫統貫了卦爻辭義,而卦爻辭義則以言詞意義連繫統攝了占例事兆。在科學上,愛因斯坦《物理學的進化》強調了科學理論的連繫統貫而闡述說:

 『科學不是一本定律匯編,也不是一本把各種互不相關的論據集合在一起的總目錄。它是用來自由地發明觀念和概念的人類智力的創造物。物理學理論試圖作出一個實在的圖景,並建立起它和廣闊的感覺印象世界的聯繫。』

在佛學上,《華嚴經‧十地品》述及登地菩薩修行之徵相與位階乃言『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有十種事出過眾聖』,闡示了第六現前地與第七遠行地之菩薩修行而說『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鑽穿,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而表達了登地菩薩在聯繫統貫世間現象上的修行功夫。

  名謂《繫辭傳》,也就在於傳承易學,而觀察透徹了世間現象並連繫統貫其觀念體系。

  《繫辭傳》仿照《周易》卦辭分為上下兩經的編排方式,也分為上下兩傳。《易傳》思想對於上下觀念的範疇區分,可由《序卦傳》與《繫辭傳》的相關思想詮闡而見其意涵。《序卦傳》詮釋《上經》起始〈乾〉〈坤〉兩卦,而言『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以彰示其自然之體;又詮釋《下經》起始於〈咸〉卦,而言『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以彰示其人文之用。《繫辭傳》闡說心物體用,則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而喻示了「上」「下」名義乃以對應而指涉了「道體」「器用」的觀念分別;是以其分上下,乃以《繫辭上傳》闡說道體,而以《繫辭下傳》闡說器用,完成其貫徹心物之理。

  《繫辭傳》基於易經卦爻的形式系統與相關辭義,上以聯繫易學之自然基礎,下以聯繫易學之人文應用。《繫辭上傳》在於闡述易學自然基礎的原理,涉及了易學涵攝的修為與觀念。《繫辭下傳》在於闡述易學應用事務的原則,涉及了易學發啟的機制與事功。上下之中的易學連繫,即是《繫辭傳》所欲建構的思想橋樑,用以聯結人世知行的普遍原則與共通原理。

  《繫說神易》則承續了《繫辭傳》聯繫統貫世間現象的立言宗旨,面對當代學問傳統的統貫會通,基於源自中國文明的易學傳統,而開創中道神易,建構起融合了佛學與科學的哲學觀念體系。所謂「中道」即是中國之道,所謂「神易」即是神明之易。中道神易之承續道統以開新立命,正可比照《物理學的進化》的總論陳述而說:

 『易學不是一本卦義匯編,也不是一本把各種互不相關的占例集合在一起的總目錄。它是用來感應地發明觀念和概念的人世智慧的創造物。神明易理論試圖作出一個實在的圖景,並建立起它和超常的覺知現象世界的聯繫。』

台長: 東岐明
人氣(1,1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