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0 17:35:13| 人氣2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普洱茶探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劉郁青/專訪】

近年普洱茶一片火紅,甚至在2005年10月隨著中國「神州六號」火箭升空,成為首度飛向太空的茶品。普洱茶到底為何物?為何能在茶品拍賣屢創天價,讓人一擲萬金;卻又有人為普洱的「臭脯味」退避三舍。 茶作家吳德亮這幾年勤跑雲南探索普洱奧秘,繼推出《台北找茶》、《台灣找茶》後,再度撰寫《普洱找茶》,完成找茶三部曲。

細究普洱茶六大風味

歲月陳香沒有臭脯味

愛喝茶者如吳德亮早年也因「臭脯味」而將普洱列為拒絕往來戶,直到七、八年前,有人拿上好普洱給他品茗,不僅全無臭脯,反而有歲月陳香,而細究普洱,「厚、醇、稠、甜、甘、香」六大風味,實是其他茶品所不能及。吳德亮說,區分普洱好壞,基本功即是聞到「臭脯味」、「黴味」,即該忍痛丟棄,因為普洱早已走味朽壞。


那為何早期茶商總說普洱茶就是發黴的才陳、才香,吳德亮說,這是生意人的藉口,反而成為普洱多年被污名化的理由,其實發黴的茶不僅臭脯味難聞,黴菌吃下肚反有害人體。而近年不肖商人以人工手法將普洱茶放到豬舍快速發酵,更是讓普洱污名化變本加厲。而臭脯茶的禍首之一即是人工快速發酵,另一則是老茶儲存環境差,讓茶葉發黴所致。

後發酵茶種風雲再起

儼然投資理財的工具

雲南以生產「普洱」的大葉茶種聞名,但吳德亮訪查,早期雲南其實不愛喝普洱茶,甚至全中國也都不喝。普洱茶早年不是做成貢茶向京城進貢,而普洱茶溫和、滋潤,更常隨著馬隊走茶馬古道,一路運到西藏成為酥油茶的原料。普洱比起半發酵的烏龍、未發酵綠茶與全發酵的紅茶,是「後發酵」茶種,皇帝拿到貢茶又過了好幾代才拿出來喝,始喝出「後發酵」的香醇濃甘。


普洱茶歷經中國大亂,茶葉一路流傳到香港,風靡了香港,又在台灣發光發熱,這幾年一路延燒到日韓、東南亞,甚至再傳回大陸,大舉回鍋雲南風雲再起。茶價水漲船高,號稱「普洱之王」的福元昌紫票圓茶一餅357公克,近年在台灣已炒至100萬台幣,在大陸更要價50萬人民幣;而1997年在香港一餅賣3000元台幣的紅印茶,今日是當紅炸子雞一餅20萬高價。


普洱是晚熟的茶裡天王,溫和解膩、解油,甚至有降血脂效果,讓喝普洱再度成風潮。今日大陸不僅喝普洱、藏普洱是全民運動,普洱兼具品茗、典藏,甚至成為放著就可升值的投資理財工具更是一絕。

品項分類型制特別多

熟茶可預防動脈硬化


陳年普洱動輒上萬,吳德亮表示,一般人喝不起老茶,喝平價的熟茶同樣爽口,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接受衛生署委託在2000年發表普洱可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的報告,即是以熟茶為樣本,而非市場上價格炒翻天的生普老茶。


普洱茶不僅分生茶、熟茶,更是茶種裡型制最多元的茶,有茶餅、茶磚、沱茶、散茶、茶膏,多半都是為了早年馬匹運送便利。而吳德亮為了研究普洱,不僅去了多次雲南,為了寫書更在雲南待上八個月細細研究,包括少數民族流傳的瓦罐茶、土鍋茶、烤茶、竹筒茶都是另一種烘焙茶的土法。


家有普洱生茶,該如何儲存才不會萌生「臭脯味」,吳德亮建議,只要存放在普通陶罐、瓦罐,蓋起來,也不必特別密封或除濕,陶瓦罐空隙大,自然通風,即是普洱最佳的儲藏環境。而《普洱找茶》更詳細介紹普洱的品項與分類,及雲門各處的茶鄉,帶領讀者紙上遊歷普洱故鄉。

【2006/07/17 民生報】

台長: 六藝陶瓷茶業
人氣(2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