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31 14:49:29| 人氣1,9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父親 福川之 一

我的父親林福川先生、血型○型、獅子座

民國210715出生於台中市東山路142號。

當時據祖父形容取福川乙名,係要父親福氣有如山川綿延不絕,亦為當時的林家帶來更好的運氣。(惟世事難料事與願違,一生經常受盡辛苦折磨,經常忙碌擔憂不已)

我的母親為賴惠敏女士,二人共同育有二男三女五位子女,依長幼身序分別如次:

林鈺馨(麗莉)、林麗勳、林文敦、林佩熙、林文敬

父親個性極為節儉,想法單純天真,對於每位子女均疼愛有加,惟個性較為保守急躁不耐繁瑣,容易生氣而使心情經常欠佳,對於生活周遭事物有其獨特想法(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物,自我主義濃厚),在物資缺乏年代,父親犧牲自己,為家裡整體設想,分別成就家中幾位兄弟姊妹,父母要撫養五位子女均甚為不易,時至今日父親年邁,特著本說明茲為紀念,以供後人能有所緬懷感恩,亦為林家留下珍貴記錄。

 

 

源流

曾祖父名叫(原姓徐)林眉、曾祖母林莊治,曾祖父於年輕二十幾歲至曾祖母家(潭子與豐原之間)工作(幫忙耕田)因二人情投意合後結婚(曾祖父入贅),後來生子開枝散葉,原於台中市縣交界舊社橋附近買田,後來又搬至北屯區大坑口買地耕田,移居於此並生下祖父,名叫林春發,【弟叫林治(池)】,祖母名叫林魏玉燕,(民國36年光復附近,父親特別強調祖父當時剛好物價飛漲一根鐵可買一畝田,特別形容有一位賴木煙先生想買田等待很久,每次捨不得買最後錯過好的時機僅剩下一點點錢毫無價值,懊悔一輩子)有六個兄弟三個姊妹,分別為大哥林福和(九十一年已逝)、林榮輝、林榮豐、(伯聰)、林福順、林榮欽(阿樹)、林玉珠、(林春子約三歲過世)、林月惠、林淑貞等,


壹、小學前階段(十歲以前):

一、幼童往事

那時候祖父在大坑口開唯一的雜貨店(東山路祥安藥房、鑰匙店附近),家裡聘請廖錦宏為伙計,廖員從學徒做起,非常聰明的學習,後來自己出外開業(在北屯國小附近開雜貨店),記得小時候劉錦榮(後搬至台中市賴厝里)為最好的朋友,二人經常從家裡雜貨店拿餅乾糖果一起至角落分享偷吃,另外特別難忘的是劉興利這位小時玩伴,因為躲美軍飛機時身上剛好扛一根鋤頭,從飛機上看很像槍枝武器,結果被機槍掃射而死,他的媽媽每次看到父親總是淚流滿面,父親總是安慰她:過去就過去了,這就是命運。

二、躲空襲與防空洞的日子

記得念北屯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剛好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所以大家也不得不休學,那時為了躲美軍的飛機,就在家門口挖了防空洞與壕溝,遇到空襲警報時,就趕快躲進去每次一待就是一小時,幾乎每天都有警報,家家戶戶都是如此,不過回想起來很少聽說有人被飛機炸死,家人躲警報幾乎是非常熟練的事;但是有一次身上剛好揹竹簍,竹簍內裝著胡瓜去市場賣,恰巧飛機空襲,沒地方可以逃,只好躲在田埂旁邊,全身發抖怕的要命,眼睜睜看到白白亮亮的炸彈掉下來,恐懼的不知該怎麼辦,唯一的想法就是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後來沒事真是上天保佑。

三、住在美麗的鄉間:

家裡附近分別有二條鐵道(南北縱貫鐵路、糖廠載運甘蔗鐵路【小時候與玩伴去抽沒有綁緊的甘蔗當作零食,每次火車經過山洞都會掉下幾根甘蔗就會去撿下來吃,但是隨後的監督車人員,就會捉檢甘蔗的人,父親每次跑給他們追,充滿刺激好玩,也是很大的樂趣】),家裡種了蓮霧樹、荔枝樹、楊桃樹、龍眼樹,(長大後有興趣會對果樹接枝接種好幾株,都有很好的成果),家裡也養了許多的豬貼補家用,因為家裡蕃薯葉不夠豬吃,因此這時候都到菜市場撿高麗菜的葉子帶回家再用大鍋煮熟讓豬吃飽(那時候不撿包心菜葉給豬吃,避免豬吃了會拉肚子),家裡大約養了五隻豬,每次祖父對生下十幾隻小豬賣掉之後才有錢養家裡小孩。

四、親戚與鄰居:

家裡並沒有什麼親戚,幾乎家裡人都是獨來獨往,但是小時候只要不乖被祖父母打的時候,就跑至奶媽家(名叫阿貝姐)躲起來,等到祖父母氣消的時候再跑回家,以後總是難忘這一段往事,而其他兄弟卻很少如此做,最主要原因係奶媽最疼父親,而這位奶媽的慈悲與疼愛每次一想起總是難以忘懷;這位奶媽後來搬至豐原住,有幾位子女其中包含有位非常有名職棒明星林仲秋;當時的鄰居姓何,大家相處還不錯,後來三舅媽就是鄰居的其中一員,結為親戚。

五、貧窮的家庭與愛吵架的祖父母:

當時家裡人口較多要吃飽飯其實是很困難的,所以祖父總是想盡辦法去做生意賺外快,而另一方面家中的田地卻沒有很認真耕種,大伯與二伯並未對耕田有興趣,所以這個責任自然落在排行老三的父親手中,而當時農獲並不多,卻要養眾多兄弟姊妹,從一大清早年幼的父親就要下田耕作,上課的時間自然減少;另外一方面,祖父雖然非常有生意頭腦也想盡辦法賺錢卻也染上賭博惡習,造成往後一連串的負面效應,當時祖父在做完生意之餘,即有朋友吆喝去「放鬆」,結果造成一種習慣,而賺來的錢有時也就賠上了,回到家之後,祖父母就吵架的很激烈,由於祖父大男人主義非常明顯,豈容祖母責怪,當然她就被祖父打得很可憐,而祖母把這種怨氣也發洩在小孩身上,打小孩變成林家一種習慣,對於這些小孩模仿學習有不良影響,也影響他們的心靈。


貳、青少年階段(十歲至二十歲

【民國三十一年至四十一年】):

一、北屯國小的記憶:

記得在北屯國小唸書時,最有印象的日老師(瀨戶先生)教日本話與包含日本國語課程、數學、畫圖、劍道等,教的非常嚴格,常常學的不好時會被修理很慘,大家都很怕這位老師,九十一年北屯國小辦六十年的同學會,日老師也有親自前來,很可惜因為有事無法前去甚為遺憾;在當時課程記憶,劍道學習必須有很大的吼聲,常常因為聲音不夠大被敲頭,不過當時雖覺得辛苦,大家等長大以後卻認為收穫很多。

二、父親幾位兄弟:

在父親印象中大伯是讓他很欽佩的兄長,在當時十幾歲年紀,大伯經常白天要看店,晚上念台中師範學院夜間部,大伯想法很靈活又通人情世故,生意做得很成功,在北屯區是非常知名,許多鄉親都認識大伯;畢業後任職成功國小後又轉任北屯國小任教數十年,二伯則是隨後考上台中師範學院,念了大約一年後,據印象中因當時發生二二八事件時有白色恐怖,二伯因朋友(賴天印先生窩藏武器彈藥於附近倉庫及溪谷中,後被政府查獲遭槍斃身亡)牽涉,並供出二伯是共犯,情勢非常危急,這時正逢陸軍軍校在台第一期招生,所以為避免災禍即從軍去,也避免被政府警備總部調查,至於四伯、五伯、六伯年紀都還很小,有空都幫家裡種田工作或唸書。

三、民國三十八年的林林總總:

國民政府政府來台之後,父親似乎並未有特別感受,但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四萬元換一元」讓人覺得經濟沒有安全感,物價漲的非常離譜,常常早上買的雞蛋價錢與中午不同,而今日價錢與明日又有所不同,社會上充滿不安定氣氛,所以家中與人以物易物,度過此一階段生活,而父親對此印象也模糊了,有不堪回首之記憶。

四、救了四伯一命:

當時二次世界大戰為了躲避戰爭危害,全家人皆住在舊社農具堆肥倉庫中(尚未買東山路的房子),那時家中附近剛好是旱溪,四伯有天剛好在溪邊行走,一時不小心掉到河中,當時水流很強,父親在旁見狀不顧生命危險,衝下溪中先踩附近岸邊的樹木與石頭,等到水流到附近時,雙手緊急捉住四伯,否則就會被沖到前方的深潭,到時連救都無法救,當然這件事家中的大人都不知道,直到前幾年掃墓時又聊起家中小時候趣事,才又提起這件往事。

 


參、中學階段(十二至十五歲):

一、日本統治階段往事

我們家並未被日本政府指派去當軍伕,在當時因二伯先去日本當海軍服役,所以因這個因素家族並未被指派,後來光復後二伯投考陸軍官校。

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各項物資缺乏,尤其米、油、蛋、鹽、酒、菸樣樣缺少,家中因向專賣局申請菸酒專賣執照,可以實施買賣,避免日本人來清查,而部分窮苦人家經常拿白米來換取鹽,若被日本警察捉到一定先被毒打才招口供,可是有些老朋友如北屯區公所(役場)的員工,所以要冒著危險販賣,日本人控制物資手段非常嚴格,整個社會都懼於此權威之下,不敢隨便違法犯紀,據當時指出如果有偷雞之輩被捉到,會被雙手反綁頭戴高帽遊街,使大家看到後害怕,不敢隨便犯罪。

在春節或中秋節當然還是有過節氣氛,簡單的擺設插一些花張貼紅紙等,如家裡會購買水果橘子壓神明桌,晚上還是會圍爐等,總之時間匆匆。


肆、當兵(十八歲至廿五歲)

一、接到通知:接獲兵單後在北屯區公所報到,每個人披著彩帶光榮入伍去,當時至車籠埔入伍四個月,而這個時候祖父在會客日時營區外賣水果、冰、飲料汽水,生意好得不得了,有時父親還會幫忙做生意,因為營區的幹部晚上出去,這個時候並沒有感覺到當兵壓力,唯一問題就是經常感到吃不飽,處於飢餓的感覺,因為連上幾乎是台灣種田子弟,食量很大非常會吃,所以連上伙食吃不夠問題嚴重。

二、趣事:記得當時營區內有位排長不會說台語,叫父親翻譯一個動作:長褲必須打綁腿,說給連上弟兄聽要求照做,說成立即打繃帶,結果全連莫名其妙,後來知道後全連大笑,那時很糗。

三、分發馬祖:後來父親抽籤分發至馬祖陸軍部隊,平時大部分挖壕溝、散兵坑,有時還需至碼頭搬運水泥、鐵材等物資非常辛苦,晚上天氣又冷又怕站衛兵時非常恐懼,但是過了半年之後,因為連長剛好是二伯軍校同班同學,經過父親向二伯寫信聯絡,二伯則回信交代該連長同學,讓父親後面一年多的當兵生涯終於好過多了,否則幾乎天天搶糧食吃不飽,公差勤務又多備受折磨,當時一個月薪資大約台幣二十五元,幾乎都存下來,還記得有位住埔里的同梯弟兄(林理俊先生)向父親借錢三十元,結果一直到現在都未歸還,父親念念不忘。

當時馬祖服役最大的樂趣,就是漁民捕魚後都會將捕獲之魚貨分一點給阿兵哥吃;從沒吃過黃魚的父親,覺得怎麼有那麼好吃的魚,若是當天能夠吃到黃魚就是最大的快樂,黃魚的滋味到現在形容起來,都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四、犧牲:父親在當兵階段據自己描述,當時在馬祖拼命存錢,捨不得花任何錢,能省就省能用就用,在單位內是出了名的節儉,結果所存了錢都幾乎寄回台灣給媽媽及四叔、五叔,自己卻沒存下來,我想這就是他一貫的生活觀吧,苦了自己成求他人。


台長: 敦哥
人氣(1,95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悄悄話)
2012-02-18 00:06: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