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18 13:39:57| 人氣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技詞彙(E-J)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l      EMC:電磁相容性

由於各類型的電子產品不斷進入家庭或辦公室,各種產品所發射出的電磁波經常有相互干擾的情形發生。針對此,政府已實施電磁相容性(EMC)的管制辦法,目的就是要解決各種不同產品之間干擾的問題。

環保意識逐漸抬頭,而大多數人所注重的環保問題都集中在環境和水源的污染等有形的污染,但是隨著電子和資訊工業的發達,電子產品之間交互影響逐漸擴大,也成為另一項環保問題。

電子產品都仰賴電力,自然產品本身運轉會產生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彼此影響的程度,小自如家電產品的聲音及畫面品質低落,或造成電腦產品的無端當機,大至醫院的醫療設備受到干擾,導致儀器故障,或因電磁波干擾,而破壞正常通訊,影響飛行安全等。

目前政府已經將電磁相容性列入電子、電機產品的管制範圍內,例如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和部份辦公室產品都已列為EMC的管制範圍之內,而電腦資訊網路系統裝置、客、貨運輸車輛、大型工業機器等也為管制的設備之一,另外今年才立法列為管制使用的無線通訊產品,如大哥大、無線電對講機等,也由交通部電信總局負責管理。

從今年一月開始,EMC的管制辦法正式在台灣起跑,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的電器和電子產品,應該多加注意產品是否通過EMC檢測合格。

l      FBT:返馳變壓器電

腦監視器或電視機中最重要的兩個元件,其中之一是陰極射線管,也就是俗稱的映像管,另外一個就是返馳變壓器(FBT Fly Back Transformer)。返馳變壓器的用途,是用來強化映像管所需要的水平偏向迴路的電壓。

現在的監視器大都有本身外接的電源,這110伏特的電壓進入監視器之後,透過變壓器將電壓分開,基礎電壓用來推動控制IC作開關的動作,另外一部分則分到返馳變壓器上。

傳送到返馳變壓器的電壓高低,端視監視器的水平掃描頻率而定。以現在十七吋較高檔機種來看,水平頻率大約在95KHz(千赫),因此傳送到返馳變壓器上的電壓大約是100多伏特。主電源推動水平頻率IC時的動作,就成為返馳變壓器啟動的訊號。

返馳變壓器在匯集了水平輸入電壓及直流電壓之後,將原本的低伏特數提高為2500028000伏特,透過高壓將映像管內的電子槍加熱,使得內部的螢光粉發光,將水平掃描投射在畫面上。

返馳變壓器除了負責加壓之外,輻射線多寡的控制也在這個小小的元件上,所以類似TCO92TCO95等安全規範的達成,也全都得靠它了,但是如果返馳變壓器設計得不好,也很有可能因為高溫高壓而發生爆炸。  

l      Fast Ethernet:超高速乙太網超高速乙太網路

Fast Ethernet)遵循乙太網路的規格與技術,由於乙太網路在市場上由來已久,因此超高速乙太網路推出後,很快的就打入乙太網路原有的市場,成為新一代的主流。

根據Dataquest的預測,到了公元兩千年,超高速乙太網路的收益將超過目前另一網路標準-ATM由於看好超高速乙太網路的商機,目前全球幾家大型的網路廠商,如迪吉多、BAY3COM等對超高速乙太網路技術與產品的開發可說是不遺餘力,紛紛以併購或收購的方式,取得超高速乙太網路的技術。

超高速乙太網路在傳輸速度方面,可提供一千Mbps(每秒可傳輸一千Magabits),不過目前受限於其他技術的限制,目前僅能傳輸三百至四百Mbps;佈線的傳輸距離介於一百到五百公尺之間,未來將逐步突破在傳輸距離上的限制,使超高速乙太網路更易於推廣。

超高速乙太網路適用於以資料傳輸為主的環境中,同時在搭配一些頻寬管理的特性後,亦可使用部分的多媒體設備,但效果有限,因為不論是乙太網路,或超高速乙太網路,均以資料傳輸(Datacom)為主要的目的,因此,超高速乙太網路適用的環境為:網路服務提供者,也就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頻寬交換中心(Internet Exchang Point);資料交換中心(Data Warehousing);以及企業內部通訊網路(Intranet)等骨幹架構。

l      Firmware:韌體

聽過硬體,聽過軟體,你可聽過韌體(Firmware)?硬體與軟體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不可變動,後者可以變動,例如電腦的硬碟不可能將兩台一GB的硬碟拼湊在一起,成為二GB的硬碟,但是軟體卻可以透過新程式的加入,成為更新的產品。

軟體與硬體的另一個不同點在於前者無形,後者有形,前者雖然有光碟或磁碟片等具體的形態,但那都是儲存媒介,並非軟體本身,後者則一定要有具體的事物才能使用。

但是不論根據那種定義來分類,電腦中的某些東西都無法歸類為硬體或是軟體,例如電腦中的基本輸出入系統(BIOS),這是一種在載入作業系統之前,檢查電腦周邊資源的零件,該程式燒錄在快閃記憶體中,即使電腦斷電後,資料也不會消失,由外型上看來頗像硬體。

但是所謂的BIOS偏偏又具有軟體的特質,它可以經由電腦執行應用程式之後,升級到更新的版本,而且平常只是其中的資料在運作而已,所以仔細分辨,它又好像是軟體。像這種既不軟也不硬的零件,資訊界一般稱之為「韌體」。

除了電腦中的BIOS具有韌體之外,數據機的DSP數位訊號處理器中也有韌體,所以當數據機版本升級時,我們也可以藉由下載新程式方式升級數據機。

l      FRAM: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

日常生活的電器用品和個人電腦內部均有記憶體,用作資料的存取和記憶。一般常聽到的記憶體均是SRAM(同步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FRAM(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其實也是記憶體家族的成員之一,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

FRAM與非揮發性記憶體的產品特性相同,但在低耗電性、高耐久性(號稱十年以上)以及高速讀寫的特性(為現行DRAM速度的四倍),則遠優於其他非揮發性記憶體。FRAM的構造為「Perovskite結晶構造」,最能代表鐵電記憶體薄膜材料為PZT,位於結晶中心的鋯和鈦的原子,會隨外部的電界變化位置,即使除去電界也能維持。FRAMSRAMDRAM一樣能高速讀寫,但SRAMDRAM卻有揮發性的缺點。

FRAM同時也具備RAM的優點,無論對寫入或讀取資料,都可以相同的速度使用,而重寫速度甚至可高達一兆次甚至更多,因此具低耗電量的優點。

目前以日商對FRAM技術的研發最為熱中,松下、東芝、羅沐、日立等廠均已投入FRAM領域中,日商如羅沐已開始量產FRAM,並有應用在RF IC卡等智慧卡的實例,未來在成本和應用逐漸普及後,FRAM不無可能大量取代DRAM記憶體。

l      GIF:圖形壓縮檔案格式

一種圖形或照片的壓縮檔案格式。為了要減少圖形檔案在網路上的傳送時間,目前網路上大部分的廣告圖檔都採用GIFJPEG的檔案格式。JPEG在表現相片時效果較佳。

l      GIS:地理資訊系統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是指對空間資料進行各種處理、應用與分析的系統,完整的GIS必須具備收集、儲存、取回、檢查、處理、管理、分析、與顯示各種形式地理資訊的功能,整個系統包括電腦軟硬體、地理資料庫、及操作使用人員。

過去,GIS利用的範圍侷限在軍事、教育、與學術等單位,但隨著技術與應用層面的普及,GIS的應用愈來愈走進日常生活中。舉例而言,現在網路上常見的電子地圖便是GIS系統的基本應用,將相關地圖資訊以數位化的方式儲存,提供民眾查詢相關道路、景點、與最佳路徑等等。

GIS與衛星定位系統結合,所發展出來的汽車導航系統,就幫助駕駛人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引導駕駛人到達目的地。

此外,林務局要掌握管轄區內的森林情況,過去必須靠巡山人員,若是發生森林火災,還得靠人力去探知起火點,再加以救火,現在則便可透過GIS,建立森林的地理資訊,包括樹的數目、面積、地形等等,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很快可以由GIS 當中,獲取相關的資訊。

其他GIS可應用的範圍還包括物流派遣系統、消防水源資訊系統、車輛導航與監控、都市計畫及土地管理、網際網路應用、以及空氣污染資訊系統、公共管線管理系統等。

l      GSM: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系統

我們經常聽到的GSM行動電話,英文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之所以以Global為名,是因為當初訂定標準時有發展為全球化的企圖心。由於它主要由歐洲國家電信公司發起及主導,中文一般翻譯為「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系統」。

從中文翻譯不難看出,GSM 是屬於泛歐洲通行的標準,而且是數位式。它的起源是由歐洲十七個郵電協會會員,於一九八二年組成小組共同研發後提出,並開始商用運轉,因為幾家大廠的強力支持,加上功能佳,提出至今不過十五年,不僅全歐洲通行,幾乎全亞洲也是。總計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一百個國家支持並採用,用戶也因此得以享受一卡行遍天下的樂趣,因為只要是使用GSM系統的地方,系統講的都是同一種語言,沒有轉換的問題。

同時,也因為它是數位式,所有的用戶資訊可以儲值在一張IC卡(稱為用戶識別模組卡),一插卡,電話就可以讀取卡上的資訊並傳送出去,與系統連上進行確認等動作後,就可上網通訊。

至於GSM的通訊原理,係由交換機系統、基地台系統和行動電話機等,構成細胞式行動通訊架構,採用上鏈(基地台接收)890-915MHZ(兆赫)、下鏈(基地台發射)935-960MHZ無線電頻段,以劃時多路進階(TDMA),以及調變方式,提供行動用戶語音、數據、傳真及電傳等服務。

l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由美國政府建造,整個系統花費超過一百二十億美元,它原本屬於美國科技資產,並曾在一九九一年沙漠風暴波斯灣戰爭中,擔任主要軍事行動導引任務。現在這套系統已開放民間商業化應用,各國民間地面基地站均可接收此無線電訊使用,相當於「天空中的網際網路」公共資源。

美國GPS系統是由三個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是太空,由二十四個定位衛星在六個軌道上運轉,衛星以兩萬公里高度,以及十二小時繞行地球一圈的速度運轉,這樣才可確保每個衛星可在每天同一時間通過地表同一點,也使得地球表面任一角落的上空隨時都有五至八個定位衛星通過,構成太空中的虛擬方位座標。

大部分GPS衛星接收器都儘可能設計為可追蹤最多顆衛星,但實際上只要能追蹤四顆衛星就能達到定位效果。由於每個衛星運轉壽命約七年半,過了這個週期,運行軌道就會偏移,造成電力逐漸耗盡,美國運輸部已有因應對策,使軌道上經常保持三顆備用衛星,當任何衛星發生故障或耗損時,可做為緊急調配之用。

自一九九三年以來,GPS已被大量應用在汽車衛星導航系統上,日本四十大商社與日本電子地圖協會已共同合作,發展出適合於日本國內環境之固定汽車導航系統;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則以開發機動性強的筆記型電腦為主體。

l      Home page:網路首頁

原本是指Internet上公開資訊的電腦所在位址的WWW首頁,但一般大都用來指稱該位址所具有的全部內容。首頁必須用稱為「HTML」的排版語言來撰寫製作。

l      Hit:觸擊

Everytime a browser asks for a piece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server, perhaps a graphic, perhaps a document, perhaps a video clip, it gets logged by the server. The requests are called hits.

每當瀏覽器向伺服器提出要求時所下載的每一件資訊(它可能是一張圖、一份文件或是一段影像檔),都算是一個「觸擊」。每一次的觸擊都會被伺服器所記錄。

 

 

l      IEEE1394:高密度傳輸連接介面

隨著蘋果電腦IMAC的推出,相信許多人對於USB應該愈來愈熟悉,知道它是一種電腦與電腦週邊產品之間的連接介面;而這裡要介紹的IEEE1394,其實也是一種電腦與電腦週邊的連接介面,其不同點在於,後者的傳輸速率較快,可以連接訊號傳輸密度較高的電腦週邊。

IEEE是電機電子工程學會,主要任務在於制訂電機電子業相關標準;大約在公元一九九二年,蘋果電腦先主導開發出1394介面,隔了三年,再由IEEE制訂為業界標準,因此,1394介面的完整說法是IEEE1394

IEEE1394的傳輸速度為每秒400MbUSB則為每秒12Mb,傳輸速度快慢將影響電腦週邊與電腦相連時的訊號傳輸效率,傳輸速度愈快,就愈能夠連接訊號傳輸量大的週邊產品。例如掃描器、數位攝錄放影機、數位相機等等,就是訊號傳輸量較大的週邊產品,必須透過高傳輸速度的介面才能確保執行效率。

目前電腦廠商多半都已經著手開發支援IEEE1394介面的新產品,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最為積極,新力公司即將在十一月間美國秋季電腦展中展示這類產品;此外,在週邊方面,新力的保全用專業攝影機、以及希捷的硬碟機,也都支援IEEE1394介面。

l      Intel:英特爾

英特爾是當今電腦界巨擘。以生產中央處理器與微處理機為主。目前業界知名的產品有奔騰(Pentium)系列, 賽揚(Celeron)等產品。

l      Internet: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Internet)在九○年代大放異彩,但其實它的起源可以追 溯到一九六○年代。許多報導宣稱,網際網路是美國國防部基於國防需要而開發,目的是為避免電腦遭人入侵而導致國防體系癱瘓。但也有人 指出,網際網路純粹是基於科技研究方便而誕生。

網際網路的雛形概念就是將把訊息打散成「小包」,然後找到最快的途徑抵達目的地,並重新組合成可讀取的形式。第一個實踐這個概念的 是美國國防部的電腦網路Arpanet,因此有人稱網際網路是美國政府在距今十三年前開發的「電腦網路實驗場」。

 後來,網際網路上出現超文件標記語言(HTML),專門傳輸網路上的圖像文件,結果受到熱烈的歡迎,於是便促使網際網路上目前最熱 門的萬維網(WWW)誕生,在極短的時間內,網頁(web page)如雨後 春筍誕生,也促成網際網路瀏覽軟體(browser)誕生,幫助上網者在網站間自由遨遊。

l      IO ADAPTER:週邊轉接器

筆記型電腦愈來愈輕薄短小,受限於產品體積,部分週邊配備無法以傳統模式裝置在主機內,而被迫改採外接模式,而IO ADAPTER就是用來連接電腦主機與電腦週邊的介面,目前尚無標準化的中文翻譯,若以意義翻,可稱為週邊轉接器。

目前,B5紙張尺寸的迷你筆記型電腦多半將週邊轉接器納入標準配備;週邊轉接器通常有SocketRS232PS2三種主要規格的連接埠,用以連接符合這二種規格的週邊產品,例如光碟機、磁碟機、外接式滑鼠、外接式鍵盤、外接式高容量磁碟機如ZIP等。

此外,有些廠商會預留一個特殊規格的連接埠,用以連接附加的特殊規格週邊產品;例如東芝配備十.四吋液晶顯示器的筆記型電腦,便預留一個特殊連接埠,用以連接接頭規格特殊的外接式軟碟機。

IO ADAPTER字樣中的IO,指的是InputOutput,也就是輸入/輸出裝置,意思是,把資料輸入/輸出電腦主機的週邊產品,例如掃描器是輸入裝置,而印表機則屬於輸出裝置。有些廠商的作法則是,將週邊轉接器直接裝置在主機外端,不需要每次使用時再另外安裝。

l      IP Address: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

在網路,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一台伺服主機的IP Address是多少多少。如果說IP Address你可能不太清楚的話,domain name(網域名稱)可就知道了吧,它們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方式有別。

IP Address 是每台上線電腦主機上設定的唯一位址,IP 指的是Internet protocol。基於管理上的方便,IP Address表達方式是以數字分成四個碼,數字範圍界於0 255,例如SEEDNET台北名稱伺服主機的 IP 就是139.175.1.10,你只要輸入這串數字,就可以找到SEEDNET

依網路規模的不同, IP Address一般可以分成ABCDE 五種等級(CLASS),依第一組數字來作判別,其中是1 126CLASS A 128 191CLASS192223CLASS C CLASS D E為保留用途。一般人接觸到最多的,都是屬於CLASS C的網路。

一般公司行號或教育機構、組織等單位的主機,都會有固定的IP,以供外界連線作辨識,不過,由於網路主機成長極為快速,目前一般撥接上網的用戶,都是由ISP採用動態式IP分派,也就是說,你在家中上網的電腦,並沒有固定的IP,別人無法輸入號碼,就找到你的電腦。

由於伺服主機名稱以一連串號碼代表,不太容易記住,因此,目前一般以區域名稱,例如www.techisland.com.tw表示。

l      ISP: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簡稱。因為中文名字太長了,大家都習慣叫它作ISP

ISP提供連線服務,讓使用者能連接到Internet的單位,ISP擁有的網路與各種用途網域相互連結構成Internet

它是上網的第一關卡。所有的人要上網,都要先向ISP申請帳號。簡單打個比方,要取得新的電話號碼,一定要向電信局申請,而如果要取得上網的帳號,就要向ISP申請。ISP通常會發給使用者免費的電子郵件,供上網收發信件使用,此外,現在ISP也流行提供免費的個人網頁空間。

目前國內的ISP大約有四、五○家,比較知名的有中華電信的HiNet、資策會的SEEDNET等。另外,教育部也有TANet,不過屬於非營利性質,只供教育及學術機構、財團法人等使用。大多數大專院校學生都有免費使用的TANet帳號。

至於ICP又是什麼呢,它的英文叫作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也就是網路內容提供者。舉例來說,科技島資源網、PC Home電腦報、奇摩站Kimo等,都是ICP

l      AVA:爪哇程式語言

如果你喜歡喝咖啡,你一定聽過HOT JAVA(熱咖啡)。不過,這裡要談的,不是熱騰騰的咖啡,而是紅透半邊天的爪哇程式語言。

由硬體大廠昇陽在一九九五年所推出的JAVA,和CC++等一樣,都是一種程式語言,不過,它在全球軟體業引起的轟動程度,絕對是其他語言難望其項背的。

JAVA最獨特之處,在於跨平台、容易使用及物件導向的特色。其中,跨平台被視為最大的突破,因為,它可以讓同一套軟體在各種不同的裝置或是平台上執行,包括個人電腦、MACUNIXNTWindow95、個人數位助理、行動電話甚至智慧型電器產品等。

對於使用者,尤其是企業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大福音,因為不須因使用裝置或平台的不同,而購買不同的軟體,維護成本也得以降低。對於企業內部程式開發者來說,也可以減少面對各種不同開發環境和工具等複雜問題的麻煩。這也是昇陽打出JAVA「寫一次,可在任何平台執行」(write once, run everywhere)口號的原因。

JAVA的出現,對於企業用戶來說,代表分散式運算世代的來臨,因為運算能力不再集中在少數機器上,也不再是存在少數主機上,而是端看工作的需求。這項特性,使得昇陽和甲骨文大膽地全力推廣網路電腦。雖然網路電腦推出後並未如預期般受歡迎,但JAVA對於網路運算的影響力,並未因此而稍減。

l      Jini:昇陽跨平台Java程式碼

Jini是由昇陽運用Java平台所發展出來,在1999年一月正式推出的新技術,它是一個很小的Java程式碼(僅三萬五千條),具備Java支援跨平台、可在任何地方執行的特性。

如果說Java技術最大的功用是讓應用軟體在任何設備上執行的話,Jini就是昇陽專為連網設備而開發的軟體,可以提供最基本的網路連結、資訊分享及互動功能。

根據昇陽構想,未來任何設備,像是掌上型電腦、數位相機、硬碟,甚至具有十多年歷史的印表機,只要透過Jini,就可以一起運作並且分享彼此功能。例如,利用個人電腦數位相機(PC Camera)拍照後,可以很容易傳到個人數位助理如Palm Pilot,由於Jini會自動判別有何種設備加入、以及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等,因此,如果此時硬碟或是印表機加入網路,系統就會自動判別新的連網設備加入,使用者就很容易地將檔案儲存在硬碟上隨時帶著走,或是列印出來。

Jini訴求隨插隨用、簡易、不受任何平台限制的連網功能,擺明了就是衝著目前個人電腦受專屬平台限制、軟體升級不易的缺點,以及市場上各式各樣非電腦設備連上網際網路需求強烈的發展趨勢而來。微軟日前已表態不支援Jini,不過微軟本身也結合眾多廠商,共同發展一種通用即插技術(Universal Plug & Play),讓各種設備可以以支援Windows 作業系統的電腦為中心,很輕易的相連在一起。

l      JPEG (or JPG):圖形壓縮檔案格式

一種圖形或照片的壓縮檔案格式。在製作JPEG檔案時,設計者可以針對需要,調整壓縮比例與圖像品質。為了要減少圖形檔案在網路上的傳送時間,目前網路上大部分的廣告圖檔都採用GIFJPEG的檔案格式。JPEG在表現相片時效果較佳。

台長: Alan
人氣(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專業相關 |
此分類下一篇:科技詞彙(L-T)
此分類上一篇:科技詞彙(A-D)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