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1 13:38:49| 人氣1,7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聯作:回到單純的初心


Photo / Editor :Lutin

週六班向阿寶老師繼續學藝,二年之後我們來到了第四階段第一小節:三聯作

老師會先把一位同學的照片資料庫,篩選出適合作三聯作的30~50張

然後交給我們選出3張作橫向或直向的排列;

這3張一組,需要同時符合:第一層事物狀態、第二層攝影語言、第三層象徵意義 三層之間的合理性;

這一關,聽說好多人卡關,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通常一開始,很容易卡在只有第一層,也就是把照片相同類別的拉在一起,成了分類大全;

但是其缺點是,觀者一下就會猜出來你安排的規則;然後就不會想再看下去;

接著如果練習得够久,就會來到第一層+第二層的三聯作;

可能是三張都有紅色,或三張都黑白之類的;雖然乍看美美的,但看久一點,會不知道你想要說什麼;
(美美的已無用)

使用別人的資料庫來練習三聯作,好處是不會被自己的ego框住;因為我們在照像時,會不自覺的把現場所有照片以外的場景氣氛記下來;卻忘記觀者眼睛能看到的只有那張照片,沒有旁邊的context;

接著如果練習得够久,不怕一直失敗,就會破關到第2層+第3層都符合的三聯作;

然後就會想要探討資料庫的品質:好的資料庫,也就是好用的三聯作照片,似乎是一張照片裡,東西不要太多,就大聲而清楚的說出一個字即可。(如果一張照片是一個字的話)

此外,越是沒有匠氣的照片,越是好用;

老師說,那個狀態,叫初心。

過去二年來,我們花了好多時間,學習什麼叫作美感的各種攝影技巧。但現在這個階段,竟然要把所學的慢慢放掉,脫離匠氣,以期達到藝術之心。

說什麼也是不容易的;這種反向學習,似乎是要把自我放開,讓潛意識出來引領;但同時卻也要覺察自己,絕對不是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而是第三階段的,看盡千山萬水後的,見山終於是山。

寫出來倒容易,要作,很難。

煥昌師有提點我,今後開始拿相機按快門,思考時間不能超過2秒鐘;

為了徹底了解什麼是盲拍的初心,我讀了一篇超有名的:箭術與禪心。一位西方哲學教授Eugen Herrigel 向日本師傅學箭的過程。
關鍵字:鬆丶無心、無目的、放掉自我丶覺知的放鬆、合一




然後讀的不過癮,我又去買了中文版(心靈工坊出版)之 < 箭術與禪心>

下面是它的序:

"如果一個人真心希望成為某項藝術的大師,技術性的知識是不够的。
他必須要使技巧昇華,使那項藝術成為無藝之藝,發自於無念之中.........

人類是會思考的生物,但是人類的偉大成就,
都是在沒有算計與思考的情況下產的的。
經過了長年的自我遺忘訓練,人類能够達到一種童稚的純真狀態。
在這種狀態中,人類不思考地進行思考。
他的思考就像是天空落下的雨水,海洋上的波濤,夜空閃爍的星辰,在春風中飄舞的緣葉。的確,他就是雨水、海洋、星晨,與綠葉。"

~鈴木大拙
就像書裡的作者,也是前前後後要練了六年,才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狀態;
我想,知道歸知道,但作不作得到,還是要靠不斷的失敗,重作之N次方,才能日漸進步,回到最初的心。 


隔天我忍不住跑去問學校的射箭教練,想知道放箭的心法,是不是跟書寫的一樣;

我問:聽書上說,拉弓之後,放箭的時機,是要在一種很神密的狀態,才能體悟?

教練:以現代的觀點來看,那叫作心跳。放箭的時機,要配合你的心跳。

我問:書上說,那位大師,在黑暗中,也能射中目標?因為他意已超越目標?

教練:黑暗中練箭,是最舒服的時刻;那時你的心最穩,甚至不用拿弓或箭,只是空比著動作,對著黑暗的野外作印象練習,你的運動神經記憶,也不會退步;
練到最後,是當你架起弓,手從箭筒抽出箭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會射中目標了。
===
我在想,把上文的弓箭,換成相機的按快門。
快門,加心跳。





台長: lutin
人氣(1,7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攝影學習 |
此分類下一篇:回顧初心:影像中的視覺語言初學課程
此分類上一篇:關於吸引人,與動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