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2 17:55:26|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投資環境中的「蝴蝶效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氣象學家羅倫茲(Edward Lorenz),曾在1963年一篇論文中,以他的研究為基礎,提及「一個海鷗拍動翅膀,就足以改變天氣變化」的論點。而在往後的公開演講和學術發表中,羅倫茲以更具詩意的「蝴蝶」,取代原先的「海鷗」,後來成了最為人所熟知的譬喻:「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足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多年來,「蝴蝶效應」就如同譬喻中所稱的效應一般,廣為流傳,甚至還有以它為名、拍成的電影。蝴蝶效應的意涵,是不經意的微小動作,都有可能帶動其他的影響,環環相扣,最後引發巨大的改變。
■投資環境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可能出現在各種複雜的動態環境中。尤其在金融市場或投資環境,蝴蝶效應的影響,將更為明顯。少數人的作為,就可能對整體環境產生激變!

  1997年,著名的大投機客索羅斯,接連狙擊亞洲貨幣市場。由於亞洲各國經濟相連甚深,結果造成連鎖效應,導致泰銖、印尼盾....等貨幣大幅貶值,釀成嚴重的「東南亞金融風暴」。所造成的經濟危害,讓許多國家長年慘淡。當時甚至有泰國官員揚言,索羅斯要是敢入境泰國,就要找黑手黨幹掉他!台灣雖然不像其他國家那樣災情嚴重,但畢竟身處整個亞洲金融系統之中,元氣當然也受損不少。

  可能有人會覺得,上述是極端的投機行為,自己是小散戶,就算是稍微投機一點,也沒那麼索羅斯那樣危害嚴重吧!其實,無論財力如何,同樣會影響投資環境(或被投資環境影響),輕忽不得。

  例如,個人對於正確的投資觀念認識不清,抱持著「搶機會財」的態度,過分重視短期價格變化,這樣的人就容易被環境氣氛影響,買到了善於包裝、卻營運不佳的企業。

  另一方面,部分經理人也會將注意力短期績效的展現,極端的就是出現像博達這樣的企業,起出表現亮眼,後來卻弊案連連。民眾投入的資金,更是付之一炬。
■蝴蝶振翅,變成暴風圈!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環境越來越糟,也越來越嚴重!根據法務部的數據顯示,自1998年到2003年,金融、股市中的受害累積人數,累積約有130萬人,受害金額達800億元。到了2005年,短短2年間,陸續爆發博達、訊碟等弊案,2年內讓累積受害人數攀升至200萬人,受害金額更大幅提高到2000億元的規模!

  一般人不了解純正投資、也不知如何深入研究,甚至還有人認為,只要賺得到錢就好、管他用什麼研究方法。缺乏整體系統性的思考,只看到「近利」,自然造成惡性循環,掉入陷阱、受害者自然越來越多、也就越不敢投資,無形之中也冤枉許多優質的企業。投資者少,劣質企業海撈一筆就跑、好的企業卻籌不到錢,投資環境當然惡化。
■解決之道:從根本做起

  日趨惡化的投資環境,絕非國家之福!蝴蝶效應的基礎觀念,建立於動態循環系統之上。因此,要改變此一惡性循環、讓投資環境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就必須對症下藥,找出「根本解」。

  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從基本做起,建立大眾正確的投資價值觀:自己的投資方式和成果,與整體系統息息相關。同時,看清楚,整體系統中,影響投資成效的「真正」因素,其實還是在企業個體本身的競爭力。對這一點了然於胸,就逐漸不會因為股價波動、或是媒體刻意放大的原物料價格、利率高低變化…等短期因素所影響。

  接著以純正投資的方式,透過深入研究,掌握企業內在價值,並徹底排除「投機者」的交易心態,以「自己就是投資標的老闆」的「事業主」的心態,看待每一次的投資決策。這樣一來,劣幣逐良幣的狀況,消失了。優質企業得到更多長期性的「資本」(而非短期的流動性「資金」)挹注,經過企業的經營團將資本轉化為資產,待未來將企業成長的價值回饋給投資人。投資人純正投資,財富增加,也能將更多資本投注到優質企業,整體投資環境就能正向發展。

  這樣簡單的改變,就是真正的「槓杆解」。每多一位純正投資者,就多一雙鼓動的蝴蝶翅膀,多啟動一份讓投資環境正向變化的能量!

引自 嘉資本管理集團-純正投資網

http://www.mfn.com.tw

台長: 史密斯先生
人氣(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投資專文 |
此分類下一篇:巴菲特投資觀運用及嘉鼎投資實務解析
此分類上一篇:2006年資產國際化策略深思考(上):新興市場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