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9 20:31:36| 人氣1,8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經濟學人:上海自貿區 像難響爆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日報╱記者曾瑋琳/綜合報導2013.10.07 
 
中國(上海)自貿區掛牌後,隨著相關政策陸續發布,原本高度關注此事的西方媒體卻難掩失望,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暗示,上海自貿區像一枚難響的潮濕爆竹。

BBC中文網報導經濟學人評論,自貿區負面清單出爐、金融開放程度保守,加上中國高層缺席自貿區成立儀式,自貿區成為「下一個深圳」的說法漸受質疑,甚至暗示「不過是個難響的爆竹」。上海自貿區獲批准後,外界紛紛拿其與1992年鄧小平深圳改革開放比較。

報導稱,自貿試驗區甫成立,部分跡象已開始令外界質疑,中國是否真的能夠落實放開管制、實現市場自由化,抑或表面象徵遠超過實質改革意涵。據悉,自貿區掛牌同時發布的上千項負面清單,其中190個「外資免入」的禁區,讓外媒從高度期待到轉為熱情降溫。「負面清單」,是指中國政府明訂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

BBC撰文指出「上海自貿試驗區方案面世,無大驚喜」;路透社直言「短期內,上海自貿區並不會對香港的競爭力造成威脅」。

路透社強調,備受外界關注的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幣自由兌換等欠缺細節、金融突破力道遠低於外界預期,部分人士多感失望。

中央社報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范錦明指出,中國希望以上海當樣板,藉由發展自貿區,告訴企業創造多少產值才可以貸到多少錢,扭轉銀行只貸款給中國國營企業的現象。

不過,范錦明說,北京企圖改革金融業,但目前為止,自貿區已公布的內容仍不見金融自由化具體措施。

另,自貿區掛牌當天,主推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領導高層皆未出席成立儀式,似乎間接證實外界傳言「試驗區制度創新改革,已威脅到目前政府高層既有權威和勢力範圍」。經濟學人表示,中共官員沉迷於控制,當初力挺自貿區的專家,態度也已漸轉謹慎。


上海自貿區 優先開放醫療檢驗進駐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13.10.16 
 
上海自貿區明確提出「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但據官媒新華社報導,鑑於醫院的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審批手續繁雜等因素,上海自貿區對於外資醫療產業,初期可能會優先開放與醫院配套的檢驗機構進駐。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執行長辛樹林指出,辦醫的過程會碰到很多問題,現在談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資醫療機構允許設立,可是該怎麼辦理?政府又該怎麼管?

儘管北京2010年底公布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已經允許境外醫療機構、企業在中國以合資或合作形式設立醫療機構,並承諾將逐步取消對境外資本的股權比例限制,但近兩年進展速度十分緩慢,顯見醫療產業的開放阻力較大。

辛樹林說,「因為成立一家醫院不僅投入資金高,動輒數億元,而且建設週期長,審批手續也多。」

加上外資醫院所涉及的土地、醫療人員、醫療器械設備等諸多專項審批,上海自貿區迄今也尚未提出具體配套政策。


上海自貿區「謹防制度套利」
*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3.10.10 
 
中國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在京華時報上發表文章說,上海自貿區謹防「制度套利」。

文章說,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正式掛牌,在期望這個迄今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的經濟特區取得成功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上海自貿區既然名曰「試驗」,就存在失敗的風險,而其最大的潛在風險就是急功近利的「制度套利」動機,以至於不能在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選擇方面,扎扎實實打好實體經濟部門的基礎。

文章指出,在上海自貿區計畫公布後,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暴漲、資本市場對相關概念股爆炒、其他地區跟風申辦自貿區的狂熱以及資本市場相應「炒地圖」之風的興起,這一切都暴露了抱有「制度套利」動機的投機風氣之盛。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前夕相關概念股的大幅度暴跌,又顯示了過度投機泡沫破滅的風險。

文章提醒,對於熱情追捧改革紅利之類概念的行為,我們有必要保持冷靜。須知最喜歡爆炒這些概念的多數是房地產、金融等資產市場的玩家,因為他們能夠身不動影不搖地從「制度套利」中大發橫財,所以他們特別熱衷於制度的「改革」;實體經濟部門的實幹者最需要的是穩定、可預期的環境,不是高頻率的折騰,而一個大國的安身立命之本只能是實體經濟,不是資產遊戲。

文章在澄清外界的一些猜測時指出,在北京宣布上海自貿區構想後,一些國內外投資機構和財經媒體將觀點和報導大量集中在對服務貿易、金融業發展的想像上,其中許多主張已經背離了國際基本的經濟常識。

比如說上海自貿區內將單獨開放資本項目,將單獨實現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匯率自由浮動等,除非上海自貿區內單獨流通另外一種貨幣而不是人民幣,否則這些主張技術上完全行不通。各界要的是讓上海自貿區為全中國做試驗田,而不是讓少數人藉機尋租賺快錢。

文章強調,歸根結底,貨物轉口貿易才是這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立足的基礎和最大的優勢,它所包括的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本身就是為貨物貿易發展而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如果上海自貿區一開始就是立足於服務貿易和金融業,就完全不必設在這4塊遠離市中心的區域,而應該直接設在市中心。

文章認為,立足於貨物貿易發展,也是上海自貿區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大多數自由港、自貿區和離岸金融中心的優勢所在。對於中國,單純的、沒有實業基礎的離岸金融中心模式沒有太大正面意義,它能夠給一小撮律師、金融家創造超高收入,卻不能給大多數人帶來足夠多的就業機會。


北京瞭望/上海自貿區的風險
*經濟日報╱香港特派員 李春 2013.09.30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昨(29)日如期掛牌,但卻未派中共領導層出席,除商務部長高虎城外,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的「一行三會」也只派了副手參加。

精心準備了大半年,15分鐘就把掛牌儀式結束了,顯然是官方特別降低了調門,而這樣降低調門,除了國務院自己承諾今年要省錢辦活動外,應當還有別的原因。

與之相映照的,是掛牌的前一天,上海復旦大學選準日子開了個中國金融家俱樂部秋季論壇,金融家和學者專家們,大議特議上海自貿區將帶來什麼。

這些金融家和學者專家們,當然是大唱頌歌,從說上海自貿區將使上海終於成為中國的也是全球的「節點城市」,甚至被賦予很多新的「中心」,到談論人民幣的國際化,以致最後自由貿易試驗區將令中國實現「升級版經濟」等等。在論壇上很少提到的兩個字,在數天前另一個會上被反覆咀嚼。

就在前幾天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市委常委學習會」,主題是「聽取關於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專題輔導報告」。

這個「學習會」,其實是中共上海市委的自貿區戰前動員會。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會上特別強調,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是個漸進過程,必須建立在防範風險的基礎上。

上海市長楊雄也強調,要在穩步實施中合力推進,樹立「底線思維」,既要積極主動,又要防範風險。

上海市這麼強調風險,不是因為上海人膽小或特別小心謹慎,而是中南海的高層,定下的建設框框中,就有這麼一條。

中共高層為上海自貿區定下的建設框框,是16個字「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逐步完善。」一看就知道,風險可控占了一條,而且排在第二位。

意思是什麼都可以試,但要保證不出事。

有了這「可控」要求的一條,也就有了韓正和楊雄,對防範風險有一番「管控」的要求。

上海自貿區的風險在哪裡呢?上海的官媒把注意力放在金融上,認定自貿區的重頭戲是推進金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而金融改革一定有新的風險隱患。

具體解釋,無論是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還是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放寬市場准入,都意味著金融業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

其中,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國際上的成功經驗看,放開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最為關鍵、風險最大的階段。

金融改革當然有風險,但犯不著上海領導人著急,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上面還有中央銀行、銀監會等。

上海領導層怕的,還是政治風險。

其中一個政治風險,最大的一個字叫「抓」,「抓」意味著什麼都管,現在什麼都不讓管,叫「負面清單」,從上到下心裡都沒譜。

北京中央擔心的是另一層的政治風險,那就是目前對上海自貿區,無限提高,提到與當年鄧小平建深圳特區一個等級了,與新一輪改革的成敗掛在一起,抬得愈高,就怕摔得愈重。


上海自貿區 另類的法外特區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13.09.29
 
上海自貿區掛牌,各方的目光聚集,該區將不是一個傳統自貿區,它的關鍵不在於「優惠」,而在於「創新」。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其實也在尋求「創新」,兩者之間,究竟誰的腳步更大膽,將攸關各自成敗。

上海自貿區vs.台灣自經區

上海自貿區雖只有區區28.78平方公里,但最大的創新思維是「負面清單」管理,亦即「負面表列」,列出一張不能做的事情的清單,凡沒有禁止的事情,就都能做。如依中國的文物保存法規不能拍賣文物,在這裡可能就可以。盡量讓自貿區成為某種法外特區。

一般自貿區內的項目主要集中於加工和一般進出口貿易,上海自貿區的焦點將放在服務業,不限於加工製造、倉儲物流與中轉貨物。世界最重要的產業如生醫製藥、軟體、文創、通訊與IT等,研發製造之外,其他後續或外圍和相關的服務貿易,可以藉上海自貿區名義,取得稅負與通關等便利。

相較之下,台灣的自經區也鎖定服務業,但中央政府有意識地搓合一些產業模式。如自經區內利用雲端智慧,讓自經區成為國際或區域的運籌物流中心。此外,希望用免稅、允許外資參與方式引導醫療產業在自經區設立,自經區內可能出現比醫學中心更大、且只以境外人士為對象的重症醫院或醫美健檢機構。

但自經區絕未放棄製造業,「前店後廠」就是繼續保持台灣精確優良的製造技術。區內可直接將台灣、日本、中國、東南亞各自的優勢,組合成生產、物流、與銷售模式。例如,日本的光學組件,在自貿區與台灣IT技術結合,完成光電成品後,免稅進入中國或東協國家。

離岸貿易vs.前店後廠

中國專家則指出,上海自貿區可進行「離岸貿易」,只要有一方企業是在自貿區內註冊,其他多方可以在別的口岸進行通關、驗收,但費用、結算與稅收,都在上海自貿區內進行。這讓28平方公里擴大了資本與會計上的虛擬領域。而台灣自經區的前店後廠,也是將「境內」變成另一種「關外」,從而擴充了它製造基地。

台灣的自經區與上海自貿區未必是競爭關係,亦有合作空間,利用各自鬆綁的條件,兩岸與跨國企業可以衍生更繁複的營銷模式,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如果鬆綁足夠徹底,自經區內可以讓銀行進行更自由的匯率操作,台灣或許可成為人民幣在中國之外最大的資金集散地或調度中心,與上海進行某些資本項目的共同操作。

不論如何,台灣的自經區,金融鬆綁目前仍難以期待,主要目的仍是讓台灣創意在自經區迸發。而上自區似乎是讓它成為世界角逐的舞台,讓各種可能都在這裡發生。

相同的是,台灣的自經區是希望透過示範推及全島;上海自貿試驗區也想要「試驗」之後,往中國各處蔓延,兩者都肩負時代的任務。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8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全球產業展望 |
此分類下一篇:我國如何在自由貿易區的競爭中勝出?
此分類上一篇:上海自貿區開跑 網路沒解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