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擋DRAM再造 拓墣:台灣恐全盤皆輸
*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6日電
DRAM再造方案今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再度碰壁,拓墣產研指出,若當事者DRAM廠未適時挺身而出,錯過黃金救援時間,台灣DRAM產業再造停擺,恐怕會全盤皆輸。
拓墣指出,一旦台灣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業破產,只能眼睜睜看著韓國廠商具有聯手主導價格的優勢,國內DRAM廠將面臨競爭力下滑的 3部曲。
首先,目前台廠DDR2(雙通道DRAM)的製造成本每顆約1.6至2美元,在價格維持在2美元左右時,仍有現金流入,但無力擴廠升級,待三星(Samsung)等大廠加碼技術升級,進入46奈米製程後,成本將降至0.9美元以下,台廠成本競爭力將遙遙落後。
拓墣預測,2013年後台灣DRAM廠在政府撒手不管、國際信用破產及技術交流阻絕下,廠商產能及技術升級停頓,若仍無外力支援,恐逐漸走向凋零。
拓墣表示,台灣DRAM再造需看長不看短,如何讓台灣DARM成本有競爭力,有兩條路可以發展,一是與日本爾必達(Elpida)合作,以台灣創新記憶體 (TIMC)預期募集的新台幣180億元購買爾必達股權,入股之後可免掉1年高達200億元的權利金及改善現有良率製程,等有足夠資金及技術,再邁入50奈米以下的世代。
另外,則是與美國企業合作,購買浸潤式機台,每台約16至20億元,月產能7500片,先步入50奈米以下的製程,再研發相關技術,只是權利金仍無法避免。
拓墣:中國IT產業五大亮點 台商應儘早卡位
* 中央社記者潘淑婷台北26日電
拓墣產業研究所今天指出,3G、液晶電視、筆電/小筆電、LED以及汽車電子將是中國IT產業五大亮點,台灣業者要掌握此龐大商機,應儘早卡位。
經濟部技術處ITIS於25日至2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今天以「兩岸資通訊產業回顧與展望」為題,分別針對通訊產業、中國內需商機和山寨文化探討台商勝出策略。
拓墣表示,中國在全球金融風暴下,領先復甦,預計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可保8%,且各方研究顯示,中國將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看好中國市場,國際大廠紛紛進駐,台商也應掌握時機。
包括家電下鄉、LED「十城萬盞」、3G網路等皆為中國政府擴大內需的重點項目,拓墣分析,商機逾人民幣2兆元,而台商在面板、LED照明的機會最大。
拓墣指出,台灣面板廠已掌握家電下鄉計畫逾6成的產品,其中又以奇美電機會最大,26吋機種皆採用奇美面板,22吋機種也有6成向奇美電採購,預估今年奇美電佔中國液晶電視供應比重將超越LG,躍居第一。
此外,拓墣強調,兩岸近一年來透過搭橋專案、福建沿海地區,甚至是正在洽談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形成產業互補、投資的氛圍;但在日韓大廠積極佈局中國市場之際,建議台商仍要有對應策略。
陳冲:中信金簽MOU入股南山 未充分考量
* 中央社記者程韻璇台北26日電
金管會主委陳冲今天在立法院表示,他認為中信金和中策簽訂入股南山的MOU沒有經過充分考量,中信金的董事會和股東應該慎重考慮,不要只看到機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陳冲今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他看過中信金和中策簽訂的備忘錄(MOU)後,覺得中信金並沒有經過充分考量。
他說,MOU內容顯示,中信金雖然第一步先持有南山30%股權,未來希望可以增加持股到和南山編合併報表,但中策同時也會進一步持有中信金到編合併報表;他表示,中信金可能覺得自己得到一個金雞母,但同時也被別人控制。
他覺得編合併報表是「很嚴肅的事」,背後有很多意涵,董事會和股東應慎重考慮和充分討論,不要只看到機會。
工研院:考量關稅 面板廠須赴中國設廠
*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6日電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與系統組組長鍾俊元表示,兩岸產業合作須各讓一步,方能締造長期雙贏。台灣開放具競爭力的次世代面板廠赴中國,中國則予關稅抵讓、內需市場優惠。
鍾俊元表示,在整體產業鏈發展過程中,中國缺乏成熟的面板技術,因此仰賴包括日、韓、台灣的面板技術,一旦中國將來具備面板技術優勢後,必定採用自製面板,現在提供面板進口的關稅優惠將不存在。
鍾俊元今天出席「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時指出,評估中國目前既有、或是建置中的面板廠,其實台廠登陸只有8.5代廠以上的新世代線具競爭力,因此,若還執著台灣面板廠登陸限制,將喪失競爭優勢。
他說,一座8.5代面板廠員工約2000人,以人數來看,大可不必考慮台灣就業問題,僅就面板產業競爭力規劃,開放8.5代面板廠登陸。
鍾俊元舉台積電為例,因為掌握經營權,所以面對競爭對手時,核心技術從不會流失。面板業也是一樣,只要台灣掌握經營權,登陸設廠並不是問題。
他表示,台灣提供中國面板製程技術,並非研發技術,中國則提供廣大市場,做為台灣面板廠的產品出海口。
他建議,面板廠可在台灣投資高於目前8.5代廠的10代廠,換取到中國興建8.5代廠,減低產業群聚、產業價值鏈衝擊。
另外,除日本、韓國面板廠赴中設廠外,傳出已動土、並將於2011年量產的龍飛光電、華星光電、廣新光電8.5代面板廠,均有台灣廠商技術合作。
龍飛光電、華星光電與廣新光電規劃的玻璃基板月產能分別為9萬片、10萬片、6萬片。
工研院:太陽光電發展 與中國合作才有機會
* 中央社記者程韻璇台北25日電
工研院研究指出,中國政府大力發展太陽光電產業,未來可望成為新興市場,台灣的太陽光電產業跟中國競爭阻力較大,借力使力和中國合作才有發展機會。
經濟部技術處ITIS計畫今天舉辦「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工研院產業分析師王孟傑在「兩岸太陽光電產業回顧與展望」場次中指出,亞洲地區一直是太陽光電產業生產重心,一開始日本廠獨大,最近幾年兩岸取代日本,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他表示,金融海嘯後,歐洲各國太陽光電補助政策有所變化,連帶影響產品需求,低價化成為最佳解決方案之一,使得高價、高品質的歐洲廠商訂單流向中國。
他說,中國政府對於太陽光電產業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國廠商產能滿載,台灣廠商也因替中國廠商代工太陽能電池而受惠,但中國運用規模經濟發展太陽光電,卻讓兩岸差距不斷拉大。
王孟傑表示,現階段台灣太陽光電業者若想要和中國競爭,受限於規模,較為困難,宜借力使力,不要硬碰硬,培養系統端能力,未來才有技術競爭的機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