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6 07:40:49| 人氣1,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年全球經濟展望(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蔡宏明

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而言,儘管2007年仍可維持經濟榮景,但2007年仍有許多不可忽視的變數,包括:中國大陸和美國(亞洲主要出口市場)經濟成長可能趨緩、石油價格可能繼續高漲、禽流感可能爆發傳染恐引起急劇和嚴重的衰退,以及可能受到全球貿易收支失衡、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影響等等。


2006年以來,全球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主要發達經濟體內需旺盛、投資活躍,為經濟增長增添活力。主要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上半年經濟均增長較快,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將有所放緩,但出現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預測,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5.1%,比4月份的預測高0.3個百分點;2007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9%,比2006年略有放緩。

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Inc.)今年11月最新預測資料,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去2005年3.5%提高為今年3.9%(與8月預測同),2007年因主要經濟體景氣擴張步調趨緩,成長率降為3.3%(較8月預測上修0.1個百分點)。


■ IMF:2007年全球經濟穩健成長

在全球貿易方面, 2006年以來國際貿易發展勢頭良好,主要發達國家穩步增長,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1-8月,美國進出口均增長13.9%,中國大陸、巴西、墨西哥、俄羅斯和印度等發展中大國的進出口貿易增速,均達到兩位數,貿易成為拉動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WTO多哈回合談判中止,多邊貿易體制前景不明,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將對全球貿易的較快增長勢頭產生影響。IMF預計2006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8.9%,高於2005年1.5個百分點。

在投資表現方面,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CTAD)2006年10月16日發表「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指稱,2005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流入量為9,160億美元,較2004年增加29%,其中跨國併購金額達7,160億美元,顯現全球跨國併購(M&As)為國際投資主要型態,各國藉跨國併購切入國際化之情形愈趨普遍。

由於經濟持續增長、公司利潤增加和投資政策自由化,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2006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將會繼續增長。2007年上半年,跨國併購同比增長39%。但是,部分地區經濟增長放緩和全球經濟失衡,可能對跨國投資帶來不利影響。從國別來看,流向發達國家的跨國直接投資增長較快,其中美國上半年吸收外資913.1億美元,增長1.5倍;歐元區吸收外資548億歐元,增長76.8%。

展望未來,在全球通膨有效控制及全球投資、貿易持續擴張情況下,全球經濟可望穩健成長。

國際原油價格去年8月份以來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但價格仍處於歷史較高水準。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性增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全球經濟失衡,仍是影響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


■ 美國經濟將軟著陸

2006年第一季,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5.6%,遠遠高於去年第四季的1.7%,也是自2003年第三季以來的最大增幅。在經歷了第一季5.6%的強勁增長之後,隨著美國房地產市場逐漸降溫、能源價格上漲和升息,對經濟的抑制作用開始顯現,第二和第三季GDP增長率為2.6%和1.6%,係自2003年第1 季以來最低成長紀錄,影響經濟成長力道減緩的主要因素為房地產興建投資減少17.4%(自1991年第1季以來最大降幅),以及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所致。

2006年美國就業狀況基本穩定,第三季各月失業率分別為4.8%、4.7%和4.6%,平均為4.7%,與前兩個季基本持平。


一、私人消費 美國經濟成長動力

私人消費依然是促進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一季消費拉抬經濟增長3.38%;第二季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消費仍拉抬當季經濟增長1.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60%。

美國工商協進會(Conference Board)10月19日公布9月份經濟領先指標達137.7點,較8月份略增0.1點,為連續2個月走跌後再度回升;又領先指標中,股價、實質貨幣供給及消費者信心等3項,均呈現幅度稍大的成長。

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11月1日報告顯示,全美10月份製造業指數51.2,較9 月份的52.9動能減弱,係2005年5月以來新低。

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1~8月達到52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58.2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截至9月30日,財政赤字大幅下降至2477億美元,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由2004年3.6%的歷史最高值下降至四年來的最低點1.9%。

其中,美國自2004年6月以來連續17次升息,聯邦資金利率由1.00%升至5.25%,隨升息效果逐漸顯現及房地產市場降溫,景氣推升力道料將減弱。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Inc.)預測,2006年成長3.3%,2007年2.4%。

然而,繼2004年6月以來連續17次小幅加息之後,美聯儲在第三季進入原地休整的間歇期,聯邦基金利率即美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維持5.25%的現有水準不變。


二、連續升息 房地產降溫

美聯儲暫停加息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房地產市場降溫成為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住房抵押貸款利率的不斷走高,使美國房市降溫,而受此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率明顯放緩。美國經濟高度依靠消費,近年來消費的動力,一是來自於低利率導致的消費借貸增加,二是來自於房地產升值所帶來的財富效應。美國房地產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美元,占美國家庭整體淨資產的1/3以上,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2006年第二季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有所降溫,第二季舊房銷售量比上年同期下降7%,平均住房價格環比僅上升1.17%,為1975年以來的最低漲幅;7月份美國新房開工數量下跌了2.5%,8月份下降6%,為近兩年來的最大跌幅。房地產市場降溫將對美國建築、金融等行業產生影響,但由於美國自用住宅占房地產市場的一半以上,房地產市場降溫對居民消費帶來的衝擊可能沒有預期的大。

(二)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跌,一方面有利於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2006年上半年美國通脹率依然較高,第一季消費者價格指數平均漲幅為3.6%,第二季升至4%。IMF預測美國全年消費物價上漲率為3.6%,2007年降至2.9%。

(三)由於經濟增速減緩和能源價格下跌,通貨膨脹壓力有所減緩,第三季各月同比CPI分別為4.1%、3.8%和2.1%,平均為3.3%,低於前兩個季3.6%和4.0%的水準。


三、啟動降息 美元走軟

總體而言,雖然第3季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貿易赤字惡化,國內投資亦衰退2%,不過民間消費支出則穩健擴張3.2%,政府消費支出呈現2.0%的成長,加上景氣領先指標已呈現回穩訊號,加上期中選舉後,如果政策推動未出現重大阻力與爭議,美國經濟應該如預期達到軟著陸目標。

儘管美聯儲指出,油價再度攀升的可能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較快,使美國通脹風險猶存,但美聯儲在年內再度升息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並有可能於2007年啟動降息步伐。

2006年以來,美元兌主要貨幣呈貶值態勢。美元匯率下跌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引起。一是市場預期美聯儲升息週期接近尾聲,而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升息空間相對較大,美元利差優勢逐漸消失;二是美國貿易赤字繼續增加,加大了美元的貶值壓力;三是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使美元經濟基本面的支撐走弱。

然而,美元2006年以來的明顯走低行情並不意味著美元匯率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持續貶值下去。因為美國經濟今年還能基本保持中速穩定增長。此外,美國新任財政部長保爾森在今年8月1日首次發表公開演講時稱:「強勢美元,符合美國的利益。」他強調,貨幣價值應由開放和具有競爭性的市場來確定,應當反映經濟基本面因素。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2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專家八寶粥 |
此分類下一篇:2007年全球經濟展望(二)
此分類上一篇:英倫的統獨國族對抗戲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