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5 17:13:56|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太極拳之推手【摘錄陳微明之問答錄要及四寶補註】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篇幅太長分三次貼出:
太極拳之推手【摘錄陳微明之問答錄要及四寶補註】一

問:初學推手可用力否?
答:不可用力,打手歌云,掤履擠按須認真,掤履擠按四字要分清楚,擠按坐前腿掤履坐後腿,先照規矩每日打數百手或數千手,則自然兩腿有根腰極靈活,一年之後再彼此找勁,(找勁者,彼此不照規矩,隨意攻擊化解)找勁不可太早,太早則喜用力,成為習慣不能得精巧之意。

問:掤履擠按四字,能包涵無窮之變化耶?
答:此四字內含之意思無窮,即
如一按字,有輕靈而進者,有重實而進者,有左重右虛而進者,有左虛右重而進者,有兩手開之意而進者,有兩手合之意而進者。
如一擠字,有正擠者,有偏擠者,有加肘擠者,有換手擠者,而用臂之各點,又時時變換,如此點之中心已過,即改用彼點,節節是曲綫,節節是直綫,處處是黏勁,處處是放勁,所謂曲中求直者是也,又有摺疊而擠者,或翻上摺疊,或翻下摺疊,均隨敵人之意而變換之。
如一掤字,或直掤,或橫掤,或在上掤,或在下掤,粘住敵人之臂或手,隨時變換方向,總之不要敵人在我臂上或身上,得有一目的而可以放勁,若敵人將得有目的,即立時改變其方向,惟須粘住不可丟離,若敵人丟離,速速打去,所謂逢丟必打是也。
如一履字,有向上履者,有向下履者,有平履者,履之中有撅,有機會則用,若用勁整快,則手臂或斷矣。

問:不動步推手與動步推手孰要?
答:不動步推手,所以練腰,腰若靈活,化人之勁而有餘,則可不用步,動步推手,兼練腰步,若敵敏捷,則不得不運用步法,與之周旋,既有腰,而步法又活,則變動方向更速,得機得勢,游刃有餘。

問:大履之用如何?
答:大履是走四隅,採挒肘靠,
採是採住敵人之手,使之不易變動,『採是合勁、引勁』
挒是用掌挒之,使敵人欲放勁之時而中斷,
『挒是相對勁、鎖扣勁(包含節拿)』
肘是用肘,『肘是冷勁,包含截、衝、拐、壓』
靠是用肩,『靠是貼勁及抖擻勁』
大履之步法,更大而速,非兩腿有勁不能輕靈變化。

問:除掤履擠按採挒肘靠八法之外,尚有他法否,
答:聞尚有抓筋、按脉、閉穴、截膜、擒拏、崩放、抖擻、切錯,諸法,余不過略聞其名,尚未知其用也。

問:推手全不用力,若敵力太大直逼吾身,將奈之何,
答:推手雖不用力,然練之數年,自然生一種掤勁,此種掤勁,並非有意用力,而敵人之力自能掤住,不能近身,初學者鬆開練習數年,使全身毫無殭硬之處,亦可練習掤勁推手,雖用掤勁,須隨腰轉,俗亦謂之老牛勁。

問:太極拳推手之意以何為宗,
答:自以王宗岳先生【太極拳論】為宗,若違乎太極拳論之意者,則敢斷言其錯誤。

問:太極拳論之外,尚有發揮精意者否,
答:有李亦畬,先生之【五字訣】,發揮拳論之意,亦甚扼要,茲錄其訣如下:
一曰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起初舉動,未能由已,要悉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有力,我意仍在先,(按此數語,略有語病,應云無論,彼有力無力,我之意總在彼先。)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二曰身靈,身滯則進退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裏,兩手支撐,一氣貫穿,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週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已,後身能從心,由已仍從人,由已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為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
三曰氣歛,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歛入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按先天之呼吸之體,吸開呼合,後天呼吸之用,吸合呼開。)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沈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意運氣非以力運氣也。
四曰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靫根,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出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後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此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練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數,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按此係指自身之虛實而言。)虛非全然無力,(按此力字改作意字佳。)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沈,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尚有【撒放密訣】四句,
一曰擎,擎開彼身借彼力,中有靈字,
二曰引,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歛字,
三曰鬆,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
四曰放,放時腰靫認端的,中有整字,
以上乃李亦畬先生所傳,亦甚精要。

台長: 四寶---無欲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