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5 22:54:55| 人氣1,9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被遺忘的時光,在愛爾蘭part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爾蘭修女在醫院門口的聖母像前合影。左起分別是蘇蘊芳、田美玲、裴蕙蘭、柯淑賢修女


在台東聖母醫院大廳的地板上,有一個由五個英文字母M所組成的十字架圖案,我問過許多資深員工,她們都不知道這圖案的意思,有人猜會不會是MMM巧克力?

去年底,我在澳門認識了一位愛爾蘭的朋友喬治(George Barter),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第一次見面就聊了整整六個鐘頭,他邀我有機會一定要到愛爾蘭找他。我告訴他,我要謝謝你們。他問為什麼?我說,五十年前正是愛爾蘭來的修女來台灣創辦了我們的醫院。他問我是那個修會?我很慚愧,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的英文名稱。他笑說,沒關係,如果有機會,請你一定要到愛爾蘭去看看她們。

 

到愛爾蘭去看看修女

其實,早在多年前在整理院史資料時,我已有去拜訪愛爾蘭修女的想法了,我完全被修女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真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她們,親口說聲謝謝!醫院裡關愛爾蘭修女的資料很少,這是我查到最早的紀錄:

「因不忍看到懷孕的婦女在田裡生產,也不忍看到窮人在衛生條件不佳的環境下缺乏醫療照顧,錫質平神父希望能籌建醫院,但是苦無醫生,於是錫神父轉而向當時的梵諦岡駐華大使愛爾蘭籍的黎培理主教(Mgr.Riberi)求助。經由黎主教介紹,找到了愛爾蘭「聖母醫療傳教會」(Medical Missionaries of Mary ,簡稱MMM),是一個以醫療福傳為使命的修女會,借助蘇蘊芳及柯淑賢兩位修女的助產士專長,聖母產院於是有了眉目。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蘇蘊芳修女及柯淑賢修女經過長途跋涉抵達台北。幾天後,她們在距離台東市二哩的馬蘭地區,找到一個有水電的可愛的小房子(白冷會提供的高工學生宿舍),作為臨時的修會。兩位修女先是到鄉下去訪視,到家裡去幫病人做醫療服務,也一邊學國語。她們開始騎著腳踏車巡迴村落,並在錫神父的建議下,她們有了一個門診區及一個四床的產科病房,位於臨時修院的一樓,也就是台東聖母醫院的發祥地。當時產院服務的項目包括婦產科、內科門診及啟用檢驗室,由柯淑賢修女擔任院長。因為台東沒有護理學校,專業護理人才難找,除了陸續來到的美國修女田美玲之外,醫院裡的工作人員,都是經由各堂區的神父,介紹當地剛從學校畢業比較乖巧的年輕少女,然後醫療技術都是修女們自行訓練教導。」

原來,大廳地板上的M型十字架圖案,正是聖母醫療傳教會MMM在台灣留下的印記。在醫院服務超過四十年的同仁告訴我,那時候柯淑賢修女看不懂中國字,但是為了教育原住民小護士,她把整本婦產科的專書全用羅馬拼音拼成中文,一字一句的教。早期的病人很多,醫院裡卻只有一個裴醫生,一個早上往往要看七、八十個病人,非常辛苦!

聖母醫療傳教會在全亞洲只有台灣一個會院和五、六名修女,人力非常單薄,她們原本希望在台灣能有聖召,但十幾年來都沒有。隨著台灣的生活逐漸改善,醫療品質已有提昇,MMM決定把力量集中到更需要的非洲地區。一九七五年,聖母醫院改由仁愛修女會接辦,愛爾蘭修女全部撤離台灣。這段歷史彷彿也被打上了句號,成為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聖母醫院前的合影。後排左五起分別是蘇蘊芳修女、史成勇神父、裴蕙蘭修女、柯淑賢修女



婦人與多名小孩.jpg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1,9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台東聖母醫院 |
此分類下一篇:被遺忘的時光,在愛爾蘭part2
此分類上一篇:A footprint in the East (from MMM)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