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3 14:53:31| 人氣2,01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神的風再度吹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福至心靈想到輔仁大學去拜訪幾位宗教學系的老師,由於沒有事先聯絡,我也不抱太多期待。在系辦公室裡遇見助理淑華,便聊了起來。她說很感謝我們在台東照顧她的媽媽。

「有嗎?」我說。

原來她媽媽是嘉蘭村村民,去年八八水災沖走了家裡的一切,幸虧有聖母醫院及時的救助與長久陪伴,媽媽經常向女兒提起我們。淑蘭說當她在網路上看到我們和她媽媽一起活動的相片時,在台北工作的她真的好感謝。

「媽媽可能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一定記得你的樣子。」淑華邊說邊把媽媽的相片秀給我看。喔!原來是她!好可愛的姆姆。

 

認識淑華應該超過五年了,從第一次在輔大舉行「宗教與和平生活營」,幾乎每次我來輔大都會見到她,但始終沒有時間多聊,連她是原住民也不知道(我聽她的國語都以為她是僑生),她竟然是台東人,而且家住嘉蘭村,媽媽是我們照顧過的人,而我還替她媽媽拍了相片放在網路上(其實全嘉蘭村的災民超過百人,我只拍了那幾張特寫,機率真的很低,真是很有緣)。 

 

 

我告訴淑華,上星期我與鮑霖神父討論「宗教交談」的發展,當初是馬天賜神父鼓勵鮑神父攻讀博士的,沒想到就在鮑神父繳出論文的隔天,馬神父就過世了,冥冥中彷彿有特殊的意義。是呀,馬神父交棒了,換我們年輕一輩的要扛起責任了。我們也談到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之間的連結,希望找個時間來和系上這幾位推動宗教交談的老師們多談談,包括前兩任的系主任黃懷秋和陳德光,以及現任系主任。(我不認識他,但是前幾天與黃主教談起宗教交談時,他告訴我現任輔大宗教學系的系主任是他同學,要我有機會可以去找他。)

 

我問:「他們今天在不在?」結果只有黃懷秋老師在,而且要到中午才下課。我突然想起鮑霖神父曾提起一位在學校作宗教交談的林神父,便問淑華認不認識?就這麼巧,淑華和這位林神父很熟,便直接幫我打電話聯絡,否則不速之客還真的有點冒昧。不過,她也提醒我,林神父很忙,連她都經常找不到。沒想到,電話通了,而且林神父剛好此時有空,我們馬上相約見面。在往林神父辦公室的路上,突然有人喚住淑華,竟然是現任的系主任莊慶信。

「你今天不是不進來了嗎?」淑華笑著介紹我們認識。莊主任驚喜於我的出現,他知道有我這個人,只是沒見過面,他看過《你的耶穌我的佛陀》,也知道馬天賜神父與我之間的情誼。最有趣的是他竟然是彰化人,住在我的隔壁村。而當我提起阿排主教問候他以及我現在台東聖母醫院工作時,他問起住在聖母醫院的鄭鴻聲神父,原來莊主任在讀高中時曾住過培質院,是鄭神父的學生。

緣分真是太奇妙了!若不是莊主任恰好要回辦公室,若我沒有和淑華走在一起,若沒有在這幾秒鐘的時間內走在同一條路上,我們都不可能相遇的。莊主任希望我等一下再到辦公室與他長談。

 

拜會林之鼎神父又是另一件感覺有天主安排的事。他是輔仁大學「中國聖職單位使命特色發展室」主任,負責輔大校內三個修會團體間的聯繫。淑華說大家雖然同在一個校園內工作,但是她至少有一兩年沒有去過林神父的辦公室了。林神父很年輕,很健談,反應很快,我和他一見如故,都覺得見過對方,至於何時何地卻怎麼也對不上,但又何妨。他煮了一手好咖啡,我們邊煮邊聊。他說今天是什麼風把我吹過來的?我直接回答:「是聖神的風吧。」我真的這麼覺得。雖然我們第一次見面,但心與心溝通得很快,談得很深也很直接,都希望能為天主教在宗教交談的人才與環境設想未來的可能性。雖然談的是「事」,不是馬神父那種「深刻的宗教交談」,但我的內心深處確有心領神會的共鳴。時候真的到了。他提醒我不能操之過急,建議我去找現任的系主任談談。我笑說剛剛在路上已經約好了。

 

中午,我先與黃懷秋老師見面,她也是很有信德和內在體會的宗教人,我和她分享輔大與佛光大學兩所宗教系所的不同,並提及安寧病房與生命教育的連接,其實是宗教很能發揮的方向。她說要帶系上學生到台東當志工,實際參與宗教交談的實踐。

 

 

離開了老師的辦公室,沒想到走道上又碰到也不應該出現的陳德光。老師曾為我的書《心領神會》寫推薦序,我們同為耕莘文教院宗教交談中心的顧問,他在信仰與學識上給我很多啟發,我們上一次見面是在馬天賜神父的喪禮,一起為馬神父扶棺。我們聊了聊近況,我提起剛到廣州參加的「中國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醫學大會」的心得,大家都談健康應該是身心靈的整體健康,可是三天的會議下來,我只聽到大陸醫生不斷地講如何解決身體的「病」與「痛」,卻沒有人關心過「心」的問題,更別說「靈」的部分。是呀!當許多醫院不斷地擴充癌症病床,究竟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服務?是為了「愛」嗎?病人不是只有「病」,更重要的是「人」。有沒有愛、願不願意,對待的感覺完全不同。而宗教交談確實可以幫助個人加深自己的信仰深度,提昇人與生命的連結層次。我們或許能發揮一些影響力,應該可以造福廣大的華人與病人。只見老師的眼睛閃耀著光采,他告訴我他現在是社會科學院的院長,學院包括社會學系、社工系、經濟系、宗教學系,他希望我來與全校分享有「愛」的醫院的不一樣的聲音。

 

我當然答應,對的事情要當仁不讓。莊主任告訴我,輔大宗教學系成立的宗旨就是為了「促成跨宗教的宗教交談」。其實,這些緣分都是因為宗教交談而產生的,否則即使是我刻意安排,恐怕也不容易促成,更何況這麼多巧妙的連結。確實是聖神的風在吹拂,我順風而行,滿心感激。

 

為了健保十年專書,我曾訪問柴松林教授,他說若國家的菁英想的都是錢,那這個國家就完蛋了。此圖為國父孫中山先生與醫生好友的合影。他們在醫「人」的同時,更熱衷於醫「國」。

 


正是鳳凰花開的時節,當我們從人生大學畢業時,你要留下什麼樣的成績呢?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2,01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你的耶穌我的佛陀 |
此分類下一篇:教宗本篤十六世慶祝 2011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此分類上一篇:不要以成功為目的

Huangjm
"聖神的風在吹拂,我順風而行,滿心感激"。
謝謝你的分享 , 希望有一天 , 若
"聖神的風在吹拂,我逆風而行,也滿心感激。
2010-12-23 15:56:46
筱玲
好久不見你及鮑神父了
總算可在網上看見
也好久沒聽到宗教交談了
謝謝寄來網訊
2010-12-23 16:58:54
阿量
是呀
無論順天逆天
我都滿心歡喜
2010-12-23 16:59:59
孝菲
感謝您的分享!
聖神的風會隨時陪伴著你
- 去創造更多美麗的見證!
聖誕快樂!
2010-12-23 19:36: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