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08 10:57:28| 人氣37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憂鬱是台灣的宿命】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天和先生到淡水漁人碼頭夜遊,直至深夜離去前,木棧道上依然人影幢幢。放眼望去,年輕的情侶居多,或躺或臥,或趴或坐,或攬或擁,整個畫面彷彿是北台灣凝滯空氣裡的一陣清風。

佇立情人橋上,望著黑漆漆的海面,一艘滿載遊客夜遊的汽艇,正準備從碼頭出發。我忍不住回頭跟他說:
「台灣人什麼時候變得如此鬱卒?就連喝杯咖啡或搭船夜遊,都離不開麥克風的嘶吼。」
「妳不覺得憂鬱是身為台灣人的宿命?身為台灣人,憂鬱症不上身,算是祖上有德,遺傳基因好。」說完後,兩人相視苦笑。

暑假一連看了好幾部電影,把以前藉口忙碌,沒機會靜下心來好好欣賞的,像是《南京南京》《葉問》《十月圍城》《送行者》《艋舺》》《左賀阿嬤》《火線大逃亡》一次補足。心中是有一些想法,想對有意從事電影業的年輕孩子說。

對於台灣老拍不出可以站上國際舞台的優質電影,在我看來,不是沒有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而已。論經費,台灣無法像西方或歐美國家,甚至是中國動輒好幾億,只為鋪陳電影畫面,幾分鐘所需的數千數萬人的歷史劇大場景,或需要高科技電腦動畫來配合的科幻災難片。因此,如何在抓襟見肘的經費下,殺出一條電影活路,就得從長計議,例如以精緻的電影劇本取勝,或從人性題材著手。

電影題材,只要是牽涉到愛與人性衝突面,或與生命價值探究有關的問題,通常都會比較討喜。例如《送行者》《左賀阿嬤》《有你真好》等電影都是。這樣的電影無須大堆頭大卡司,完全以生活化劇情反映當代社會現象,諸如老人問題,代溝問題,教養問題,生死問題等。

簡單來說,拍這樣的電影就像在找科展研究的題目──據我觀察,歷屆以來科展獲勝的作品,都具備一個特色──小題大作,探討的主題範圍不需太大,但要深入且脈絡清晰。一齣好電影要有好的腳本,腳本就像科展的說明書,得事先擬定探討的方向,列出變因和操縱變因,過程就像科學實驗,每個步驟要細膩且符合主題。如此精密策劃出來的電影,才能兼顧電影藝術裡的文學性,與電影賣不賣座的票房問題。

那天從淡水回家的途中,我跟先生開玩笑說,可惜我已錯過築夢的年紀,否則如果我來拍電影或寫劇本,應該不會搞到傾家蕩產,血本無歸的地步。台灣人的苦悶與其要以海角七號的──幹,我操你媽的台北──來開場,不如以探討我們這種藍綠夫妻維繫婚姻的點點滴滴來得討喜。

我總一味的相信,這類題材應該可以獲得多數人的共鳴才是,因為一來可以反應台灣現況,二來反應現代婚姻或男女情感的問題。如果由我來掌鏡或寫劇本,我有辦法透過電影藝術的分鏡,表現出人性善惡非常細膩的那部份。

此外我更相信,這樣的電影拍出來,不需像中國電影動輒以數億燒一齣歷史劇,因為台灣光是街頭抗爭的生動大場面,剪剪貼貼就很豐富,看要剪輯政治抗爭還是環保議題,應有盡有,這種耗費不貲的經費問題,對身為台灣人來說,一點也不成問題。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人看到身為台灣人的困境與悲哀,就像先生所說的──憂鬱是台灣的宿命。

台長: 李寧兒
人氣(372) | 回應(4)|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創作 |
此分類下一篇:【快樂四人行】
此分類上一篇:【最浪漫的事——分享】

SNOWCAT
憂鬱是屬於個人ㄉ領域比起做奴才還沾沾自喜無知無覺來ㄉ自在~
八八節快樂^^
2010-08-08 11:42:39
版主回應
代先生跟SNOWCAT說聲謝謝^^
2010-08-13 18:01:27
Liu 靜娟
同感
多麼希望你真的去寫劇本去拍電影喔
前天剛分兩次看完六個小時的燦爛時光
是可以繼續回味的義大利電影
2010-08-09 11:46:26
版主回應
謝謝靜娟姊的分享
看來我是該找個時間
來看看這樣的電影
2010-08-13 18:05:06
哲絮
急躁、過動、憂鬱、悲情、麻木......
難過的是:我們要這樣為這座島嶼寫歌詞嗎?

我好希望即便市井小民
也能學習優雅與分享
知道何謂氣質
不要只會罵那種電影的開場白
能像歐洲國家的小市民
下班後脫下工作服走進歌劇院
或是聽一場露天的莎士比亞

我好希望島上的居民不要只知道工作
更要學會如何生活
體會那小小的快樂其實可以用心捕捉

其實我喜歡小成本探討人心
獨立製片的電影
往往讓我感動久久
太講究排場聲光效果的電影
有好幾年我不接觸了

跟你推薦日本片〈向雪許願〉
我好喜歡它要表達的人生意涵
2010-08-11 11:53:10
版主回應
謝謝哲絮老師的分享與推薦
〈向雪許願〉光看電影名稱就很吸引人
我也好喜歡能夠表達人生意涵的電影呢
找時間我也來看看
2010-08-13 18:09:14
ADAM
我一直對府上的「藍綠共治」產生好奇

「憂鬱」應該是妳們倆所蘊造的產品了

台灣如果能建立真正的文官制度

則較易於弱化「意識形態」的控訴 —

講【獨立】是「意識形態」

而講【統一】就不是?

是誰在搞分化?是誰在搞對立啊?
2010-08-17 10:19:12
版主回應
如果要從我們夫妻「藍綠共治」看藍綠問題
哈哈
我只能這樣回答大哥
問題依舊是藍綠
我們在家幾乎是不談政治的
否則肯定又要鬧到不歡而散
無論統一或獨立
都是意識形態啊
台灣在20年內
不可能不對立
解決方法
訴諸公投
一翻兩瞪眼
不過還是要讓大哥知道
我先生雖然支持藍黨
但是他說蔡英文或蘇貞昌若落選
都是個遺憾
這兩位是他非常欣賞的政治人物
問題是他還是不會把票投給他們
這就是問題無解的地方
或許他怕對岸的飛彈
總之就是屈服於對岸的淫威
這世界沒什麼公平正義
誰的拳頭大
誰的銀彈多
誰就是老大
2010-08-17 11:01:3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