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0 06:00:16| 人氣8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捕文登特稿P2】政黨「接」替後苦口婆心把脈經濟又擱按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20/today-o3.htm
libertytimes 200706
《黃天麟專欄》「積極開放」與「制憲、正名」絕不兩立

群策會十六日舉行「台灣經濟戰略與經續會群策論壇」,對經續會的「包機直航常態化」、「放寬赴中國投資四十%上限」及「本國銀行登陸」等開放政策表達深層的關切與質疑。正如與會者所言,從經續會的召開過程、議題之設定及其所準備的說帖,若依其「建議方案」,百分之百是二○○一年的經發會翻版,是政府欲藉體制外會議合理化其違反國家利益與公共安全的行為,以滿足資本家的訴求。

二○○一年經發會的「積極開放」確實滿足了企業界西進的要求,但卻肥了中國,瘦了台灣,高階筆記型電腦在內的大開放,使中國在不到五年期間,由沒沒無聞的IT小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的IT硬體生產王國,種下當今我國外交處境幾無盤旋空間的困境,台灣國內投資、生產、僱傭亦為之減少,股市有氣無力,當韓國股市屢破歷史新高之時,台灣股市仍然在歷史低點徘徊,散戶無不鎩羽,哀鴻遍野,更嚴重的是「積極開放」所導致的「經濟統合」使中國意識高漲,本土意識即明顯退潮(註:可稱為政治面的邊陲化現象)。我們不得不為經續會之後果,也為台灣之將來擔憂。

當然民進黨也有民進黨的看法。他們說:「我們不能自外於崛起中的中國;我們也要對自己的人民有信心;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大膽西進與(台灣)主權獨立並行不悖,台灣可以成為世界的橋樑(Bridge)」,但他們似乎忘了中國是處心積慮要併吞台灣的敵人,也忘了中國的土地是台灣的二六七倍大小懸殊之事實,他們亦有意忽視沒有製造、生產伴隨的運籌、服務中心只能在人家的憐憫(mercy)下生存的殘酷現實。政策的取捨開始或許總有爭執,而爭執的解決最後還得靠實踐。民進黨「積極開放」政策已實踐六年了,台灣對中國之投資已比其他任何國家多,占海外投資之比率也由卅三.九%躍升至去年的七十一.五%,出口依存度由二成半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四成,但我國的經濟成長卻因此腰斬,受僱人員薪資成長不足一%,這就是「我們不能自外於中國」的成果。我們雖然對人民有信心,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許文龍案就是前車之鑑,北京是不吃「經濟歸經濟」這套大道理的,為此藍營的政治版圖持續擴張,綠營近二年選舉即節節敗退,本土勢力的日趨委靡與「積極開放,廠商西進」有莫大關聯。

中國共產黨是鬥爭起家的政權,「以商逼政」、「以經促統」就是對台統戰之一環。換言之,面對極權的中國,民進黨所楬櫫的「大膽西進,經濟統合」與「主權獨立,正名、制憲」充滿了矛盾,是絕不兩立的國家方向,人民因此找不到方向,台灣亦因此看不到前景,如果執迷不悟地繼續走下去,最後只有自縛就範,使中國之野心得逞。切記吧!對中國之開放不僅是邊陲化之路而已,也是自我毀滅,終極統一之路,「制憲、正名」只是喊爽而已!(作者為前國策顧問)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13/today-o2.htm
libertytimes 130706
《黃天麟專欄》誰在終結台灣

如果台灣的人口不是二千三百萬,而是二億三千萬,而台灣的土地不是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而是三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即筆者在兩岸經濟交流的問題上,絕對會舉雙手贊成「大膽西進、積極開放」的。但很不幸,我們必須務實面對事實。因為事實是台灣人口只有中國之五十六分之一,土地為二百六十七分之一。

巧的是,「澎湖與台灣」之大小比,恰好與「台灣與中國」之比相同。澎湖土地為台灣之二百八十三分之一,人口在三十年代初約為台灣之四十六分之一。由於澎湖與台灣隔著一條海溝,坐船需八小時,因之改善台、澎交通,建設澎湖,一直是地方選舉熱門的話題。民國六十六年,澎湖終於有了馬公航空站,直飛台北只需半個多小時,大家都認為澎湖之發展可期,什麼魚貨中心、會議中心、觀光勝地都一一浮上檯面。但事與願違,台灣對澎湖之磁吸因直航而加速,二十幾年後澎湖人口由十二萬人減少為當今的九萬人,同一時間台灣的人口增加了一千萬人,所得差距也越拉越大,這就是所謂的「邊陲化」。

能使澎湖邊陲化的,除大、小懸殊外,人、錢、貨之自由流動,語言、文化相同也是重要因素,也就是說,一大一小之經濟體,若相距不遠,語言相同,即小經濟體之人才、資金會被磁吸流向大經濟體,交通越方便,結合越緊密,被磁吸之速度即越快,最終成為大經濟體之邊陲。當然,澎湖之邊陲化本就不是問題,因為澎湖與台灣同屬一個國家,邊陲的澎湖對台灣還是有其貢獻的(起碼貢獻了人才,吃澎湖飯,長大到台灣)。

能發生於台、澎之間的,當然也會發生在同樣大小比的中、台之間。二○○○年民進黨政府執政,對中國之經貿一開始就採取「開放」政策,經發會「積極開放」予以定調,六年下來,兩岸經貿關係確有長足進展,超過九成的海外投資已都到中國(六年前為三十三%),出口依存度今年上半年已達四成(六年前二成半),去年國人到中國旅遊人數亦達四百一十一萬人次,但同一時間我國經濟成長率卻腰斬(依他們說法應倍增),受雇人員薪資成長不足一%,股市由一萬點之水準下跌後一直徘徊在六、七千點之間,有氣無力,「台灣逐漸被邊陲化」的象徵已至為明顯。

問題是,澎湖可以邊陲化,但台灣是主權國家,若被中國邊陲化,立刻產生生存的危機。可是真是悲哀,執政的民進黨還是執迷不悟,六月又帶頭召開「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結合了台商與統派智庫,再一次地高舉「開放」的大旗,美其名曰「全球的橋樑」(Global Bridge),主張對中國作全面性的開放,包括人、貨直航,銀行業登陸,取消投資中國四十%限制,處心積慮以台灣作為全球市場連結至中國的跳板及門戶。

換言之,民進黨往後的政策將是過去「積極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將兩岸關係帶到與台、澎一樣的自由與方便。澎湖是邊陲化了,台灣能不能如民進黨官員所思,會因對中國之全面開放而免於邊陲化?時間會很快地告訴我們,不過依過去之經驗一定是凶多吉少。本週一,經續會兩岸組北區座談會的公開場合上(地點在台北),即已有一位台商代表直稱「胡錦濤同志」。一葉而知秋,終結台灣的將不會是別人,而是泛綠自己。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n/29/today-o1.htm
libertytimes 290606
《黃天麟專欄》經濟成長率腰斬的省思

上週末的高雄科學工藝館廣場,熱鬧異常。場內站著成功跨越濁水溪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聲嘶力竭數落著阿扁政府六年的政績。他說:「國民黨主政的八十年代(民國),台灣經濟平均成長率為六點六%,但民進黨主政時期已腰斬至三點多,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人均所得去年也被南韓所超越,六年來只有高收入家庭的所得增加,其他八十%的中、低收入國人所得都在減少,民怨沸騰,已足以構成罷免之條件」。「下台」之聲也因此響徹雲霄。

奇怪,馬英九似乎沒察覺,他所引以為傲的六點六%經濟成長率,正是他及當今國民黨所極力否定的「戒急用忍」政策的成果,而被他「消遣」的民進黨三點六%成長率,卻是阿扁政府師法當今國民黨所力主的「積極開放、自信鬆綁、大膽西進」政策的「傑作」。國民黨主席李登輝主政時期,李氏力主台灣之主體性,反對以中國為腹地的亞太營運中心,終能在一九九七及九九年將股市推上萬點,也成功將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控制在二十五%以下水準,實現了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全球佈局。

但二○○○年民進黨執政之後,卻反其道而行,與泛藍共舞,大搞包機直航及與中國之經濟統合,積極開放對中國之投資。六年下來對中國之出口依存度飆上三十七點八%,對美、歐、東南亞之貿易卻日趨委靡,全球化成為中國化的代名詞,企業在中國雄飛,但國內投資不足,平均經濟成長率腰斬。換言之,民進黨今天之困境,是民進黨政府執行「馬英九路線」的結果,但卻成為馬英九拿來作為痛「扁」民進黨的絕佳題材。這是何等諷刺!只能以「啞口壓死囝,有苦說不出」來加以形容。

陳水扁總統在今年元旦提出「積極管理」的新思維,似有意終止過去「寄望中國」的「泛藍路線」,把台灣經濟拉回至六點六%的自主、中高成長軌道,但旋即遇到黨內及大中國主義者之反撲。六個月過去了,西進依舊,經濟卻持續淌血。

不過,泛藍也無須高興,因為「積極開放」政策所導致的經濟失速,同時、同等暴露了「泛藍路線」的誤謬,其對台灣經濟之傷害甚至還會遠高於民進黨的積極開放政策。因為,泛藍對中國開放之主張,比民進黨更為積極,甚至不諱言立即的直航與更密切的整合,包括取消四十%的限制及一些尚未鬆綁的投資規範。他們硬拗說,「徹底開放,完全結合中國,經濟才能起死回生!」(部分民進黨執政官員持相同看法)。

台灣經濟真如泛藍及部分民進黨官員所說,徹底開放結合中國就能起死回生嗎?請不要相信「脫衣(積極開放)而覺得很冷(產業外移)是因為脫得不夠,只要脫到精光(徹底開放)自然就會溫暖」的歪理,也奉勸從政的民進黨人,回頭是岸,從中國國民黨主席高雄科學工藝館的吼囂擷取教訓,若民進黨政府真的無法擺脫財團及親中媒體之擺佈,繼續沿著泛藍的路線走下去,經驗已告訴了我們,台灣的經濟成長還會持續腰斬下去,台商或可雄飛中原,但「台勞」必將成為國人唯一的出路。


●延伸閱讀:

學者:直航如藏鐵 台灣失主體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19/today-fo8.htm

再論「經續會」的暗度陳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12/today-s1.htm

群策會:擴大開放 兩岸經貿 違主流民意(推薦)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25/today-fo1.htm

農技輸中 反噬台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25/today-fo2.htm

台長: drops
人氣(8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