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07 07:06:32| 人氣3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進杜易斯堡 迎接高雄世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二○○四雅典奧運的圓滿落幕以及二金二銀一銅所帶給台灣的空前榮耀,可以想像,國內朋友應還沈浸在嘉年華的歡愉氣氛中。值得我們注意且預料將帶來下一波運動熱潮的,除了二○○八年鄰國中國的北京奧運,可能更會是日前極具新聞張力又迅速使台灣上下耳熟能詳的「高雄市成功爭取主辦二○○九年世界運動會(The World Games)」這則爆炸性新聞!

其實,就像奧林匹克運動會四年一度循環的通則,於二○○九年高雄世運之前的二○○五年,在地球的另一端,則將由德國西部的杜易斯堡(Duisburg)負責統籌主辦這個世界性的運動盛會。吾人相信,在「台灣的第一次、全世界都在看」的因緣際會下,台灣人民、尤其是居住在大高雄的朋友,將格外期待這個類似「辦流水席」、同時又可大展身手的機會。

‧認識世界運動會

世界運動會不同於奧運,它在一九八一年首度於美國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舉辦,其競賽項目則有別於田徑、游泳、體操等「主流」運動的包括:攀岩、原野射箭、健美(力)、飛盤、滑水、獨木舟、保齡球、撞球、水上救生甚至包括「划龍船」等等三十餘項非傳統且「非主流」的競技項目(意者請參考官方網站:http://www.worldgames2005.org/en/home/index.phphttp://www.worldgames2009.org.tw/index.html)。不僅在於它們的國際性、特殊性、精采性值得大書特書,其實,尚未舉辦過超大型動態活動的台灣,何不在「高雄市」得道的欣喜之餘,花四年有餘時間,從國內到國外,好好來認識、觀摩、切磋、學習、改善現有的以及「前所未有」的經驗,讓國人也跟著雞犬升天。不但屆時做個稱職的東道主,也藉此向世界宣告台灣的特殊地位與成就……不只是令人稱羨、熱情友善的風土民情。

‧迎接高雄世運年

身為高雄市子弟,對於謝市長的穩扎穩打施政以及出奇致勝的向世人攤出「高雄牌」,讓遠在德國西區埃森(Essen)深造的筆者,莫不由衷感佩。然而,「知高雄者莫若高雄人」,淺見以為,雖高雄(含台灣在內)的諸多建設已具水準且普遍上軌道,但留「德」察看後反求諸己,歐洲文明、尤其德國經驗,可能真有我們該虛心討教的地方。以下,針對台灣印象中「有進步空間」的交通、觀光、市容與認同工程等看似攸關世運之「表面工夫」,試提出個人淺見。

a交通

我們知道,高雄捷運的開始動工,不過近二年來的事(台北市也不過逾十年),若加上公車客運以及火車等的大眾運輸系統,可能較之於德西魯爾區(Ruhr-Gebiet)、甚至全德國的「交通網絡」,有著極大的改善空間。姑且不論這過半世紀以來國內施政上的「深謀遠慮」到底出了什麼差錯,然而,身在德國所明顯感受到的「剌激」是:現約五、六十萬人口的埃森或杜易斯堡,早在二次大戰後,就陸續規劃了便民的市區交通運輸網,其完整具備有公路巴士網(Buslinie)、街道電車網(Strassenbahn)、都會地鐵網(Untergrundbahn)與城郊火車網(Schnellbahn)的基本架構。若是以百萬人口論的柏林、漢堡、慕尼黑、科隆等超大都會區,則更不消解釋其如織、便捷的交通網以及遍及全國的鐵路網。

為什麼說舉辦世運跟「交通」扯上關係?定義為基礎建設的交通設施,不但是「自己人」的生活渠道,同樣地,它也會是打通、打破城鎮間隔閡最有效的聯外工程。當國家、社會、工商業等發展到一定程度,進進出出的人們則自然而然和國際接軌,尤其台灣形塑已久的海洋國家型態。此時,有著「己利利人」的交通網,遂自然成為發達觀光的條件之一了。

b觀光與市容

談到觀光業的振興,則令快要走透透的筆者有話想說。「宣傳」和「內涵」是除了便捷交通外,在德國所深刻體悟的觀光產業另二大重點。所謂宣傳,自然是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宣工作,包括平面、電子媒體與民間、官方單位的大大小小以及動靜態動作等,都可算宣傳的推廣範疇。然而,在德國也算生活一陣子了,期間倒是屢對外國人的「台灣印象」存有疑惑:進出國內外頻繁的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另中國航空則為Air China)與身為產經龍頭的中國石油、中國鋼鐵、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等等具台灣指標性企業,到底怎麼評估台灣形象的長期膠著以及總是令人模糊、還間接「為匪宣傳」的台灣孤立地位?(不再贅述國際間Chinese Taipei『中國的台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亞東關係協會、台澎金馬關稅區以及熱門台灣‧ROC等等『空包彈』的成效不彰、原地踏步與自我矮化!)

相信先知先進們對「正確引導」不感陌生,也對「名正言順 vs. 事半功倍」有深刻體認,但從本屆奧運之台灣隊「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前後工作看來,自我定位的正確性與迫切性,似乎刻不容緩。

論內涵,則更非三言兩語所能夠道破。在此,筆者的粗淺印象與認知想與朋友分享的,不外乎是「整」「潔」觀念與行動的更落實。在談德國的整潔以前,首先肯定台灣文化於近年來的復甦與重塑,像是地方戲曲、傳統工藝、新興節慶等各界或各地文化工作的出色表現,確實讓觀光業更具「台灣味」。然而,每次從國外回到台灣,總還是對雜亂的招牌、紊亂的交通、凌亂的市場(含夜市)等不敢領教,也許,涉世未深下的粗淺觀察,並不懂得這些也算是「本土特色」吧!

筆者自問:不為他人,且為自己疏理一番,不正是落實長期沸沸揚揚所倡導的生活「品質」嗎?另外像是海灘、公廁、騎樓、山坡地(山路沿途)的「色香味」雜陳之地理景觀,相信對極欲發達觀光的台灣而言,應多少造成負面效應才是。

德國的整與潔,對曾經來訪的(台灣)觀光客而言,相信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印象分數」。而講起完整或工整,則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稱道作為「觀光起點」的遊客諮詢中心(Information)。從提供地圖、節慶諮詢、代訂旅館到販售當地紀念品等,大小城市的遊客諮詢中心(含座落路旁值勤的定點旅遊地圖)是每天發揮功能,使遊客們吃下定心丸。反觀台灣在這方面,似乎有意「訓練」外國人的危機處理能力!另外像是應與地圖一致的地標、路牌、建築、古蹟、自然景觀等的維護與美化,德國人的嚴謹、管理與設計成性的作風,應該也是值得借鏡的。

再談潔字,它也是「憑什麼吸引觀光客」的基本「表面工夫」。筆者最喜愛德國的田園風光、公園、古城以及「有效管理」的公廁了。能夠徜徉在天地間、穿梭於古今時空,所仰賴的不外乎是忠於原味的自然表現與管理完善的一份心意和尊重大地、尊重歷史的敬意。台灣,有的是與眾不同的「獨門絕活」觀光資產,但若是更精益求精的包裝自己、定位自己、推銷自己並再講求「整」與「潔」,相信「東方瑞士」的自我期許應指日可待。

c認同

談認同二字,或許有些敏感,更有些「意識型態」在裡面,但因璀燦國與國衝撞所造就出的歐洲文明花火看在筆者眼裡,自是無限嚮往卻也摻雜著些許無奈。台灣人從認識台灣做起,凡事從台灣角度出發衡量利害,愛台灣這片土地、這裡的人,為保存與發揚台灣原味、原名、原形、原音等,若對照歐美的正常化之路本應無可厚非吧。如前所述對諸多名稱、頭銜之「表面工夫」的片面觀察與感想,正是自以為出於本能且發自內心的社區、文化與國家認同。缺乏自我認識、認同與定調,要如何去怪罪世人的誤解與不接納呢?如何去期待外國人對台灣有正確認知呢?

近年來聽見有人對中正牌(中正機場、中正紀念堂、中正路等)、中山牌以及「大陸」各省各縣路標依舊充斥全國大街小巷大吐苦水、要求「正名」!的確,長久以來的認同教育與「台灣心出發」的自信與自愛表現較之於蓬勃發達的經貿、科技成就,真要略遜一籌!

請別怪筆者看著德國隊或法國隊拿金牌時會感動、會心悸,那一種發自內心愛鄉愛土,真正「代表國家」的旗或歌或選手當同步傳遍世界每個角落(不只競賽場內)的片刻,剎那間真讓筆者不得不低頭、甚至轉台,因為,糾結在腦海的「全世界都稱呼台灣我曰『中華』、全世界都稱呼中國我曰『大陸』」的自詡正統制式反應與多年來現狀,讓可能自命中國的台北隊(Chinese Taipei)的台灣主辦城市高雄,屆時又得再度作繭自縛的迷失自己而謂中華來、大陸去的「有礙國際觀瞻」了。

於是乎,「認同」加上交通、觀光與市容的美化、正常化工程,理應是世運期間把台灣推向世界的最自然也最有利的催化劑。至二○○九年的五年時間不算短卻也不長,提出踮德國看台灣的一點「德式思維」,只希望台灣各界為此舞動起來,也期各界為回復台灣美麗原貌(Taiwan, Ilha Formosa)而齊心努力。

‧前進杜易斯堡

在此,趁著地利之便,謹以「管轄範圍」的純巧合安排,歡迎各界先進、團體以及媒體等,能撥空到德西魯爾區之一的杜易斯堡一遊,來個德國X日遊。也許可在二○○五年七月下旬的世運期間(Jul.14-24.2005),到現場觀摩東道主的籌劃、設施、競技或市容等軟硬體,又或許是之前或之後吧,相信台灣朋友、尤其是「暴風圈」內的高雄主人,對看似挑戰卻是契機的「高雄市成功爭取主辦二○○九年世界運動會」有著和筆者一樣的心情:台灣的第一次,世界都在看。唯有萬全準備和豐沛的台灣活力,方能為台灣再下一城!

台長: drops
人氣(3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