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1 13:30:05| 人氣1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聞同業不要再考驗閱聽人的耐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聞同業不要再考驗閱聽人的耐性


【本報訊】
 無可諱言,電視已經成為現代人最主要的訊息來源。然而,不論是基於方便取得或者成本考量,電視新聞取材愈趨粗糙,網路、路口監視器、行車紀錄器的畫面,成為電視新聞畫面的三大來源,閱聽大眾每天必看,卻也每天必罵。

 日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審查東森等五家新聞台換照案時,要求業者在三個月內制訂「引用網路消息為新聞來源製播規範」以自律。

 幾乎就在同時間,最大網路社群《臉書》有一則熱議的討論。因為網友在晚飯時間看電視,氣到大罵「現在的電視新聞連配飯都難以下嚥;所謂的國際新聞常常就是介紹會唱歌的動物或素人歌唱(還是從youtube下載的)」,網友形容電視裡充斥的都是「腦殘新聞」,引起廣泛讚聲叫好。

 儘管有人呼應想發起罷看,有人想丟雞蛋或炸掉電視台,最後,有人下了一個讓眾人無言以對的結論:「現在的電視新聞已經是綜藝節目的一部分,只要是綜藝節目就不可能被消滅,炸掉電視台也一樣。不用去改他們,沒用。可以做的是,創造一個真正的新聞節目。」

 問題來了:什麼是真正的新聞節目?對所有第一線新聞主管而言,每天擠破頭挖掘新聞還要創造收視率,沒有人吞忍得下去自己生產出來的竟是「腦殘新聞」。

 電子媒體不同於平面媒體,除了談話性節目可由名嘴「盍各言爾志」之外,沒有畫面的乾稿就無法吸引觀眾;於是壹傳媒創造出「動新聞」,以動畫取代真正的新聞影像。先不論各家電視台有沒有相同的財力設立一個動畫部門專門製造動新聞,動新聞本身的專業倫理都有極大爭議。網路,特別是youtube順勢而起,彌補了這個缺口。同樣的,路口監視器和行車紀錄器也成為電視新聞的最佳素材,儘管其拍攝下來的畫面品質很差,終究是「有影像為證」。

 但是,不論youtube、監視器或紀錄器,都不是為了新聞而產生的工具。youtube很大部分的作用是民眾自娛娛人,不解事的小娃兒隨著音樂學麥克傑克森,父母以此自豪,結果全球觀眾都看得到這個小娃兒的可愛模樣。一則溫馨的網路新聞取悅了觀眾,眾家電視台立刻群起效尤,於是貓學狗叫、鳥學人語一應俱生。非但如此,小胖林育群因此紅到國際;中山老大得到馬英九總統臉書的青睞;素人阿福由此搖身成為歌手…。但無論如何,這些網路成為新聞素材,其娛樂性都遠超過傳統定義中的新聞性。

 至於監視器或紀錄器則是為了「存證」而非新聞。雖然偶爾也能發揮若干新聞功能,比方說,不肯讓路給救護車的「中指蕭」,就是如此被人肉搜索出來。連續幾則阻擋救護車行進的紀錄器新聞,大概讓全國駕駛再不敢惡意擋車。但大多數時刻,這些紀錄器拍到的都是小擦小撞、高速違規超車、或者駕駛人行為不檢,諸如公車司機竟在紅燈時間下車抽菸等等;這些是不是新聞,或許見仁見智,但肯定構不上「重大新聞」,頂多發揮一點幫交通警察抓違規的個案。

 新聞台每天廿四小時整點輪播或重播,不可能要求每一則新聞都是「重大新聞」;台灣終究還是個承平社會,不可能每天有重大天災人禍案件發生,間或穿插若干溫暖人心的報導,其實也是新聞衡平報導的必要做法。但是,穿插不能成為主調,當整點新聞的頭條竟是監視器畫面:醉漢尿溼警察的褲子,確實很難不讓觀眾抓狂。

 電視新聞的弔詭是:新聞的重要性到底以觀眾喜好為憑?還是以國家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定?若以收視率為依據,演藝圈的分分合合或許總是超過總統候選人的政策發布。但是:收視率一定代表觀眾的喜好嗎?會不會很大部分是觀眾看了,觀眾也罵了?收視率就像臉書沒有「爛」,只有「讚」可以按一樣,數字根本看不出觀眾的厭惡情緒。

 NCC要求新聞台訂出規範,其實已經反映了絕大多數閱聽人對電視新聞品質下滑的不耐。NCC也明言不會要求電視台訂出明確的網路新聞則數上限;畢竟只有從業界自發性反省,才有可能有效改善電視新聞的品質。期待同業共勉之。


2011-08-21 中國時報

台長: lali
人氣(1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專欄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誰像波斯貓
此分類上一篇:女人不玩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