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9 04:51:45| 人氣9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台灣人應讀:中共與大陸人民對“馬英九”的看法(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九很反日
西域天鹏 发表于 2006-2-2 21:02:00
马英九很反日

  二月一日出版的日本政论月刊「诸君!」三月号的一篇长达七页的专文指出,「马英九还要反日」,同时也指马英九在○八年之前为了吸收中间派台湾人的选票必须与中共保持距离,「最可怕的是万一当选总统马英九的态度骤变」。

  忧心马对中态度骤变

  这篇专文作者为曾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台湾大学留学,目前任教于日本中央大学的近代日中关系专家水谷尚子。

 作者在专文中除了介绍马英九的出身与家庭背景之外,指出马英九在美国留学期间「与其说研究学问,不如说是以从事政治活动为优先」,七二年台日断交时,「马英九曾站在示威群众的最前面大声喊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气势很像去年中国的反日示威群众」。

 专文也指出,「成为台湾『欧巴桑』偶像」的马英九还要反日,马英九虽极力否认他不是反日主义者,但是他过去的言论中很清楚的显露出「反日」的复杂感情,例如二○○二年一月因为一本「极乐台湾」的书而公开表示「若抓到日本人到台湾买春,就在护照上盖上『淫虫』的戳记」;二○○五年六月因台湾渔船遭日警扣留的事件,而有「不惜和日本一战」的发言等。

  专文又说,在连战、宋楚瑜等人相继访中,以及湖北省共党委员会在网页上公开欢迎「台湾公子马英九」访中的气氛下,马英九丝毫不为所动,因为马英九非常聪明,深知在○八年的总统选举中没有台湾人的支持将无法成功,因此在此之前他必须与中共保持适当距离,「但是最可怕的是两年后的态度骤变」。

 台湾亲日时代已经结束

 与最重视台湾认同的民进党不同,「马英九所率领的国民党毋宁是积极以『中国国家主义』向中共大送秋波」。

 专文的作者水谷尚子也以身为日本人的立场指出,「台湾的『亲日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值得担忧的最恶劣状况是「万一马英九当选总统,与中国共产党政权形成一个『反日』包围网,成立第三次国共合作体制」。

---------------


台湾正走向”马英九时代”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7 月29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日前,备受关注的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束,马英九大胜,国民党进入“马英九时代”。然而,马英九能否率领国民党进行彻底改革,重获新生,实现泛蓝整合,夺回执政权,给台湾人民一个新希望,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尽管马英九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但泛蓝的“连战时代”宣告结束,台湾的“陈水扁时代”也即将结束,“马英九时代”正在到来,这是历史的选择。

马英九72%得票率彰显的重要意义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台湾政党一次真正的民主选举,历史意义重大。然而,选举结果,又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是因为王金平输,而是马英九大胜,获得72%的得票率,它标志着:“改革牌”战胜“守旧牌”,“新国民党”打败“老国民党”。

“改革”是国民党党员的期盼,马英九高举“改革”大旗,就取得了选举的战略制高点,就掌握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了国民党发展的时代潮流,任何其他的选举组织战与策略都会变得无效,代表地方势力与旧政治人物形象的王金平不符合时代潮流,输掉选举也就不足为奇。马英九的胜利,是国民党中生代战胜老一代的胜利,青年一代或中生代将成为主导国民党未来的新生力量。

马英九尽管有许多缺点与不足,但他是目前国民党或泛蓝内部惟一众望所归的未来泛蓝领袖,“连宋时代”正在逐渐结束或即将结束,党内或泛蓝内部已没有人较马英九更具群众魅力,更具改革形象,更有实力与民进党的领袖人物相对抗。因此,马英九的胜利,完全是一场历史的选择。

能否实现“王马和解”是马英九的首要挑战

众所周知,王马各有优势,互补性强,王马合作,夺回政权的可能性很大。然而,一场主席选举,对原本就存在竞争关系的王马造成很大的伤害。选后,马英九将党内团结列为第一要务,也积极争取实现王马和解,只是努力仍旧不够,特别是未能获得王金平的善意回应,更多的是冷漠以对。

就王金平一方观察,王金平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王金平本来就没有与马英九争夺党主席的实力与考虑,这是王金平迟迟未投入选举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王金来身边的一批本土政治人物,或对马英九不满的政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王金平推到前台,企求“险胜”,以便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开创一片更大的天空。然而,这些政客显然是在玩一种危险的政治赌博,结果是输了。

王金平输了,也不意外,但从王金平选后的种种表现观察,马英九要在短期内实现“王马和解”不大容易。王金平不仅在选举当晚拒见马英九,对马邀任第一副主席不松口,对马英九的道谦不满意,而且王身边的人更是拒绝配合国民党中央,有意保存实力,来日再战。尽管连战有意调解王马矛盾,希望能疗伤止痛,但可能性有多大,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不乐观。

党内两大山头并存在所难免

外界一直关心王马之争的结果是否会导致王金平出走或国民党分裂。在台湾特殊的政治结构与环境下,王金平脱离中国国民党,另组“台湾国民党”的可能性不大。历史经验一再证实,台湾社会就是存在蓝绿两大政治阵营,民进党与国民党就是两大阵营的代表,第三势力发展的空间甚小。

王金平不会离开国民党,但保存与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仍会继续。王金平掌控的“立法院”是国民党或泛蓝政治精英的核心,是其展现实力的政治战场,是可以对抗民进党、整合泛蓝的天地。他会继续经营以“立法院”与地方派系为主体的政治势力。王金平在落选感言中明确表示“王团队不可散”,其幕僚更表示“王金平将韬光养晦,保持实力,待时再战”,可以预期王金平掌控的“立法院”党团以及政治势力,将成为国民党内与马英九领导的党中央平起平坐的另一大政治山头。

马英九领导的党中央,应是国民党的领导核心,尽管在岛内政治运作上,党中央不如王金平主导的“立法院”党团,但对党内政治运作还是有很大影响力。这主要归于制度的设计,新的“立委”选举制度,大大压缩地方型“立委”与小党“立委”的生存空间,而且“立委”与县市长选举由党中央提名,也就赋予了马英九更大的权力,加上72%的得票率与23个县市全部领先的优势,让许多政治人物不敢随意对抗党中央,任何不当的言行,都需要三思而后行。不过,党中央若失去王金平主导的“立法院”党团支持,马的领导地位将受到挑战,党的运作就会遇到障碍,很可能形成“两个党中央”的局面,重演过去党内主流与非主流两大政治势力斗争的悲剧,对未来国民党发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泛蓝整合与否已不那么重要

不可否认,马宋情结与矛盾很深,要化解有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党主席选举中,亲民党许多“立委”以及宋楚瑜、“立法院副院长”钟荣吉甚至新党人士等都站在王金平的一边,不支持马英九,显然增加了双方的隔阂。选前选后,马英九多次向宋楚瑜释出和解的善意,也未得到宋的响应,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还在选后再度“批马”。在这种背景下,要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与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实现整合或合并确实不易。

不过,在泛蓝民众期待马英九夺回政权的氛围下,在新的民意潮流下,泛蓝上层整合与否已不重要,泛蓝选民将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然会在未来“总统”选举中,做出有利马英九的选择。目前泛蓝上层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因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更加复杂与激烈,但这只是泛蓝上层政治人物的矛盾与恩怨,泛蓝选民期盼整合的意愿不会改变,不会因政治人物的个人爱憎而改变对泛蓝前途的追求。因此,未来泛蓝阵营上层是否整合已不重要,宋楚瑜回不回国民党也无关紧要,王金平与宋楚瑜等如何合作,泛蓝选民将会共同支持新的泛蓝领袖马英九,甚至不管蓝绿政治人物如何攻击马英九,这一趋势不会改变,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棘手的党产问题考验马英九执政力

当选主席后的马英九,确实面临太多的挑战,如何处理党产问题,则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广大党员干部生活与许多政治人物利益的问题,而且是攸关国民党改革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百年老店的国民党,历史包袱沉重,处理党产与对庞大资金需求的矛盾,可能让马英九疲于奔命,陷于改革的困境。党产已成为国民党黑金政治的代名词,让国民党在每次选举中陷于被动。然而,党产却是国民党党工赖以生活的资金来源,是选举经费的重要来源。国民党退休党工干部众多,而且还享受18%的优惠利息,仅此一项资金需要就达6亿元新台币,另外每月党工干部工资也需要2亿元。如果没有了党产,这些资金从那里来?会引起党内多大的矛盾与冲突?会对国民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马英九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庞大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王金平在商界的关系担保借款或筹措,未来王金平可能不会再卖力做这件事,“不沾祸”的马英九能否筹到庞大的资金,解决党工的工资与退休金,对马英九是很大挑战。

党产是国民党改革与发展的障碍,若不处理,国民党就不能改革成功,就会永远成为民进党每次选举攻击的目标。然而,民进党在策略上却并不愿意让国民党随意处置党产,要让国民党将党产的历史包袱永远背下去,让国民党在选举中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近两年来,国民党已开始着手处置党产,多次与民间企业商谈出售党产事宜,有些已有进展,民进党却向有意接手或购买党产的企业施压,或误导国民党转移资产,使得党产出售变得相当困难。党主席选后,民进党已有言在先,现在还不是出手“党产问题”的好时机,还会等到“大选”时在党产问题上做文章。

年底县市长选举是马英九面临的第一次重要选战

国民党新的世代交替序幕已经拉开。8月19日,国民党将召开新的党员代表大会,进行中央委员与中常委的选举,这是关系到国民党权力结构的一次党内选举。不论选举结果如何,国民党世代交替的方向已不可逆转。马英九计划设立青年副主席的决策,应会对吸引青年人产生积极效应,青年化趋势应是基本发展方向。

接着下一步的年底县市选举,是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后面临的第一次选举挑战。目前,泛蓝阵营有喜有忧,在部分县市通过民主方式实现了整合,但仍有多个县市国亲两党均提名人选,尚需整合。马英九有无能力实现整合,为泛蓝阵营胜选创造条件,非常关键。若能够进行整合,则有望达到预期的效果。若不能有效整合,自己人相争,导致两败俱伤,对马英九则是一个重要打击,影响泛蓝士气,也将成为王团队攻击的把柄。

荣誉主席连战的未来角色

即将卸任党主席并出任荣誉党主席的连战,在未来党内或泛蓝阵营中扮演何种角色,对国民党与马英九的前途很重要。

选前,党内拥连留任党主席的呼声一度甚高,给马英九造成很大压力。然而,连战选择了放弃,让国民党权力实现世代交替。选后,7月20日的国民党中常会无异议通过由王金平领衔推举连战卸任后出任荣誉党主席提案,预计会在8月19日的第十七次党代会通过。荣誉党主席尽管是个名义,没有实权,但因国民党的政治传统或伦理,连战在国民党内还是有很高的地位与声望,特别是大陆行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连战在党内的影响力与象征意义。

在党主席选举中,电视媒体通过技术手段证实了连战将票投给了王金平,选后王金平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马英九提出的出任第一副主席的要约,而是表示追随连战做国民党的终身义工,显见连王关系较连马关系密切得多。在党内矛盾复杂与马王情结难解之时,也许只有连战有此能力进行协调,推动党内团结。不过,连战与马英九在2004年“大选”后处理抗争事件中形成的矛盾应当得到解决,实现“马连和解”,对国民党未来发展很重要。连战在党内的影响力不应成为马英九改革的障碍,而应成为助力。

马英九正在成为“超越蓝绿”的一种社会期待

马英九不只是泛蓝民众期盼夺回政权的希望,是未来国民党的新领袖,而且是超越蓝绿的政治领袖,是许多人期盼实现“台湾提升”、还人民一个未来的“救星”。

老国民党是一个被认为是黑金的国民党,是一个老化了的国民党,是一个缺乏生气的国民党。这是王金平败北、马英九大胜的根本原因所在。尽管亲民党与新党上层不少人不支持马英九,但泛蓝群众支持马英九,不会支持宋楚瑜,也不会支持王金平,这是整个泛蓝民众的一种情绪,一种同共的期盼,一种历史发展大势,不是任何政治人物所能改变的。

马英九也是超越泛蓝甚至全民的马英九。台湾人曾经选择了民进党,选择了陈水扁,对民进党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扬弃黑金政治,勇于改革,发展经济,开创两岸新局,将台湾向上提升。然而,五年多来,民进党除了操弄“台独”与“民粹”之外,在政治改革上毫无进展,政党恶斗日盛,经济形势江河日下,两岸危机重重,特别是一向标榜清廉的民进党迅速腐败,让人民对民进党逐渐失望。因此,在人民对老国民党失望、对民进党痛心之时,希望有一个真正勇于改革、清廉的政治人物能够出现,不仅救国民党于危难之中,救台湾于困局之中,希望他能够为台湾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未来。

马英九高票当选党主席后,格外受泛绿阵营的关注,也引起泛绿内部争取未来“大位”的内斗。李登辉对马英九的大胜感到吃惊,而且开始搞分化国民党的行动,盼与王金平代表的国民党内部本土势力合组本土政党。日前,苏贞昌与谢长廷再次因对马英九当选的态度展开较量,可谓“一阵马旋风,吹皱一池绿水”。这就是马英九的冲击力,影响力。

可以预期,随着下届台湾“总统”选举布局与活动的逐步展开,马英九将成为泛绿阵营“万炮齐轰”的目标,打压马英九的行动将会一个接着一个的上演。不过,既然历史选择了马英九,人民对马英九有了期盼,马英九的政治生命可能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国民党的马英九时代”已经来临,“台湾的马英九时代”应不会太远,这不是任何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而是台湾历史发展的选择,除非再来一次意外事件,这一大势应不会改变。(王建民)

台長: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