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1 13:58:39| 人氣1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會席次減半閹割台灣民主發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旦談及立委的形象問題,筆者與許多民眾的印象一樣都只能搖頭以對,每次看到這些立委在立法院的表現,都會不斷質疑,怎麼會有選民選出這種立委出來?但這些問題立委就是會當選!

然而,把國會席次砍掉一半,國會形象問題就一定能解決?這個我們必須打上一個問號。立委表現差可以是國會席次減半的「必要因素」,但絕對不是國會席次減半的「充分要素」。因為,立委表現的好壞,跟一個國家的選舉制度有密切的關係,而非完全是國會席次多寡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國會席次多,問題立委的比例和可能性就會提高。然而,我們要質問的是,國會席次一旦減半,問題立委的爭議就會消弭嗎?筆者想從兩個層次去切入這個議題,希望提供給各位一些思考、討論的空間。

(一)從國會層次而言,國會席次減半,我們就會面臨下列三種情況:

首先,在「立委席次減半,選舉制度不變」的狀況下,代表立委的權力相對增加,委員會的數目若沒因此減少,立委的「變相否決權」亦跟著擴大(因為委員會的委員個數減少)。若在現行選舉制度沒有變更的情況下,羅福助等族類的候選人當選後,國會就真的雞犬不寧了!

其次,若委員會的個數減少,另一個問題亦會跟著浮現:行政權的擴大。就法國的案例而言,法國國會由於委員會個數相對於國會議員所能分配的比例還少,委員會的專業性和監督性整個被削弱。因此,造成法國行政權比立法權大的怪象,法國的國會幾乎變成行政體系的立法局。簡言之,委員會的弱化跟一個當前民主國家力求「委員會專業化」的潮流背道而馳,反而不利於民主的發展。(但這個議題卻在此次國會改革的聲浪中消失了?!)

再者,假若國會席次減半和單一選區兩票制都通過了,國會議員的素質跟著選舉制度而提高,仍會面對一個問題,國會議員所分配的事務也跟著加重了,在排除平日跑紅白帖的助理不算外,若其助理的質和量沒有跟著這個制度而提高或增加,那些國會議員雖問政心,但卻監督無力。

(二)從地方選舉的層次而言,亦會面對兩個問題:

第一、立委席次減半,選舉制度和選區不變,意味著「僧多粥少」的情況遠比現在更激烈。候選人會更無所不用其極地去力求當選(錢花得更凶、票買得更技巧、複雜、同黨或各黨候選人的攻擊更嚴重...),選舉風氣惡化的可能性甚至比現在更糟糕。

第二、立委席次減半,選舉制度為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區重劃分,代表著一個候選人所要跑的選區更大、面對的選民更多、競選經費更可觀。就筆者之前在地方幫忙輔選的經驗,在現行制度下,一個候選人最省也要花上500萬,最高有聽過1億的(98年時)。若制度變革了,原本的選舉成本隨著選區的擴大而大幅增加,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真正有錢、有背景的候選人才能出來選舉」;「政黨的輔選經費更沈重」。假若候選人若在選舉期間花了1千萬(保守估計),難保他們不會在任職期間撈回來(比現在情形更嚴重)。

國會席次減半,真的能夠促成國會運作效率提高、立委品質提昇?筆者可不敢劃上等號。倘若國會席次減半過關了,單一選區兩票制和相關配套法案卻胎死腹中,那台灣未來的民主發展足令國人擔憂。

台長: Johnny
人氣(1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