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03 21:22:46| 人氣1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後山日先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喜歡台灣文學小說的同學們,小弟最近剛嗑完了一本很棒的書,在此提供一些感想與各位分享,若有興趣的,可以買來好好閱讀一番,保證各位對這塊土地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唷!讀完後,若仔細深思,甚至,你們可以比那些醜陋、污穢的政客還更有資格說「愛台灣」唷!

《後山日先照》

聽說公共電視有把這本小說拍成連續劇,反應還不錯的樣子。

其實,台灣文學小說大都不外乎以「悲情」和「控訴」為出發點,來向後世人傾訴當時白色恐怖時期,甚至更早之前的日據時代的台灣人成長背景的悲哀與無奈。比如,侯孝賢之前所拍攝的「悲情城市」、吳念真導的「多桑」就屬這一例

其實,《後山日先照》在內容中仍多少呈現出這樣的氣氛。然而,在此書中卻帶著更多的「愛」在裡頭。這種愛,是以一種很樸直、平凡,但震撼世人心靈感觸的方式表現出來。

仔細深讀的話,你們會發現,這跟中國大陸的文學小說《活著》所要陳述的意涵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同樣都是在體現著,市井百姓在大時代的變動下,他們是如何自處,又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小生長的這塊土地。那是一種無奈但又抱持著樂天的心態在與變革的環境中搏鬥、拉扯。

這本書的作者吳豐秋在解嚴之前是國民黨政府列入禁止入境的黑名單中,他流亡海外二十餘年,深深地感受到對久違的家鄉情懷的那份焦慮與憂鬱感。他甚至為了要追懷那份思鄉情切之感,還特地兩度造訪與台灣氣候地理都相近的古巴,去體驗被甘蔗田、熱帶農作物包圍的感覺。

這本書所描述的,是整個當時台灣光復後的社會縮影,雖然地點是在花蓮,劇中主角是虛構的,但撰述對象和情境有可能是各位父執輩,甚至祖父母那一代的故事。閱讀中,更能讓大家深受到那個時代的悲苦喜樂,而那種情境已非現狀可以再次複製的。

如同吳豐秋所言,「此書以戰後台灣將近二十年的史實為格局,用意不僅在於反省台灣的上一代及上上代曾經經歷過的是非、對錯,更想藉著書中的大家庭成員及周圍的人物角色,在賴以為生的台灣後山土地上交織著、迸放出人與人之間的「大愛」,以凸顯那曾經是上一代台灣人所擁有的,卻正是這一代台灣人所欠缺的。」

文中,沒有華麗的言詞與高深的寫作技術,只有樸素和感心的動容,而那種激動足以觸動起每個人內心對這塊土地熱情關懷的那份埋藏甚深的神經。

熱情推薦給各位。



台長: Johnny
人氣(1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