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03 10:59:25| 人氣61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五組報告:馮小剛電影《手機》



 

組長:歷史系 巫欣宇

組員:政治系 周嘉祺

   勞工系 梁宇強

   地環系 潘詠雯

   資工系 蒲建邦

   生科系 紀幸玫

   資工系 陳涵茵

   勞工系 廖致華

            會資系    楊惠婷

 

導演介紹-馮小剛

 

為當今中國影壇最賣座的編劇、導演,是最為觀眾肯定的商業品牌。1958年出生,自幼喜愛美術及文學。高中畢業後進入北京軍區文工團擔任美術設計。他的早期編劇作品包括夏剛導演的《遭遇激情》及《大撒把》,皆榮獲提名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鋒芒初現。1994年初任導演,處女作為《永失我愛》。

 

馮小剛為開創中國「賀歲片」市場的先驅,連續推出多部由葛優主演的賀歲電影,全部叫好叫座。其中《甲方乙方》獲得第21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員」及「最佳女演員」獎;《不見不散》為1998年度國產片票房榜首,超越4,000萬人民幣,並奪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及「優秀女演員」獎。

 

描述中年危機的《一聲歎息》在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編劇」四項大獎。近作《大腕》邁進國際影壇,由美國的哥倫比亞出品及荷里活紅星當奴修打蘭主演,葛優並獲得第25屆百花獎影帝殊榮。

 

時隔兩年,馮小剛與葛優再合作推出賀歲片《手機》,風靡全國,總票房高達9,300萬人民幣;而最新作品《天下無賊》總票房更超過一億人民幣,成績無出其右。新浪網旗下的「新電影」2004年舉辦的中國電影界影響力排行榜,馮小剛榮登第三位,地位不言而喻

 

電影《手機》被稱為是2004年馮小剛的變臉之作,在他許多的賀歲片中,2004年的《手機》讓人印象最為深刻,《手機》呈現了馮小剛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在此部電影裡馮小剛維持一貫詼諧與反諷,更犀利的點出現代人的心病。馮小剛:「當手機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到零的距離時,這玩意就不好玩了,因此手機就變得非常可怕,變成手雷在你的腰裡,隨時等著把你炸得粉身碎骨。」

 

馮小剛的電影題材有古代,有現代,共同特點是傳達深藏在人心的情緒。對馮小剛來說,電影是幽默的,而幽默背後仍富有更深的思考。

 

馮氏喜劇確實在這幾年被人熟知,而馮小剛之所以能夠成為又一個大片導演,仍是因為他導演的這些賀歲片。與張藝謀、陳凱歌這些被著名電影獎項肯定過的導演相比,馮小剛是以普通觀眾的口碑建立起自己的電影風格,也是唯一一直在商業領域打滾的導演。

 

1997年之前,馮小剛也拍過藝術電影,但被「槍斃」不少。1996年,馮小剛的電影《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不久被迫停機,當時電影局的理由是:「劇本過於挑逗、追逐……暴露醜惡而不鞭撻醜惡,有違社會公認道德標準的價值觀念,錯誤引導大眾審美趣味……」這一悶棍並沒有徹底打倒馮小剛,第二年,《甲方乙方》問世,一片叫好。2000年,心有不甘的馮小剛修改了《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並通過——就是那部《一聲歎息》。

 

儘管馮小剛在普通觀眾裡有較好的人緣,但在電影評論界卻沒有收穫太多的聲音,這與他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有很大關係,馮小剛與媒體的關係很差,甚至幾次出現辱罵記者的場面,媒體營銷可謂出現危機,但這就是馮導,憑的是電影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媒體營銷,算是一個電影界的特例。

 

馮小剛的賀歲片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效應,為處在特殊國情中的民族電影的商業化蹚出了一條出路。從他的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投資600萬元人民幣,最終獲得了3600萬元的票房開始,馮小剛的一系列賀歲片的商業成功給疲軟的中國電影注入了活力。

 

 

 

顯示 馮小剛執導、監製和演出的電影和電視劇

 

 

導演、出演作品

《編輯部的故事》(1991·《北京人在紐約》(1993·《甲方乙方》(1997

 

 

導演作品

《遭遇激情》(1993·《大撒把》(1994· 《永失我愛》(1995· 《天生膽小》(1996·《編輯部的故事之萬事如意》(1996·《不見不散》(1998· 《沒完沒了》(1999· 《一聲嘆息》(2000·《大腕》(2001·《手機》(2003· 《天下無賊》(2004· 《夜宴》(2006·《集結號》(2007·《十月懷胎》(2007· 《非誠勿擾》(2008· 《唐山大地震》(2009·《非誠勿擾 2》(2011

 

 

監製作品

《風聲》(2009

 

 

演出作品

《冤家父子》(1996·《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 Baba》(2000· 《誰說我不在乎》(2001·《功夫》(2004· 《童夢奇緣》(2005· 《破事兒》(2007·《建國大業》(2009

 

 

 

電影簡介

 

《手機》劇本改編自劉震雲的同名小說。

 

    本片主人公的遭遇,是世界上每一個手機持有者或深或淺都能感受到的。《手機》揭示的雖然是人類內心恐懼的擴散,但它在風格和樣式上卻充滿了喜劇和冷幽默的因素。這種內容和風格的悖反,將加深從生活趨向藝術的力度。影片成為中國大陸年度冠軍票房,葛優及范冰冰更勇奪百花獎影帝影后,片子也贏得最佳故事片獎。

 

   《手機》中形象地刻畫了有婚外情的中年男人那種內心的恐懼感。費墨的一段台詞更是精闢:「手機連著嘴,嘴連著心,你怕手機,這就是說明你心裡有鬼阿!」嚴守一所表演的有婚外情的男人在不方便接電話時的「哼」、「哈」、「哎」、「對」等一系列的表現,讓人捧腹大笑,但也有些的諷刺。

 

劇情大綱

 

   故事一開始回顧到嚴守一小時候,載著他的全村最漂亮的表嫂去打電話給他的表哥牛三斤,那時候全村只有一支電話,要打個電話還需要大老遠的跑到鎮上,並且還要排很長的隊。而故事就在「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婦呂桂花打電話找你,讓問一問,什麼時候回來」的配樂中轉眼間就就從三十年前跳到三十年後,而嚴守一成為有一說一的節目主持人,有一個妻子于文娟與一個情婦武月。武月的事也在一次嚴守一錄影時忘記帶走手機而讓妻子于文娟心生懷疑,後來嚴守一有一次在與武月偷情時關了機,那時正好于文娟接到牛三斤的電話於是打給嚴守一,卻發現嚴守一關了機。因此嚴守一回來時余文娟逼問嚴守一,這時武月傳來一封簡訊要嚴守一不要脫內衣,于文娟看到了,非常痛心,並讓他將身上的衣服給脫了,因而在嚴守一的背上看到了齒印,因此于文娟終於忍無可忍提出離婚。

    與于文娟離婚之後,嚴守一開始與電影台詞老師沈雪開始交往,也開始了同居生活,並和費老以及沈雪一起回老家。嚴守以的奶奶說就算于文娟不是他的孫媳婦還是他的孫女兒,於是要嚴守一將她的戒子拿回去給于文娟,故事到這裡讓人以為嚴守一終於要好好認真的跟沈雪好好的一起過生活,不再外遇。

 

    卻在費老出書,武月要嚴守一寫序,嚴守一要武月替于文娟找工作時嚴守一又開始搖擺了,不停說謊的陋習又開始出現。費老新書發表會時,嚴守一發現了費老外遇但替他隱瞞,放照片到費老那以躲開沈雪的盤問。在費老新書發表會時,呂桂花的女兒牛彩雲在沈雪任教的戲劇學院面試。嚴守一的手機不再服務區讓沈雪起疑,那時嚴守一正與武月溫存,事後被武月拍裸照藉以要脅嚴守一讓他當上有一說一的女主持人。但嚴守一不願意。後來李燕打給嚴守一要確認開會地點,也證實費墨有外遇。後來沈雪和李燕一起去查通聯紀錄,也更懷疑嚴守一外遇。爭吵後,嚴守一把手機丟在家裡,除文娟打來的數通電話外,武月寄照片給嚴守一被沈雪看見,事情曝光。

 

      于文娟的數通電話都是通知嚴守一的奶奶病危的消息,但沈雪沒有幫他接電話,因此等他趕回老家時他的奶奶已經過世,在喪禮時,嚴守一把手機丟進火中。最後嚴守一生病使他失去原本的嗓音、武月成為新主持人、也和沈雪分手,牛彩雲最後當上手機銷售員,要找嚴守一代言,但此時嚴守一已經非常畏懼手機,驚慌的拒絕。最後旁白說了嚴守一很想念費老的那句話,讓人覺得非常的悲涼,原本如此意氣風發的兩個人,卻淪落成這個地步。

 

人物介紹

 

l嚴守一(葛優飾)

電影裡的男主角,是著名節目《有一說一》的主持人,原本與于文娟結婚,可是卻被于文娟發現他與武月外遇,之後便與于文娟離婚。之後又對戲劇學院老師沈雪產生感情,卻沒有與武月切斷往來,而在兩個女人之間來回徘徊。自始自終,都一直用著手機去欺騙身邊的女人,而最後落得一個人落魄的下場。

 

l于文娟

嚴守一的前妻,是位相當賢慧的妻子,把家裡打理的有條有理,在一次偶然之下,發現自己的老公外遇,而提出離婚。而在離婚之際,也沒有把自己懷孕的事情告知嚴守一,毅然決然自己一人扶養小孩。

 

l武月(范冰冰飾)

嚴守一外遇的對象,在劇末不惜把自己和嚴守一偷情的片段拍下,想取代嚴守一在有一說一的位置主持人位置。

 

l沈雪(徐帆飾)

在戲劇學院任教的老師,一開始相當討厭嚴守一,卻在之後與嚴守一交往。在兩人交往期間,沈雪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在嚴守一一次又一次的謊言之下以及最後看到武月與嚴守一的偷情照,兩人以分手做收尾

 

l費墨(張國立飾)

嚴守一的好朋友,老婆是李燕,知道嚴守一外遇的事情,卻一直不斷地包庇他,結婚十幾年來對李燕始終如一,之後卻還是外遇,傷透了李燕的心。

 

劇情分析

 

l          整部戲串場的關鍵字就是手機

 

l          連電影的開場字幕都以手機的螢幕來表現

 

l          戲中更不斷出現手機外觀與螢幕的特寫、手機震動等畫面

 

    這是一部批判新世代通訊科技-手機的故事,但只要剝下表層的營銷包裝和認清於電影裡刻意營造的有關手機的片面判詞,不難發覺本片就探討手機之害這一預設母題完全不夠深度而單純是一個晃子。這部片的主戲在於電視節目名嘴嚴守一如何糾纏於有了自己孩子的前妻文娟、激情外遇武月和理想妻子沈雪三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上面的澄清旨在讓觀眾莫要錯誤對號,而並非把電影判成掛羊頭賣狗肉之流。整個故事其實都繫於手機之上,只是手機的角色並非主題卻是促進劇情的工具。電影的每個轉折,比如是嚴守一與前妻離婚、他與沈雪的最後分別以至奶奶最後過身的姍姍來遲,全都得算到手機的頭上;甚至談及電影的另一元素-謊言也是緊密的連袂到手機之上,事關嚴守一於電影裡撒的每一個謊言均是有關手機的,故此,就編劇的完整統一性而言,本片確是一絕。

 

    嚴守一作為電視節目名嘴本身就是個絕妙設置,隨著劇情的發展,嚴守一主持的節目【有一說一】便正好有對應的清談主題。說謊、心裡有病這兩場便恰到好處地對嚴守一當下的處境作了輕鬆幽默的自嘲。這種以對白闡明母題的手法本來流於單純直接屬低手之作,唯配合起主角職業的預設,又反過來為這種淺白的手法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釋,故這種借力打力的編劇技巧就確是值得一讚的地方了。其他有關嚴守一如何「處心積慮」撒謊的設計也同時是表現馮小剛幽默本色的佳句。

 

    故事主角嚴守一是當紅談話性節目「有一說一」主持人,每集擬定一個主題,帶領現場觀眾一吐「真」言。嚴守一在節目裡談的話題,沒多久就被尖銳反諷地牽扯到他謊話連篇的真實生活裡去。馮小剛跟劉震雲就是有辦法把嚴守一的生活,點點滴滴全和語言、手機扯上關係。嚴守一與三個女人的錯亂關係,他的祕密與謊言,都是靠一台手機維繫著。正所謂「成也手機,敗也手機」,手機有時也會成為「手雷」。從語言、謊言、心理病到手機,《手機》以少年嚴守一與表嫂千辛萬苦去爭打村子裡唯一一台電話揭開序幕;到了尾聲,換成表嫂的女兒興奮地向嚴守一展示最新款手機的衛星搜尋、照相等功能。馮小剛把故事繞了一大圈,終於還是以時間、空間的對比回歸到最原點。生活看似離得開手機,實則離不開手機。馮小剛在《手機》裡說過,活在「肢體語言」的年代,要說謊還得費力比手劃腳;但有了語言之後,漫天撒謊可是輕易多了。

 

藝術手法

 

這部電影大量運用了對比手法:

 

l          從一開始的通訊不發達,到最後的每人一支手機。

 

l          從總是說著好聽話的費老,到最後自己卻外遇。

 

l          從一開始無法離開手機的嚴守一,到最後害怕使用手機的。

 

l          牛彩雲前後的改變,剛開始是一個不知變通的鄉村人,到了最後變成穿著漂亮衣服手機推銷員。

 

l          從當初因為自己的表嫂情竇初開的嚴守一,到最後游走在多個女人之間。

 

心得感想

 

這部電影給人帶來很大省思,電影一開始,嚴守一特地騎著腳踏車帶著表嫂呂桂花去排隊只為了打一通電話給在遠方的丈夫,表達出對丈夫的思念與關心。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不用特地花一整天的時間去排隊只為了打一通短短不到一分鐘的電話,有了手機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跟想要的人聯絡、對話,完全沒有距離的阻礙,但隨著這變化,卻也引發了許多的問題

 

  有了手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瞬間縮短,隨時可以交談,尤其是拜現在進步的科技所賜,就連視訊通話都出現了,想要看到對方的臉孔都不是個大問題。手機出現原本是件好事,但隨著訊息傳遞的過度頻繁以及使用者別有心意的的使用手機之下而產生了不同的變化。就像對電影裡的主角嚴守一,手機似乎變成了另一種變相的監視器,因為周璇在好幾個女人之間,以致於每接一次手機或每傳一次簡訊他就得撒一個謊來掩飾自己所犯的錯誤,之後便陷入了不停說謊的泥淖,甚至到後期錄影、攝影功能的出現,對嚴守的心理更是一大負擔,也是壓垮他跟沈雪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這部片裡也不斷的出現諷刺手法,像是劇末,手機從不離身的嚴守一,卻錯過了來自家鄉的電話,而無法見到自己摯愛親人的最後一面,實在是相當的諷刺,平時被手機壓得喘不氣,卻是在關鍵最需要手機的時候,手機反而不在身邊。最大的諷刺莫過於他名字,嚴守一,就連他的節目名稱都稱做『有一說一』,但他的言談以及行為符合的次數,似乎寥寥可數。

 

  手機是否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完全取決於個人,我們可以用手機跟在遠方的親朋好友寒暄問暖,也可以利用手機,欺騙別人、隱藏自己所犯的錯誤,只要自己的出發點是真誠而善良的,相信手機帶來的會是益處,可是就算手機有多麼厲害、多麼方便,終究抵不過人與人面對面相處的真誠與溫暖,所以在使用手機之餘,我們也應該該抽空與遠方的親人碰上一面聊聊著彼此最近的動態。

 

電影提問

 

1.     片頭的運輸和傳播工具,如:腳踏車、電話、訊息傳播模式。

 

腳踏車:象徵交通不便的時代,傳遞訊息很困難,需要經過一段距離才有辦法與人接觸。

 

電話:縮短了傳統社會的不便,較容易與他人聯繫。

 

訊息傳播模式:因為通訊不發達,常常需要找人幫忙傳訊息,但往往收到時都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2.男主角嚴守一的名字、工作和他的作為在電影主題上有何關聯?

 

    最大的諷刺莫過於他名字,嚴守一,就連他的節目名稱都稱做『有一說一』,但他的言談以及行為符合的次數,似乎寥寥可數,故事主角嚴守一是當紅談話性節目「有一說一」主持人,每集擬定一個主題,帶領現場觀眾一吐「真」言。嚴守一在節目裡談的話題,沒多久就被尖銳反諷地牽扯到他謊話連篇的真實生活裡去。

 

3.導演意圖通過"手機"表達甚麼意涵?如何表達?其藝術手法又如何?

 

    在現實生活中,手機對於我們是可以與他人連繫的工具,從電影中,人手一機的狀況就可以看見,照理說應該是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為接近,但是在通訊發達的背後,人與人的空間上的距離變短了,相對而言沒有了喘口氣的空間,有了手機代表隨時別人都有辦法找到你,也因此謊言變多了,這部電影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科技更加發達,人心卻更加疏遠了。而我們也應該對於自身做些檢討,我們應該成為科技的主人,而不該變成科技的奴隸。

 

 4.導演如何安排角色之間的關係?這些角色有甚麼特色?


    故事主角嚴守一從一開始周旋於兩個女人之間,老婆于文娟以及情婦武月,不停的說著謊,在外頭與武月享受快樂,卻不付出感情,在家卻總是沒有熱情,對於嚴守一而言于文娟就像是白玫瑰而武月則是刺人的紅玫瑰,在一起擁有激情卻無法結婚。而費老一開始讓人以為他是個正直的人卻在最後外遇了,而沈雪是個活潑的大女孩懂得為人付出,真心的愛著嚴守一卻還是遭到背叛,甚至一開始對於嚴守一不要求任何東西的武月也再最後搶走了嚴守一的工作成為有一說一的主持人。

 

5.最後的結局帶出怎樣的意涵?

 

    最後結局令人深省,如今社會上科技越來越發達,通訊越來越方便,人與人之間就算離的很遠也不會失去聯絡,但是通訊發達反而使的人心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反而沒有當初那種人與人的真心對待。就拿我們今天來說msn和臉書如此的發達,你可以用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網路社會中,因為不真實,因此彼此之間也沒了信賴感。

 

 

 





 

台長: 辛金順老師
人氣(61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辛金順老師
請觀看電影的同學注意:

1.片頭的運輸和傳播工具,如:腳踏車、電話、訊息傳播模式。

2.男主角嚴守一的名字、工作和他的作為在電影主題上有何關聯?

3.導演意圖通過"手機"表達甚麼意涵?如何表達?其藝術手法又如何?

4.導演如何安排角色之間的關係?這些角色有甚麼特色?

5.最後的結局帶出怎樣的意涵?

6.男女交往該彼此坦誠彼此信任,嚴守一與其所交往的女子之間,最大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2010-12-16 11:06:28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0:47: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