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9 23:07:40| 人氣24,457|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遙遠的抗戰激情…〈梅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遙遠的抗戰激情…〈梅花〉
粟子

小時候,很喜歡看「莒光園地」。這是一個專門給軍事單位製作的節目,內容旨在教育士官兵忠黨愛國、小心匪諜,每週四早上首播,只有放寒暑假才能一親芳澤。粟媽很納悶,為何十歲出頭的女兒會中意如此生硬的內容?仔細分析才知道,我是偏好裡面的「軍中短劇」或「數來寶」,幸運的話,還能碰上播電影。有時是美國人打越戰的「英雄主義」,更多時候是〈梅花〉(1976)、〈八百壯士〉(1975)、〈英烈千秋〉(1974)、〈黃埔軍魂〉(1978)一類的「愛國主義」。對當時的我而言,即使分不清每部片有什麼不同,卻也能感動得眼眶泛紅。
數年過去,現在的我似是「見過大風浪」,這類片子已不再具催淚功效,甚至有些「濫情」的還會引人發笑。死守四行倉庫、太原五百完人、飛將軍高志航……抗戰勇士的故事都已模糊,腦海裡只剩下鄧麗君演唱「梅花」時的甜甜笑容。抗戰的激情已太遙遠,光明過頭的歷史題材也失去魅力,〈梅花〉一如其他七0年代以中日戰爭為主題的電影,難再引起觀眾的目光。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節目於2008年1月10播出〈第十三屆金馬獎回顧〉專輯,介紹該屆影展大贏家、愛國片〈梅花〉。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歡迎各位朋友透過網路收聽。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http://www.rti.org.tw/Program/ProgramContent.aspx?ProgId=126&NetId=1&UnitId=0&LangId=1點選1/10
節目摘要:電影〈梅花〉
播放歌曲:〈梅花〉同名主題曲「梅花」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部落格網址:http://miss-suzi.blogspot.com/
文章網址: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8/01/blog-post_19.html
該處有更多〈梅花〉的電影劇照及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梅花傳唱
〈梅花〉的導演劉家昌,非常擅長將歌曲與情境連結,配上近乎煽情的劇情,可謂動人保證。他的文藝作品常圍繞著絕症與死亡,女主角善良純情更會唱歌,一首首劉式情歌也透過電影家喻戶曉。
拍攝〈梅花〉時,劉導也為其寫了同名主題曲,並邀請他的徒弟甄妮、尤雅演唱。每逢電影感人處,背景便會響起「梅花」的音樂,劇情鋪陳加上演員賣力詮釋,這首歌想當然爾大受歡迎。甚至連鄧麗君公開表演,也免不了被點唱這首歌,即使唯一一場在日本的售票演唱會也不例外。
「梅花」確是一首旋律簡單易學、歌詞朗朗上口的好流行歌。然而,她之所以能大紅特紅,應該和電影裡的一唱再唱有關,例如:被誤會是漢奸的女教師自殺後,眾人拿著梅花赴跳海處致祭,並由她的孩子引唱「梅花」;搶救受傷國軍,堅不透露其位置的平凡百姓,被五花大綁赴刑場時,更是仰著頭大唱「梅花」。說實話,這種橋段一次最好、第二次是矯情、第三次就過頭。
迅雨(即傅雷)一篇評張愛玲的文章裡提到:「無論哪一部門的藝術家,等到技巧成熟過度,成了格式,就不免重複他自己。」劉導長期以配樂加大特寫催淚的公式在〈梅花〉發揚光大,無論悲傷痛哭、義憤填膺還是親人重逢,耳畔總是出現同一的音調。試問被如此「大催眠」的觀眾,誰還不會唱「梅花」?!

賣座包票
鑑於台灣在國際地位的挫敗,政府開始有計畫地拍攝足以「激發愛國意識」的電影,藉抗日題材補償性地訴諸民族意識,〈梅花〉即是這一波中的代表。除了大卡司、大製作,〈梅花〉之所以成為當年度台灣最賣座影片,自然與上述背景有關。透過電影,觀眾至少能在光影交錯的一百分鐘裡,激起民族熱血,同時在這一場「保證勝利」的戰爭中,重拾國族信心。
另一個讓〈梅花〉爆滿的原因,來自行政院長蔣經國的大力推薦。他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提到:「〈梅花〉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講民族團結,講血濃於水的故事。它表示出只要我們能團結,就能抵抗強於我們很多倍的敵人。」蔣經國一番話,勝過影評千萬句,聽到高層指示的大眾,紛紛進戲院搶看,成就電影公司的滿滿荷包。

真實與虛構
一則名為「梅花劇照特展 昨在人人揭幕」的報導裡提到:「以台灣同胞抗日真實故事為主題的〈梅花〉……」資深影評黃仁在他撰寫的《電影與政治宣傳》書中評論〈梅花〉:「描寫台胞抗日的電影,故事虛構成份雖大,但通俗煽情。」真實?虛構?兩個語意相反的名詞,卻用於同一部電影。其實,絕大多數的愛國電影多多少少有虛構的成分,否則都照實演,大概很難達到導演╱出資公司甚至政府的目標。
就我的感覺,若不說〈梅花〉是以「台灣同胞抗日」為主題,故事放到中國任何一處都適用:拒絕遷移祖墳,而遭殺害的傳統父輩;眾人指責的女教師,其實是保護學生的英雄;看似苟且偷生的漢奸,實際是炸毀敵人電廠的漢子……會將場景設在台灣,應該是考量觀眾的「同感」,畢竟這是在台灣拍攝,給台灣人看的愛國片。

〈梅花〉可謂大堆頭電影,部分明星難免流於龍套,而恬妞應是最冤的一個。她飾演個性活潑正直的戰地護士,這個角色應有不少發揮,電影裡卻只有短暫露臉機會,還沒戀愛就與軍官互許終身。相形之下,胡茵夢、張艾嘉的戲雖然不多,至少看得出個性輪廓,是比較完整的角色。
柯俊雄的痞子戲多到奢侈,不是對日本人鞠躬哈腰,就是追求「只會微笑」的日本小姐,全為鋪陳最後一刻的「大爆炸」。所幸柯俊雄很會演這類角色,沒骨氣的樣子很有說服力。飾演日軍隊長的谷名倫也很稱職,在抗日的愛國片裡,總算出現一位不姦淫擄掠且有人道精神的日本人。此外,得知日軍戰敗後的切腹畫面,似也有對日本武士道的尊敬。反觀由岳陽飾演、全片最正面的角色,卻顯得平面模糊。他先是勸父輩接受日軍移祖墳的軍令,後又投身革命;他時常思念妻兒,但又與另一名護士發生感情。戰爭結束,其他人則是死的死、走的走,他領著新太太、帶著小兒子重新過活,徒留好人有好報?

參考資料:
1.本報訊,「梅花劇照特展 昨在人人揭幕」,《聯合報》第七版,1976年1月6日。
2.台北訊,「電影梅花意義深遠 蔣院長向國人介紹」,《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3月3日。
3.台北訊,「我代表團昨飛美 將參加哥國影展」,《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3月16日。
4.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1994,頁147、169~170。
5.張子靜、季季,《我的姐姐張愛玲》,台北:印刻,2005,頁183。
梅花(Victory)
導演:劉家昌
編劇:鄧育昆
演員:柯俊雄、張艾嘉、谷名倫、恬妞、胡茵夢、岳陽
首映:1976年
片長:95分鐘
出品:中央電影公司、第一影業公司
獲獎: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編劇(鄧育昆)、最佳彩色影片攝影(林贊庭)、最佳非歌劇影片音樂(劉家昌)、最佳錄音(忻江聖);哥倫比亞十六屆國際影展加達利那獎
劇情介紹:
台灣某處,林聚光(岳陽)與妻子文英(胡茵夢)為剛出生的孩子繼先辦滿月酒,由於林家一向熱心公益,當地不少人都來祝賀。聚光的弟弟聚勇(柯俊雄)不學無術,和哥哥完全相反,自小喜歡小惠(張艾嘉),但對方卻看不上他。宴席當日,聚光、文英的老同學池田隊長(谷名倫)身穿日本軍服出席,他深知自己不受歡迎,但礙於「公事」還是現身。
池田請聚光單獨談話,原來日本的電力公司打算建設水壩,電路線必須經過李家等四戶祖墳,他基於過去情分,在軍令下達前,先通知聚光等人遷移。聚光無奈,將此事告知父親世德(曹健),林父大怒稱「除非把我殺了」,否則絕不同意挖祖墳。正當大家討論如何阻止日本人時,聚勇卻樂不可支地告訴父親,學電機的自己終於找到工作,就是在墳場挖設電線。林父聞言暴怒,狠打聚勇耳光,聚光氣罵弟弟沒有眼色,無論如何也不能賣祖求榮。聚勇氣憤不平,只好找小惠訴苦,小惠直說是男人就該找個工作,聚勇大受激勵。

收音機傳來蔣委員長宣布全面對日抗戰的消息,生活在台灣的林家十分高興,更堅定維護祖墳的決心。池田告誡聚光,雖然自己瞭解中國國情,但軍部卻非如此,請他務必轉告親族「軍令不可違」。聚光無奈回答,不僅父親固執,其他人更說不通,事情看似無解。語末,池田請聚光勿出席「迫遷祖墳」的行動,以免傷害朋友情分。
林世德與另外三家代表站在橋面阻止日軍前行,林父更說,除非人頭落河,否則絕不離開。軍部代表指他們妨礙公務,派手下砍下四人頭顱,繼續前進。
林父下葬,聚光、文英披麻帶孝,池田也出席哀悼,只有老二聚勇沒有現身。眾人以為不孝,實際他是為修理父親的收音機而遲到。傍晚,聚勇在父親墳前懺悔認錯,並發誓要為父親報仇。

聚光和朋友乘船至中國參加抗戰,臨行前,他不捨妻子、母親,卻對聚勇很不諒解,直言弟弟只要做事「有始有終」就好,其餘別無他求。數月過去,池田造訪林家,表面上請文英到學校代課,實則詢問聚光下落,文英支吾其詞,只有聚勇滿臉笑意,請池田向電力公司廠長美言,為自己加薪。與此同時,聚光在戰場屢屢建功,榮升營長,雖然弟兄們對他敬愛有加,但聚光心裡還是最想念家鄉的妻子與小孩。幾年後,繼先(黃膺勳)已到就學年齡,乖巧可愛,與母親相依為命。
文英在學校教書,她以梅花做隱喻,藉此提高同學的愛國心。相較於姐姐、姐夫的為國奉獻,聚勇依舊在電影公司向日本人鞠躬哈腰,小惠對其言行不以為然,他便轉去追求日本女性,而此人正是廠長的女兒。聚勇因攀附權貴而得到升官,得知消息的小惠很失望,要他向自己的大嫂重頭學習。

聚光在部隊結識個性活潑正直的護士江明珠(恬妞),明珠母親過世,她別無牽掛,決定和部隊一同到前線作戰。聚光認為明珠是女性,不能到「第一線」,她聞言慷慨陳詞,稱「抗日不分男女」,更何況自己的家已被炸得片瓦不留,難道連報仇的機會都不給?聚光很受感動,事後他專程找明珠致歉,並和她談起自己的家室是「有等於沒有」。
池田告知文英日軍下令招募中學生上戰場的消息,文英十分不忍,請池田務必幫忙阻止此事。軍事會議上,池田提出「十五歲學生年紀太輕不能作戰」的意見,為司令拒絕,強調要「全部徵調」,池田無可奈何,僅以「協助維持治安」理由,留下文英教導的班級。
眾人不知文英苦心,以為她與日本人勾結,不僅班上學生誤解,小販拒賣東西,更指責她是漢奸。文英不准兒子聽信謠言,但婆婆(盧碧雲)卻不堪壓力上吊自殺,此景令文英傷心欲絕,甚至萌生死意,跳水庫自殺身亡。
所有學生即將上戰場,只有文英一班免遭此難。見文英遭受誤解,池田大聲斥責眾人不該恩將仇報,使她的兒子失去母親、自己失去摯友、學生失去好老師。得知實情後,全村人帶著梅花到文英自殺處憑弔,並在繼先的引領下合唱「梅花」。
台、日小孩間衝突日增,繼先與朋友先打傷日本小學生,另一方也不甘示弱,雙方木劍、泥彈其發。大人先是罵不該打架,但得知是「抗日」便態度逆轉,出言鼓勵。聚勇想接繼先回家,卻被小惠指責「沒資格」,繼先則罵叔叔:「自己不抗日,還不準別人抗!」

聚光的部隊準備向台灣進攻,目標就是蓋在他家鄉附近的發電廠。部隊派四名訓練有素的台籍軍人潛入,他們先找到在電廠工作的聚勇,想借用他對內部的認識,完成炸毀電廠的任務。只是,聚勇語多保留,不願受到牽連。
由於急於完成任務,四人強行潛入,卻紛紛被日軍發覺,不僅多人死傷,還牽連其他善良百姓。眾人受嚴刑拷打也不說國軍下落,池田無奈,只得送軍法審判。押解時,眾人自發唱起「梅花」,象徵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聚光在一次撤退裡受重傷,腿因此被截肢。明珠得知繼先妻子文英過世的消息,但礙於繼先病情,只得暫時隱瞞。另一方面,聚勇告訴廠長女兒,要製作一份大禮送給她父親做生日禮物,並稱自己是個男子漢,需要幹一次大事業。傍晚,聚勇去找小惠閒談,見對方毫不在意,只說自己是「最後一次來」,頗有訣別之意。原來,聚勇製作一枚炸彈,一舉將日軍重要幹部炸死,自己則深陷牢獄。小惠以「妻子」身份到監獄會見聚勇,答應會照顧繼先長大,聚勇含笑而逝。

聚光得知自己殘廢、妻子過世,內心悲痛欲絕。明珠前來探望,表示自己願意嫁給眼前這個勇敢偉大的人。反觀在家鄉的小惠,他搬進空蕩蕩的林家,肩負起照顧繼先的責任。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池田安排屬下的去路後切腹自殺,台灣居民則歡喜迎接勝利。小惠將繼先交給聚光及她新娶的妻子明珠,自己則和父親遷居他處,臨行前,繼先萬般不捨,望著離去的馬車喊出一聲:「媽媽!」

台長: 粟子
人氣(24,457)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廣播…金馬獎專題 |
此分類下一篇:向空戰英雄致敬…〈筧橋英烈傳〉
此分類上一篇:留學生的悲歡離合…〈長情萬縷〉

sars病毒
你介紹的「梅花」,我最近在第四台有看到,那幾個站在橋上的老人居然這樣死掉了,我說怎麼這樣子。
2008-01-21 17:01:02
版主回應
同感,此幕我也感到很震驚,突然四個人頭落水,雖然強化日軍的殘忍,但確實太過突兀。
2008-01-21 21:37:53
benjamin
栗子你好
幾個錯字 恕我指出 以免混淆
英烈千秋
黃埔軍魂
紅星熠熠
2008-01-22 10:58:29
版主回應
多謝,我會將原文改正。
也容我告訴您一個錯字,我是「粟」子,不是「栗」子!^.^
2008-01-26 09:07:08
李可
這部片演出的時候堪稱「鉅獻」,
由於是中影製作的國策宣導影片,
又集結了當時盛名的好幾的影星,
開拍的時候就一路引人注意,
不幸的是,劇中的日軍-
谷名倫-
在一次拍戲中突然跳樓自死亡,
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許多臆測,
也有許多耳語流傳,
谷明倫是軍人子弟,
自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到現在也沒人說起。

看的是別人的老片,
說的是自己的回憶啊!
2008-01-22 19:18:04
版主回應
關於谷名倫的自殺,如妳所說,似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及揣測。看得越多說法,越感到都有其可能性。
老電影確實能喚起不少回憶,這也是很好的聊天題材,每每總能引起不少同好七嘴八舌,一瞬間打破陌生藩籬。
2008-01-26 09:12:48
Gentelephant
在台灣
少見梅花
想要一人摘一枝梅花參加葬禮
恐怕沒那麼容易
真突兀...
2008-01-24 17:23:42
版主回應
對我而言,那一幕是精算過的感人畫面,感覺上刻意多些。如你所說,在台灣要找這麼多開著漂亮梅花的枝椏確實不易。
2008-01-26 09:05:58
*JoMa*
這類型的電影
那時候真是激勵人心
2008-01-26 10:08:41
版主回應
的確,每部電影特別是政治取向的作品,都有他所屬的時代背景。以今日之眼看過去,難免存在盲點。
2008-01-26 10:45:28
Gentelephant
下次
聊聊「英烈千秋」吧...
台灣這類型的電影
只有這部拍得像樣些...
2008-01-29 10:52:15
版主回應
以後有機會將介紹該片,不久的將來會先提〈筧橋英烈傳〉,我覺得拍得不錯。
2008-01-30 09:29:54
妮子
當時唸小學,級任老師說學校要辦包場看梅花,不過後來取消了,自己是跟著長輩去看的
2008-02-21 12:02:35
版主回應
這類愛國片當年都是動員軍公教支持,無怪票房亮麗。
2008-02-21 13:58:25
管仁健
【梅花】這部戲原本標榜的是三生三旦,但恬妞的戲份卻少到可憐,讓劇情都變得交代不清。原因當時報紙有報導,很年輕的恬妞完全不甩劉導,堅持要去香港參加姊姊恬妮與男星岳華的婚禮,害劉導向軍方調借來的一大堆臨時演員在片場空等,劉導一氣將原本編劇鄧育昆為恬妞安排的九場戲全刪了,這樣一來害得岳陽在劇中的腳色也變得很平面。相形之下,柯俊雄與谷名倫的演出就更容易被突顯,這部戲應該也是谷名倫一生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

不過劉導這樣的刪戲,意外的讓這部戲在三十多年後,看來就像是【犀利人妻】的原始版。台商去中國打拼,包了二奶,元配在台灣自殺,小姨子養大了外甥,台商又帶著二奶回台,小姨子不但交出外甥,還被迫離家,二奶就光明正大的「住她的房子,用她的遺產,睡她的老公,打她的兒子」。原來鬼才導演還真有遠見,能預知幾十年後台灣的現況。
2011-03-30 14:53:50
Louis Lee
最早唱《梅花》的應是鳳飛飛, 唱片於 1976 年 1 月發行, 歌詞第一句是「梅花開放滿天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ZePYjIFPE&hd=1

詞曲:劉家昌

梅花開放滿天下 越冷它越開花
梅花堅韌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那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2012-02-28 14:26:35
版主回應
感謝您提供的珍貴訊息。
2012-03-01 08:09:05
Tina
粟子:
沒看你這篇文章我還以為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大陸被占領地區的抗日故事...我一直這麼以為呢
小時候對那段時代的歷史背景一直都很錯亂
台灣沒有所謂的"國軍"吧?而且在那個時代台灣也沒有大規模抗日行動,櫻花也比梅花多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們那時候不講國語...
難怪我小時候會這麼錯亂XDDD
這部電影小時候看過一次,
後來小蔣過世時電視又重播無限次
當然是不會再看
其實我覺得劉家昌真的沒有導戲的才華

谷名倫自殺是跟<黃埔軍魂>一戲有關
印象很深刻,他是劉家昌的學生
記得是這齣戲劉家昌沒有幫他報名金馬獎還是什麼的
谷名倫的戲其實不錯,長的也不錯
但是在那個時候大紅的是二秦二林
谷名倫並不常演第一男主角,紅是紅,但就是衝不上去
傳聞是因為沒被報名這個理由
但是劉家昌否認
我覺得以前政府這麼愛拍又拍這麼多愛國電影
現在看起來覺得很諷刺

梅花確實是鳳飛飛第一個唱
但是原聲帶是不是她我已經忘了
我家也有這張唱片
2012-02-29 13:18:08
版主回應
同感,重看〈梅花〉也以為是在中國大陸發生的抗日故事,畢竟劇中人都說標準國語、旗袍打扮。關於谷名倫自殺,確實令人遺憾,他為何棄世的傳言也很多,您提到劉家昌的部分應是最常提及的版本。
原來「梅花」是由鳳飛飛首唱,當時的唱片公司似乎常將同一首歌交給旗下不同的歌手灌錄,所以有時最知名的不一定是最初演繹的原唱。
2012-03-05 13:09:19
大砲
45年次的我,之前沒看過這片子,只知道劉家昌很有名,梅花也很有名,今天基於無聊一不小心看了這片子,感覺是爛到不行,當年怎麼會這麼紅?這根本是時空錯亂的夢囈片。
2012-03-17 12:23:18
版主回應
電影上映時的時代背景與今日不同,觀眾的心態與視野也不同,如您所說,〈梅花〉以現在角度來看確實與上映時的佳評有段差距。
2012-03-17 12:31: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