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5-18 12:45:10| 人氣6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偶像破滅往往也是信仰的崩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少年小樹之歌》(小知堂出版)有位可愛的爺爺。這位不識字的頑固老爺,對政府官員的印象極端惡劣,他認定所謂執法者,「真正的意思是形容他們是一群毫不關心人民生計﹑逃避責任的權勢怪物。」因此,奶奶在念書給同為印地安族的爺爺,總略過華盛頓和印地安人打仗的章節,只朗讀華盛頓功績的部分。爺爺聽完會談他對華盛頓的看法,「彷彿華盛頓一個支持著他的希望,讓他相信原來政治界還是會有好人存在似的。」直到某天,奶奶讀到華盛頓不顧反對,執意徵收製酒稅,並限制釀酒對象,卻無視於山區貧農從貧瘠土地中種植稀少的穀物,釀酒是唯一獲利之道。此事給爺爺的打擊很大,奶奶後悔未能跳過此一段落。幸好爺爺為維護偶像,盡可能把華盛頓的行為合理化,他猜想華盛頓在戰爭時頭部被擊傷,才會那麼阿達。老爺爺的心態,我們將心比心不難理解,尤其在資訊發達,八卦盛行,狗仔隊當道的時代,名人很容易被抓到小辮子,被揭開真面目,若奉之為偶像,只有痛苦失望想自殺。沒有偶像是寂寞的,偶像破滅是痛苦的,偶像破滅往往也是基本信仰的崩盤。所以爺爺與其說維護偶像,不如說是維護自己的信心和信念,一如吳念真導演的「太平天國」,林正盛飾演崇拜美國的老師,視美國為偶像,當協防台灣的美軍,破壞民田,他因為替美國人背書而飽受村人指責。他痛心,但真正痛心的,與其說被村人誤解責怪,不如說他不明白,樣樣完美的「美國仔為什麼你們要這麼做﹖」

以偶像的存活率來看,最傻的是奉政客為偶像,其次藝人,其次作家,這些人相見不如懷念,了解不如誤解,他們的形象太容易夭折了。

台長: 果子離
人氣(6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