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2 21:35:41| 人氣30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理解的局限和歧義———略論馬建的香港文化批評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前言

「文化」(cultural) 一詞從來就充滿不同的詮釋可能性,西方社會早就對它作出過深入的討論,泰勒(Sir Edward Burnett Tylor) 說:「文化或文明,以其廣泛的民族誌意義而言,就是一種複雜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一個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其他一切才能和習慣。」 接着,威廉斯(Williams) 在此基礎上,再下一個定義:「不但是心靈狀況、知識與道德活動,而且本質上也是生活的全盤方式。(culture as a whole way of life) 」 ,針對英國當時的精英文化對通俗文化的不屑而作出新的文化詮釋。另一位學者霍加特(Hoggart) 亦抱類似主張,重視當時英國學院內不被重視的社群階層的文化,後來更在1964年於伯明翰大學(Birmingham University) 成主「伯明翰當代文化研究中心」(Birmingham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出版大量以探討通俗文化等問題的書籍,更慢慢視這種文化論述「為社會形成的重要部份」 ,為日後普及文化研究奠下基石,發揮重要影響力。

本文重提這段歷史,是希望我們要注意,「文化」已由過往歷史的的單一發展變得複雜,換言之,任何將文化問題作簡單籠統的批評會帶來某程度上的局限,當局限發展到某個位置時便會產生歧義。此外,籠統的批評對社會形成的作用亦會產生負面的影響,無論是一味批判或一味奉承,只會有害無益,有礙認識文化和發展文化。本文將討論文化的問題放回香港的語境上,並選擇一位流亡香港的中國作家馬建對香港的文化批評來討論。

二、馬建及他的香港文化批評觀

首先,本文介詔一下馬建的背景資料。他生於中國青島,早期曾任職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八四年辭職,後來移居香港,曾主辦政治文藝月刊《大趨勢》,參與創辦新世紀出版社和《文藝報》月刊 。另外,根據天地圖書有限公司的網頁簡介,他是位中國作家,「曾以中篇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掀起社會批判性的現代主義文學浪潮。繼而誘發出一批號稱『後現代主義』的逃避式的江浙小說。」 網頁評他的小說「以尖銳、幽默和辛辣著稱」,「其視角遠遠超越香港、台灣、或者大陸。」 由此可見,由香港的角度出發,馬建的身份是一位南來文人,但他並不是共產政權的擁戴者,因他曾多次批評中國共產政權。

馬建到港後亦積極參與本地的文化批判工作,而他所持的批判標準乃建基於上列引文指的「批判性的現代主義」,對現實環充滿強烈的否定意識(negative consciousness)。事實上,他個人的文學觀已極具批判和否定意味,主張「文學不應該停留在說故事階段,必須往每個人的內心走,同時也是往作者自己的極端走,只有在那個位置,才能呈現出人的能量」 這或許與他所認同的先鋒文學有關係,但由文學轉入文化批評,他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在<再現的生活與生活的再現>一文中,藉討論文學來高舉一種先鋒性的文化觀:「文學唯一的功能就是把握時代精神的主體,從而完成個人的智慧對人類精神的智力建設。」 事實上,這種先鋒性的文化觀亦帶有道德主義色彩,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面對被批評的主體,加上本身南來的身份,帶有中原心態,情況就與張詠梅分析的五十年代左派南來文人的「新中原」心態接近 ,同樣以此自居來批判香港,只不過馬建的中原心態並非如左派南來文人一樣認同中國共產政權。

在這種背景及立場下,馬建在數篇文章中對香港的文化作大肆評擊,亦即學者張美君指的揉合南來情意結及現代主義,以「高等」文化價值作討論前設 ,
並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批評香港商業文化泛濫,握殺人們精神思維,造成大量的低俗文化,例如廣告充滿色情成份,社會充斥病態,思想喪失,稱港為「文化垃圾」 。第二是批評香港的自身文化批判薄弱,並以八十年代的中國和六十年代的台灣作例子,認為香港沒有啟潮思潮,沒產生深層文化。所以便產生第三種批評,指出香港沒有思想和反省能力,「缺少文明封面內的文化內涵」 ,最終會被商業文化喪送香港的自由 ,最終「九七後,人們像忘記柏林牆一樣忘記香港」 ,對香港的未來十分悲觀。

通過上述的分析,勾勒出馬建對香港的三項文化批評,並追溯他基調乃源自他的「高等」文化觀。接着,下文將會討論這種文化批評的觀點的局限和所造成的歧義。

三、馬建的局限及歧義

雖然馬建極具批判性地對香港作出諸多意見,並且引用本地不同的例子作分析,但是礙於馬建的立論存在理解的局限,所以他所作的批評並不完全和事實吻合,全盤否定商業文化的態度亦只會產生更大的歧義。

事實上,馬建的批評的最大局限性的地方,是他完全忽略了文化作為社會存在物的重要因素。正如本文的前言所引威廉斯(Williams)所言:「文化本質上也是生活的全盤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正由同一社群共同擁有,故我們不能用二分法去把生活方式分為高雅、低俗、高等和低等,因為這此概念皆含糊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力。例如馬建只會批評商業文化泛濫,但是商業文化是否僅會帶來負面的東西呢?事實上,所謂的高雅和低俗的文化,皆不能獨自存在,它們要依附特定的文化產物而成,但正如張美君分析:「任何事物、文本、文化實踐的活動並沒有本質或必要(necessary)的意義、價值和作用。所有意義、價值和作用都是在不斷幻變的社會關係中形成、建立、和流通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近年興起的香港舊報刊的研究計劃 ,這些舊報刊可能在馬建的角度下只是一種記錄九流消費文學的文字,但它們卻同時對研究香港文學發展和香港文化的構成有重要的價值,假如一味只用二分法去批評它們僅是商品文學,這只會扼殺香港文化。

因此,馬建完全無視香港文化中含有意義、價值和作用的東西,他的文化觀過於道德主義,對有別於另一語境所形成的文化現象,以一套故步自封的態度來審視。其中他置文化於一個極端的地位,大呼用文化和文學的唯一用途是建設個人的智慧和精神智力,其他的文化詮釋皆被簡單的二分法來否定,這只會令所謂「雅」和「俗」的對立變得更大。本文認為可以參考學者許子東的做法,把香港的純文學和流行文學用「挑戰我們的經驗」和「肯定我們的經驗」 來演繹,使兩者不會出現馬建論香港文化的缺失。而學者劉紹銘亦舉出王子平對中國小說作為「閑書」 的看法來對比馬建的文學觀,可見馬建對中國文學認識不足。另一方面,他用來劃分的工具乃用商業和賺錢等因素來界定,無形中會忽略商業因素外的其他界定文化準則,變相為了自己的論點立得住腳而鞏固了他認為有害的商品低俗文化,這樣做他的論點才有文化價值,馬建的批評局限了香港文化複雜而豐富的可能性。
此外,馬建批評香港在九七後,便會成為德國的柏林和中國的青島一樣被人忘記,因為香港沒有文化,香港僅是一個「文化垃圾」,更指「由於沒有文化基礎,更沒有民族性的特徵,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所以預視香港的自由將被斷送。這個分析除了文化因素而構成外,更重要的是建基於馬建的說話位置上(speaking postion)。作為一個中國共產政權的批評者,他的政治立場是反共的,所以他不斷作出香港回歸便失去自由的論述,加上他認為港人只重視商業利益,所以作出悲觀的推測。不過,馬建的說話位置造成對香港的認識不足,最明顯的例子是八九年「六四事件」,百萬港人大集會向中國說「不」,這此也能代表香港文化特徵的東西卻被馬建忽略,而往後回歸的歷史亦告訴馬建,香港人會放棄商業利益來維持本身的自由民主,五十萬人上街,反廿三條立法正是最佳例子,馬建批評所帶來的歧義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馬建亦因為南來文人的身份,在國內受教育,對香港的了解不足,亦導致批評有所局限。其中最大的缺點是他對香港歷史認識不足,學者劉紹銘已指出香港早在五十年代已有先鋒的《文藝新潮》,影響台灣文壇,因此評論他「火氣有餘,體驗不足」 。此外,香港七、八十年代亦產生一批本土文化批評的刊物,例如有《盤古》、《七十年代雙週刊》以及《文化新潮》等由不同角度反省本土文化的刊物,對本土關懷和本土文化的認識有重要的作用,馬建的意見確實不妥當,不認清香港歷史便胡亂批評。事實上,當時除了像馬建這些大陸人想講述香港外,尚有外國人也對香港很有興趣,再加上本地人也日漸喜愛研究香港文化,所以某程度造成香港文化的問題興起,成一時顯學。

四、總結

綜合上述的討論,本文揭示馬建的香港文化批評觀的局限及歧義,並剖析造成它們出現的各種因素,由此可見任何文化批評或評論皆不是一份單純的文化或社會分析,背後是涉及各種複雜的問題的,套用也斯的說法,香港的故事十分難說,每種故事不一定告訴我們關於香港的事,而是告訴那個說故事的人及其所站在的位置 ,透過討論,我們明白馬建說故事的位置了。






參考資料
陳清僑編,《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 : 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7)
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晝館編,《第三屆香港文學節研討會講稿彙編》(香港 : 臨時市政局公共圖晝館,1999)
高宣揚著,《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 :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 )
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 @ 文化硏究》,(香港: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2)
張詠梅著,《邊緣與中心 : 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1967)》,(香港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3)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南京 :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過渡試刊之一》,九五年三月
劉紹銘<香港因緣>,信報,1995年5月10日
<面對肉體的死亡—香港社會生態的演變>,《信報》,1996年4月25日
見<再現的生活與生活的再現>,《過渡試刊之一》,九五年三月
http://www.cosmosbooks.com.hk/topic_3/page_2.asp?id=250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s&Path=2183934972/51as1.cfm

台長: 細豪
人氣(30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7:47: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