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1-16 10:39:22| 人氣3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達摩指玄寶錄《達摩祖師著作》【各教派修行者傳道者及人人必看,尤其天道一貫道者不明宇宙真理者更要看】《轉載自宗教寶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達摩指玄寶錄《達摩祖師作》各教派修行者傳道者及人人必看,尤其天道一貫道者不明宇宙真理者更要看,以早開智慧早明真理並多孝順多行善勿殺生勿造惡做惡來助己早日悟道修行成就台中聖德寶宮(即今之觀自在禪寺)民國72年扶鸞著作〈轉載自宗教寶書〉



達摩指玄寶錄 目錄


彌勒古佛 降 

六祖慧能祖師  

一參 摔破油燈瓶 滿地生佛光
第二參 一指玄門竅 死了二心好
第三參 蟋蟀吱吱叫 求偶求佛?
第四參 神光大法會 度陰亦利陽
第五參 真經可印心 念至心無念
第六參 鸞門修身地 方便有法門
第七參 暑氣真煩人 冷靜最為要
第八參 養虎為大患 世人慎行之
第九參 肚大懷佛子 關懷免遭災
第十參 人生兩把鎖 前途自己開
第十一參 中秋賞明月 一指烏雲開
第十二參 鳥巢空中宅 大雨不積水
第十三參 道大理微妙 低頭看青天
第十四參 自度顯能力 調劑煉佛身
第十五參 指玄有妙論 佛徒一起參
第十六參 門生問道錄()
第十七參 門生問道錄()
第十八參 門生問道錄()
第十九參 門生問道錄()
第二十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一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二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三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四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五參 門生問道錄()
第廿六參 門生問道錄(十一)
第廿七參 門生問道錄(十二)
第廿八參 門生問道錄(十三)
第廿九參 門生問道錄(十四)
第三十參 門生問道錄(十五)

濟公活佛  

:本書由台中聖德寶宮(即今之觀自在禪寺)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瑤池駕前麻姑 降

詩曰:鸞門心法自先天。三教真傳化大千。直指本來無二訣。當頭一棒悟生前。

又詩:達摩面壁露回光。頓悟法門了一場。聖德鸞題超俗界。寶書妙冊廣弘揚。

聖示:今夜吾奉 母命帶懿旨宣讀,神人俯伏,靜聽宣旨。

 

  

無極瑤池金母懿旨曰:

母居瑤池,心懷世上原靈,憶自無極生化,有情諸子,遍佈大千,歷經累劫,漸失本來面目,幸有修真之士,回歸本位,但尚遺下靈種無數,生滅於塵土。雖經各教聖人指引勸化,又多迷執形相,未能了悟聖界本來空相,迷戀花花世界,無以拔脫。近年來道運普興,原人沾光,惜如風中之燭,心燈微危,各鳴其是,又見爭端百出,均已脫離無極妙道;本來頓悟心法,性理真傳,可惜亦淪為氣象末流。

鸞門諸聖,負天之命,協助母娘收圓,責任深重,玆爾台中聖德寶宮,創宮以來,著作數部聖典,闡揚教化,均能振聾啟瞶(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瞶發音愧),故今擇此無極道場再頒懿旨,命西方達摩祖師降爾聖德寶宮著新書一部,題名曰:「達摩指玄寶錄」,由聖筆楊生執乩傳真著述。此書非凡,內容以心法為主,用以提升鸞門水準,引導修道者,了悟大道真詮,以免誤入形祖末法,使心性無以見,而幻覺日生,終至一無所成。此書一出,必能驚醒迷途,重回聖道之旅程。旨到之日,每逢鸞期著作,著成為止。

願爾聖德諸子,慇勤勞,著寶書,書成之日靈光煥發,功德無量無邊也。詔畢,欽哉勿忽,叩首謝恩。天運壬戌年十二月初一日



彌勒古佛 

達摩東來,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玄關直指,當頭棒喝,立醒迷癡;覺悟無生,面目復初。聖德道揚,扶鸞吐珠,上乘大法,沙盤現字,藉假修真,悟時掃除。寶錄金篇,價值無數,仙佛眾生,對答如流,一卷寶書,光輝十足,指玄開竅,不費功夫,悟者成聖,修老成佛。願世修士,細參此書,發心捐印,廣傳寶錄,佛子皈圓,原靈普度,善哉善哉,立地成佛。

 

地藏王菩薩 降

詩曰:寶錄指玄化大千。詳參內意悟先天。無為大道歸無極。聖德浮生九品蓮。

又詩:地獄抽名斷惡根。飛昇極樂古風存。達摩心印無形色。點頭就可入天門。

 

六祖慧能祖師 

達摩初祖渡江東來,直指人心,遞佛法印,燃佛心燈,掃除一切形相,如關聖之過關斬將,毫不留情,絕不拖泥帶水,而其用心,乃在破相顯性,欲令學佛者,頓見如來妙法相,親睹無生真面目。故達摩法像不修邊幅,兩袖清風,一葦渡江,眼睛炯炯有神,令人視之,如電懾雷威,目定而不轉睛,此正所以「正法眼藏」也。苦海渡江,不背一物,心輕飄然,如履平地,示人放下一切,彼岸可登也。

今值末法,邪說紛起,教門互攻,藩籬高築,好不容易才上了法船,卻又互相「挖洞、挖角」,互相「炮轟」,大有視死如歸,同歸於盡之勢,此非藉達摩快刀軌亂麻,了斷一切恩怨是非,則恐心法失傳,鬥法叢生,豈不違祖師東來囑附之初衷?大逆正法矣!近年鸞堂應運,沙盤傳真,諸天仙佛乘願再來,附筆揮書,道盡玄微,將三教圓融於一理,突破六塵障礙,可謂善門大開,度世無涯。達摩祖師降臨台中聖德寶宮,藉鸞門法壇,闡宗門禪風,因緣殊勝,皆因聖德諸子,慧根深厚,早受真傳,故祖師擇此而降,露一身手,滔滔鸞文,句句珠玉,著成「指玄寶錄」,以解修道者之迷惑,使人頓悟入門,解脫諸障,得證菩提。欣值書成,吾特降鸞以祝,並以「無相頌」參附卷首,聊續微微心燈,冀有助眾生參修一.二耳。

無相頌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也破邪宗。法即無頓慚,迷悟有遲疾;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除卻邪與正,清淨至無餘。菩提本至性,淨心在妄中;修道即修心,心圓同虛空。常見己之過,莫尋他人非;離心別覓道,終身與道違。汲汲(發音集集,乃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樣子)度一生,到頭還自懊(發音澳,乃悔恨);時時勤返照,彼岸自然到。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六祖慧能降筆謹序址台中聖德寶宮 歲次甲子年二月初一日



第一參 摔破油燈瓶 滿地生佛光

達摩祖師 瑤池仙童 降 戊戌年十二月初九日

詩曰:達摩法印用心傳。面壁回光正眼穿。手指玄關開慧竅。全無文字洩真詮。

達摩曰:今夜起開始著新書「達摩指玄寶錄」,特請瑤池仙童出題指教!

仙童曰:為了弘揚正法,使聖德寶宮建立成鸞門聖地,提高鸞生的道學,三教同參,禪門更是無上大道,特與祖師開鑼賣唱,且問:「摔破油燈瓶,且找來一根火柴棒。」

達摩曰:世間如黑夜,所以白天需要太陽;許多人想修道但摸不著門路,我且叫他提盞油燈跟著我背後走。可是這位道友一不小心,前腳踢到我的後腿,摔了一跤,手裡的油燈破了,灑了滿地是油,滿室突然昏黑,我叫他趕快取根火柴棒點燃,以尋找失落的心燈,豈知這一點,灑在地上的油全部起火燃燒了!

仙童曰:這又太過火,路未看清,眼睛先冒花了!

達摩曰:無妨,既摔破油瓶,就讓他滿地生光!世上多少人看不破,竅不開,把佛子關在天牢,埋沒了這位「真人才」,今日達摩來拉你一把,趕快跳出「天牢」,做個「自在佛」!

仙童曰:怎麼跳法?

達摩曰:我伸出手,你也伸出手,如此「合同相抱」,便是「子亥」轉法輪,做個「好孩子」,聽我的「無字真經」好話語,一手打破那個「迷魂竅」,不是走出來了嗎?

仙童曰:是是!可惜世人對面不相識,佛來引度你,你也不知伸出手來相握,難怪要過這條「生死苦海」,舉目茫茫,無一條線索可攀沿,且叫達摩祖師救命啊!看他一葦渡江,憑的就是一條「心做慈航」,才不致沉淪!

達摩曰:仙童說得是,世人都想擁有一切,身心負載過重,縱有大輪船也要沉沒了。我達摩拋棄一切,只有一顆清輕的身心,所以才能夠一葦渡江!

仙童曰:達摩識得本來面目,不以外物為寶,如一個緊急逃難者,帶的東西越少越好,只要跑得快,趕緊脫離敵人追蹤,才能活命。許多難民貪圖多帶點財物,走慢一步,不但帶不走財物,反而沒命可活了。

達摩曰:「火燒家」快逃命,想再到火窟取財物的人,往往喪生火宅!世人啊!三界不安,猶如火宅,你快逃命,還想跑進去尋寶嗎?豈不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身是寶,身外無一物可取,謹記:火宅不安,安心即禪,留住這個,不倒好漢。



第二參 一指玄門竅 死了二心好

達摩祖師 寒山大師 同降 癸亥年正月十八日

詩曰:閒雲野鶴叩禪關。請問祖師何日還。看破人情如紙薄。穿身便過夕陽山。

寒山曰:今夜為了向眾生留下「話頭」,故與祖師同聖德寶宮,請祖師出題開示。

達摩曰:到底「寒山」還是「山寒」呢?

寒山曰:一自遁寒山,養命餐山果。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日月如逝川,光陰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暢巖中坐。青山穿樹葉,渴有清風和綠水,不是寒山也非,倒是「心寒」呢!

達摩曰:為何「心寒」?

寒山曰:人心感冒了,所以心寒。感冒的人,「風邪」進了軀體,邪緣浸滲內心,搞得頭昏腦脹,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口裡猛咳嗽」!不將毒氣掃出喉嚨不會痛快,甚者還「發燒」呢!

達摩曰:既是「心寒」為何還會「發燒」?

寒山曰:就是「心寒」所以才要「發燒」(熱心救世)。但發燒過度又令人生命危險,所以世人不要做出令人「心寒」的事,及做出令人發燒」的事(過與不及),所謂保持適當的「溫度」(不必太過熱心,只要恆心),事事溫和、中和,則可以「自度」!

達摩曰:好了,且來一參——「一指玄門,死了二心,如指你不悟,打你個大頭,可矣!」請悟!

寒山曰:哈哈!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指你個大頭,如還不知悟,還是個傻道童,只有落個燒開水的份兒,這種不成器的小孩該打。打你只知哭,這又填錯答案。前面來了一個聰明兒,我打了他個小頭,他卻發笑,這回總算打對了!

達摩曰:巖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廓然神自清,含虛洞玄妙,因指見其月,月是心樞要。被指指點點的這麼多,有幾個知道我的用意?這不是「點油做記號」,而是點醒你的自性,要你知道你是誰?五蘊浮雲空去來,切莫認錯了主人翁。如果點了還傻乎乎,只好做個傭人「如僕」,沒法當個「主人翁」!

寒山曰:「你」不認識「他」,「他」不認識「你」,這門親戚白做了!

達摩曰:哈哈!這一「眼」看不到另一「眼」,隔壁的雙胞胎兄弟,雖然長得一模一樣,可是互不相識,原來世人都是向外看,不知迴光返照。達摩站在中間為你們拉一線,做個「中間人」,二位且迴光返照,看看「我」(內觀靈明自性),自然二位便互相認識了。——說玄不玄,裡有洞天,謝師指點!

寒山曰: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日」看不到「月」,則永遠沒「明天」了。世人學道不必遠求,

我有一偈曰:一輪明月在當頭世人苦苦海撈舟活佛門口當中坐低心問道鬼見愁

達摩曰:我亦留一偈:人說達摩有工夫豈知西來一切無放下萬緣成大器提起心燈找明珠

寒山曰: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欲明自性,先平心情;情緣一生,萬業聚集。未能了業,如何了死超生?且聽我道來:三界如轉輪,浮生若流水。蠢蠢諸品類,貪生不覺死。汝看朝垂露,能得幾時子生生死死無了期,來來去去何時休,忙忙碌碌誰體諒,快快樂樂把道修。世間親友暫為伴,荒山有誰同攜,如今了悟世情事,奔向大道得自由。



第三參 蟋蟀吱吱叫 求偶求佛?

達摩祖師 濟公禪師同降 癸亥年正月二十日

詩曰:耳聞蟋蟀到堂來。問你吱吱做麼該。別苦叫皆因舌劍害。自家生死自家開。

達摩曰:濟師父,咱們今夜到聖德寶宮,你此刻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

濟佛曰:讓我傾耳聽看看……唉喲!一樓的佛堂還有蟀蟋(黑龍)鳴叫,真是吵人!

達摩曰:濟師父今天為何如此不耐煩?這種聲音都市人已少有機會聽到,這是聖德寶宮諸仁有耳福,才能有這天然的聲音可聞。不用電的歌聲,真美妙!

濟佛曰:哈哈!經祖師一說,覺得蟋蟀聲音還真美呢!我想它們是來參道吧!

達摩曰:我看它們前世口業太重,現在正在這裡叫苦,幸有我們聽懂它的意思,否則叫啞了嗓子,諸生還是「莫宰羊」!諸生知道蟋蟀鳴叫什麼意思嗎?

林生答:求偶!

達摩曰:你說「求偶」,我說「求道」。求偶也是求得生死大事啊!它想找個伴侶,一旦有了夫婦,天地陰陽造化之理由此而生;如果它們整夜吱叫,只為求偶,則也是太沒智慧了。世人每天東奔西跑為什麼?(堂生答:求果腹。)如果只是求果腹,那麼人與蟋蟀又差多少?還不如當只蟋蟀,不必整天操勞就能活下去,你們說是嗎?你們想當什麼?

許生答:當人好,因人有智慧修道。

濟佛曰:人也為口腹、求偶,蟋蟀也是如此,但口腹只三餐、配偶只一床,還有很多事要去做呢!故求口腹、求配偶只是人生十分之五,還有十分之五是「求道」,說求道不如說付出「良知」,發現「本性」;人如沒有這種見地,則與蟋蟀相差不遠。

濟佛曰:這些蟋蟀能由地上爬上二樓,這佛堂中並沒有伴侶可尋,莫非找錯對象?

達摩曰:我看這些蟋蟀與眾不同,它們不是「求偶」而是「求佛」!

濟佛曰:它們的腳短能爬上二樓,與諸生二條長腿相比,它們比你們更誠心。

達摩曰:我看有的蟋蟀是飛上樓的呢!

濟佛曰:哈哈!諸生你們飛得上來嗎?不要輕視這些小生物,它能飛,你們不能飛呢!你們為什麼不能飛。(堂生答:沒有翅膀。)大家振振雙手,這也是翅膀,但為什麼飛不起來?哈哈!從今起,讓你的雙手生出一些「道德的羽毛」,把肚腸洗乾淨些,靠這雙萬能的雙手(翅膀),去多做好事,多耕耘,造就一座登天電梯,不必飛,只要電鈕一按,不是一樣如飛嗎?可惜世人這二隻手都染上了「殺、盜、淫、貪、酒、賭」等不正當的方面去,使萬能的雙手,成了「萬罪」的雙手。不但長不出道德的羽毛,卻成了有毒的毛毛手(蟲這些蟋蟀今日來到聖德寶宮,它們口裡聲聲喊著「救救!救救!」希望大家伸出援手救救它們吧!

達摩曰:這些蟋蟀,也許你們曾經相識,但今天已改頭換面而來,所以你們成了陌生客。如久年不見的朋友,相見身形已變,有者吵起架來還不認識呢?相信世人都知道粱武帝曾為蚯蚓身的故事。有云:「不是冤家不聚頭」世人業障深重,臭皮囊(羽毛)未干,所以不能飛昇極樂,願世人業(翼)障日輕,才能飛昇逍遙的國土啊!正法——由心中悟道,常自我檢討,不譭謗他人,是為正法;外道——向外面求來道,不自懺悔,常起邪念,是為外道。



第四參 神光大法會 度陰亦利陽

達摩祖師 本宮關主席 同降 癸亥年二月十九日

詩曰:法會開來大眾忙。忙中又覺意清涼。涼風吹散心頭郁。郁氣消時夜裡光。

達摩曰:聖德寶宮於二月十三日起舉辦「神光祈福拔薦法會」三天,法會以「神光」為名,莫非「達摩度神光,裡面奧妙藏」?

關恩主曰:哈哈!法會取名「神光」,意乃藉神佛之光以照破眾生之黑暗面,使之兩面具光,內外同明,而得陰陽兩利,生亡同度!故參加法會,生者必懷以至誠之心,亡者須充滿懺悔之念,一旦進入會場,陰陽交感,即生出「神光」了。或居外地者以通信報名,雖路途遙遠,未克親自參加,但若心懷至誠,報名參加聖會,心神親近聖佛,定能感應生光,故曰「神光」!

達摩曰:聖德奉懿命舉行「神光祈福拔薦法會」三天,諸生為了三天法會已忙了數個月,有的抄寫祈安拔度疏文、有的佈置法會會場、有為準備往生錢、有為準備伙食事宜,忙得頭昏腦脹,到底為誰忙?哈哈!原來是眾生度眾生,雖言度他,自己也須上船。船安生亡兩利,船波動生亡兩不利,諸生為別人祈安超度,說來還是為自己祈安超度。以法會前壇場佈置而言,因逢雨天,地上泥濘,如不能鋪平,人既難以行走,亡者更是顛倒難立,悟此,諸生學道先尋「安身立命」之處吧!身不能安,命無以保,談道成空,則無以載道。

關恩主曰:如何安身呢?

達摩曰:安身之前先把心安了,諸在學佛、修道入於聖門,日夜之中,此心能安嗎?

堂生答:有安者,有不安者。

達摩曰:身不能安,婦孺皆知跑醫院;心不安,誰知道去尋找天醫神佛呢?心丹一粒,才能治心病,有心病的人太多了,可惜還沒有心病科醫院。達摩是心病醫師,有心法可以治之!

關恩主曰:如何治療呢?

達摩曰:我的處方是用太空藥粉制的「圓形心印丸」,不用「口服」,但用「心服」,佛丹一粒即夠。一服心病立,馬上可以出院。

關恩主曰:有心病的人此心壞了,如不回心轉意,恐怕要讓你的家人「傷心」極了。

達摩曰:閻羅王是古物商,專門收買「爛銅廢鐵」的「壞心」!願眾生一有心病速求達摩為你醫治,我是遠來的和尚(心醫)比較會唸經(心經也),可以治心病,如果心病者不速求醫,讓「良心」日慚惡化為「壞心」,一旦老壞,便不值錢,「老闆古物商」手段狠、殺價利,各位雖有銅心鐵腸,既成廢鐵一堆,只好打入地獄煉鋼爐內溶化,從新做人!

關恩主曰:安身之道先由安心做起,眾生既已明瞭此理,接下來該如何「立命」呢?

達摩曰:俗語云:「生命可貴」所以世人無不愛惜生命,可是偏尋死路。

關恩主曰:這如何說呢?

達摩曰:生命如花苗,栽植花園中,須小心翼翼照顧,不可有烈日、及強風暴雨侵襲,才能保身長命。世人每日忙碌不堪,俗人為名利酒色忙碌,聖者為辦道忙碌,一旦累倒了,一命嗚呼哀哉!不忙了!所以世人不論在聖凡兩道上,一定要平行中道,不要過與不及,但願諸生付出真心,不慌不忙,而且身忙心不亂,才不會釀成病來,神光法會,才叫「陰陽兩利」啊!

關恩主曰:達摩祖師說得是,來宮諸生有的為了辦理法會,累得倒了下來,凡此皆為過度,應有適當休息,才不致「忙壞了」。感謝祖師關懷!

達摩曰:不客氣,咱們都是一家人,我留一偈,諸生共參:法會忙,心勿亂,心亂成白忙!修真道,趕一場,趕場勿累倒!安身啊,好立命,性命須自保!度陰靈,且自救,神健業障輕!



第五參 真經可印心 念至心無念

達摩祖師 濟公禪師 同降 癸亥年三月十五日

詩曰:面游回光一字無。空拳赤手試工夫。真經萬卷隨心念。大道千條合太初。

濟佛曰:達摩祖師西來一路辛苦了!

達摩曰:兩袖清風,一文不帶,沒有背袱,落得輕鬆,不覺辛苦!因無掛礙,故苦海易渡!

濟佛曰:達摩是「內行人」,所以不帶「身外物」,為的是省牽掛,少麻煩,故云:「達摩西來一字無」,連一個字都未帶來,赤手空拳打天下,如今少林寺卻名傳天下,這一招果然不同凡響。

達摩曰:這叫著「白手成家」,是值得驕的「好漢」。功夫好,不必文字,照樣學生滿天下,我一比手劃腳,世人照樣畫葫蘆,只要識得箇中奧妙,則青出於藍,大轉法輪,無往不利,群魔歸順了。濟佛曰:祖師手段高明,一針見血,點到「好處」,正是「驚動萬教的武林高手」,請達摩為現世眾生傳幾招吧!

達摩曰:濟顛禪師也是「驚動萬教的武林高手」,提著酒瓶,不知已經敲破了多少傻瓜頭,讓他們知道痛癢悟得本來,而且瓶底還留有酒可喝,勝過我這喝西北風的達摩呢!

濟佛曰: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我的菩提酒,正為世人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徹底醒悟;醍醐發音提湖,提醒世人呢!世人都誤會了,以為此酒會醉,其實此種酒是「醒覺酒」,一滴已讓你回味無窮,睡意全消,百欲冰釋呢!哈哈!祖師既言「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現今之修道該如何取捨?

達摩曰: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一字不留,可解心中千結;存此無心,能和世上萬教。哈哈!現今宗教紛亂,這個說三字,那家言五字,這裡來個九字,那邊又言十字……二十字、卅字……一個虔誠的善信,今日進了三字門,明日進了五字門,又碰上了一個人說現在五字門已無效了,須再進九字門,不久又遇到了一個十字門,搞得他頭暈腦脹,手忙腳亂,哈哈!戲法人人會變,世人們!不要再忙(盲)了,達摩西來,只留此「一心」「大法印」,得此名為「得道」,失此名為「失道」,那些變花樣的皆不可靠,玩數字魔術,正如商家作廣告,以招徠顧客而已,千經萬典不如念我的「無字真經」,真經不在紙上、口中,是在心中,一本自然,不必強記,此心無雲,青(性)天自現,說他無一字,念來有千篇;道他有千篇,寫來難下筆……當下即是,認真直取,……了悟了悟,捉住「他」,這才是「明心見性」呢!若說幾字經,就能超生死,各位都念了不少,自家有把握嗎?念真經,心不明,念什麼?五字經,九字經,爭什麼?那個真,那個假,耍什麼?祖師意,頓悟門,知道嗎?掃三心,飛四相,做到嗎?抬身價,標奇異,搞什麼?一個字,皆不要,省事呢!畫蛇人,添足翼,幹什麼?正法門,掃形色,領悟吧!達摩法,濟公道,會意嗎?萬法由心起,還是由心滅,形象起紛爭,埋沒真種智,西來無二法,但尋心中寶,禪宗指心性,超生滅塵勞,了死形先死,得道品德高,幾字佛經號,只是解心勞,須悟經中意,莫執字數高,真假皆兩端,離此名得道!

濟佛曰: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祖師點破了這個「迷竅」,好讓眾生「覺醒」,若說真經幾字可以超生死,也是一個方法而已,因為上學如不教幾個字,眾生又嫌白讀,「達摩大學」的學生不帶書包、不帶筆,只要帶個心來就可畢業了。君不見許多學生書包背不動,功課寫不完,還不是123、ABC、ㄅㄆㄇㄈ均由這些字湊來湊去,就讓你讀不完,老師逼、家長罵,壓力大,心都扁了,氣亦喘了,人都快死了,讀什麼?有人想不開,甘脆不讀了,回老家了,故云:「燒掉參考書,放些輕音樂」,這也都是求得此心安樂。世人滿腹經書,不知消化,東奔西跑,今天哪裡靈,就到哪裡;明日哪個行,就到哪邊,鑽來鑽去,滿臉灰塵,哈哈!五字經、九字經,搞得世人發神經,達摩直指人心,來個「無半字」(只一字——心),傳個這一字才是祖師真傳,其它都是數字變化,任你千萬字,不離這一字。故云:「人千巧萬巧,不如天一晝」天道無私,任你有七十二變,還是不離如來「掌心」,所以世人不要給搞糊塗了,記住:祖師西來無一字,兩手空空心門住,暫且到處走走,一日兩手數珠,阿彌陀佛○,原來這個是真吾。願眾生認理歸真,得一萬事畢(守住本心),不要被這些末葉枝流所惑,得理(即好道理好道德)即得道悟心即悟佛,掃除障礙,斬斷形相,跑到那裡還是積德修身為本,故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八字真經,世人每日念此修此,才是修成千古不朽金剛體的大法寶



第六參 鸞門修身地 方便有法門

達摩祖師 純陽祖師 同降 癸亥年五月初一日

詩曰:鸞門教化勸修身。反省前非學聖神。柳筆桃枝開慧竅。沙盤現字可傳真。

達摩曰:純陽祖師為鸞門三恩主之一,近年來鸞門宗教宣揚極盛,著書立說,勸化人心,功勞卓著,皈依入鸞之修士亦不乏其人,然而鸞生在參鸞修道途中,是否能達到佛說的「究竟涅」呢?

純陽曰:鸞生最基本的戒律是「牛犬之肉不食」,煙者偶有見之,縱一時除之不易,但身處廟堂時嚴禁吸煙,否則將神聖廟堂搞得烏煙瘴氣,僅此一根煙就改不掉,要想「究竟涅」應該說是「坐以待斃」了。酒者亦宜禁之,若一切方便隨緣,則清濁不分.習氣未除,談何修道?許多人批評鸞堂鸞生修持不夠,即為戒律不嚴,俗氣太重,談吐缺乏道味,故難以登大雅之堂。故提高鸞堂素質為當務之急,希鸞堂主事率身先行,從自己之「身德、口德、心德」做模範,否則,雖名為「開堂」,只不過湊熱鬧,未能達到宗教教化目的,實為可惜。

達摩曰:純陽祖師不避諱忌,掀開自家底細,可謂「直指人心」,真是用心良苦!達摩本不管人家閒事,但因求好心切,有呂祖在此,故今夜亦伸出「廣長舌」嘮叨一番,將鸞堂缺失略為指述:一、鸞堂恭奉三教聖神仙佛,身為鸞生是否曾研究三教經典?儒理、佛戒、道行已遵循多少?如未深入三教經藏,徒然恭奉三教聖人,恐難得其真傳妙諦,實虧為三教門下。二、鸞堂本遵儒家理義、守佛家規戒、道家德行,實為不偏不倚完美教派,融合精英,調和三教,住世、治世、出世三者兼備,誠為應潮流所趨,一種理想宗教。正如一個現代人,必具備各種智識、學問、技能才算是一位有道德學識之士。鸞門對於三教聖人,各給予同等遵崇,正為儒門孔夫子大同世界之心胸,既入宗教修持,視眾生平等,視其它宗教更為不二。故皈依鸞門,修心造化,一理通三,道在我心,為融會貫通,務必潛研經教,以免不知所以然,才可配為鸞門子弟。以上為達摩對鸞堂之寄望,盼諸鸞生奮勵精進之!

純陽曰:祖師慈悲,教化鸞門子弟,甚謝之!鸞堂扶鸞開沙,以現代人眼光觀之,或僅視為一種道術之流,不值一視,然在宗教立場而言,各教皆有其各自感應,鸞教以沙盤現字,其教化水平,已提升為文字道義,非是道聽塗說可比。至於其感應深淺,所顯示教化文筆程度之高低,雖因人而異,然其神道設教、道德感召所激發向善意志,實為宗教本身之要素,故鸞教在教化人心之工作上,每有卓越立效之功能,在此無神論猖獗(發音昌絕,乃狂妄放肆)時代,鸞堂之提倡有神、多神(度多種信仰者)不啻(乃不止、不僅,啻發音赤)是一種應時應運之宗教。雖有一.二淺見之士,詆毀神靈降乩之事,然神靈本來不滅,至誠求之有感遂通,故三教聖靈所述鸞文,當不離經教,則可深信不移,願世人多近鸞堂參道,自有所得焉。

達摩曰:鸞堂是個修身的好地方,鸞生不起排斥他教的心念,這點是值得鼓勵的。看到許多宗教人士,一提起不同教派宗教,便咬牙切齒,有加深仇大恨,凡此種宗教人士,已遠離他的宗教修養風度,非聖人的寬大心態,實堪悲之!

純陽曰:信仰宗教目的在修身、平心、積德、行善、助人……,宗教雖有不同,此心無二,願世人各發慈悲心、博愛心……視各種不同人種、宗教的人們,都是兄弟姐妹,各自為謀人類幸福而努力吧



第七參 暑氣真煩人 冷靜最為要

達摩祖師 雪山童子 同降 癸亥年五月十二日

詩曰:暑天最喜送冰來。惡霸為何吃不開。人性本慈好善客。沖些涼水化千災。

達摩曰:這個大熱天真是無處可躲(無明火大)

童子曰:祖師怕熱,何不到雪山來避暑呢?

達摩曰:雪山到處堆積冰雪,我到那兒恐怕又受寒凍了(不能隨遇而安)

童子曰:來雪山修煉成為「凍凍果」,也不錯啊!

達摩曰:童子還蠻幽默,我看心若不靜,吃冰淇淋還是冒汗。今夜我們既來到台中聖德寶宮,看到聖德諸生在這裡排班參鸞,雖然有電扇吹不停,但他們還是熱汗直流,乾脆我為他們消消火氣吧!

童子曰:甚好!聖德寶宮的宮生熱汗直冒,我看是有來由的。哈哈!我伸手向他們額頭一摸,皮膚是涼的,汗是從那顆「熱心」發出來的,這沒有關係,流一些汗,排除一些廢氣,可以消暑、減業,增進身體健康。

達摩曰:人不流汗不行,但不可白流,做壞事流汗,則是白流。童子我們來化一壺涼茶,給聖德寶宮諸生消消暑氣吧!

童子曰:好啊!準備一壺清水,我們兩人來施法唸咒,製造一壺「佛家仙人茶」,諸生有口福了。

達摩曰:水性柔順,世人你不要太剛強,順其自然些,像這一壺水,順其自然,流經了多少地方,它仍然不失原來本色,清澈見底;涼啊!(施法……)

童子曰:水無顏色,一本自然的原泉,歷經多少路程,勇往直前,永不退縮,它明白此去是犧牲自己,供人飲用、洗滌、灌溉,它能得到什麼?但它永不退卻,這種精神真是令人起敬,尤其夏天沒有你,人生乏味,涼啊!(施法……)

達摩曰:水不擇居處,隨緣而流,無心無執,一本天然,故曰:「天然之水」!

童子曰:水不擇人而用,任由世人去飲用、洗滌、除污,不論身價,可上可下(高樓地道無處不至),精神可嘉,故贊曰:「地上活寶」!

達摩曰:天地不能無水,人生更是以水為活命之源,故知水有非凡的用處。世人每日喝了那麼多水,應該發揮它的新陳代謝作用,洗去污穢身體、腸胃,使你成為一個清淨的人。

童子曰:壺水已經提上來,我們二人再合力施化涼茶,以為眾生消暑、淨業、去病吧!

達摩曰:好的!……洗去塵污,汗水自然涼了一半;靜下心來,調合呼吸,又涼一半。此為卻暑秘法,可習之。哈哈!施法已畢,涼水已夠涼了,足供聖德諸生解渴了。再來參道吧!一人喘氣熱汗直流,該如何為他解暑氣?冷氣。電扇。紙扇。冰水。冷水。諸生答之……

廖生答:用冷氣——最涼。

林生答:用紙扇——自然涼。

陳生答:喝冰水——透心涼。

許生答:吹電扇——涼又涼。

呂生答:飲冷水——冷暖自知。

達摩曰:這些都會「涼快」,但「涼得快」,也「熱得快」,如這些都不用,不是溫度又回升了嗎?如何消暑?

童子曰:馬達熄火——不動、不熱了;心靜、身靜,自然涼了。

達摩曰:世人常起「無明火」,燒燬功德林,像這個大熱天,大家要心平氣和,才能見到天堂舒適景象;若是暴怒叱喝,則如地獄刑罰了。哈哈!適逢濟佛也來聖德寶宮,蒲扇不停擺動,是否你也覺熱呢?

濟佛曰:哈哈!我本不熱,因眾生太熱,一片火熱逼得我這副佛體發燒。好在「金剛不壞身」,雖烈火也熔化不了,只是溫度升高一些而已!

達摩曰:你這把蒲扇在當今人口擁擠,暴戾氣氛瀰漫的世界,我看是不管用了!

濟佛曰:達摩一語道破,人心太壞,污穢太深,這把蒲扇確已難扇醒世人,有時想扇滅無明火,反而助燃,但沒有關係,待他燃後成灰時,我再從灰中尋找他的一粒「原靈」,這是不生不滅的,此時來為他點化、還魂,就容易醒了。佛度有緣人,許多人被我的蒲扇一點,立刻頓悟成佛呢!

達摩曰:如何見之。

濟佛曰:扇其死灰,現其火種。復燃生光,照見本性。滅諸形相,毀盡無明。舍利生光,即是佛陀。

達摩曰:濟佛妙指,點破迷障。天月潭心,清明如鏡。視而有影,摸之不見。若有若無,真道在焉。

童子曰:談天說地,總歸一語。冷熱變化,全在一心。守此不動,任它循環。寒暑迭易,我得自在。



第八參 養虎為大患 世人慎行之

達摩祖師 伏虎尊者 同降 癸亥年五月廿九日

詩曰:飛鸞響出磨沙聲。無墨修書聖筆成。請問誰來敲石木。旁人聽得膽心驚。

達摩曰:今日邀伏虎尊者降臨台中聖德寶宮,表演特技給聖德諸生瞧瞧,你看尊者騎著一隻老虎駕到了!

尊者曰:受達摩祖師之邀,來聖德寶宮與諸生結緣,諸生有法眼者可觀我坐虎而來;未具法眼者,但觀沙盤磨沙,虎威十足,且勿怕怕!

達摩曰:尊者伏虎慣了,一朝若被虎伏,不知滋味如何?

尊者曰:伏虎——如動物園馴獸師,管叫虎豹獅象屈膝聽話,此刻這些猛獸老虎,獸性已化為人性,勝過社會上流氓、惡霸、殺劫、淫掠的惡行(此刻人性已轉為獸性)。世人心房中也養有一隻猛虎,如不好好馴伏牠,常傷人、吃人、害人,久之,則已失人性而墮入獸性,來世披毛戴角有份。虎伏——若讓獸性坐大,不加管教,有一天虎獸成為主人,馴獸師生命安全受到強烈威脅,加被虎制伏,斯時落入虎口,生命旦夕,豈不危哉!

達摩曰:但見尊者坐下的老虎,甚體人意,柔馴服從,毫無凶性。

尊者曰:此虎已由獸性轉為人性,再昇華進為神性,故稱「神虎」。「虎心」可變「佛心」,總之,在於一念之差而已!世人心中養虎為患毫不自知,小虎尚無大害,一旦成為「老虎」則危險了!

達摩曰:今天我特送聖德諸生一隻老虎,帶回家中,今夜共居一室,明晨各將心得報告周知!

宮生曰:與虎同居一室,整夜免睡覺了,被老虎咬傷或吃掉怎麼辦?恐怕今夜難度到明晨呢!

達摩曰:與有形老虎相處,世人覺得可怕,自己家中養了一隻無形老虎卻不知害怕,貪圖肉慾,充滿妄念、衝動、自私……這隻虎子潛伏於人家,世人卻喜與之為伍,久之同化,人成虎相猶不自知,真是「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養虎遺患,願世人趕快打開心門,探視爾家「虎子」已多大了,速速捉到動物園放生吧!尊者有伏虎之力,表示道高一丈,魔高一尺了。

尊者曰:何以說之。

達摩曰:道高龍虎伏,你騎在虎背,不是比虎高嗎?

尊者曰:我正騎虎難下,該怎麼辦?

達摩曰:哈哈!你看著辦。

尊者曰:我看是看,但不會辦。

達摩曰:世人們!我看你們都是在騎虎走路呢!

尊者曰:如何見得?

達摩曰:世上很多人,每日行著險事,常常下不了台,不正是騎虎難下嗎?

尊者曰:世人可以騎虎,但須騎神虎,你騎著它,萬敵走避,可保平安。若騎虎難下,反被虎咬了一口,不是得不償失嗎?虎者,猛獸也,世人心中養了一隻「猛虎」,不在深山修行,難怪世道不寧,就是這些為虎作倀者之虎人也。

達摩曰:希望世人把心中的「老虎」關好,與虎為鄰,威脅甚大,修道人的魔念就是老虎化身,這只「老魔」甚為厲害,一不小心,就被它吃掉了

尊者曰:世人學我伏虎,如何伏法?真我在上,假我(虎)在下,惡念下沉,吾坐定不亂,則虎咬我如虛空,吃不到這塊血淋淋葷腥的惡肉,老虎沒肉吃,只得吃素修道了。養了一隻吃素老虎,晚上跟他睡在一起,又有何關係?此時跳下虎背,不是騎虎已下嗎?

達摩曰:如此不用伏虎,虎自伏了。既然虎被馴服,它也不能稱為「老虎」,應稱做「老佛」了,不吃肉的老虎,道行一定比人高呢!

尊者曰:這如何說呢?

達摩曰:專吃肉的老虎不吃肉,表示他的嘴巴不是「虎口」而是「佛口」,人卻以肉為食,不是像虎口嗎?此時已遜給老虎了。



第九參 肚大懷佛子 關懷免遭災

達摩祖師 彌勒古佛 同降 癸亥年六月十八日

詩曰:學佛參鸞肚理空。因何十月跑西東。原來自在無憂子。不必掛懷如鼓隆。

達摩曰:今夜請彌勒菩薩來到聖德寶宮,看到彌勒滿臉笑容,如沐春風,心中煩惱一掃而空,且問彌勒您心廣體胖,大大的肚子,好像懷胎十月的樣子。

彌勒曰:哈哈!世人懷胎十月就受不了,趕著墮落跑出來透空氣,否則真是活不了。我懷了不知年的佛胎,還滿自在。

達摩曰:您懷的是「佛子」還是「鬼胎」?不然怎麼這麼奇怪?

彌勒曰:我懷的是「無憂子」,故無何掛礙,反覺輕鬆「不想生」呢!

達摩曰:懷胎不想生?真是天下奇聞!

彌勒曰:世人懷胎十月就受不了,其腹如鼓,坐立不安,有甚者聽了一句逆耳的話,或看了一件不順眼的事,立刻受不了,漲了一肚子氣,馬上受不了,好像汽球要爆炸似的,不必等十月,胎子早就流產了。

達摩曰:世人忍不住氣,都成了「流產子」,所以養不活幾個「佛子」,實在太可惜了。

彌勒曰:涵養肚量才能發慈悲心、歡喜心,否則為人處世沒有一點肚量,好像懷胎的婦女忍不住十月的痛苦,哪能得有一個「心肝寶具」、「掌上明珠」呢?——既然「凡胎」懷不成——流產了,「聖胎」更不用說。凡胎十月,聖胎十年,世人到底能夠懷幾胎呢?我看各個都生不了佛子呢!

達摩曰:彌勒佛肚大如海,不如生幾個佛子給世人收養吧!

彌勒曰:世人都太自私,不是親生子恐怕又沒有愛心,自己如無法生佛子,我送一個給他,如能用愛心加以撫育,視如親生骨肉,則就可家家有佛子了!

達摩曰:世人該覺悟了吧!不要給彌勒看不慣,又收回他的「佛子」。

彌勒曰:非我看不慣,而是佛子住不慣俗家。

達摩曰:對了!佛子生在佛家,住在佛家,這個家庭如果沒有一份佛的氣氛,則萬佛同家了。

彌勒曰:為了給達摩充飢,我帶來了三個包子,請達摩任選一個。

達摩曰:這三個包子包藏禪機,一個包肉,一個包菜,一個裡面空空,到底要選那個好呢?不知如何下手?既然祖師誠意請客,還是挑一個給我吧!

彌勒曰:一、肉包子(代表惡)你不適合吃,這個包的是肉胎送給凡人吃。

二、菜包(代表善)尚合胃口,但是有菜有肉不離善惡,想吃菜包雖佳,仍有分別心(見不善,起嗔心),送給一般修道人吃吧!

三、空包子(非善非惡——無執)這個包子實非包子,雖言無包,實乃包容一切,心懷空空,了無掛礙,不飽又不會餓,最合達摩祖師吃了。

達摩曰:感謝彌勒佛賜我這個空包子,原來就是「彌勒包」,說他肚大,無所不包;說他量大,一物不存!原來此包包的是虛空(差惡皆度),懷的是佛子,世人們——你們在修道的途程中,吃的是什麼包子呢?



第十參 人生兩把鎖 前途自己開

達摩祖師 地藏菩薩 同降 癸亥年七月十六日

詩曰:陰魂七月九幽來。借問鬼門誰打開。佛地在心無佛蹤。可憐魔念守靈台。

達摩曰:地藏王菩薩慈悲,才有七月打開鬼門一次呢!

菩薩曰:哈哈!達摩言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中的鬼魂各個都將「良心」的一把鎖匙丟掉了,所以出不來,每年七月才能向我借用乙次,非我不慈悲,而是鬼魂們自己不好好把握。

達摩曰:菩薩說得好,世人本來有兩支鎖匙,一支開啟天堂門,一支開啟地獄門,如今不知還剩幾支?諸生答之。

邱生答:二支。

達摩曰:哪二支?

邱生答:還是天堂、地獄那二支。

達摩曰:不止吧!我看你口袋裡滿是鎖匙。(就是煩惱打不開)

許生答:可說無鎖匙,也可說有很多鎖匙。

達摩曰:一支鎖匙一個門。你大概擁有幾支鎖匙?

許生答:無半支。

達摩曰:不鎖雖好,盜賊來偷怎做辦?

許生答:靠自己,靠鎖終究無用。

達摩曰:鎖小人還是鎖君子?

許生答:小人需用鎖,君子則不用鎖。

達摩曰:有人曰鎖匙是鎖君子(這個偽君子打不開門就作罷了,尚有良心)。小人鎖了又何用?

許生答:小人硬闖地獄門,那就需要特製的鎖了。

達摩曰:盜賊來了怎麼辦?

曾生曰:本來無一物,管他去偷。

達摩曰:原來無一物,盜賊也空空,縱然他來了偷不到東西,僥倖不犯罪。你空他也空,你佛他是否也是佛?許生答:是佛。

達摩曰:錯!手雖偷無物,心裡起盜心,怎麼言是佛?所以空者要真空,如得假空也是罪。人生在世有無限的難關、門戶、大小抽屜、金庫、銀庫都有鎖,人生不能沒有它,只要隨身攜帶,將它溶成智慧之鎖,則天堂地獄人間到處可去。只怕去了回不來,若能來來去去則有一把「萬能鎖」又有何妨?世人多少煩惱痛苦解不開,將自己關在痛苦牢寵內,這才是悲哀。如能握著一把智慧萬能鎖,則到地獄又有何害怕的事?世人因進得去出不來,地藏王雖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世人也學他如此說,但地藏王入地獄能出地獄,你能嗎?如果不能最好還是不要說這種話。地藏王菩薩您以為如何?

菩薩曰:我來到地獄是有原因的,如傳教士到監獄去是為了傳播福音,世人到地獄是犯罪受刑,兩者不同。所以世人不要執迷不悟,作惡多端,還自詡學習我的精神,要到地獄來呢!

達摩曰:世人如能心無一物,不自塞心門,則痛苦煩惱不生,離開地獄之門已遠。如果無事找事,無罪找罪,那麼自己往地獄之門而去,這個門一進去沒鎖匙,自開不了,須向地藏王菩薩借用,這是多麼麻煩的事。其實世人各有能力開啟任何難關,皆因自私、貪慾、憤恨的心,麻木了你心靈的鎖匙,所以生銹不堪,只有拜託他人為你開啟了。自家的門自己無法開啟,喪失了這份權力與能力,不是很悲哀的事嗎?從今起願世人找回你那只天生俱有的「生死門之匙」,為自己生死之路啟開自如吧!



第十一參 中秋賞月 一指烏雲開

達摩祖師 月光佛 同降 癸亥年八月十一日

詩曰:佳節中秋月亮光。花前月下好徜徉。伊人心事知多少。美夢醒來哭一場。

達摩曰:八月中秋即將來到,世人都懷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憧憬。中秋的月亮可以說是很富有感情,不知何因?

月光佛:中秋的月特別圓,加上秋天氣候轉涼,感覺秋月柔美,人特別喜歡。

達摩曰:月圓人喜歡,人圓月亦喜歡。可惜幾個人能處事圓滿無缺呢?如能做到無缺點,相信天上的仙佛看到圓滿柔和的世人,也會起歡喜心,人曰:「賞月」,天曰:「賞人」。人既能被天上仙佛賞賜,也會博得世人欣賞,人有這種圓和氣質,天人皆大歡喜,雖住人間如在天上了。

月光佛:達摩祖師說得是,月不但要圓還要明亮,不被烏雲所遮,才能顯出它本來皎潔面目。世人你們光明的心,此刻有多少愁障、欲幕、煩絲遮住呢?這樣天上星多(雜念多),心中月不亮了。每到夜裡,世人無法上道,非借外來的光引路不可,這外來的光是什麼?就是「外功」。燈會亮,靠什麼?……油、電,這是「內德」。世人行道如缺乏「外功」、「內德」者,只可白天做佛了,晚上是摸不著出路的。所以白天做好事修道德,晚上也是要做好事修道德,才能夠白天為「日光佛」,晚上為「月光佛」。否則白天做佛祖,晚上成魔鬼,暗地裡做事會碰上鬼的。但願「中秋賞明月,一指烏雲開」。

達摩曰:中秋月圓,世人心要圓;中秋月亮,眾生心要亮。現在的修道也要請求圓光無雲,才能心無掛礙,明明自性,成就正覺,今說「光明收圓經」,以利眾生參修:

明明德光佛。佈滿大宇宙。分身千百億。度人恆河沙。仁慈正善念。列列聖尊祖。廣傳真道脈。苦海渡法舟。淫邪念先斷。生死免遷流。嗔怨轉平靜。清涼地上生。貪財起妄念。罪緣瀰漫深。願發菩提心。目視正法藏。萬教同根生。枝葉分彼此。落葉歸淨土。寂滅不相爭。心燈遞祖脈。法門見本真收圓歸一念。自性真祖師。東土依無生。西方拜古佛。離形不著相。萬念歸南無。心圓一切圓。念收萬劫收。願體收圓意。生死自作主。信吾一指禪。了斷諸惡業。當頭一棒喝。立地可超升。頓悟祖師意。西來收圓成。消災滅劫厄。念此光明經。得道成正覺。心燈永常明。達摩真實義。祖祖依此行



第十二參 鳥巢空中宅 大雨不積水

達摩祖師 鳥巢禪師 同降 癸亥年八月廿五日

詩曰:法種因緣熟自生。荒山無路欲何行。青青翠樹遮天日。一點真心悟道成。

達摩曰:鳥巢禪師今夜不歸巢嗎?

鳥巢曰:巢屋已壞,欲歸何處?(天地滅時你歸何處?)

達摩曰:自家心窩不朽不腐,居之安然;草木之窩,不耐風雨久淋,即將毀壞,斯時又要再築新窩,真划不來!

鳥巢曰:禪師說得是,世人你認此身為「我」嗎?「他」權藉你暫往數十年,就要「趕你走了」。

達摩曰:世人不要高興,以為此窩是免費讓你住,他是「租你暫住」的呢!

鳥巢曰:正是!世人為了這個「假窩——我」,花了多少錢——吃、穿、生病,為「他」煩惱,可說每天都付出「房租」,三餐不離「本行」——「這家本行」就是「本家銀行」,你正向他「貸款」維生呢!每日都在還本付息,這是一間「最高貴的房屋」,所以說「人身難得」呢!

達摩曰:禪師說得好,你已看破了此點(真假已能分,以性為主,以身為副),所以不戀舊窩,跳出這個小「巢」,飛昇自由,四海為家,免付房租了。

鳥巢曰:哈哈!世人你們每日付房租划不來,我今教你們不必付房租方法,從今天起將這個「你」「帶出來」,利用他為你賺錢,不但免費住屋還有利可得,為你賺一些「天財」!

達摩曰:禪師果然妙法!世人不要每天為「假體」勞碌不停,花錢還造罪,現在起,要假體為你行善做好事,腳教踏上佛堂、走聖地;手教他翻經書、攜老弱、不可妄動;口教他說好話,不可歪理邪言,胡亂撒謊;眼睛教他看經書、做工作,不要亂瞟亂看,給這位「假我」變成了「真我」,小人成為君子,縱然你付了房租,也是沒有白費,(一個月付五千,賺了五萬)。一個有良心責任感的人,不但居住房屋要付房租,屋內了,「妄念」要清掃;房子破了,曉得修補。世人啊!你的假屋破了、髒了,不知打掃修補害得這位「真人」住在裡面生病,或起了危險,真是「害人不淺」!

鳥巢曰:我們下樓去吧!

達摩曰:聖德寶宮旁邊空地上,有人開墾一塊菜園,播種了不少種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為什麼有些種子播了下去,沒有生出芽呢?

鳥巢曰:我翻開泥土,探視一個究竟。哈哈!這粒種子叫它不應,也不探頭出來,真是莫名奇妙!

達摩曰:我用法眼看看!原來它是「不生不滅」的真種子,它深知長了芽,不久即將被採食,故甘脆不生也就不滅了。世人你既生於世,來日也將滅於世,不如來個不生不減,有「我」在,卻不生出「你」來,如此免了輪迴。但是幾個人能忍著不出頭,守著不忘本呢?這些種子不出頭卻在這裡頭,不忘本來事,保持本來面目,故世人摘不了它,俗緣既斷,聖域可登了。

鳥巢曰:鳥兒不生蛋,子孫哪裡來?生了蛋即移不了窩(種下惡緣),若不生蛋,則天涯海角任我飛翔,隨處可以安居。既下了蛋,有此輪迴種子,就得盡天職去孵化(了緣),孕育著子子孫孫(廣植菩提),再將它們帶往空中去,如此生蛋也無妨。說偈曰:只因因緣生,還得待形成,不把此情斷,孩兒照樣生。世間難解脫,皆是不了情,慾海千尺浪,波濤實可驚。慈航現大士,度人彼岸登,萬物同根源,人鳥亦求生。悟道無先後,一覺吐心聲,無巢空中住,還本證大乘。紅塵堆裡學無為,縛得浮雲何快絕,浮雲散盡繩結空,生滅中見不生滅。

達摩曰: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一念不生心澄然,無去無來不生滅。禪師說此偈,意義深刻,世人學佛修道,如能放得下,看得開,如鳥巢雨水滴不滿,才是「空屋」,正是「鳥巢空中宅,大雨不積水」。世人們!你的「心房」是否發漲,或裝滿了石頭,壓得喘不出氣來,這些都是石頭壓「笨蛋」,完了!



第十三參 道大理微妙 低頭看青天

達摩祖師 太子元帥 同降 癸亥年正月十八日

詩曰:道大理微莫妄猜。千金不識問男孩。竹竿蟬住無風險。大漢登高跌下來。

達摩曰:今太子元帥與吾同臨台中聖德寶宮,正是大漢帶小孩,不知哪個功夫厲害?

太子曰:祖師德高望重,我如一粒砂,那能比上您呢?

達摩曰:哈哈!不要小看自己。道雖大理卻微,所謂「理微」就是平淡無奇真滋味,吃得慣的人才是得道人。若須加油添醋才嚥得下口,這都是有偏好的人。元帥年紀雖小,但這僅是外表形象,你的佛性與我無異,都可以提筆揮鸞,誰的道行高還不知道呢!

太子曰:祖師大心細,故能得道,剛才所言卻是一針見血。

達摩曰:一針見血才有救,若要等到一刀見血,我看已是重病送上手術台上了。因此,不要忽視這一支小針,如能對症下藥,自能起死回生。

太子曰:這隻小水管阻塞了,請祖師進去清掃吧!

達摩曰:哈哈!大的到此反而無用,窄地洞,人卻輸了螞蟻,我鑽不進去……。

太子曰:我用竹竿「通樂」吧!

達摩曰:通水管之物必比水管細小,才能通之,人修大道,如果不腳踏實地,用十分竹竿要通五分水管,只有自障道路了。所以在人前點個頭,鞠個躬,矮了幾公分,自然可以進門。修道人,道德要高,心性要低,才能進道。否則汽車走田埂,是難行的。所有車輛,寬度一定比路面積小,才能前進轉彎,否則走不得了。

太子曰:祖師啊!你看這只豎立的竹竿盡頭上,有一隻蟬在那裡快樂唱歌,不知你也能爬上去嗎?

達摩曰:我若是「自大」者,就不能上樹,若願做螞蟻微小,不但「螞蟻上樹」,還可爬上這只竹竿頂端,甚而爬到這只蟬的頭頂呢!

太子曰:哈哈!果然「能屈能伸」才可來去自如,你一葦渡江,相信是用這個功夫吧!

達摩曰:一片樹葉在螞蟻來說,可以言為一隻大帆船,我當時就是心空萬物,將自己化為一粒小塵,乘坐著一葉蘆葦,才能飄洋過海。世人如能知足者,生於貧困之家亦覺綽綽有餘;心如不能知足,雖生富貴之家,猶覺欠缺甚多。不足與有餘,同是一心轉念分野,大如小,小如大,可大可小,則如大法師變化自如。各位的心如此善變,為何變不出什麼東西,這到底是何因呢?

太子曰:我看世人,都是自大,所以裝不進去「道器」裡面,只好成為「道外人士」了。

達摩曰:一粒種子可以長出一棵大樹,這都是因小而大;一棵大樹生出許多小種子,都是因大而小。樹既能小而大,大而小,故能成其器。世人學道也要能屈能伸,可大可小才能夠應世適性,否則如一條鹹水魚放到淡水中就氣絕了,故「隨遇而安」的人,才能夠得到「真快樂」,「隨緣而修」的人才能夠得到「真道味」。修道無奇,吃飯飯鍋即有,不必四處亂尋,求道自心即是,何必妄求呢?

太子曰:道大理微妙,所以小可以成其大;低頭細細思,水中亦能現青天。眼前即是道,何必抬頭望雲裡呢!老祖師打小孩,兩人皆痛,聖凡本一,勿起分別心。今日達摩祖師為你指玄,快開門迎接活佛進來。世人啊!不要關閉「迷魂竅」,以免老死「悟不了」!



第十四參 自度顯能力 調劑煉佛身

達摩祖師 慧能禪師 同降 癸亥年十月初一日

詩曰:自力更生莫靠人。青山綠水爽精神。家中活佛勤參拜。火宅清涼漱玉津。

達摩曰:有云:「靠山山倒,依勢勢傾」,到底靠誰為佳?

慧能曰:一個人若恃(發音是,乃依賴、依仗)勢自以為有靠山,便不按理出牌,倒霉還是自己。許多賭徒求神相助,想靠神力,終不可靠,若靠運氣亦十賭九輸,所以曰:「靠不住」。因此要找一個「戒賭的郎君」才算「可靠」。自力更生才不致貧窮,那些想靠誰的人,十個有九個後來都無依無靠。

達摩曰:學道者要靠誰呢?我今舉一例,一個演講者,平時不努力,叫人打了一張草稿,登上講台,對著講稿開始口沬橫飛,講到一半突然一陣狂風將講稿吹得老遠,此刻這位演講者,已無講稿可看,剛才神氣之情,頓然全消,啞口無言,不知所措,兩眼瞪著台下人山人海的觀眾,一時下不了台,台下聽眾開始發笑,主持人只好出來打圓場說演講稿丟了,改期再會。從此這位演說家,聲望一落千丈,人們認為他只是信口開河,看台詞而已,並沒有講真心話,而是靠別人打稿說話,對其崇拜大打折扣。世人啊!你們是從自心修道,還是靠外力,像這位看人答案,照單唸咒的演說者呢?

慧能曰:道由心學,佛由心念,靠自己自渡,才是正法,若靠佛渡,佛不來時,你怎麼過河?一個幼稚園學生要父母或老師帶他才曉得回家,如果一個中學生、大學生,還要老師、父母帶路才曉得回家道路,那就慘了!他不是愚癡就是嚴重缺陷者。各位聖德寶宮門生們等一下自己知道回家嗎?你從哪裡來,就知回到哪裡去!

慧能曰:浪子忘了祖家,女兒忘了娘家,老祖父與老母娘正念著你們呢!

達摩曰:世人還是自己尋回祖家吧!搬了幾個地方,就忘了故居,真不應該!去遊玩時自個兒曉得去路,回來時卻迷了路,發發良心,現現本性吧!自己既然能來,仙佛又為你們點燈開覺路,難道還不知自己走回家,想靠神通法力嗎?哈哈!皆不可靠,靠你自己雙腳腳踏實地,邁上聖道,遠離是非、情慾、自私的路上,自然踏上歸途。

慧能曰:仙佛屢頒聖訓經書,這些「講義」「原稿」你們看了不少,只會照字念唱,一天風來吹掉了,你們不又是啞口無言了嗎?靠自己吐露一點心聲,以真心來行道吧!世人不可恃靠外力,須自修始能得道,請達摩祖師為眾生講述修持妙法吧!

達摩曰:當知歷劫金剛體,即是浮泡夢幻身。修道無難,須從自己身心下手,打造佛身用自力,可以「調和三法」為之,所謂調和三法者,一曰節飲食。二曰調睡眠。三曰調心。世人學佛修道,若能以此三者調適,乃可修道而無弊。

第一調節飲食——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食若過少,則身憊心懸,意慮不固。若食穢濁之物,則令人心識惛迷,若食不宜身之物,則易動宿疾,身心違戾,俱非得定之道,故云:「身安則道隆。」

第二調睡眠——眠是無明之法,雖不可縱,然若都不眠,心神虛幻;若眠過多,非惟廢工,令心晦昧,善根沉沒。當念無常,調適睡眠,全神氣清潔,心念明淨,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

第三調心——生活之中,行住進止,須悉詳審,若所作粗獷(乃粗野狂放獷發音廣),則氣息隨之而粗,氣動則心散難聚;至於守靜,亦不過逸,故當持身安靜,常使心息調和。若欲習坐,可用先天坐法,最為恰當,吾今述其坐法先天坐法:

一、坐時宜先盥漱,取潔淨之意,且可固齒,寬緩衣帶,蓋恐束縛,有礙氣之流通。

二、坐時宜潔所以免污濁,宜靜所以防擾神,至神像前或經書前坐者,蓋如在上,如在左右,乃可以感乎真靈真氣也。

三、用先天坐法,取自然之意,譬如胎兒平坐氣海,決非盤腿,正身端坐於椅子上即是,自首至足,均要端正平穩,尤宜注意者,頭不可仰,亦不可俯,腰不可曲,亦不可挺,兩手心加兩膝上,取心腎相交,水火相濟之意,坐久氣通,自能知覺,口輕閉,蓋恐呼吸由口出,氣息不平也。舌輕抵上顎,不必捲舌抵至中間,但抵於上牙根之上可矣。此時如有痰涎宜吐出,吐時宜輕,若系津液,則徐徐嚥下,不可猛,以防噎也。兩目垂簾,就像垂簾子一樣,不要太開,不要太閉,太開則散亂,太閉則昏沉,先視鼻端,是定一準則,以取正中,然後收視返聽,知竅不守,純任自然。注意返聽,亦是返聽祖竅,祖竅本無聲可聽,惟將耳之根性,注於此耳,心一處,一處祖竅也。心無繩,何以曰?以意之,心及耳目歸於一處,神凝而氣化矣。(祖竅即玄竅也)

四、坐時宜有鎮定工夫,心乃可平,氣乃可靜,初坐游思妄念必多,但思念一起,即能自覺,仍用收視返聽心一處之法,以守祖竅,思念自然慚慚摒除,但須一守即放,呼吸往來,純任自然。果能平心靜氣,呼吸自然勻細,若有心調之,心將住於呼吸,離空而外馳矣。

五、初坐只宜短刻,三十分鐘可也,時雖不長,習靜初步,最為適宜,若貪功躁進,勉強久坐,不傷陽,勢必受病,惟不可時時分心看鐘,約略計之,多三.五分,亦未始不可也。每日坐一次,不可間斷,人身——小天地,陰陽二氣,一日一周,今日坐,明日不坐,動靜功夫,便不相接續,學道貴恆,豈可出此。

六、坐畢以兩手搓擦頭面四周圍數次者,乃坐後調理,所以助氣脈之流動,並因坐久,週身毛孔鬆開,出濁汗,而面部亦然,易受風寒,故搓手使熱,擦之即閉,男由後向前,即從腦後抹至面部。女由前向後,即自面部抹向腦後也。緩行百步,再出坐室,因久坐後須舒散,且免受風寒。

七、已午之交(早上九點至下午一點,田陽生陰。亥子之交(晚上九點至一點),由陰生陽,準時以坐,固佳。惟有事者,不能勉強,得暇則坐亦可,至日久功深,自然念念不忘於坐矣。疾風、大雨、雷電、日月蝕、不宜坐者,因值天變,陰陽不和,人與之抗,氣必不順。饑則氣無運動之力,飽則氣有壅塞之虞,故皆不坐。旅行,指在舟車中而言,坐欲其靜,而舟車則動,動靜相返,故不宜坐之。

彗能曰:學此三法,自己努力,對修行的幫助,效益可以見之,願世人傚法行之。



第十五參 指玄有妙論 佛徒一起參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月廿六日

詩曰:道人無事兩頭空。一樣葫蘆一樣風。萬水千山足底過。仍然雙腳在家中。

聖示:歷盡了千山萬水,走遍了東南西北,為普度眾生,轉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家中來。人說我在家中坐,佛從天上來,這就是達摩面壁的原因,

有人問:人在家中坐,佛從那裡來?哈哈!「空中」來,悟了嗎?

又示:今夜起改變方式著作達摩指玄寶錄,先與楊生對答,希諸生及聖德讀者準備問題,下期可以發問,最好是有益眾生的問題,可以借此機會,啟迪眾生,玄開迷,以資證道。楊生有何問題可以提出。

楊生問:請問達摩祖師,指玄之意為何?

達摩答:指玄即點玄,世人玄關阻塞,都走旁門左道,故吾指其玄中正門,引導他歸正道。

楊生問:如何點玄呢?

達摩答:玄關正戶,生而俱在,死後不無,此一玄妙關竅為入道之門,非點破,世人不能明心見性。

楊生問:用火柴點燃乎?

達摩答:非也。火柴一小頭,若先著火,則化為灰燼,況玄關有相無相,有相者,如銅牆鐵壁,火不能燒;無相者,玄溟空空,無物能燃。點化即如天上月,溪河盡現形,欲尋真方位,只有借手指點之!今日言指玄,其意相同。天上之月摸不著,溪河之月又如夢幻泡影,故所謂「指玄者」,就是借手指為羅盤,如指南針示世人行道方向。再者玄關阻塞,門鎖不開,以此萬能手打開,喻人用足行道,用手辦道,用心成道也。

楊生問:祖師之開示,弟子略明。世俗有謂:「人心隔肚皮,不可測之」。祖師道高,遇此難題,如何解之?

達摩答:人心隔肚皮,你說深奧難測,吾言淺顯易知,聞其言,再觀其行,自然證之一切真假,吾曰:「佛心隔肚皮。」只要去掉這一假皮,真佛就在裡面了。不信的話,你打開玄關正門,探頭進去看看,盡都是活菩薩在裡面居住呢!

楊生問:肚皮裡面沒有寄生蟲(毒蟲)的話,我看就是「菩薩腸」了。

達摩答:好好!好心腸勝過好食物。

楊生問:弟子不解其意?

達摩答:沒有好的心腸,吃下了佛果(點心),也是變質,故世人懷有一條「好心腸」,自能吃下「凡俗物」。

楊生問:這是何意呢?

達摩答:好心腸就像金剛心,可以磨滅一切外緣;菩薩腸可以吸收一切毒質,將罪惡化為烏有,是污泥中栽蓮花。

楊生問:在鸞堂學道者,其品位如何?

達摩答:山河大地皆有道,故云:「青青翠竹,無非佛法;鬱鬱黃花,皆是菩提」堂堂正正,明明白白,如此而修,不論屬何門派皆能有成。至於其品位,看各人修持工夫而定可從理悟多少?行功多少?品性多少?結緣多少?修持多少而定其位。現今之修道,行行出狀元,只要專心進取,恆心不怠,一定有成。但有一點須注意,要達上乘之果,必須有上乘之智慧與上乘之功德,始能證上乘的寶座。

楊生問:何謂上乘之智慧與上乘之功德?

達摩答:所謂上乘之智能即理通道明(乃了解善惡因果報應之道的宇宙真理與人生為人處世之好道理好道德之重要行持等),不為形相所惑,或生分別心,或起人我相。上乘之功德者,任勞任怨,無為佈施,但求奉獻,不求報酬,對人對天如一,以吾本當如此做而做,即是合道,此為無漏功德、上乘功德,人能如此,即入「真道」,可登「極樂」——行道者之心境;可返「無極」——行道者之境界。此即證極樂界,回無極天了。

楊生問:已明此理,鸞筆之作用,對修持上乘品位有何幫助?

達摩答:鸞筆即聖神仙佛之代筆,若真靈下降,木筆傳真,理合正道,信受奉行,自成其真。反之,真靈未降,旁靈依附,木筆傳邪,理不合道,信受奉行,自成其假。修者不可不辨之。

楊生問:「極樂」與「無極」具是至高境界,祖師可以形容其情形嗎?

達摩曰:「極樂」之「快樂」非筆墨所能形容;「無極」之「圓通」,亦非筆墨所能圈圈。總而言之,得此,死而無憾也。

楊生問:如此值回票價,不去不是可惜?

達摩答:聖境非遙,足下即是,各位此刻站在此地快樂嗎?如能體會此中三昧,則立地成佛,何必遠求呢?



第十六參 門生問道錄(一)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月廿九日

詩曰:斬草留情根又生。春風一度泰山傾。一時錯愛千古恨。夢醒來時淚滿盈。

聖示:俗語得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修道子啊!修道若不修到根,滅時輪迴又再生,既明此理,需要斬念頭,斷業根,才能使淨土上,平靜如神,道人踏土,依然了無痕。

許聰郎問:現今之修道人有者想持齋清口,然因現實生活及種種客觀之因素,往往會造成職業上及婚姻上之諸多不便,有者甚至謀生困難,像這樣因想修道卻反而造成生活上的困難,請恩師慈悲開示,應以吃齋為重還是謀生為重?

達摩答:民以食為天,謀職基本作用亦是為了「三餐」,所以有言謀職為「吃頭路」,即在求得一條維生、可以養活自己的道路。何以言頭路?「吃東西」以口為輸入器官,口在頭也,這「口路」如果不通,則前路茫茫,敢吃頭路即是謀生求路。今人甚多持齋清口,因公司伙食不便而破拒於門外,以吾之意,初學者可先以方便齋(肉邊菜)為起點,待職業固定或家庭安穩後,年紀稍長再立願清口較為穩當,以得兩全其美。

藍再立問:如果從經書中,已得知玄關所在,是否還須經「明師」一指,才算是開竅呢?

達摩答:古人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書中得到玄關妙處,如能按圖索驥,求得其妙處而去行道,則此關可開。至於明師一指玄關,亦必須明白其一指之用意,既明此一指禪之妙意而去行道,自得其道。以此二者而論,已知大道之得法有二條路,即:一、由人點化。二、由書中文字點化。有言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因此,由人點化是會說話的老師點化。從書中得竅是由不會說話的老師點化,但仍以會說話的老師教學生受惠較速。以吾之意,先由說話的講幾句,再看不會說話的說些什麼,如果兩位老師都拜了,相信有益無害。

廖仁國問:鸞生吃中藥,有者藥裡參有「狗骨」之藥,此種藥是否可食?

達摩答:鸞門以「牛犬」之肉不食為初戒,中藥中如有狗骨,不食為宜,它藥甚多,可以代用品用之。

蔡明珠問:如果一個人今生知修善業,來生享福而忘了修,又造了惡業,輪迴不息,如何自度?

達摩答:今生行善,來世得到福報,但因人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又闡下禍患,此時要如何自度?當一個福人正在享福時,往往一時迷失忘我,造孽多端,有一天福盡之時,他才會找到自我,此時又必須從頭再來。摔倒了,才曉得平坦路已走盡了,現在換來的是崎嶇路段,此刻只好用心整修,否則路已走不通了,這也算「修道」。許多世人在得意時,不知「道」是什麼,一旦逆境迭來,災難臨頭,才曉得求神拜佛,此刻是在「求道、問道」了。世間法是相對法門,所以修道人常言:「我修的是苦道!」誰叫你在福中之時不知修道?福中修道叫「樂道」,禍時修的是「苦道」,世人此刻是修何道?就知自己是在福中或禍中。修苦道雖苦,但若恆心不退,腳踏不平心地,經過一段時間,災難消失(天下太平)又重踏其「樂土」了。

蔡明珠問:弟子前世業重,今世總是諸病纏身,請恩師慈悲開示,弟子如何進修才能消業,並得進道不退,達到圓通之境?

達摩曰:妳歷盡滄桑,皆因前生造業多端,故苦海大浪不息。你今生病苦不絕,家庭諸多不順,此時你求神拜佛了,修的是「苦道」,但也唯有吃苦瓜湯,黃蓮末,才能替你「消毒解厄」,所以說:「道從逆中來最有滋味」。今天你就是要把「滄海」變為「桑田」,不要覺得累,一堆堆土往海填,終能平復。你腰背痛,刀割數次,活刑也,忍耐吧!慶幸尚有佛緣善,故來此一避,多少有所幫助,矢志不退,就能度過難關。



第十七參 門生問道錄(二)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正月十八日

詩曰:白雪寒霜滿樹枝。輕風問道語還癡。原來此意非凡俗。忍得無衣即是師。

聖示:天氣寒冷,人們添衣;心地髒了,誰知來洗?手足乾淨,口裡芬芳,可是打開肚腸,無人敢聞!若你來問道,我就送你一把掃帚,這丟在牆邊死角的東西就是道,可惜都被世人輕賤了。

歐陽智純問:現代人應如何修持定、靜?從捨事應跡中,如何才能立於中道不偏不倚?

達摩答:修持之道剛才已說了,送你一把掃帚,打掃心地,可是別自以為有了掃帚,便亂丟垃圾,那麼不是自找麻煩嗎?故言「捨事」就是不要製造髒亂,掃完地要放下掃帚,否則整日拿著掃帚像什麼?拿得起,掃得淨,放得下,才是智慧者。何謂中道呢?把握自己,隨心而做。隨心不是所欲,是隨著原來的心意,不因外染而變心,如此隨著不變心之所欲,就是「中道」。再淺言之,學道無他,學做人而已矣。你不撞人,人又不撞你,最為安全,此即是中道人。

許聰郎問:修道者遇有人畜死亡,即念「往生咒」超度之,雖不知其梵文之意,但是否有效果?

達摩答:學佛者本慈悲之心,遇有人畜死亡,念往生咒度之,念者聞者並不悉咒語意思,有否度化功能呢?此一題確是迷惑不少人,吾喻一例:有一位不識字醫生,只知道此一帖藥是治肝病妙方,剛好遇一肝臟病患者,醫生即以此藥注射病患,果然藥到病除。但醫生與病者皆不知藥品之成份,只知效用,此與念往生咒度亡者相同。他們只知咒語之妙用,而不知其妙意可是話說回來,經咒必有其妙意存在,學佛者按梵音而念,如學英文會話,你會念,外國人自然聽得懂其意。然又有人發問:人畜之靈魂生前並無梵語之基礎,為何此時能感悟咒語之意義而受度呢?吾今釋之:念往生咒者,唸咒時雖不知咒意、咒音之正確性,但此刻其心中已發起一種慈悲度亡念頭,此一念頭也是一種無聲的當地語言,在他的靈波中,充滿著愛與祝福及救苦的念波,亡魂此刻受到這種溫暖氣流加被,如一受寒凍的人,突遇溫暖之火光,靈性漸除痛苦陰冷,由唸咒者發出之光芒,使亡靈漸漸清醒,而感召聖佛前來相度之。

許聰郎問:經云:「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若有人被前世冤魂索報所纏,此位冤魂報了仇後,他們之間的因果是否就此了結,來世是否會繼續冤冤相報?

達摩答:因果之報,如影隨形,所以有云:「怨人就是愛人」愛人才跟你形影不離,世間的因果也就是因這個「愛」字所形成:愛財、愛色、愛酒、愛氣、愛人、愛名、愛物,愛不到便產生恨,因恨成仇成殺;或愛過火,玩火自焚,惹禍臨身,這些都是由「愛」而招來的困果。你既然愛「他」,他就如影隨形,寸步不離了。一個冤家找上你.又愛上你時,你就跑不了了。報應來索,如果半斤八兩再加一點利息,則互相抵銷,來世不再來報,但有者報得太過份,來世又要償還。所以說索報者不要過份,如世人拜一次神就想要求十分的感應,這也就是不自量力。但因世人癡性太深,有者被打一下就消罪了,他又反擊一下,故等於欠債未還,減一又加一。所以世人受到報應時,最好佛前懺悔,甘心受報,不要強求免報,欠債不還不是君子。如何還債?積功德即是蓄債錢,可以抵償,但精神肉體上要受些折磨,以還對方以前所受之痛苦,如此方為公平之原則。

呂芳裕問:修道者常被「客塵」所困,不知如何方能解脫自在?

達摩答: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人無事求事,外事即是來客,因外客混於塵俗,形色太深,已如一個患有傳染病者,他來你家做客,你卻親切招待,同飲共食,甚者晚上共睡一床,不過幾天,你也被傳染病菌,此時主人也等於客人(主客同化)所以修道者在平淨心湖中,皆因外來激盪而起漣漪,使心鏡起伏,無法照見本來面目。故對來客宜「敬而遠之」,客塵來時,當然不能無情以拒,但對賓客,我們該以「禮」待之,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若對客塵太親蜜,近小人而不自知,後日必為小人暗算。故修道學佛外緣不能避,但守一「禮」字,則無「害」了。



第十八參 門生問道錄(三)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十一日

詩曰:達觀樂道出熬煎。摩念無聲睡野田。祖見逍遙方外客。師心喜悅賞千錢。

聖示:世人煩惱什麼?歲月無情,每天充滿著喜怒哀樂。要像牆壁上的日曆,隔天就撕掉它,扔到字紙簍內,忘記昨天吧!如一個方外客睡在田野,心胸開闊,雖受磨練,卻不埋怨,一任清風吹去一切恩怨情仇,祖師一見高興賞他千錢,就是買這個「自在的心」啊!

楊文勝問:達摩寶傳云:達摩原來天外天。不講佛法也成仙。萬卷經書都不用。單提生死一毫端。神光原來好講經。智慧聰明度傳人。今朝不遇達摩度。難度三界了死生。祖師慈悲降臨本宮著作「達摩指玄寶錄」實乃眾生之幸也。請問祖師:單提「生死」一毫端,與此寶錄和受明師指點有何不同之處?

達摩答:神光非神光,他講經說法滔滔不絕,點的還是「風中燭」,故曰:「燭光非神光」。一般人講經說法千萬卷,經書都看遍了,問他什麼是道?什麼是萬法歸一?他卻「啞口無言」,故神光講的是紙上法,若問心法,或問神光是誰?他卻一時楞住了。世人每日都在指東點西,專桃別人的不是,有誰找自己的錯處?佛就在認錯處裡生出來的世人心外求法,口頭禪千萬篇有何用?不苦一個「行」字,故云:「註解金剛經者不一定能成佛,行金剛經者定能成佛」達摩點的是「神光」——元神之光、本來佛光,故當面斥責神光,打熄他的火燭,要他滅了左旁外道,看我面壁回光,才是真正神光,即教他尋找自己也。今之明師一指,以禪門心法而論,名為「一指禪」,就憑此一指點,點到為止,叫你自悟,頓悟你是誰?若受指點者不知痛癢,甚而莫明其「妙」,以為在耍把戲,則此一指等於白費心機了。

陳玉秀問:民間傳說東海龍王敖廣因與相命士賭氣而瀆職,終被斬首墮入輪迴,此傳說是否屬實?

達摩答:氣天中之神明還有「氣質」存在,故每有神仙謫凡即指此也。此事雖是傳說,但也告訴世人,不管你成仙成佛,仍然不可昧卻本性,否則仍然墮入因果循環之中。

廖仁國問:父母管教子女,是否犯

達摩答:父母教育子女,當用愛心感化之,但若子女不聽,應如佛之現怒目金剛相,以嚇阻之,此謂之教化所謂感化教化兩者略有區別:感化即以愛心感情感動對方;教化即是施以嚴厲之法,如千手千眼觀音、呂祖杖劍、諸佛騎獸等,皆以武力(法力)馴伏逆者。教育子女因法施教,擇法而施,無可厚非,但現此種怒相,作用在嚇阻逆行,自心不可自亂。謹記:『怒相可也,怒心則不可也。

卓錦輝問:世人常說:「道德良心一斤值多少?」不知祖師有何看法?

達摩答:道德與良心世人皆認為是便宜貨,所以有人說道德良心一斤值多少?這種不用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世人都把它拋棄了。世人身體為父母所生,得來容易,但要長大「成人」,父母已花費了幾百萬元?世人從未加以盤算自己的價值。古云:「人一字值千金,千金難買聖賢心」吾說這個道德良心無價之隨身寶,它是與生俱來,金剛不壞之物,也是代代傳家之寶,是諸佛菩薩之菩提種子,世人卻往往棄之如敝屣而忽視了它。有言:「良心一個已死去,一個未出生!」良心、良心你在那裡?狼心、狼心你在這裡!世人!你是「人」還是「狼」呢?

卓錦問:現代科學雖發達,但人類的病痛,仍是有增無減,如醫院就像活屠宰場一樣,世人為何要受此劫厄呢?請祖師慈悲開示一條明路,使眾生得以脫離苦趣。

達摩答:現代的世人,子弟升學都想讀醫科,問他為什麼?哈哈!慈悲救世嗎?還是藥(要)錢不二價呢?幾個想懸壺濟世?大都想藉此撈一筆,所以世人不要生病,以免啞巴吃黃蓮(苦藥),還得挨打(注射),甚而被修理(開刀),還得花錢,這不是很不合算嗎?平常愛討還價,此時鐵定不二價,一籌莫展;平時生龍活虎,此時一條蟲,乖乖聽話,世人為何要受此劫厄呢?吾今告知:皆因世人把道德良心丟棄了。有云:「人者心之器也」,一顆發臭的心,無人敢問,早晚是會敗壞身體的,神聖沒辦法醫治,只好送進醫院裡,讓醫生來幫你「修理」了。故經云:「心起還是病生時」,原來世人的心先病了,一個人懷著不健康的心理,想偷斤減兩、想詐欺騙人、想貪取小便宜、想偷香獵色、想高傲凌人、想酒量過人、想熬夜通宵、想……,這一切都是造病之因,閒中檢點平生事,靜裡思量日所為常抱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虧。如果世人能夠潔身自愛,心平氣和,不造私害、公害!保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相信沒有生病的人,也沒有人想做醫生開醫院了。



第十九參 門生問道錄(四)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十八日

詩曰:少林面壁見回光。老道西來未帶糧。肚餓充飢何果腹。東風一片滿腸香。

聖示:我走在少林中,用正法眼藏之光想尋找一棵棟樑,一拳打去,非倒即歪,老柴啊!你在哪裡?世人看看自己,是頂天立地,還是擋不住達摩這一拳,也是東倒西歪呢?棟樑兄你在哪裡?我看都是歪梁、斜梁,所以造不成少林寺!那麼「佛」從哪裡求?

呂芳裕問:何謂知見?知見無見,斯即涅

達摩答:剛說完找棟樑,你卻問起知見,不知又看不見,哪裡去尋佛?所謂知見,可以說是「智現」,一個人沒有智慧怎能談學道?故造少林寺非大棟樑不可,但為何我要找「老柴」呢?因「少林」只是「初根器」,若依知見行事,看之雖佳,但不耐用,故由知見進而斷去知見,如「少林」成熟時,已成為「老柴」,為了成器,故必以利刀(慧劍)砍斷,此時少林已成為老柴,一刀斃其命,雖死猶生(少林又新生枝葉),如此一刀送他入涅淨地了。此則不執於法,法而無法,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故有智慧仍用慧劍斷慧,以知見斷知見,即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請問佛住處,不請自己來」,此即涅也。何謂「無餘涅」即不留一物,人若心中有物,則不算淨土。我教你一法,往腳底拔一根毛吧!若遍尋不著(即不自找煩惱),則立地成佛。有人問:「腳底哪有毛?」我道:「腦海可插秧,低頭即是稻(道)!「若成熟了,割稻(道)子,豈非又是涅嗎?老柴也可燒了,自悟之

呂芳裕問:何謂息心達本源?

達摩答:一個農夫整天忙忙碌碌,吃過了晚飯,他洗了身子,淨了手腳,熄火睡覺,這就是道,也可說是息心返源。一個醫生常為病者說道:「你的毛病是睡眠不足,精神消耗太多,所以晚上睡不著」如睡覺時火吹不熄(睡不著),這不是又浪費又煩人嗎?罷了!罷了!能夠放鬆心情,不再想「他」,就能夢見周公,達到本源了。

楊文勝問:皈依某教派後,若再皈依其它法門,是否以魔考論呢?或是以無分別心、廣投教門,隨緣度化眾生呢?

達摩答:心外無道,離心即外道。一個人皈依各種教派,可言是無分別心,但事多則亂,當擇一.二對眾生之度化較有效果之法門,盡力行之。若以無分別心而妄投教門,不辨其真偽,則成為盲目之修行人,如此自己已誤入歧途,如何能言度眾呢?所謂無分別心是不排斥他教,但不是教你全部投入各教,如此心雜意多煩而無所成就,故凡事專心一意,較能成就,可自悟之。



第廿十參 門生問道錄(五)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廿一日

詩曰:腳根著地像真人。東倒西歪即不仁。且問為何如此說。一棵橫樹已喪身。

聖示:天氣嚴寒,縱四肢冰冷,摸摸我心,還是一個熱騰騰跳動的活佛。枝葉可去,根本不可離地,世人啊!立地修道,立地行德,立地成佛吧!

卓錦輝問:是否任何人持誦白衣神咒,就能化去災殃呢?如片德未修之人唸誦此咒,是否有作用呢?白衣神咒中之天羅神、地羅神是何義?

達摩答:天羅神、地羅神,即網羅天他一切神佛也。唸經咒必持以至誠之心,方有靈驗,此至誠之心即是發出「善念」。求神佛化解災難,首要懺悔改過,進而修身立德,則持唸經咒收效必大;若平時無惡不作,片德不修,只望唸咒請神化解災難,就像一個壞人不學好,一遇有難才向人求救,則救他的人必然甚少。佛雖慈悲,遇有受難者必施以援手,經咒乃為諸佛菩薩修行總持之密印心傳,若誦白衣神咒者,多少總有一點善念,故持之必有感應。反之若無惡不作,想靠神佛相救,縱救他一時,也救不了一世,不行善德而唸經咒求救,就像空喊口號,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相信效果多少,世人皆知。

陳世源問:六祖壇經行品第一:有風動、旛動、仁者心動之言,如何才能不執於風動、旛動呢?

達摩答:風動、旛動與仁(人)者無干,但世人一有風吹草動,不覺中自己也動了起來。有一個人被蛇咬過,一天夜裡,在路上看到一條草繩,以為是蛇,大喊救命!路人趕來相助,一看是條草繩,一時大罵這位喊叫者為「神經過敏」。世人你們神經線特別發達,一遇外境,無不立即反應,此為身體自然之反射功能,但為何修道人要求不可心動呢?因為外境就像草繩,根本不會咬你,與你無關係,你卻庸人自擾,對境自亂。如何心不動呢?有情化無情,無情即有情,拋開愛與恨,則無傷於你了。(草繩不動,仁者卻心動。)

陳世源問:有為而入無為,無為而入無所不為,心境不該執於有與無,心性該如何下功夫呢?

達摩答:有為法不可靠,無為法摸不著邊,如何由有為而無為,而無所不為呢?吾教你一法:雙腳踏住實地(有為),雙手捉住虛空(無為),拿得起,放得下,白天不妨手忙腳亂(有為無為皆好),夜裡卻要安心,乖乖睡覺(不管它了),雙腳此時脫去了有為,雙手也放去了無為,早上起得來(久而久之),才能無所不為。

陳世源問:鴻雁飛過寒潭,潭水依然清澈無痕,心境要如何像寒潭般,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呢?

達摩答:吃了早餐,中午又想吃,吃了午餐,晚上又想吃,為什麼一個小肚囊有這個好「肚量」呢?因他有「消化」的能力。世人何以不能飛過寒潭,潭水無痕?就是患了「消化不良症」,將外物留在心中,如能吃喝之後,再開個大小方便之門,讓這些廢物沖洗乾淨,則不會發脹了。

陳世源問:白雲悠悠,千載逍遙,雲遊四方,自由自在,人的心境要如何才能怡然自得,逍遙自在呢?

達摩答:看高些,看遠些,看淡些,看輕些,隨緣些,方便些,自然就如白雲輕飄四處,可以遨遊了。

楊文勝問:修道人要戒酒,但一般人說少量可壯身,吃了是否犯戒?

達摩答:淡水薄酒增加人間樂趣,學佛修道者若口裡充滿著酒昧,也太俗氣,不如泡一壺凍頂茶,啃幾個瓜子、花生,也甚有雅興,何必跟一般人見識呢?

雷齊君問: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因果與習性是否有絕對關係?

達摩答:本性即自性,大勝須彌山,故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佛性永遠不滅)你所講的本性是後天帶來的習性,即前世帶來之業識,受父母遺傳、環境影響之習性,乃是已經變本加厲(利)之性,已屬不純真之性,故曰:「習性」,習性既沾染上習慣之性,非本來正性,可謂偏性也,故知習性即是人類前生因果所造之模型,既已定型,故改之甚難,應有愚公移山之精神,打鐵耐熱之火候,加以冶煉整形,則可以變化形骸,有云:「相由心生」,世人如能改心移性,則其命運亦可改觀,性命、命運本為一體,世人要改變命運可學了凡之作法(可看了凡四訓一書),則命運之神可以替你調整命運了。



第廿一參 門生問道錄(六)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廿一日

詩曰:摩登男女每傷情。害得相思滿臉生。千里有緣再會面。無緣相見各修行。

聖示:走在道路上,看見童騎著泥牛,正在吃著路上的石頭,大吃一驚,為何如此呢?靠近童問道:泥牛為何吃石頭?童視若無睹,仍舊吹著不響的笛子,讓我迷惑了。定神一看,原來是這般(它是那麼的無情,而我卻枉用情,太過癡情,對牛彈琴!),世人啊!你是一位活童,騎著「黃牛」吃草嗎?我用水往泥牛一潑,突然泥牛不見,卻成為水牛,你要選黃牛,還是水牛(奸奇巧詐還是老老實實忠誠的默默耕耘)呢?

藍再立問:指玄錄第十參裡有篇「光明收圓經」,要如何念?如何向才適當?

達摩答:以我真種性,念出無生音,願把經中意,普及一切物,令我忽開明。

藍再立問:若皈依某宗派之後,發覺並非正道,但因懼怕違背當初所立之誓言,而受天譴,遂甚感為難,不知這些誓言,是否有效?

達摩答:邪說異端本不可信,若一時無知,進入邪門,早出為妙,其邪誓雖重,只當無知的語言,若去邪歸正,正法擁護,人天歡喜,何必懼之?

藍再立問:『皇普度聖經有云:打胎溺女,罪犯天條請述明打胎之罪,以警世人又已犯之人要如何補過呢?

達摩答:打胎溺女事關性命,誠為不道德之事。打胎為近時社會盛行之事,胎兒雖未與父母見面,但懷於母腹,一般靈性一樣心跳,可謂活生生的幼苗,仁者愛及於物,花草猶不敢任意摧折,何況肚內骨肉,一樣感覺,一樣痛癢,故打胎之痛,母親最知,殺胎即在殺自己骨肉一般,世人宜避免犯之。若不願生育,應事先避孕為宜,若不得已犯之,宜對胎魂超度之,並多行放生及捐助孤兒或濟助貧困人家,或印善書勸世,以補其過。孩兒一旦出世,不可溺之,否則其罪深重,非用功德可以補之也

廖進成問:仙佛曾講:緣未了,不能返。那麼緣一定要自己去了,還是可以用行善立德去了呢?

達摩答:緣未盡,還得再來一次,但若想以功德了緣,此為不得已之方法,若以各種宿業因緣而論,功德有時仍然無法代替俗緣。如以感情而論,若有相背叛之事,女者受騙,男方另娶新歡,女者抱恨而終,來世必來索報;男者若以功德償還,欲避此報應,然女魂不接受仙佛調解,即是不能「和解」,雖此事男者已有悔意,但犯罪既已成事實,縱你行善或救人功德殊大,女方不原諒你,仍然要受刑。受報完畢後,原來所作功德俱在。故知功德有時仍然不能抵債,試看許多大德者,仍然無法解脫各種病難、意外事件,由此可測之其端倪。

附註:以下為各地讀者來信叩問之問題。

基隆陳明志問:弟子讀某書,暗示東土某祖的「承盤」收圓道務,該書作者即提出「查出祖派,訪得真祖,投拜其門而皈正宗矣」弟子甚感迷惑,因此說與鸞門所謂「道降火宅,在家出家」等略有出入,請祖師開示。

達摩答:盡信書不如無書(師),達摩縱有真法寶,還是從你身上找,真祖師假祖師齊出籠,不知拜那個好?吾今告汝:哪家的饅頭皆可吃,翻翻自家鍋蓋,一樣不少一物,何必外面尋找食物呢?

和美陳志明問:道法三千六百門,但是有些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這是代代祖師傳授之心法,這才是正法嗎?

達摩答: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萬法歸一,沒有別法,若知此法,不明他法,又有何辦法?法本無法,因人生法,不執一法,可得萬法,若求萬法.不如一法。玄關無為法,切莫紙上找法,心法玄法,即此一法,不在表面;正法是法,眼內尋法,不見是法,法而無法,即是正法。萬法既空,一法何存?且將心安,即是得法,已無別法,故曰此法,祖祖守法,各個知法,所以成就正法。

陳志明問:鸞堂未有明師點玄,如何知玄關一竅,祖師怎麼辦?

達摩答:玄關不遠處,兩眼可察之,若是迷魂竅,知又有何用?鸞門即玄門,鸞筆即佛手,指點原來路,畫出玄妙處,若還不知道!閉目且見過。哈哈!這裡雖奇妙,盲人路可通,吾問目明的摔倒多,還是瞎子摔倒多?君可看瞎子扶杖,像正鸞閉目扶鸞,工夫不淺,欲尋妙處,眼前即是,如此這般,俱成大道。祖師大國手,不動聲色,直指人心:「看著辦」!



第廿二參 門生問道錄(七)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一月廿八日

詩曰:草木含羞落葉頻。連枝骨肉一般親。寒冬遊子思歸意。老母瑤池望故人。

聖示:歲末冬寒,每人裹著冬衣,遮住了原來面貌,父子相見有時也陌生不識。原佛子啊!久違了老佛母,冬天裡思衣思暖,幾人想起上天故家的老佛母?為兒添衣加被,幾個為父母問寒噓暖,為什麼相差那麼遠,原來都是斷了緣!從今起念佛須念老佛母,才是好佛子。

和美陳志明問:有人說點玄後,必再煉禪工,方能成正果,是否正確?

達摩答:念佛須念老佛母,因為母子連心。天心如慈母,你不失天心,即是懷著赤子情,如此修道學佛,才是實行真道。「禪」是悟與定的說明,禪的功用在此,但現代修道人往往誤解禪意,以為打坐煉功才是在修道,這只可以說是修道的一種法門而已,不可以一概全,而固執不通。萬法唯心識,禪功乃在煉習此心之定力,以助長悟道及定力。但欲習定,並非只坐禪一途,如平時處世應對之中,亦可磨煉,並化去習氣毛病,或多行道立德,在充滿法喜之中,亦可得到大定與大智也,此可謂「活禪」,比起兀坐在蒲團上之「死禪」要實用得多了。若說學道者,非朝禪工方向行走不可,已生偏見了。達摩九年面壁,乃在「回心轉意」,世人一日上班已坐上八個小時,既坐了幾十年,不知得到多少?哈哈!「參禪」即在「悟道」,你悟了嗎?

元長鄉陳收謀問:弟子現被病魔折磨,身體消瘦,求醫效果不彰,念了許多神咒,依然一樣,為什麼有那麼多善士靈驗非常,而弟子一點靈效都感覺不出呢?

達摩答:別人喝水可解渴,你喝水卻無濟於事,這不是水的功用變了,而是你的身體怪了。依吾觀之,你尚未解脫夙業,如人中毒已深,幾瓶解藥,仍然「不動聲色」,吾教一法:繼續打針,依法行持,久之自有妙應。

陳收謀問:屋外蚊子多,緊閉窗戶。請問祖師,如何開窗才能享受清涼的空氣,又不放蚊子跑進來騷擾?

達摩答:窗外蚊子多,窗內心裡煩,吾教一法:打開窗戶,拍拍手,打打腳,動動身子,唱唱歌,保證蚊子與你同樂,動不到一根毫毛,再不然,就只好裝「紗窗」了。

新店郭俊維問:一般人家中,大部份都供奉著仙佛聖神金身聖像,但很多人對於各種規矩禁忌均不瞭解,如神像高度應合乎門公尺尺寸,門公尺(丁蘭尺)作用如何?應如何運用?

達摩答:文(門)公尺又叫「般公尺」,即春秋時巧匠「魯般」量度用之尺碼也。以人身而論,高低不一,無法統一尺寸。神佛金身乃一種濃縮比例之尺寸,古傳神佛或祖先神位之高低,必依文公尺量之,此乃中國古代一種數理演譯而來,以定吉凶。當然在世人心中而想,吾要雕塑一神佛金身,最初亦不知道到底尺寸多少為,木工祖師只得引用數理,取其吉利尺寸,教人照此規格行之。沿習以來,中國百姓遵制而行,但若不遵此法度,任意行之亦不一定召凶。如寫字之筆,古有毛筆,進而鉛筆、鋼筆、原子筆皆可用之,但有一原則不致變動太大,即是各種筆之長度相差不遠,以掌握方便,書寫順意為原則,故知神佛金身之尺寸大小,雖有定律,亦可方便行之。門公尺之正面屬陽,為量神像,安神位用之。反面為丁蘭尺,屬陰尺,安置祖先神位或造墓時用之。

郭俊雄問:已開光點眼之金身聖像,是否可以拿門公尺在金身旁直接量其尺寸?有用門公尺直接在金身旁量尺寸,便會退神退駕,必須再重新開光點眼、換新爐,此事何解?

達摩答:古傳各種尺有神,不可拿來打人,會打傷元神,若用文公尺量開光後之神像,神靈會退位,此種只是傳說。因尺以道而論,濃縮天地尺度於其中,神尺如神鞭、神劍,近神像是一種不敬行為,非神會退位也。另一說法乃文公尺經施法後,有避邪作用,法師用尺一比,眾邪退避,但正神不忌之。

郭俊雄問:有云:仙佛聖神金身聖像之雕塑,應有仙佛聖示,才宜雕塑供奉,是否屬實?

達摩答:拜神敬佛取其誠,若要雕塑金身敬拜,宜取其傳真如神,不一定要神靈指示才可雕塑,因為是人求神,非神求人,故不必一定要神佛指示。但一般家庭神像金身,高度不可過大或超過三尊為宜,若安奉太多神像,禮儀不周,反成冒瀆。

郭俊雄問:私人雕塑而經寺廟仙佛降鸞開光點眼,再迎回供奉敬拜之金身聖像,是否每年還要回原寺廟過香火?金身聖像上若有灰塵蛛絲等,應如何清潔才不冒瀆?

達摩答:一切隨緣。金身染灰塵,可用棉花沾清水微擦之。為示尊重,清洗前先焚香稟告之。

郭俊雄問:舊香爐內之爐灰,是否應每年換新?或在何種情況下,才有必要換新?應如何換法?

達摩答:爐內香灰不必每年換新,滿溢時可取些置於流通之水溝或土中。

郭俊雄問:弟子曾拜濟佛為恩師,但弟子曾在某神壇與自謂濟佛附身之乩生問答,但似乎濟佛不認識弟子,難道濟佛弟子太多,弟子亦不堪為濟佛弟子,故不認識弟子?還是附身乩生之濟佛,非真濟佛降壇?

達摩答:濟佛之徒濟佛不認識?無此道理,恐系此神乃代濟佛發言,故不識也。

郭俊雄問:弟子之親友近曾因事走問各神壇,但弟子發覺各神壇對同一事之解答,各言其是,此又何解?

達摩答:神界層次不一,如一病人四處求醫,各處醫生之處方絕對不同,故不必大驚小怪,只要其事能解,其病能,即是正神、名醫也。

郭俊雄問:有云:從喪家幫忙或弔祭回家,需先在門口用刈金焚化淨身,才能持香敬拜金身聖像,不知是否有此禁忌?

達摩答:此為民間對神佛之敬重,因身沾喪家之氣,以金紙燃火淨身,如人入不淨地,必沐浴後拜神佛,此是一種禮貌,行之有益也。

潮州鎮何信女問:某書內九天玄女述課杯(擲筶)須在夜深人靜時才靈杯,但按此方法於晚上子即晚上11點至凌晨1點)在家裡神堂課杯,不同一天叩問同一件事,為何神杯顯示結果卻不同?

達摩答:問修道則理一,問吉凶則有二,此中玄裡非世人所知,故問吉凶不要多問,多問必多疑,既問一次,何必再問一次?既不信起疑心,則答案顛倒不准也。

何信女問:聽說家中神明不一定整天在家,大多時間都由神明之兵將陣守,若果真如此則課杯之結果都由兵將來決定,這樣課杯就不準確了,叩問在何時,神明比較會在家中?

達摩答:世人並不每日在家,神佛乃自由之身,豈願久坐俗宅?其來去自如也。但仍有所謂鎮宅之神,只要心誠,焚香默禱,加之心靜神清而卜杯,天上過往神祇,亦會指點迷津,非像你所說不准也。

何信女問:太太拿錢去做善事,而錢是先生賺的,叩問此善事之功德是屬丈夫或妻子的?

達摩答:假錢亦要靠真人應用,才會顯出它的效用,夫妻本一體,施捨各有功。

何信女問:誠心放生魚蝦類,可是又被人抓去,則放生不是沒意義嗎?這樣是否還有功德?

達摩答:放生要注意:一、不可預先訂購放生物品,以免商人為放生而去捕捉。二、放生者當天一定不可殺生,且須持齋。三、要選擇放生地,以不易為人捕捉之處為宜。若主持放生者應付了事,不用心辦理,遭致捕捉,則出資者有功,主持者有罪,若非故意,則無礙也。

何信女問:家裡神堂的神明金身正對上隔街房屋的屋角屬不吉,須將金身移動位置以免對上屋角,這是人人都知的,叩問為何神明「怕」前屋之屋角?

達摩答:非神明怕之,實乃主人怕之。神明之安座以前面無阻物,可洞觀一切、明白無阻為佳,此乃取其方位有利家中主人也。

何信女問:聽說到寺廟拜拜或還願要選初一、十五較好,是嗎?

達摩答:此時香客較多,氣氛熱鬧,人之所愛,此乃禮俗,本無禁忌。

何信女問:慈善機構或「寺廟」來募捐,在募捐簿上我們用隱名但有寫我們的「住址」,叩問此功德是算陰德或陽善?

達摩答:不求名而有名,仍等於陰名;為求功不得已才隱名,仍算陽功。行善但盡一點心,莫管有無名,如此才是行善最樂。

何信女問:家中爐上沒設灶君神位,若於每日早晚燒香時,持香向著屋外稱呼灶君聖號來拜它,可以嗎?

達摩答:灶君亦是家神,向屋內稱呼請之即可。

何信女問:拜神明之兵將時,聽說應拜米一大包及燒較多九金、銀紙比較好,是嗎?

達摩答:人多糧餉也多,這亦是敬神之禮,本無可厚非,但亦不必過份拘泥。

台中呂芳裕問:何謂觀音法門?

達摩答:觀音法門之修持,吾今示之:一、觀之:先由外觀而內觀。二、聽之:先由外聞而內聽。大士慈悲之法,聞聲救苦,此行外功也;吾心苦惱亦必回心自救,此內功也。視外相而起慈悲之心,又如過雨雲煙,視而不見,以不動自在之心,故曰:觀自在、聽潮音,但見自我「聲息、脈跳」,修此法門亦曰:「自在法門」也。



第廿三參 門生問道錄(八)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二月初二日

詩曰:磨沙見性指心傳。聖筆扶鸞水月穿。塵土原為清淨地。輕敲佛腦問神仙。

聖示:聖筆在沙盤上飛舞,外人看來以為在鬼畫符,問他畫什麼?他說看不懂,哈哈!外行人所以說外行話。站在沙盤邊的唱字生卻眼到、口到、心到,在鸞筆飛舞中,捕捉到仙佛的腳步,他能隨口念出沙盤中的文字,到底還是內行人說內行話(全神貫注,無所罣礙,故能眼到、口到、心到,正是拈花示笑,知者微笑啊!)

新化蔡順發問:三世因果經說:「今生吐血為何因?前世吃肉去唸經」弟子是道教徒,沒有持齋,是否可以唸經?

達摩答:古時經典有許多已經不合時代潮流,修道者需要以圓通智慧去加以判別、修正。時遷法亦遷,條律是死的,端看「真人」的「活用」,才能顯出它的原意和價值。三世因果經說:「今生吐血為何因?前世吃肉去唸經」此乃指出家人食肉唸經,口吐血肉,不淨也。今之在家修士,未能持全齋而唸經,在唸經前漱口即無妨。還有一義:唸經也是一種修口德,故常唸經者不可亂造口業,如妄語、口舌害人、騙人等事,如果這樣,與吃肉殺生無異,唸經無益,來世雖不一定會吐血,但口齒必有毛病,如口有缺陷、口吃或口臭等病。

基隆林雪華問:弟子被朋友引去佛門拜師父,這樣算不算是求明師修「真道」呢?

達摩答:皈依何門,各有因緣,師父有道,弟子有德,如此定有成就。故不必患得患失,自尋煩惱。如皈依後並無何精進,對生死煩惱不能解脫者,拜師亦無益。求師訪道在投其緣、悟其道、修其行。反之,只以拜某有名位者為師以自豪,不知修道,若對自己生死不能悟透,拜師不如拜祖先也。

林雪華問:弟子家母清口數十年,卻是道考魔考連連,而三弟亦得病,藥石罔效。有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為何家父在外造業,卻讓家人來承擔受苦呢?這是否不公平?

達摩答:古德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大修大得,小修小得,不修不得」你之母親修道數十年,家內大小不安,自認家父在外不修敗德,連累家人,吾今釋之:各修各得,為正確之語,但既做家人即有相關因緣,因果互,故一人做惡,有時連累全家遭殃,因尚有前世業障牽連也。信女母親此世雖苦修大道,但前世卻毀人戒律,今生始受此業緣牽纏,雖言「修道」,實是在補過也,爾父乃前世受害者,今生一不做二不「修」,但來日自有轉機,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善惡終一起度船到彼岸。

台北張瑞本問:弟子信奉○○教,近年生了一場大病,許多神壇菩薩指示,乃是因為未拜祖先以及邪靈作祟,若果然如此,應如何辦理才好呢?

達摩答:信教自由,中國人因祖先信仰大部份以佛道為主,親情倫理觀念甚深,因後代信仰外來宗教,而從此遺忘祖先,年節從來未加敬拜,先靈看見其它亡靈皆有子孫祭拜,心起悲怨,故常有改變信仰而受到奇遇之事。以最圓滿辦法,信外來宗教,如逢祖先忌日,應備食品水果合掌祈禱,以報養育之恩,可不必焚香,如此應無違背上帝意旨,否則有云:「遵從上帝意旨,卻違背祖先意旨」,故常遭逆境。

張瑞本問:若前世信奉某教,這一世改信他教,是否會有不良影響?

達摩答:信何教皆可,但以敬天、敬祖、敬人、敬己為原則。

張瑞本問:各種宗教徒互相燒燬異教教主之聖像,並互相拉異教徒來信仰自己之宗教,這樣是否有罪?

達摩答:互毀對方經典、偶像,此為人為因素,絕非教主意思,因此吾曰:不可「信」,不可「行」。

彰化金元春問:年老坐禪,盤坐時腿痛,是否可改坐椅上?

達摩答:坐椅子為無為靜坐法,或稱先天坐法,無妨礙修行。

金元春問:請釋四句詩禪意:「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發音站,乃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裡沾一下就拿出來)乾洞庭湖」

達摩答:達摩西來一字無:還問什麼?全憑心意用工夫:省去麻煩。若要紙上尋佛法:太多了,看得頭昏腦脹!筆尖蘸乾洞庭湖:太浪費了,害得法舟「觸礁」!

台中許聰郎問:正法眼藏是何含義?

達摩答:正、法、眼、藏。

許聰郎問:修道人以前無知犯了淫業,應如何來補過?

達摩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勿憚改,過而能改,即是無過。莫再犯邪淫,並勸人勿犯淫業,多印贈戒淫善書,則淫業可



第廿四參 門生問道錄(九)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二月十八日

詩曰:教外別傳不可言。真經無字莫須翻。回光面壁思前過。手指玄關悟本原。

聖示:舊歲遇新年,日曆撕空還本,再來的還是三百六十五天;老邁會轉青春,投胎是否成個人?不一定、不一定,因為世人不能隨緣度「歲月」,日曆雖無面壁——它是背壁,看看世人過日子——卻也穩當不動,只怪人心千變萬化,有時變得「不像樣」,自個兒成了「小丑」,像什麼?

玉井李金波問:農人吃素守戒,但在耕作除草時,土地中內蚯蚓、昆蟲、青蛙等小動物,無意中常被斬殺傷亡;或噴灑農藥除蟲,如此有無犯殺生之戒?

達摩答:蟲蟻等物,均系有生靈之生物,站在修行者立場來說,已不再殺生,但為了使農作物不致損失而無收成,必噴灑農藥,致昆蟲喪命,以情理論,蟲蟻犯「偷罪」,而被處「死刑」,刑罰太重,但事關民生,不得不做。然農藥殺蟲外,亦沾遺毒留在果菜,人類食之,間接受害;如以殺蟲液,噴殺蚊蠅,人類聞之亦有害,此中之互為因果律,世人可以體悟之。若自覺殺害生靈過多,宜多放生,以解其過。

李金波問:善書云:「各人因果各人了,各人造罪各人擔」但神佛乃是慈悲的,為神佛不念在眾生輪迴日久,習氣已深,才會造下業障,佛經說眾生痛苦,神佛亦痛苦;眾生病,神佛亦病。既然如此,為何不早提醒、保佑眾生或自己的門徒,以免受劫呢?

達摩答:在病苦時醫師為病人處方、注射,或開刀手術,仙佛即「醫師」,故經云:「佛為醫王」。病人疾病發作時,醫師隨側急救,故云:「眾生病,神佛亦病」眾生不安,神佛豈能安寧?現在是一個「普度時期」,故處處開堂,方方闡教,經典善書滿天飛,道德文章多了反而不值錢,誰說神佛不提醒世人?仙佛苦口婆心,無非希望世人早日脫離苦趣,可是言者諄諄,聽者渺渺,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災劫降世,正是警示世人,知道人生有限,切莫浪費生命,徹悟「無常迅速」,如此才能「驚醒迷夢」,否則好話說盡又有何用呢?並非上天不慈,而是世人不智不仁,自取其咎,不可怨天,各人因果各人了,各人造罪各人擔,這是公平償罰原則。各人造功各人得,神佛亦無跟世人分享,得到分文!佛雖慈悲,但那冤孽不甘心罷休,不肯依行,故一切由人「作主」,神佛只能指點迷津,指示明路,其餘是無能為力的。

屏東徐懺悔問:修道過程中,有冤業牽纏,是自性迷,或與因果有關?

達摩答:「冤業」包括:欺人、騙人、害人、貪人、罵人、奸人、殺人……等罪,而以「冤枉人」即「無中生有,故意陷人」等造下「怨恨」最深,故業障中有以「冤業」稱之。又何以稱「業」?「業」即「葉」也,它隨樹根而生,人不論投胎何處(根莖移植何地),業(葉)定隨身(生),因此不論有無修道,「業報」是逃不了。但業有「善業、惡業」,行善帶善業(葉)、做惡帶惡業(葉),故其結果亦異。至於有云「孽障」,系指「惡業」而言,故又曰:「冤孽」,造孽者必得之。由此可知,「冤業」是由因果牽連而來,但若修道者了悟真道,能去「我執」,慈悲喜捨,自性不迷,則可漸了宿業,化冤成親,其心性已超脫物外,故冤業已不對他構成痛苦與威脅,相反地,他更能坦然接受,甘之如飴,何來痛苦迷惑呢?

斗六林水合問:眾生迷惑,病苦不絕,真心修道者,有的精神失常;或執於某教方能成正果的偏差,請祖師慈悲開示眾生之迷癡,以歸正路?

達摩答:正果是由「正心」得來。正法可修,但不可執,如藥可治病,病既,還天天吃藥,反而吃出病來。修行者,本來是要修成莊嚴、神聖的法相,如今卻修成「神經病」,皆因過份執著、或成道慾望強烈,使生活、思想脫離生活常軌,使其成之非仙非佛,行止成為「怪怪的」,此時已經修得「離譜」了。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要你頓悟昨非,明瞭今是,瞭解自我,該如何做人,而步做佛之階梯,今值普度之期,吾釋此四句話之真義:

一、教外別傳:經教以外別無他教,而言別傳,本無別傳,即不妄傳、亂傳,其不同者,乃傳此「心法」(正心之法),不離我佛之本旨也。

二、不立文字:經文善繁多,公說公理,婆說婆理,越看越糊塗,甘脆不為文字所左右,尋找文字外之文字,即非偏見、識神之文字,始能不為文字所障、書本所惑,以免眼花撩亂,六神無主。

三、直指人心:三期修道,人道為重,故直指人心,教人握住人心,不必好高騖遠。人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修是修「人」,人(仁)盡義至,則是成佛之道也。

四、見性成佛:人性不失,天性即得,佛性既在,誰敢說「他」不是「佛」?因此,學道修身,即是學做人、修脾氣毛病而已,修行者不要執於某教方能有成,行行出狀元,教外別傳可成佛,「教內自傳」亦可成佛,只怕「教了不悟,才等於零」,如此又有何作用呢!

桃園李朝宗問:常聞「玄關一處,可鎖心猿意馬」,每當深夜試之,卻反而更加煩燥,百般思潮皆浮眼前,不知何故?

達摩答:放四大,莫把捉,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任你白雲千萬朵,到頭依舊是青天。俗語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守玄如捉雞,愈捉雞愈跑,但只要持以恆心,雞累了,你還不累,則自然垂手可得,而捉到「它」!甚而「殺雞儆猴」(碰到教訓),心猿意馬,自然乖乖不動了。

李朝宗問:古云:「火燒功德林」,故不可發脾氣,但人是血性動物,有時發發性,反而會舒服些,否則堆積太多,一朝爆炸不是更慘嗎

達摩答:有云:「忍耐是有限度的」故有時發怒,反能使心地清涼些,這也要把握發脾氣的原則,即是「火燒林邊草」,適可而止,不致把事情鬧大。若過份的暴怒,有時使人心臟病復發、腦血管破裂,一個修行者若輕易發怒,令人輕視,修養不夠,凡此皆是「火燒功德林」的象徵。古德云:「愚濁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邊風;長短家家有,涼處處同;是非無實相,究竟總成空」故由「容忍」進至「無忍」,逆境足下過,逆言耳邊風,逆事看得空,則何事有礙我心呢



第廿五參 門生問道錄(十)

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二月十八日

詩曰:心地靈山古道場。雖無形相亦風光。誠心禮拜生千佛。默默修身放妙香。

聖示:終日焚香,不知身是道場;朝夕朝拜,為何不敬爹娘!說他至誠,問到心處,一片迷茫;道他大孝,論起父母,幾人奉養?流浪的孩兒,大家摸摸「良心」,不要百千萬劫,讓流水黃土埋沒了你的「天良」!

竹東項天岳問:丹經有謂「牽轉白牛則立矣」,即道家所謂「張果老倒騎驢」,是何意思?修道者常患夢遺之病,以此方法可,如何煉法?

達摩答:張果老倒騎驢,是一種「逆行法」,人之精氣外洩,為順水推舟,真氣容易流失,今「逆水行舟法」-牽轉「白牛」,白牛則精液之色,淫性如蠻牛亂闖,終致精疲力倦,牛倒而被宰割了。今將此牛喂草(人吃素),慾念自淡,可減少慾火衝動。再將牛牽入「牛稠」,逆行歸巢,可安居守靜。即氣由丹田下降而回升尾脊、玉枕,歸於靈台,亦曰「老水還潮」。再者,夜睡側睡,一腳稍彎曲,均可避免夢遺。

雲林李明璋問:五戒中有酒,素食者治病時,有些藥物須與酒煎煮,如此是否破戒?冬天時,因身體虛寒,可否飲補藥酒?

達摩答:治病時,如中藥須和酒煎煮,與飲酒破戒不同,應無可厚非。身體虛弱,冬天暍補酒,並無大礙,但適可而止,不可至醉,或成習慣,病癒即當戒止。

李明璋問:金剛經云:「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知何解?

達摩答:佛雖有三十二種圓滿法相,令人見面欽敬,但自性本空寂,一相尚不可得,至涅時一切皆不取,故說:「即是非相」。世人不可認此形相為佛,自性佛本無形相、名號,如來只是假示、權宜示現來世,以教化眾生,虛名三十二相而已,故云:「真佛無形,真道無體,真性無相」世之好觀神佛顯相者可以休矣。

竹東迷惑人問:曾見一道場,以色來考道,言此乃上天的意思,如不接受,將受淘汰,是否真有此事?

達摩答:神聖道場,出現「色魔」,還佯稱系神佛的意旨,如不接受,將被「留級」,此乃「胡說」也。三教聖人示人以道德、戒律,三皈五戒,無非要人斷邪淫,歸清淨,若有藉道騙人、藉神惑人,將受嚴厲之天譴。修道若無智慧,聽信誑言,自願受騙,才是真正被淘汰「留級生」,希世人明辨之!

台北宋炳章問:父母仙逝已久,問神說已轉生,如此吾人的功果能否讓已轉生的父母受益?

達摩答:父母、祖先若已投胎轉世,後代子孫為其立功果,迴向給他,轉世之先人經間接回轉,仍然能夠得到幫助,可助其消前世之業障。因先人雖已轉世,其功過仍卷存地府,子孫為其立功德,可助其消罪業,使已轉世之先人減輕罪業,得到更好人生。更深進一步論,雖然隔世、轉世,不論天堂、地獄、人間,一點誠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此念力可以超越空間、時間,互為感應收受的。

宋炳章問:皈依三寶,修淨土,亦受點傳,是否有妨礙「一門深入」之旨?

達摩答:你之三種皈依,可稱為「三皈依」。皈依三寶,學佛知佛法;虔修淨土,念佛淨吾心;接受點傳破諸障,一理貫通原來義。三門歸一唯此心,於此圓通究其深入處,瞭解個中義,無礙也。

台北黃貞元問:若心經經文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為何意,請祖師淺釋?

達摩答:一、無無明:第一個「無」字可解釋為「沒有」。「無明」即對住世、出世間之真理無所明白,任性妄為,貪慾橫生,嗔念不停,致失去原為光明本性,致無明昏暗。無無明,即沒有「無明」之病。二、亦無無明盡:更上一乘言之,人之修行,不可執著於我「沒有無明之病」,即我已沒有惡行,連此功德,自滿之心去盡,才是真正「無無明」。三、乃至無老死:既把「無無明」全部淨盡,則諸緣不至,生死可斷,故曰:「無老死」。四、亦無老死盡:雖無老死,尚有「我在」,故把「無老死」去盡,而證「無涅」,因生死、涅本為對立,皆同幻化。既無生死,何來涅?然「生死涅雖無,而般若智照不無」,因此修者說有說空,莫執「有.空」方是。

台中簡一修問: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難道宇宙間有道就一定有魔;有善就一定有惡!有正的一面,就有反的一面嗎?

達摩答:道魔、善惡、正反是一體兩面,此為一種相對論,猶如有高就有低,有長必有短,有生必有滅一樣。但有不生不滅之道,卻無不生不滅之理,此乃理所必然,無可避免。因人心善變,未能安於一,故生二,二即「陰陽」。世間有此兩極景象才能顯出道、善、正的一面,否則全部是「道」則不言它為「道」,全部是「善」則不言它為「善」……,若此,則世界將是「清一色」,無法顯出「生機」。俗云:惡馬惡人騎,有了病魔痛苦,壞人做惡,方能得到報應;世人帶來了疾病,以及生老病死等苦,方知修道之可貴。故魔有時亦間接為成道之助力,所謂「無魔不成道」也。然「魔高一丈與道高一尺」是相等的,只是魔要一丈高,才比得道一尺,故善惡雖一,又有不同!

簡一修問:生死事大,玄關一竅玄之又玄,請問玄關一竅與人生死有何關係?又何謂「觀自由菩薩」?

達摩答:玄關為道家語,佛則曰「靈山」,偈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人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故知「玄關正門戶,生死由此出」。然三界唯心識,要輪迴,由此心所作,要脫離輪迴,亦由此心作主,故明師指你生死竅,原來此關竅無形無相,乃是吾人之心竅也。若能無私慾,則無隱蔽茅塞,自然開通順利,率性而行之,三界內外,隨「心」所欲,逍遙自在也。有多少人,徒然口說,心未體行,觀其外相,或像是悟道形影;察其內景,卻是不堪聞問,此如何了脫生死?再點一百次亦是枉然也,故達摩西來,不傳別個,經書已是滿天飛,就只傳個「心」字,只要世人悟得我「心」印,會了我「心」法,包你與我同,超脫自在也。現今修道者對「玄關」一竅甚為重視,明師一指,當要頓悟,這一點乃要你放下一切、迴光返照、反聞自性、認識自己、看清生死「關頭」、不再依旁門左道,不再心性外放、不再左右不定。狂性一歇,菩提自顯,了悟即此,我是佛、佛是我;直指人心,不離此法。若一指點後,仍然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正如「鞭加木馬」,白費心機了。觀自在菩薩即內觀、內聞你那位「自在薩」(靈靈明明之自性也)。又以菩薩界論,所謂「觀自在菩薩」,須具備八種自在功德:一、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能以一身滿大千界。三、能示大身輕舉遠到。四、能現無量種類常居一土。五、能因觀智增明而諸根互用。六、能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能說一偈之經義無量劫。八、能身偏諸剎猶如虛空。總之「觀自在」即不因外境而動內心,亦可言為自在菩薩在我心,千變萬化不動心;觀之自在無惶恐,自得菩薩一樣心』

屏東葉登問:世人修行是否有未經指玄,卻能自己點破者?

達摩答:放四大,莫把捉,此具臭皮囊既已成空,所謂「關竅」、「點竅」,更是妙不可得,世之修行者,切莫再認錯了主人翁,吾舉一禪宗公案,且讓世人參之:一位徒弟問禪師道:「自性在何處?」禪師不答,只在地上畫個圓圈,中間一點,曰:「自悟之」。此位徒弟當下會得此意,叩謝而退。指玄,點玄,這只是「指點」、「提示」而已,道是藉此參悟透徹得來的,因此,吾曰:「玄關」是「參破」「悟破」的;指是「示」,點是「止」指示箇中奧妙,點到為止,若不參悟,實無所得!」

葉登問:點玄者眾,不知如何令其開悟?

達摩答:點玄可曰:「點化」,故指點明路後,要從「化去稟性」著手,改變氣質,研究三教經典,學個「無執」工夫,調和宗教,度化眾生,掃去門戶觀念,如此「看開、掃開」才能「悟道」、「和道」,才算大乘心法,否則等於「關迷」,不算「開悟」。吾有偈曰:明師一指點玄關悟了生前業障完若是癡迷泥色相依然夢裡駕雲端。



第廿六參 門生問道錄(十一)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二月廿一日

詩曰:頂禮南無拜世尊。抬頭忽見慈悲門。菩提樹下明星現。佛果圓圓謝聖恩。

聖示:佛法是實踐自己理想的方針,他靠自己領悟、努力而成就,不靠法力去度化,以免法力消失時又變成原來一無所能的人。修道要靠自己,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更該如此,若一生想靠別人支助,多「沒出息」,既沒出息,何能出世!

台北郭麗花問:到底是「念起事生,還是事來念生」呢?

達摩答:二者皆是,但記住:「念起事生莫再起念,事來念生勿再惹事」則可除後患矣!

淡水張年金問:人身薄弱,四大不調則病,有否成道可能?弟子曾自思,肉身仍是肉,骨仍是骨,得道高人與凡夫俗子所不同者為何?

達摩答:一般骨肉一般心,父子一樣皆是親,若說不同本無異,成道就在不同處——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夫聖人同也,故曰:「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然所不同者:行為不同,思想層次不同,故結果自異。病老與成道無干,因成道只是在一顆「健康的心」!

張年金問:娑婆世界,如何可化為蓮花邦國?

達摩答:娑婆污泥,正好栽蓮!莫蹉跎,趕快種蓮培善根,人人努力不懈,不久之後,滿地都生蓮!

屏東任漢田問:現今三期普度,「辦道」只能在「老母」的佛堂,鸞堂奉天承運打幫助道,代天宣化,應為「南天直轄」為何聖德寶宮冠上「無極」是何原因?

達摩答:「辦道」的範圍很廣,凡是辦理道德宗教教化工作,皆可稱為「辦道」,故不可執「辦道」僅為某一種形式,如果這樣說,其道只是「小道」,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可見「公道自在人心」,豈僅區區一種形式與方法?鸞堂代天宣化,也是「辦道」之一。降臨聖德寶宮扶鸞仙佛大都為無極仙真或西方古佛,非僅「南天」神聖,況聖德寶宮扶鸞著書,均已達至上乘、無極的程虔,故無極老母頒名「無極聖德寶宮」,極為洽當。反之,若開堂僅供膜拜、或施方治病,或鸞文只屬勸善,並無談及性理真傳、大乘佛法、無極大道等,則不可任意冠以「無極」二字,希世人明究真理,勿聽人言或見書說即被迷惑。

中和丁越問:修道注重三清四正,如有前賢向後學周轉金錢、物品,卻未償還(又不聞不問),其下場如何?

達摩答:借財物不還,即是「欠債」,則三清中的財物不清。如一時經濟不佳,人情上亦要說明寬限日期,如不聞不問,又不願意償還者,則其道德染污,性靈欠缺不圓,無法成正果。

丁越問:求道後,未在道場走動,將來死後是否能超生了死?

達摩答:道貴在「行」,求道不修,等於無道,無道怎能成道?求道勤修,隨緣接近聖堂,功果一樣,可以證真成道。

丁越問:時下近視眼越來越多,是否有因果關係?

達摩答:以醫學論:電視、電影、書本看太多才產生近視眼。以因果論:貪求近利、眼光短淺的人太多,來世便成「近視眼」了。

新莊陳皇秀問:清口茹素的人,為了她的父母、子女,而買魚肉煮給他們吃,這樣是否要代替她們還此「食用生靈」之債呢?

達摩答:家庭主婦已經持齋茹素,但父母、子女尚未持齋,故仍須購煮魚肉供養長幼,此事甚為困擾茹素之婦女。吾今釋之:殺生食肉,有違「仁」道,但不悖雙親是為「孝」,養育子女為「愛」,忠孝本來不能兩全,在父母、子女未素食前,購煮魚肉,乃為權宜之法,並無大礙,唯須行放生之舉,以助道業。

台南黃正道問:世人一天勞碌忙到晚,一生由少忙到老,到底忙些什麼呢?

達摩答:世人所忙的不外乎兩件事:一件是「生」,一件是「死」,其它就沒有別的事可忙了。所謂忙生,即是:一、現生:為養生送死而忙,現買現賣。二、後生:為子孫衣食而忙,忙來忙去。三、來生:為來生的生處而忙。由於忙現生和後生的系,所產生的業力——善惡行為,就決定了來生的生處——隨業受報的結果。談到忙死世人一定會感到是奇聞!怎麼會忙死呢?前面不是說忙生嗎?究竟世人為什麼忙生?還不是為了怕死!其實不管怎麼忙,死的這一關,誰也偷渡不了。所以,可把死分作三點:一、好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調心養性,則能壽終正寢,往生善道。二、橫死:殺盜淫妄,無所不為,暴燥囂張,必定死於非命,墮落惡道。三、死死:由於在世作惡多端,死後必墮地獄,受諸苦楚而死去活來,活來死去,死了還不算,故說死死。世間上還有一種人,雖然也是一樣的忙,但是忙的目的不同,因為他們覺得生死非常可怕,故認真修行,為了脫生死,普度眾生而忙。所以說,他們的忙是有限度的,苦也是有時間性的,等到生了西方,一了百了。你感覺人生太苦嗎?你認為忙得沒有價值嗎?需要覓一個世外桃源嗎?那麼快點學佛,只要能認真修行,將來就可以得到不生不死的究竟快樂處。

高雄許懷生問:我聽說某佛堂才是真正先天道場,所降鸞者皆是無極仙真;而一般鸞堂神聖皆是氣天神、後天鸞堂、小學程度而已,不知是否正確?

達摩答: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極需改正。大道之傳久而變質,甚而以訛傳訛,這種說法實是「謗法」、「非法」。修道者以自之教派、教主為尊,這是很好的現象,但千萬不可自大,歧視他教,起分別心,蓋人要「自信」,但卻不可「自傲」,否則,已是有失「公道」。大道無情,大道無名,更豈有先後之名與分別?仙佛豈有只准到某佛堂降鸞,而不可到其它佛堂降鸞之理?若仙佛度人濟世的範圍這麼狹小,如何了其度盡眾生,地獄成空的心願呢?鸞堂領受天命,普度三曹,使命非凡,因時代正在求新、求進之潮流中,宗教亦需配合時代及現代人之需要,方能切中時弊,深入人心。鸞堂乃三界高真降鸞,闡揚佛道心法之處,與一般只供善信膜拜之神廟大有不同。所謂先天堂者,先覺也,先於天時而行事之堂也。後天堂者,只供善信膜拜,未能啟發真理,引人向道,後覺之堂也。大道、佛堂本無先後天之分,乃應世人之執著而強分也。三界高真、先天神佛在鸞堂嘔心泣血之作可謂古聖先賢乘願再來現身說法,竟被世人說其為後天神聖,不值一顧?世人癡迷之甚也。鸞堂具有化惡從善,化善歸真之功,它度了多少人,救了多少人,世人知嗎?大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容,凡引人向道,啟發正信,則無論是無極仙真或後天神聖,亦皆是「真道」也,若你的心中只有某佛堂仙佛神聖的話才是真道,而其它佛堂、鸞堂皆非真道,那你的「大道」也未免太小了,小心變成「羊腸小道」了。現今萬教齊發,但宗教界有者卻自私心太重,自亂陣腳,莫怪眾生無所適從,世界焉有安寧之一日?所謂「萬教歸一」即是歸於「一理」,「大道」並非獨歸於某教派或某佛堂也。吾人未能助道、宏道,已是問心有愧,怎可再做出「謗道」的事呢?希修道者要明真理,「理」不悟,如何到「理天」呢?

許懷生問:我已到某佛堂求過「道」,得「三寶」,以後是否即可一步超升,永免輪迴?

達摩答:你「得道」了,但距離「成道」尚遠。寶是訣,佛教也有三寶,道教也有三寶,這是宗教入教的儀規而已。如基督教之受洗曰:「你得永生了!」你真的永生了嗎?那只是入教的儀式,表示你決心向道,遵奉聖規,只要你今後道志堅定,一心虔誠,行功立德,則仙佛聖靈必會在冥冥中保佑你,化解災厄,你之祖先亦受你功德之蔭加出苦,將來歸空後自可超升極樂,永免輪迴。須知有為法指你的玄關,曰:「直指你的老家!」這是要靠你去領悟的。蓋人之心時刻外放,針鋒向外,只論他人是非,不知自己迷癡;指你的玄關乃是要你「針鋒向內」,時刻迴光返照,二六時中檢討你的「自心玄關」,是否仰不愧於天,俯不怍(發音做,乃慚愧)於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久而久之,自然養成「超人」的品格,正氣參天,道貫天地,斯時就是你「成道」的時候了。若你還是癡迷不悟,片德不立,甚至敗德亂道,則縱使再點上十次、百次,敲破了你的腦袋還是枉然,迷人一個而已。故佛有曰:「當頭棒喝」「拈花微笑」之啟示。故「得道」只是「得到」而已,並非成功。得道形式只需二十分鐘,但得到時是已成功了嗎?得道只是告訴你,讓你「知道」。若你不去行、做,如何成道呢?比如我拿一百元給你,但你不知應用,空留無用武之地,但若你用這一百元去發揮利用,做很大的善事,則我付你這一百元方有價值,而非「死錢」也。這樣才是成道,所以得道與成道有不同的地方。須知修道只是一點「誠心」而已,一念純真,地獄之門即破,不想到地府就「不要做地府禁忌之事」,就如凡間,只要你不去犯罪,則監獄亦無你之名份也。如不用真心修道,從自己言行舉動、人倫道德做起,則不論入何教門、道門,亦是難以超升也。



第廿七參 門生問道錄(十二)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十二月廿三日

詩曰:正法傳來聖德揚。達摩心印點神光。揮鸞吐露玄機妙。普度龍華一道場。

聖示:正法是正心悟道者、得道者,你滿口經論,數十年道行,且問你:心中有否邪念、偏見、虛偽、妒恨、不平;或是好勝爭強、分別彼此、口舌生非、排斥其它教派呢?如果你犯了這些,你已遠離正道,走入羊腸小道,說是悟道、得道,那只是「自言自語」!

台中空谷子問:佛說極樂世界雖有十萬億佛土之遙,然誠信者近在咫尺,剎那可登,是何含意?

達摩答:人之念力,無遠弗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人之靈光若能修至圓滿光陀,則念力不受時空所拘。世人思念某一位親人時,無論如何遙遠,念頭一起,其形相已在腦海之中,閉上眼睛,已在你的眼前,故古有曾母咬指,而曾子立即感應之故事,此即以心印心,突破時空限制也。故曰:「三界唯心識」,西方極樂世界雖遙遠,然一念之誠,其心早已登上淨土,何有難哉?

陳秀雄問:何謂世間法、何謂出世間法?修道者若論功德則落入世間法,若不論功德則為出世間法,此種論說是否正確呢?

達摩答:可如此說。簡言之,世間法,乃是教你基本的做人道理;出世間法,乃是教你如何脫離生死。法本無分,因人心之異,強而分之。

台中楊德中問:「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具萬德,何勞外求?聰明智本自具足,何須多琢磨?」是何意義?

達摩答: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用之,在眼能視,在耳能聞,在腳能走,在鼻能嗅,在膚能覺,要用就用,要放下就放下,能空便空,能有便有,故曰本自具足。自性本具萬德,何勞外求:自性本來一塵不染,天理良心,仁義道德,人人具有,不必遠求,自家具足,只緣三毒五蘊,障住了本來至善之性,故行善立德意在喚起良知良能,無求而施,方是自性所發之功德也。聰明智慧本自具足,何須多琢磨:自性聰慧本來圓明,能學萬法,能學萬事,千般萬用,覺智應用無窮,故能舉一反三,見微知著,一理通萬理徹,入世法、出世法無量無邊,如何學得完?端在所學能圓通妙用,一以貫之,知一法而得萬法,千變萬化,不離此「心」,智而無智,故能得一,萬事即畢。

台中楊德中問:何謂是「禪」?

達摩答:圓明清淨就是禪,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對身外一切聲音景物清清楚楚,而此心靈靈明明,了無罣礙,毫無執著,一片祥和,一味慈悲。把心放開,莫在身上搞;把心放下,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生了也無礙!妄念來了隨它來,不必去壓制它,起心欲息妄,心起妄更煩,不去理它,久而久之它就不來了。「任你白雲千萬朵,到頭依舊是青天」!有云:「六根才動被雲遮」,不要緊,動也無礙,那知道六根動的、知道煩惱的,即是自性,那個東西卻從沒有動過,煩惱過啊!

新竹古依仁問:世人為什麼要向佛像或金身燒香禮拜?

達摩答:為了表示我們對諸神佛們的崇敬,所以方便的用金身或紙像,來作代表。燒香和拜佛,是表示世人行為上對佛的崇敬,而燒香的香昧芬芳,藉以堵塞世人的鼻根,使其能夠淨心淨意,而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禮拜佛好處很多:可以運動身體、消除業障、降伏驕慢,並能產生一種見賢思齊的力量。當你見了莊嚴的佛像,就會聯想到佛,他是慈悲為懷,救濟眾生的聖人,我們應當恭敬禮拜,同時更應學習佛的言行,將來也可以成佛。總之,燒香拜佛的功德,無量無邊,希望有空閒時,多禮拜神佛,既能保平安、健身體,又可增福慧,何樂而不為!

鳳山市張耀庭問:若有人前世欠我冤報,而我今世已修道,不想索報,那麼此業報是否已了結?

達摩答:善哉!修道當要化冤成親,不起冤嗔,亦無冤嗔盡。別人欠你的債務你不索回,需發向聲明之,自然算數。「天地疼愚人」,你們之間因果就此了結,可是天地自會賞善罰惡,這也就與你無干了。

張耀庭問:打坐可以靜心,但是為什麼也會有人走火入魔,怎樣可以避免?

達摩答:平常看太多了、聽太多了,故利用打坐可安靜此心,促進身心健康。但若打坐中還會看到、聽到什麼(不論是好是壞)都是此心還未靜下來之故,已違打坐本意。因為有人成道欲太重,而且執著幻象,故常引起走火入魔。若以健身靜心為出發點,莫要好奇貪顯化,自可避免此副作用。

張耀庭問:怎樣的人是真的修道人,如何觀察之?

達摩答:聞其言、觀其行、察其色,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世人身上瘦得豈能隱藏東西呢?)

台中楊文勝問:如何才能破我執而滅四相?

達摩答:此心無我即大公無私正道、正理、用來周濟公眾的、合於正義的在眾人先,居眾人後;此心無人即超越好壞而不執一切不見人之過,只見己之非,當可破我執滅四相



第廿八參 門生問道錄(十三)

達摩祖師 降 甲子年正月十七日

詩曰:恭喜新年大發財。有錢沒德是蠢才。人人皆愛吉祥事。行善自然少禍災。

聖示:甲子新春,大地重現一片生意,小孩喜過年,大人煩惱過這天,各個心中情趣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哈哈!一個不知世事,一個被世事壓得喘不過氣來。世人們,如果你對新年沒啥興趣,心已老、意已碎,趕快尋回那顆喜愛新年的「童心」吧!

台中呂賓問:「畜道輪迴記」裡記載,生前凶狠危害地方的人,死後轉輪為蟒蛇、老虎等兇猛動物,繼續危害其它善良弱小動物,照理說,應讓其轉輪為老鼠等弱小動物,以償前業,此應較為恰當?

達摩答:在世上兇惡之徒,因其習性猛惡,於轉世時,其原靈尚有前世基因,所謂惡人生惡道轉惡物,此為自然之循環。既為猛獸老虎等物,已將其形象破壞,人見之而避;若轉為可愛之小動物,人見人愛,視若心肝寶貝、寵物,更是不可理喻。故動物之轉世由大而小,讓其漸失兇猛之性也。

呂賓問:善書裡有云:「人死之後,半小時之內,不可動其軀體,親屬亦不宜哭泣,此時應閤家點香念佛號」不知祖師有何看法?

達摩答:先人過世,靈魂初脫,有者甚覺痛苦;如龜剝離軀殼,血肉淋漓。靈魂欲脫離肉體時,犯疾病者、或平時沒有修養者,一時均覺痛苦,若此時任意移動軀體,如一傷患躺在病床靜止時,尚覺可安,若你移動其身體,傷者所受之痛苦,不可言喻,故云:「先人初過世,半小時內不要任意移動軀體其原因在此。但一般人遇此,均手忙腳亂,立刻給亡者穿衣沐浴,移動軀體。若必須如此,在移動時應在其身邊輕聲曰:「我為你換一件新衣,換一個舒適位置,沒有什麼關係,心情盡量放輕鬆……」等安慰語,對亡靈有莫大幫助。再者子孫不可哭泣,應多念佛號,其意相同。此刻若子女悲哭,亡靈心情更難捨痛苦,如以佛號或安慰祝福等語言相告,可助亡靈輕鬆離開。念佛號有助其膽量及安全感,免使亡者對去路感到恐懼彷徨。

台中林燦坤問:修道人應當隱惡揚善,但若遇有人作奸犯科,則應向治安機關檢舉,或是隱瞞起來呢?

達摩答:隱惡揚善,乃有助於惡者自新機會,若作奸犯科之輩,有害世人,大義猶可滅親,為正義而除奸,應為正理。

林燦坤問:修道者持齋修道,家裡的小孩是否有需要也一起持齋修道呢?

達摩答:現代家庭全家茹素者甚多,大人智能已足,明理悟道,持齋乃發自內心,然跟班小孩一同持齋雖屬好事,但倘小孩不願一同茹素者,隨緣可也。待其日後成長「知道」時,再持齋亦可。

台中吳文勇問:時遷法亦遷,當今修道者是否「清修」不結婚,比較容易證果?

達摩答:清修有清修好處,但有一個原則,要修得「一清二楚」,否則心境不清,反生矛盾。如能守志清修,當然無害心性,道果較大。若成家夫婦同修,妻子為伴,互為勉勵支持,身苦病痛有人照顧,較無煩憂,如能夫婦守道同修,道果並無兩樣。

吳文勇問:「阿彌陀經」裡說,一句佛號,可滅八十億生死災劫,可是普天下那有這等便宜之事呢?

達摩答:說一句惡話可以令你千萬劫不能超升,你相信嗎?(答:相信)吾舉一佛家典故:有一位信徒向禪師問:「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何以有如此大之效力?」禪師不答,罵曰:「混蛋!」此位信徒聞言暴跳如雷:「你怎麼可以罵人呢!」禪師笑曰:「混蛋兩個字,就讓你產生這麼大的效力,何況阿彌陀佛是四個字哩!」此位信徒聞言大悟,拜謝而退。故念一句彌陀也許你從此生生世世步上善道,積少成多,足可以消千萬劫罪業。

台中楊惠美問:「氣天」與「理天」到底只是一種形容詞呢?或是真有其界限呢?

達摩答:氣天如人之呼吸在鼻;理天加人之頭上,上可至無止境,故曰:「無極天」;象天乃在陰部以下,大小便等道中,即五濁世界。因氣天尚有清氣濁氣混合,故氣天尚未究竟,需至頭上○才算圓滿理天。若天界難比,可從人身觀之,因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如此放大,自可明之。

台中呂芳裕問:參話頭與念佛號那個好?

達摩答:參話頭若參不到心,即咬不破「花生殼」,還是一個門外漢;念佛號若只口念心未念,只是繞圈子(數佛珠),念累了還是未到佛國(淨土)反之話頭參破了,掏出佛心,機鋒較敏,如性能好的車,可以開「快」,念佛若念「對了」,則能上道,但較穩當,如不太快的車子,雖在同一條路,看來是有先後,但若轉彎回頭,那輛慢的又在前頭,到底那個先呢?隨緣就好。

台中廖進成問:弟子近常被冤欠纏身,可否請恩師做主排解?

達摩答:廖生「身後事」,事實「擺在面前」,吾問看看……,她說:「好是好,不過還早哩!」怎麼辦?吾替你作主,三天法會,你要在現場,一天吃一餐,開水無妨,並列名為她超度,慢慢可以出航。

嘉義王秀珠問:有人說求道一貫道後,不可拜氣天的神明及土地公等小神,是否正確呢?

達摩答:縱然氣天神明沒有金仙或佛菩薩的果位,但他既已成神,在世必有傑出的善行,何況修道者是眾善奉行,既對行善的先哲不加敬拜,說他是一個修道人,吾曰:心太傲、性不謙,自己尚未蓋棺論定,三世因果結帳,也許將來連個氣天神都沒份,如此不是藐視神明(前賢)嗎?凡存有分別心、高傲心者,氣稟未化,最多也是個氣天神,絕對無法證無極果位,因為他還執形相、分大小之故也。再者,這位土地公雖小,也許就是你的祖先,你小看「他」,真是大不孝,對祖先不屑一顧,談何修道?吾曰:「狗眼看人低」,都非修道者應有之態度。凡是存有這種偏見者,希速速改過;若再以訛傳訛者,造罪非小!

王秀珠問:有人說求道者再到鸞堂參鸞,果位就降級了,故不可到鸞堂參修,是否有此事?

達摩答:修道者不可自視太高,果位的高低是從修行者對真理領悟層次高低、心性修養功夫深淺、功德積累之多寡而定。雖然鸞堂程度不一,但若鸞堂扶鸞真理已闡述出三教真諦、鸞生修持已至上乘,則到鸞堂參習,對自己修持有甚大助益,能使人視野開闊,不會整天到晚批評別門不是,強調自己是先天、高尚無比。鸞堂修士若有上乘素養,已臻「無極境界」,參鸞進取怎會降低道行呢?求道者若太高自傲,不肯低下,輕視別教,均已冒瀆鸞堂仙佛(不少鸞堂仙佛皆是無極高真),如此已構成「謗道罪」,反而自貶道果。因此吾呼籲世上修道人,千萬不要犯了嚴重「道病」,自己無形中造了許多口業猶沾沾自滿多觀摩學習別人的長處,才是智能者,不要再自迷不悟了。當然,若到鸞堂並無認真修行,只是湊熱鬧,或談些俗事、爭些是非,那麼道果一定降級。


第廿九參 門生問道錄(十四)

達摩祖師 降 癸亥年正月廿一日

詩曰:頓悟無生望指玄。真經運轉返先天。合同即是歸元意。三寶參通證佛仙。

聖示:一部達摩指玄,參透了不用一篇;祖師西來一字皆無,如今卻在這裡多此「一舉」?哈哈!若有此慧見者,正是達摩好友。但不立文字,你又一竅不通,所以達摩暫借文字,為你開導一番,如果確實搞通了,當然考試不必看書本,好把此書「正法眼藏」,送給別人好了。如果你還在半知半覺中,本書正可參修,保證有益你修道的成績。

台中黃素珠問:人死後其魂魄是否隨即離開軀體?但有云:若死者生前尚未見到其親人,不管其已去逝多久,一旦親人趕至,常有七孔流血者,其情景實令人同情,依此說法,其魂魄又似乎還未離開軀體,請祖師開示。

達摩答:人死靈魂未必立即離開肉體,亡者若心願未了或枉死,心有怨恨,常徘徊在肉體四周,好比房屋無故被侵佔、或財物尚未搬出,有人強執你離開自己房屋,相信皆有不甘心情願態度。故亡者未見到自己血親之前,除非大惡或特殊情形,陰差有者尚可寬待短暫時刻,待見至親最後一面,才帶離陽世;有者子孫見面後,亡者突然七孔流血,因亡者此刻無淚可流,一見親人,六根振動,此情何以堪之?悲泣衝動,故將一點尚未硬化的血淌出,此乃悲極泣血也。

黃素珠問:有人言:「修心不修口,一樣到佛國」,是否真有此事呢?

達摩答:修心不修口,此是一種方便法門,當時言不修口,是說不一定持齋而已,並非口裡可以出妄言、狂語或搬弄是非,濟公傳曾談及此事。因濟佛看到當時佛門僧尼俱已持齋,但心裡並無素念,仍然充滿爭鬥、虛偽,只可以說是口修心不修,故濟佛倡修心不修口,以對此輩僧尼予以當頭棒喝,況吃齋者未必心淨,所以修口不修心,只是口舌佛,不是「心佛」。吃齋乃是一種戒律,借齋而素心、靜心、清心、平心,故齋口不齋心,只是小道,濟佛為打破塵俗淺見,以為吃齋就是道人,故作此倡言,希世人莫要誤會此意。

台中曾資竣問:今值三曹普度,法門宏開,但何以三曹普度「人間辦」,天曹、地曹仍須仰仗人間來度化呢?

達摩答:所謂三曹普度,即是天曹、地曹、人曹皆普度也。有云「三曹大事人間辦」,吾今分析此理:天曹指氣天等尚有氣質,未證無極等色界內之神界而言。不論何教之修士,如果未能突破形相等色空境界,則尚未修至無色界(無極)在此天地運轉至午未交會時期,人間科學發達,萬事求進步,人曹如此,天曹、地曹亦「同感相應」,故在天界之神聖,一樣有其「突飛猛進」的世界,他們也想步步高陞,故「人曹修道者眾,天曹修真者多」,他們亦期望再上一層樓。然他們除自性之修煉外,尚缺外功,故必下凡借人助道或救世度人,以立功果。有者言,氣天之神靠人度之,應解釋為互助互度,若言由人功德向給神聖,助其晉陞,此非大功德不能為之。至於地曹鬼魂,不外世人之祖先,陽世子孫修道行功立德,當然玄祖沾光,可以幫助陰靈脫離苦境,此乃「地曹普度人間辦」,甚者子孫立大功德超度祖先,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再者人間處處開堂,家家修道,形成一股善氣,人人皆有「沖天之志」,此即人曹普度之象徵也。

台中劉富杉問:蛋是素食或葷食?

達摩答:近人素食者眾,有者為補充營養亦食蛋類,有者持反對態度,各有其見解,吾今為方便修道者特告之:齋戒者蛋不可食之,但素食者有需要可以食之。齋戒即對自己立下種種戒律,故戒食蛋類,甚至守各種嚴戒,為磨煉自己心性,盡量給自己「不方便」,以減少慾念錯誤;素食者乃在飲食方面,要求清淡些、素些,如人穿較「樸素」衣服,並非一定是純白色者,只要不華麗即可。今人修道,和光混俗,兒女同桌,有者幼兒味口不納,故加食蛋類;或修者病中,或身體需要,以此補充營養,不加戒之,故曰「素食」,此乃方便法門,未涉殺生;但若家庭或身體無此需要者,不食之,稱為齋也。二者仍隨各人需要而定,不是用有罪與無罪論之。

台中藍再立問:有云: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參禪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禪後則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請祖師詳示其意。

達摩答:參禪修道者,初入禪門,開門見山,這是一般眼光、一般見識,人云亦云,看課本唸書,你會我也會,大家照抄均是一百分。第二天老師看大家都一百分,難分高下,做出一個變化題,大家拿出課本來不知抄哪一段好?結果全部零分。第三天老師認為大家都零分,「面子不好看」——見山不是山,山河變色了,所以向學生指點一番……各位都是死讀書,不會應用,第一天我考台中到台北幾公里?你們照書抄,全部都對;我換個題目——台北到台中幾公里?你們翻爛了書也找不到答案,真是大笨蛋!如今大家知道了「此道多少」,相信此山仍舊是山,大道就在眼前,不要被外面形象,耍個花樣就搞得昏頭轉向,說破了答案,和第一次一樣。如剛入聖門的人都自認為可超生了死,但過了一段時日,卻又覺並非盡然如此(毛病一大堆),修持至圓滿時,又覺得可超生了死了。

台中林照卿問:相傳元宵夜女子偷拔蔥,嫁好丈夫,是否靈驗?

達摩答:此乃民間傳說,夜間低頭拔蔥,就是叫你眼光不要看太高,見好即取,相信順手可得,知道這個意思嗎?因蔥蒜雖不是好東西,但家裡廚房沒有它也不是「味道」,故暫且擇取吧!


第三十參 門生問道錄(十五)

達摩祖師 降 甲子年正月廿八日

詩曰:寶錄指玄三十篇。萬殊歸一洩真詮。 沙盤磨煉金剛子。聖德弘揚老祖禪。

聖示:達摩指玄,道盡了三十篇,一字值千金,說多了反而不值錢。祖師西來兩袖清風,但憑一心,展示著赤手空拳。指玄、指玄,不偏、不偏,只告訴世人此心須圓!否則任你說得天花亂墜,還是站在此天,逃不過閻王的請宴。記住!教門雖多,不妄生偏見,才能跳出自我界限,回到我的「天」!又示:「達摩指玄寶錄」今夜再述一篇,以作齊全,特與楊生對答,將圓桌沙盤上的殘餘剩菜收拾乾淨,這才算是收圓。未知楊生還有什麼問題?

楊生曰:問題很多,但一時想不起來。

達摩曰:既然如此,我先問幾個問題,你且作達摩,裝個祖師模樣「代打」如何?

楊生曰:恐怕裝得不像樣,反而讓祖師譏笑。

達摩曰:古云:「名師出高徒」,戲看多了該會耍兩下,歌聽多了也會哼兩句才對,你且試試,不要客氣。

楊生曰:祖師既然不怕弟子漏氣,請發問吧!

達摩曰:你十年來磨沙扶鸞,有何心得?

楊生曰:有人問:「你扶鸞時,本身知道不知道?」我答:「不知道」他又問:「你醒來時覺得如何?」我答:「一無所覺」他點點頭,對扶鸞充滿信心說:「這是全鸞(全駕),即為仙佛全靈降臨,一切由仙佛作主,你只是『工具而已」他們認為這樣扶鸞的聖示才是正確的。又有一個人提出相同問題,我答:扶鸞時我知『道』,退鸞時我也『清楚』。他聽後也點點頭說:「這樣好.才免邪靈侵入而不知,而且仙佛的聖示,你是第一位聞知者,對智能增進,定有很大幫助,勝過一個在扶鸞時,迷迷糊糊的使者,這也是真靈的全駕」

達摩曰:為何一個問題卻有兩個答案呢?

楊生曰:一般人你說扶鸞時本身知道,他便不信鸞訓,他們認為不知不覺中的文筆,才是正確的。對另一個智能者說:我在天人合一傳真時,仙佛的痕跡我摸得一清二楚,有時仙佛說錯了(有云:神仙打鼓也會錯),我立即給予更正,不致以訛傳訛,遺誤世人。

達摩曰:哈哈!果然因人施教,各顯不同法門,說不知道有好處,說知道也有好處,故曰:「法本無法」,但到底哪法對?吾曰:「兩者皆對,同是患了『懷疑病』,因人體質不同,投下不同藥劑,結果兩人均能痛,可以說醫生高明。世人啊!信鸞乩千萬不要為形相不同所惑,有什麼全駕、半駕?應該以所示道理對不對、合理不合理作判斷,合理有價值的交章,稱曰:「全價」(全駕);雜亂無章、理論矛盾、不合道理的文章,雖然它是無極仙真、西天古佛來講的,我們暫且給他優待打折「半價」(半駕)因此,雖然是路邊小神,講出妙文道訓,我們不可小看他,所謂:「下下人有上上智」,應該給予高的評價,知否?

楊生曰:祖師說得是!達摩指玄寶錄即將完結,是否可將書名意義加以詮釋,好讓眾生有所瞭解。

達摩曰:好的。一部達摩指玄寶錄,成本費價值十元,真便宜,哈哈!這等於在賣「紙張」,不是賣「文章」,故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我且將書名略釋之:

達:打也,通也。打通心竅也。世人茅塞阻礙,修道者對人生不夠達觀,又對宗教門戶觀念緊閉,互相攻擊批評,什麼外道、後天……的啦!輕視別人的話等語,全部出籠,這種人可以說是眼光短淺,不夠通達情理,我見太深,大道都是紅燈礙石,故不能四通八達,故吾曰:「此輩該打,才能達道」

摩:學習也,觀摩也。磨去脾氣毛病、傲慢偏見也。修道者對錢財慾望往往不能滿足,想向外貪求愈多愈好,可謂不自知足;可是在修道方面卻常常開口說:咱們修道人,既以修道者自居,可是不知求上進,略有所得就自云:「自己道行多高,得有什麼神通,或看到什麼奇像,好為人師,喜收徒弟,或自標榜修得面目發光,種種以形相悅人舉動」有幾人說:「我以前的睥氣多壞,現已改善了?我以前不孝,現已孝順了?以前高傲,現已謙虛?以前不看經書、研悟真理,現已加緊研修?……等事」。這都是不知觀摩人家長處者(非達摩了),可謂「摩不著邊」,說他修道,吾曰:「還早啦!還須多磨哩

指:指點也,指你生死之路也。世人最會指點別人長短,指點別人是非,指點別人該如何作,儼然是「達摩祖師」的化身。如指點得對還好,若問他自己,有時還需要別人指點呢!這種好為人師者,吾曰:請多自己指點自己,評分看看!相信凡是有良心的人,沒有幾個人敢給自己打六十分,既然如此,請多給自己指點,不要亂指,哈哈!有謂「明師」指可以令人超生了死,明師啊!功夫要多加強喔,不要把達摩心法傳錯,莫要天堂路沒指對,卻指向四生六道了,誤人誤己。會指點他人,也不知有否把握?吾且教你一法.「指點別人以前,先向內心一指」悟了,再向他一指,相信以心印心,縱不能令他超生死,也可使他嚇一跳!

玄:玄關也,妙境也。玄關妙境本玄不可測,大家都曉得有形的玄關了,哈哈!無形的玄關有什麼妙意呢?內觀此竅(心),回心轉意,則火宅頓化蓮池,狂性歇下,菩提自顯也。六塵收集,則玄關妙地又成「垃圾場」,幾人知道把它化為「至善地」?大家都知道自己家裡住在何處,可是有幾人在家裡能安下心來?所以,知道玄關,還是未知其「妙」,能在自宅裡安心修道才算得道人。說玄不玄,因為已知此秘;說玄是玄,因大家不知安玄,故曰為「玄」。

寶:寶書也,寶藏也。本書雖不大本,但行家視貨當作寶,書中雖無金銀可得,但盡涵大道奧妙,無限的寶礦,只待世人用「心」來挖掘。說此書是寶,乃知用心閱讀,靜心體悟,虛心接受者才能得之,心田免稅,自家無盡的寶藏,卻乏人開採,可惜!可惜!否則說寶非寶,不如一個「饅頭」(傻瓜),就讓你吃夠飽。

錄:心印也,記錄也。本書可謂佛法心印,略為指陳,雖錄於書,實乃借書印在人心。世上有錄音機、錄像機,還望世人將本書意思印在「錄心機」中,時時「回心」「轉」意,重溫「祖意」,朝夕不忘,久久精思,自有所得,西天黃磅可登錄矣!今將書名淺述如上,不知楊生還有何問題?

楊生曰:感謝達摩祖師一年多來臨聖德寶宮,為世人出一條康莊大道,指出生死之路由,闡述鸞門心法,正宗道脈,使本堂同修頓開茅塞,亦助世人在修道旅程中,對正法有一認識,可謂功德無量矣!

達摩曰:哈哈!聖德諸子已得達摩心印,故頒此書於此,鸞筆暫借為達摩手指,在沙盤中指指點點,亂畫一通,果然桃枝柳筆也磨出達摩「心血」,一滴滴,化做甘露,願世人開口嚐嚐,滋味如何?但憑「覺性」……,吾留一偈:偈曰:達打、摩磨,指直、玄懸,實抱、錄路。能悟此偈,用心而修,達摩引之。可,吾回。  (全書完)



極瑤池金母 降 歲次甲子年二月初五日

詩曰:三陽開泰不尋常。道應佳期度十方。法會因緣千載遇。同參默禱邁康莊。

又詩:聖德毫光射牛。慈航道客認真修。改邪歸正成仙佛。好善樂施步上流。

又詩:達摩降著指玄篇。一部天書化大千。價值連城開慧竅。詳參內意返先天。

達摩祖師奉旨於聖德寶宮著作「達摩指玄寶錄」已完結成書,是書為上乘鸞書,能降貴宮著作,誠為特殊因緣,乃因諸子平時已參大乘心法,聖筆更是有心於此,天人同願,故天降妙書,價值非凡。此書正可以指心法、點誤處,令人倍增信心,開拓學道心胸,而頓入不二法門也。於今書成,賀之、祝之!



濟公活佛 降

詩曰:一卷天書萬法除。指玄洞裡佛仙居。達摩心印傳千古。頓悟之時道有餘。

達摩祖師奉命於台中聖德寶宮著作「達摩指玄寶錄」,如今罷筆書成,欣見萬道金光發目寶卷,老衲亦上眉梢,讚歎鸞門聖筆,沙盤演法,猶如達摩渡江,各顯其神通。此書非凡,上乘佛法,無極大道,一覽無遺,凡是夙具根基者,定能閱書生喜,撫掌而歡。禪宗法門,廣納有緣;頓教正脈,普傳無礙,此書正所以闡玄微、洩心法、遏(發音惡,乃阻止、禁絕)異端、弘正教,願世上修士,勤參書中真義,掃除各種形象障礙,則地府抽丁,天榜掛名(哈哈!天空空,名掛何處?人心合天,即天榜掛名也方不白費苦修一場了。寶書付梓前夕,老衲特來降筆,敬祝書成!聖德光輝!是為跋。

濟公活佛 降筆跋於台中聖德寶宮 歲次甲子年二目初八日



※神佛曰:一念之善,神司(即眾神聖)錄之,一事之善,神司鑒〈審察〉之。日有鑒察,月有考校〈考核〉,神司報以三官(即掌管人類福祿壽等之三官大帝),三官以歲(年)統計,報呈玉庭(即天庭即玉帝),或增福〈祿〉壽,或增紀算(即延長壽命多久)三官分別發下(即下令至各神職單位執行),北斗落死(即北斗星君註人何時死亡),南斗延算(即南斗星君註人延長壽命多久),東斗上昇(即東斗星君註人何時升官發財),西斗紀名(即西斗星君註人追加功名利祿多少),分下各曹(即各神職單位)施行,是故,世人之窮通禍福、福祿壽考,皆因一人之『功德』大小多寡有無而定之也。



●當世修行成就法《最正確的修行方法》

〈一〉勤行實踐『人道』之圓滿;即多孝順、多慈愛和樂家人親朋並恭敬師長,且盡量將『忠......義』等古倫理道德之『四維〈即禮...耻〉.八徳〈即忠.......平〉.三綱〈即三倫理,乃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信〉』實行圓滿,因為『人道』之修是上天最重視的,『人道』無修無行則『佛道、天道』難成你的修行亦不易成就也;總之在家之修行一定要聖凡兼顧同修,除了去寺廟誠心恆行護持外一定要先把『家庭』顧好,如此你的修行路才會好走也才不會與家人不和而造業且將來也好度其向道而修。而想出家修行者若有家庭小孩一定要把小孩養大成人可以自己謀生後才可出家修,如此才不會有業過也較無後顧之憂而且也才較易修行成就。需知修行中以『人道』之修行最為重要,一生只要能真誠認真徹底的去誠心實行做好人道之實踐並不造大惡,則死後即有可能直超天界去享福消遙了,而做的越精勤越真誠越多項且無惡者更可永脫六道之生死輪迴直了成佛。

〈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並常清淨己之心念己之心〈可將心念常安住在佛號或咒語或利益眾生上來清淨之〉即多行善勿造惡做惡〈尤其勿造五逆重罪以免天地不赦〉,且要多行多做好此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說謊).不兩舌(不挑唆).不惡口(不語言粗俗).不綺語(不花言巧語).不貪欲(即知足常樂.不妄求).不瞋恚(不發怒生氣不怨恨報復).不邪見(不應該有不正確愚昧的見解,不執非為是)並守諸戒修身〈心〉養性,斷一切酒.....〈即除一切不好不良之脾氣習性等〉、貪〈即貪欲.妄求〉、嗔〈即怨恨.暴怒〉、痴〈表疑心.煩惱.無智慧,亦表執著〉、慢〈即愩高我慢心〉、疑〈即對道理真理不信不理解有疑惑〉、嫉妒、執著等諸毒諸陋習,常靜〈淨〉己心常〈永〉保己之『正心.善念.善行』不亂想亂做,以增福慧莊嚴清淨己之身心靈來積功果得品位。

〈三〉擇一自己所喜之任一正統教派法門『一門深入』的修行,一生精進勤修恆持至老死不退轉【也就是一師一道場一教派一法門一生恆修〈即皈依於自己所喜之任一正統寺廟、教堂.鸞堂.一貫道等修行一生〉即選擇自己所喜歡之任一正統教派〈如一般之正統寺廟.教堂、鸞堂、一貫道等〉法門道場【如入佛教修淨土之念佛、入寺廟教堂効勞、入鸞門修行、入一貫道求道〈得道〉行道等】,一生在其處〈乃在好的正派的寺..道場.教堂.鸞堂.一貫道等〉堅心恆持勤修勤行的修行其法至老死不退轉,也就是在己之一生中不管遇到任何好壞順逆等諸境,皆能在其處其教認真修持其法恆心不退轉到老死。

以上三點一生盡己力勤行恆行若能實踐做的越多越好,且心量要修至越大越慈柔謙卑越能忍辱包容廣大如虛空般則越佳〈即修至無私.無我.無執.無相.無住等高層次之境界〉,則你將來成道證道的成就必越大,且果位必越高越能永斷六道之生死輪迴而早成仙賢佛聖。



◆元始天尊曰:吾特洩天機,今人若肯修道,天赦三分,只要有七分之功德,即可以修成正果。〈轉載自天堂遊記〉



★今生不管你修行任何教派法門或有無修行皆要以『修身【即不履邪地〈如不去酒家.舞廳等〉、不毀謗不惡口罵人、不殺生、不看色情影片等】.修心養性【即去除己心之貪、嗔、痴、慢〈即傲慢心〉、疑、嫉妒、淫欲、執著等一切無明煩惱諸毒諸陋習,並多煉就己之『如如不動心.清淨心.忍辱心.金剛心.慈悲心.大愛心.無量心.大願心』等】.多孝順.多和睦家庭〈家族〉.恭敬師長.多行善積徳勿造惡做惡』為基準,一生去勤行精進恆持才能修行成就而將來〈命終〉往生天界國土淨土佛土,也就是修行者之徳行心地〈心境〉要越大越清淨越謙卑慈柔廣闊越『德高望重』越好,則其所成就的果位就會越高,將來也就能往生越高層越好的天界國土淨土佛土而永斷六道生死輪迴之苦。



●元始天尊曰:所謂收圓者,就是收復自己的心靈、德性,使之圓滿無缺,認理(即正理.正道亦即好道理好道德)真修,即是真道。



◆修子雖然有修持,但不『茹素』之人歿後,是如何處置呢?

城隍曰:將先命雙差拘提,再依冥律法規將視情節重大先行懲處此修子,如割舌或火烤等等〈修行者平時有行諸善斷諸惡守諸戒功大於過者除外〉,以先懲罰『明知惡犯』之徒,再移送『幽冥界』。

●善人死後之禮遇方式如何呢?

城隍曰:由福神帶領參觀本署後,再參觀幽冥界,再依本署所詳載資料移轉至『幽冥界』審察,若無誤訛者即帶至『金橋、銀橋、木橋』去轉世或引領是否有宗教歸屬而交由天界仙師引導升天。



★聽說人往生四十九日內,只要家人做功德給此亡者,都是否有效果可助其超生呢?

城隍曰:其非全然!倘若全家人若只做功德而『無茹素及戒殺』,惟恐於事無補,加之亡者生前無功德之累積,惟恐不需待屆滿四十九日,將會提前移轉冥界受刑。

那若是有戒殺及茹素、加至做功德,那對亡者是否幫助超升呢?

城隍曰:然也!但吾須聲明,倘若四十九日過後『即破齋』或『諦造殺業』甚重,惟恐亡者依受家之共業而再次墜落審判,受極酷刑愆罰,希世人勿有僥幸之心,以為渡其亡者先人只須茹素戒殺,四十九日爾後再行助殺或屠殺依然加重審判,不可不謹言慎之!

《超拔亡者先人等最好將其超薦入凡間寺廟上天所設之『修道院.證道院』去修行,以助其早修成正果『得證果位』解脫生死輪迴為最佳最保險也最有保障其離苦得樂而永生》



●現在教門諸多如何分別真偽呢?

濟佛曰:各教當以『修心佈善,救世濟人』為宗旨,若有違背,無論何人皆與『教』背離,與『道』斷緣。名相皆假,真偽在此,不必起分別之心,更不必互相抵毀紛爭,須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正行道』,道是正,『欺詐行道』,道是邪。



※甚麼是信仰正道〈正教〉之『正確態度』呢?

祖師:信仰必需以『真理』為「皈依」,不可以『人』為「歸依」,蓋『真理』萬古不變,歷代仙佛聖賢所傳者皆秉此為則,故為修道之指針。道乃是『圓滿至善』之代表,絕無自譽毀人,或自命不凡,輕視他人之污點,故而佛云:『萬法平等,眾生平等』,只要是實含真理之用心,行為確實符合『道德慈悲』者,皆是信仰之準則。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道是件極平常,極平實之事,只要將『五倫八德』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之於日用之間,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為了修道,而破壞了正常生活,甚至荒廢正業,而狂熱、衝動等,皆非正確信仰所應有之表現。行道發自本心,不可著相、不可頑空,無論是法施、財施、無畏施,都要出於自願自心,量力而為,不可勉強;而且行功立德,莫要稍存功德無量或將來必成仙作佛之想,當效法菩薩之力行『四弘誓願』,廣度大地有情,且內無度人之『執心』,外無所度之『執相』,如此自自然然隨天真所流露可也!對那些只會成群結黨,湊熱鬧,裝門面,而對世道人心從無真正之關懷、對社會公益亦從無貢獻者,或專以妖言惑眾,不重品德之人,切莫迷隨盲從也!



▲一個人只要他能一生都在認真修行不一定要皈依在某個道場裡,則其死後可超升天堂嗎?

南海古佛曰:如果修道子自進道之接,學理修身,行持教義,亦即以先善己身,再行諸於外兼善度化他人,如此行持,一定可以消除夙世業障及罪過而脫離冥籍,超升天堂。在任何一個宗教裡,只要真心行善,必然可以累積福果,但是在行持的過程中,不單是行善就可以,真正的修道子必須內修心性(即修身修心養性,也就是諸惡不做),外行功德(即利益群生萬物,也就是廣行諸善)因為內外僅是一線之隔,比如說:你真心行善,但是動則口出怨言,或者不善之言,因而一面行功,一面造因犯過,而功過評抵之間,即如挑水倒入破缸,永無注滿之日,而因端又牽掣靈性直墜輪迴之路,上天堂永無可能。



★濟佛曰: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眾生認理歸真,得一萬事畢(守住本心)得理(即好道理好道德)即得道悟心即悟佛,掃除障礙,斬斷形相,跑到那裡還是積德修身為本故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八字真經,世人每日念此修此,才是修成千古不朽金剛體的大法寶



※濟公活佛開示什麼叫「修行」呢?又要如何「修行」及在哪裡「修行」呢?

濟佛曰:『修』之義乃向『心』來下功夫,非外假他求,修心首重『忠.孝』,次重『誠.正』。世人往往不在忠、孝、誠、正四字上下功夫,只在人情世故上打轉,在道場上打拱作揖,回家後卻是打妻罵子,如此修有何意義?須知修行之宗旨主『家齊』,先把家庭照顧好,才有『道修』之機,無有和樂之家庭,何來道修可言呢?老衲之言即是修的場所在『家庭』為先,推及於『工作場所』,在廟堂服務是『造功』非修之地方,修以『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為主要課目,離此無道可修。現時之人以為「修」是要懂得很多高深的「道學」或「佛理」,其實差矣!不懂都沒關係,一樣可成就『無上功果』。



●何謂修道呢?

濟佛曰:世之人以為到廟堂去服務効勞叫修,實乃謬也,何為也?因到廟堂服務効勞乃造己之功,所謂道修乃離堂後與家人或同事相處之間,方有修可言也。如有人未入廟堂,但於人道修持無違,即是修也。道在自本心中,心外求道,無道可得。世人只要把持好一點本心,努力行『人倫之道』: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並『力行』之,即使不懂任何高深之佛理,證道亦無難也。世人談修,終日掛在嘴邊,但吾問汝,汝修得何物?修得心安理得嗎?修得安然自在乎?能努力行忠、孝、節、義乎?能處處為人著想乎?以上諸問試捫心自問做到幾分?如若全做到,那老衲恭喜汝;如若不能做到,或只七、八成,則皆不及格也。望世人談「修」之「修道者」好好反省反省,以免壽命終了之時,天堂無路,地獄之門大開,那悔之晚矣!



※『孝』乃老生常談,卻為成仙做佛所必備,但常為世人所忽略,何因呢?

濟佛曰:仙佛濟世、揮鸞,乃為指世人一條明路,以登仙佛之界。奈何世人不信,「孝」道不行,又侈言自己已求一貫大道,或自己已信佛,或言自己已受洗將得永生,此皆錯誤之念也。試問汝身從何來呢?無有慈母,及雙親劬勞之撫育,汝焉能長大成人,讀書識字,得有高學歷,享有高薪之收入,享受舒適之生活呢?此皆父母茹苦含辛,方有汝今日之成就也。飲水當思源,當父母年老生病之時,汝卻不顧父母之受病魔折磨,棄之不顧。甚至有者只請外勞在醫院看顧,其餘皆不聞不問,此皆罪之大者。不論你求何一貫大道,或信佛或信任何其他宗教,天堂之路已閉,地獄之門大開,天堂無名,地獄有號,若不知悔醒,悔之晚矣。



★濟公活佛聖示:『孝』乃百善之首,世人能行孝者,上天已註其名,上可為大羅金仙,下可為上、中、下界神祇,在人間可享福、祿、壽之善報也。如若世人可在人世間盡孝於父母,則可得好之果報,消業、消障同得善果,將來歿後證果無難也。願世人勿捨本而逐末,孝道未盡而侈談修天道,那是緣木求魚,不但無道可修,反而地獄有份矣!慎之。



※一生真誠奉行『孝道』證果位之高下如何界定呢?

濟佛曰:世之人在世能克盡為人子之孝,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能常體親憂,光大父母之德性,善事孝養之責,則歿後因孝功之累積,可得成證道果。一、下界神祇果位〈如各地之土地公、山神、王爺公等〉:凡是一般之順親、孝親,不惹親憂及傷親之心者,歿後可證下界神祇果位,受享下界各廟宇之香火。二、中界神祇果位〈如各方之日夜遊神等〉:其之孝有異於一般之孝者,如家貧能孝,父母病能孝,此於較艱難之狀況下能盡人子之孝者,歿後可證中界神祇之果位。三、上界〈仙佛〉果位〈如天界之仙...聖等〉:凡父母暴戾凶惡者,且欲殺害親生子女者,在此惡劣之環境下,能依然體親生、養之恩,孝順如常者,並能以仁孝之心感動父母心轉惡為善者,可證上界〈仙佛〉之果位也。



◎真正的孝是什麼呢?

以佛教的精神來看,作為子女應當「孝」,但是不一定要「順」,「孝」是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此外則要「敬」,意即當尊敬父母。為什麼不一定要「順」呢?因為父母的話不一定是對的,父母的要求也不一定是好的,因此,順或不順,這需要智慧來判斷。

孝敬父母祖先的等級有四:下品的孝:孝養父母,令父母吃穿住用無缺。中品的孝:光宗耀祖,令家族感到榮耀,父母心靈安祥。上品的孝:解脫輪迴,令父母增長智慧,解脫輪迴之苦。極品的至孝:乃廣做功德大善迴向在生父母使其解脫生死輪迴或超拔過往父母及歷代祖先之靈成道,或做功德迴向超拔過往父母及歷代祖先之靈入『寺廟之靈修院.證道院』修行證道,平時並常做功德迴向他助其靈清慧明福報增早證道成道,使其皆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



●孟子說不孝者有五種,第一: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也就是目前的啃老族,不給錢還會打父母親。第二: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嗜好賭博、飲酒、毒品,都是不孝的行為。第三:好貨財,利妻子,不顧父母之養。第四: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發音路,表擔憂,亦表羞辱,侮辱也〉我們呼籲不要沉溺於聲色或沈迷於電玩遊戲,偶爾消遣一下時間倒是可以,因為縱情聲色使父母擔憂都算是不孝。第五種:好勇鬥狠,以危父母。



●如何為父母『延壽』呢?《若父母年壽已高或其身體已損傷不堪則勿為其延壽為佳以免其在世拖磨,此時宜為其做大功徳迴向解業助其早消業除障增福將來得以往生淨土善道世界才可》

仙翁曰:世人行事當明真理,尤其是誓願不可隨意而發,否則上天視爾心誠之來,兌現汝願,可能造成世人誤解。如果以減己壽而延父母壽,造成自己比父母壽短,豈不傷父母之心?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盡孝之道林林總總,當以父母之考慮為考慮,不要一廂行事,這樣方可兩全其美。其實欲為父母延壽方法甚多,可以印贈經典善書做大功徳迴向【如去任一正統寺廟〈正神廟〉或己所皈依修行的寺廟〈道場.教堂.鸞堂.一貫道佛堂等〉一次捐印五萬元或至十萬元以上〈依己能力誠心捐印愈多愈好,越能替父母速消業除障增福而如願之〉去迴向祈求延壽之,並請該寺廟之人員為你寫疏文上呈才佳】,亦可濟貧救困或行志工之勞抑或是放生迴向,或造廟供養等等,其法多矣!但以『放生』迴向延壽效果最顯著,因為多病壽短者,以殺業重居多,故如能對症下藥,廣放生命〈勤放生或一次大量放生〉迴向祈求,自可蔭壽算之延,所以方式雖異,效果雷同。《如上之法多做常行迴向亦可為己為人延壽,但人若造了五逆天律重罪者則此延壽法對其恐較無效果而只能為其消業障而已》



◆在家如何修行呢?

仙翁曰:一個人邁入道程有出家、在家之分,而在家修行就不能拋家離群,而應『隨緣而行』。吾之所謂隨緣而行,即是修行者除了自得其樂之外,亦應兼顧家庭成員之感受,以免令家人誤認修行者怎麼都「怪怪的」?吾舉例言之,如子女正就學或是在青春期,本來叛逆心就較重,故修行者應循序善誘,有緣則說理,無緣則勸化。莫以說教方式,強迫孩子依「道」依「佛」而行,反而令子女反感,也不須強迫子女信奉宗教,隨父母四處進香或參與道場聖事,否則待其成績受影響,人際同儕關係疏離時,必令怪罪父母與宗教而適得其反。

故子女之道應讓其好好接受教育,將來有智慧悟深理。而為人夫為人妻者亦同,若夫妻有一方不信,另一方應以家庭為重,盡量減少家庭風波,否則家庭不睦,修者心難安,常掛念回家時又要面對齟齬〈發音舉與,比喻彼此不合〉,造成身心煎熬。故各人因緣順序不同,當明而行之。其實宗教教理汝若明之,應知其乃分出家在家實踐之法,實踐什麼?在家修行者乃實踐君臣(亦含工作之間)、父子、夫婦三綱之理;實踐仁、義、禮、智、信五常....等等倫常修身之理做起。故世人莫可本末倒置,修起道來六親不認,或修行之後對道友輕聲柔語,對家人反如仇人,修行之後子女不教,夫妻失和,那就有違初願了。



●何謂『修心養性』呢?

濟佛曰:修行者以修心養性為要,這「修心養性」四字看似簡單,其實行之不易啊!修心除自我本心之修涵外,平時應持以菩薩心、慈悲心、憫憐心,而將不好的心念全丟棄於旁,常用此三聖心是也!而養性除了去除本有之劣性,並以好個性,不欺性、不妄性、不淫性等隨時防護,以去種種不良之個性,留取好心性是也!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云『明心』,道名『煉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無有別也;修持或各有小異,證果則無不同歸,而聖仙神佛即是此心『圓滿至善』之別稱也,從心起修,則一真一切真,一證一切證矣!天命從天性之光輝而來,大道亦是率性〈乃順着本性,指平素的性情,即乾脆、自然〉而行,修子各俱良知良能,雖然累世習性隨身而在,但人人良知猶然絲毫不減。動一毫妄念,心內就短少一分真氣,一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修心養性,就是在訓練『良心』能不被習性所蔽,而由迷返覺,由覺而行,由行而證,證者無他,一切皆合於『天良』而已矣!



■如何才能破我執而滅四相?

達摩祖師曰此心無我即大公無私正道、正理、用來周濟公眾的、合於正義的在眾人先,居眾人後;此心無人即超越好壞而不執一切不見人之過,只見己之非,當可破我執滅四相。



★修道修行如何方能通過上天之考核呢?

祖師在世無論皈依任何教門之修士,均有其必需遵循之規戒,雖然各教門戒條不盡相同,但歸納之不外三點:心清、身清、行清;三者皆清,方可通過上天之考核。(一)所謂「心不清」者,口齋心不齋者是也。心中匿藏貪、嗔、痴之邪妄,不符中道思想,或偏激消極,狂熱衝動,迷痴執著,對待分別者,皆屬之也。附帶說明:口齋非專指茹素而言,如花言巧語、搬是弄非,以訛傳訛,天機惑眾、惡言傷人、綺言騙人,或抽煙、飲酒、嚼食檳榔,皆屬口不齋之行為,若是心齋口不齋,會陷『身』入於不清之境。是故心清者,乃指口齋心亦齋也。(二)所謂「身不清」者,乃指舉止非禮,足涉不正當場所,身行離道之事。如不淨身焚香禮佛;或衣冠不整、赤身擅入寺觀廟堂、佛壇;或神聖臨壇時,嘻笑喧嘩、走動亂禮者;或乾坤混淆,破壞聖地之莊嚴;或焚香叩首,拍墊邪眼,流於形式者,皆屬之也。(三)所謂「行不清」者,乃指呵風罵雨,怨天尤人、慢待尊長、污染江河,露恥日月【露恥即羞辱,乃不敬之意;露恥日月即咒罵毀謗不敬天地神佛日月星辰等或污染日月,如在日〈白天〉〈露天之月光〉下行淫或手指日月星辰神佛像等而對其冒瀆不敬也】,藉善騙財騙色、設計陷人、驕侈荒淫、偷盜搶奪、妄用功德金等一切違背道德之行為皆屬之也。



●世人如何修至『全真』證道呢?

濟佛曰:修道、證道貴在乎天真流露,平常行事一切遵理,合於中和,只要不犯執理強橫,時能克己復禮,即是一個活佛全真之人,再說,上蒼不許尚存後天習性【如:剛愎自用〈指性情倔強,自以為是,乃任性、固執也。愎發音必〉、優柔寡斷、矜躁褊急〈乃驕傲自大,度量狹小,氣量狹隘,性情急躁。矜發音金,褊發音貶〉,等等...者登上一塵不染之蓮台,有云:『心淨即佛土淨』,故欲登各「洞天淨土」或「天佛院」者,必先去其後天習氣。如果修子能上不愧天,下不〈發音做,乃慚愧也〉民,內不虧心,外無背理,自然海闊天空,逍遙自在,此種『心覺』方是極樂。若是需靠外來刺激,聲色犬馬之麻醉方覺快樂,是為物所役;此種認賊作父之誤解,終究只是暫時性之虛幻,隨後而來之空虛與罪惡感,更加深良心不安愧疚,如此惡性循環,以追求快樂始,終究黑暗痛苦終。



★何謂上乘之智慧與上乘之功德?

達摩祖師曰:所謂上乘之智能即理通道明(乃了解善惡因果報應之道的宇宙真理與人生為人處世之好道理好道德之重要行持等),不為形相所惑,或生分別心,或起人我相。上乘之功德者,任勞任怨,無為佈施,但求奉獻,不求報酬,對人對天如一,以吾本當如此做而做,即是合道,此為無漏功德、上乘功德,人能如此,即入「真道」,可登「極樂」——行道者之心境;可返「無極」——行道者之境界。此即證極樂界,回無極天了。《修道者不可自視太高要謙卑,果位的高低是從修行者對『真理領悟層次高低、心性修養功夫深淺、功德積累之多寡』而定。》



※何謂障道之罪呢?

濟佛曰:世人皆渴望過幸福之生活,修道者亦希望步上幸福光明之大道,真正之幸福,不在於有形物質之佔有,乃依於無形心靈之感受(覺悟),即是剎那亦屬永恒。近來人間法盛,學佛修道者眾,成為時尚,蔚為風氣,然法興弊生,人眾則濫,故宗派每見鬩牆,真理且多訛傳,致合修者如入五里霧中。有盲修瞎煉誤入歧途者;有背離正道釀成不幸者;有家庭失和人道有虧者;有愩高自大傲慢凌人者;有門戶深築大道不通者;有真理不悟妄求形相者;有妄自尊大自稱人師者。凡此偏私之情不勝枚舉,令大乘心法懸絲欲斷,先天妙道落人非議,此皆障道之罪也。



★甚麼是道場呢?

祖師曰:道場處處皆是,『家庭』即是道場,『真心』即是道場,『誠心』即是道場,『良心』即是道場,『信心』即是道場,『慈悲』即是道場,『忍辱』即是道場,故真道場是在『自心』之中,不是在形色之上,今日修道之士,如果能在『家庭』之中豎立標杆,作為模範,處處忍辱,犧牲奉獻不貪不爭,不取不捨,即是家庭道場。



※何謂漏了氣.漏了德.漏了功.漏了福呢?

濟佛曰:譬如『淫念』不戒濫發脾氣結果就把精氣靈氣給漏掉了,這不是『漏了氣』嗎?至於漏了德?就是有些修道之人不去珍惜德性不知『德性』乃是修道的根本,經常驕傲自滿自鳴得意如此不是將『德性漏掉』嗎?還有漏功的人就是『殺業』不斷,『口業』不斷,『淫業』不斷,造了這些過失不就是『漏功』的現象嗎?漏了福就是『奢侈放蕩』不知珍惜財物如喝酒,賭博,貪圖榮華富貴,這不就是將『福氣』給漏掉嗎?



●修行者需如何修至『心念清靜』,『心地圓滿』,『心性真善美』,才能達到究竟之仙境呢?

淨性仙人曰:心念如要『清靜』,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首要之條件。心地如要『圓滿』,五行不可虧耗,如貪財耗性木〈肝〉虧、嗜酒耗神火〈心〉虧,好殺耗情金〈肺〉虧,易怒耗氣土〈脾〉虧,喜淫耗精水〈腎〉虧,五行不能圓滿,心地即不能圓滿。心性要達到『真善美』者,必須守三德:『一、道德,二、仁德,三、公德』。何謂道德,『道德』就是一切遵循『正理』而行,不做違背天理良心之事。『仁德』就是慈悲心、博愛心、惻隱心,有愛人如己之心。『公德』就是維護公眾權益、公眾秩序、公眾環境、公眾道義,這即是公德。以上三德世人不可忽略,否則在心性上就不能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因此修道者必須先從『人道』修起,人道無虧,天道必全。還有修道者必先由『守戒』開始,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能發揮圓融之佛智;發揮圖融之佛智,才有圓通之思想,有圓通之思想才有超凡之境界,有超凡之境界,才能步入超凡之天界。



◎『寬恕之心』應如何徹底推行,方不致讓己造罪造業呢?

濟佛曰:『寬恕之道』即在心中處處以他人為念,心心念念都以他人為前題為優先,鮮少先想到自己,能常保此心自然不招怨尤,不惹災愆,過亦無從造也。老納常雲遊四海,見眾生因「無明之火」一起,惡口連連,什麼話都說的出口,只為爭一口怨氣,豈知造罪造業就由此起,哀哉!哀哉!世人若不信,口業之造所引起之過有多重,今後可試試無妨,包你(妳)悔之晚矣!



◆要如何修行才能身心自在逍遙無比呢?

大自在王佛曰:一般世俗修子欲修得身心逍遙自在,即須忘卻貪、嗔、痴之三毒心,並應捨去一切欲望之利益,然而此項之舉惟恐不易做到,世間凡修世子經常對於名、利、地位、財富等卻爭奪不退,且終究嫌之不足,貪欲甚強常為名為利受綁受縛,為財富陷迷陷執,孰不知假合之體與萬物皆為幻象,時而迷戀不棧,終極歿後亦墮幽冥再生輪迴,然而願心割捨下萬物萬念,不著生之悲或不著死之泣,拋開依戀纏合,多予以行道漸善,扭轉思欲念心,乘聖習勉,遵道法禮萬念皆俱空,即可修證菩提正覺、清淨心念,薦入自在佛界逍遙理天。倘若欲證得大自在清淨領域,更應懂得修法至圓通,不誹謗聖法及他人,更不可比較妄心(幻想心),殊法真理萬法歸一,無有別心,那即可證得大自在蓮品果位,遨翔無極,逍遙無比!



●修行要如何證得無上菩提聖因呢?

濟佛曰:要證得無上菩提聖因並非一定要研閱高深之佛學,只要汝懂得敬重『忠孝』得體,次重為『誠正』即能尊師重道、視畀倫理禮規,縱然學識不精亦有可能升等無上菩提佛果,然而切實不予計較功德之大小,多行善佈道渡化即有證得蓮品果位之時。



★何謂守齋茹素呢?

南海古佛曰:首先解釋何謂齋?齋者,心齋之律,齋持之戒也。一般人常以齋即為素齋,不殺生即是,實則齋者仍有許多意義,除了不殺生之素食外,心中之齋卻是更為重要,亦為內外之別。外行,即為持齋戒殺,但內修之齋,卻必須達到『純淨』的心地,不思葷,不思惡,不思名,不思利,不思淫,不動業識,不引意念,始可達到心齋之境界。人生於世,既屬果報輪迴場,若欲避免因果,必守齋以少業因,故,守齋,口忌牲葷惡言,心忌動心起意也。修道子切宜謹慎,不守齋招業債,則道程徒生阻礙,遑(發音黃,乃怎能、何言返回理天矣!



●世人茹素之好處為何呢?

試齋廣法天尊曰:茹素之人有者未立則清口願,且未真正入食清澈素齋,故此般之人較易有蔽障矇混福澤,然而茹素者當有立下清口願,當此一人之功即可能超菝九玄七祖之靈,而且亦可使得尚在地獄受刑愆罪之玄祖,可免刑一載之,倘若茹素終老壽歿,亦可搭配以下四法,歿後即有善趣「西方極樂土」之果報。其一、應守四維:禮、義、廉、恥。其二、守八德:即盡忠、行孝、存仁、施愛、誠信、義氣、和睦、平等。其三、以遵三從:未出嫁從父,出嫁後從夫,出嫁後夫亡從子。其四、守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將會登載於「試齋先錄簿」上免刑愆責,故為茹素者之好處。



★仙佛曰:若『發願茹素』,則吃一餐素食上天則錄記『三大功』,此功德屬於「持茹素戒」的功德。上天於每一素食館皆會派有一位『護法神』駐守,以記錄所有來吃素食者之食素次數以便為其消災業及記錄開素食館者其之服務態度與衛生情況好壞等,然後於年終大結算其之好壞功過再呈上天於來年為其消災或賜福祿等,所以常人要多吃素食不但可養身又可消災業,而開素食館者宜態度佳衛生好如此才能消業得福也才有真功德。



●世人批評毀謗吃素不好者其業報如何呢?

試齋廣法天尊曰:倘若有誹謗茹素食者,造成茹素者「萬分感慨」或「傷及自尊心」,則此誹謗者罰『除今世一切功名』,且嚴重者將延罰至『後代子孫一切之福報』,待己身壽歿後即遣押至『地獄齋堂司』燒其口舌,且挖其心肝喂食鐵狗及鐵蛇讓其奪食,反復受其果報十載,以懲罰此人之心念及惡口,希盼世人勿任意誹謗損毀他人之德行。但茹素之人亦然當務須知:其一、茹素之人倘若破戒開葷時,將銷除一世之功德果品,且愆罰本世為五罪。其二、倘若茹素又戒殺者,將增加一世之果品功德。望世人切不可受食葷者利誘,未茹素者應盡速改之!



※世人本心雖有誠信慈善,但行為舉止卻須宰殺畜牲作為生計,或每逢廟會慶典加至須做殺生擺宴,及飲酒作樂,如此之行為會遭受到何種果報呢?

東嶽大帝多半都以「道教」較為頻繁,但依然有諸多世人其都瞭解貢獻禮拜須以鮮花素菓為主,倘若有人貢拜六畜牲醴,屠殺生靈,或予以助殺乃謂:斫(發音卓,乃以刀斧砍削、 襲擊殺之將不但無福可賜且定當先消減其己身之福祿,嚴重者當亦可折壽元,以致業力迅速索討果報,然世人孰不知其禮拜神佛,無須用牲肉貢拜亦可有機緣達到己身之願望,倘若用了牲肉貢拜不但造成血腥味污濁磁場,亦會混亂本心道場,加至虔誠奉敬之人甚多,絕多數之人較會認同以五行之物「如:金、木、水、火、土」或鮮花素菓貢拜即可,然而即有少數盲目追求「財富及利欲」者,都較喜愛弒殺生物為助禱,實為錯,望世人應須明心見性,勿再有如此之作為。



●海愈深,其折射散射愈多,故海愈藍。修道涵養智慧愈高,其反省迴向愈多,故愈完美。是以,修道之人先要有迴向心,然後才有定心,有定心才會產生慧心與信心,以及更上一步的精進心。修子謹記!殺生食肉乃是犯了「五罪心」,即是:殘忍心、自私心、殺害心、貪昧心、欺弱心。放生素食乃是增長「五善心」,即是:同情心、憐憫心、愛護心、慈悲心、平等心。《轉載宗教雜誌



★仙佛曰:世人慈心茹素有五好處:一則不欠眾生債。二則不會血管梗塞、中風。三則較不會有口臭且能齒頰留香。四則可改變急躁的個性。五則可趁機以修心養性也。



●世人如何修行修道而證道果品呢?

太乙救苦天尊曰:天法道,地法天、人法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稱謂本體。道可分類又為: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人道可分類為:一修身之道、二齊家之道、三治國平天下之道、四求學或教人之道、五處事之道。然世人應須依人道修起,修人道必需先修持儒家之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人道修成方可由地道之康莊大道而登天道,那才是正道歸一而得也,亦如此方可證道果品之。



●皈依某教派後,若再皈依其它法門,是否以魔考論呢?或是以無分別心、廣投教門,隨緣度化眾生呢?

達摩祖師曰:心外無道,離心即外道。一個人皈依各種教派,可言是無分別心,但事多則亂,當擇一.二對眾生之度化較有效果之法門,盡力行之。若以無分別心而妄投教門,不辨其真偽,則成為盲目之修行人,如此自己已誤入歧途,如何能言度眾呢?所謂無分別心是不排斥他教,但不是教你全部投入各教,如此心雜意多煩而無所成就,故凡事專心一意較能成就。



■仙佛曰:人千萬不可自殺以免死後其靈被關在地府之『枉死城』受苦,而每日早、晚被鬼差腳鐐手銬扣上,帶至自殺之地,再重新上吊自殺乙次以受其苦。因此不要以為自殺只死一次就可了脫痛苦解決煩惱,其會讓你想不到的就是一天還要再死兩次,那才是真痛苦啊!所以人千萬不可自殺,若遇事煩惱痛苦想不開時,宜速去香火旺盛的正統寺廟〈正神廟〉誠心請該寺廟之神佛助你解開此事為佳,但最好能捐一些錢〈盡己能力愈多愈好,捐愈多愈能速扭轉好之,因神佛會用此功徳為你速解業改好之〉做功德〈如印經典.善書或建廟.放生.濟貧等〉迴向去解之最佳最速,或為其多做義工回報之亦可。此外人若想平時能常保平安順利吉祥亦可常去同一家香火旺盛的正統寺廟〈正神廟〉誠心拜拜祈求該寺廟神佛助祐之來常保安保好之,但別忘了有錢有能力時一定要多多奉獻回報該寺廟才佳,也才好讓其助你平時即不斷常保安保好而永續之。《人在煩惱痛苦心情不好憂鬱想不開時千萬勿去山林溪河海邊以免被捉『猴替』而枉死,應速去香火旺盛的正統寺廟〈正神廟〉誠心拜拜求其助祐解之才佳,此需注意之》



★世人當如何分辨陰廟〈邪廟〉與正氣之廟〈正神廟〉呢?

濟佛曰:如今宗教之亂象頻生,世人為了身體之不適,或遇人力無法排解之事,往往求助於各宮、廟堂。但若主事者心不正,則該堂廟容易為陰魂或邪神所憑依,無知善信到此問事,自然容易受影響而受邪神之憑依作弄。故老衲提供幾點,可做為分辨陰廟與正氣之廟之分野:

一、觀堂主〈即寺廟之主事者〉之為人處世,因一堂之良窳〈窳發音語,良窳乃好與壞〉,繫乎堂主一身,若堂主不正,此廟必被陰魂所佔。

二、入內以身體之感官感受之。一般正氣之廟宇〈正神廟〉,入內應正氣凜然,堂中正氣充滿,必然感受一股很強之熱和氣灌頂,全身舒適無比,此乃身可感知也。反之,若覺全身感到陰冷起雞皮疙瘩,或引起身體不適,即是陰廟〈邪廟〉也,應即離去,並以七罡符〈此符可去一般正神廟向廟事人員求取之〉三道,連續三日淨身,身上邪煞之氣可除,自可無事也。

《若人欲求神問事或祈求神佛保祐平安順利吉祥等宜至香火旺盛之正神寺廟誠心祈之為佳,或至一般領有玉旨或懿旨救世之正神廟亦可,且其亦有辦理解因果等相關事項以利眾之》



●行善未得善報有何原因呢?

濟佛曰:行善未得善報有許多原因。一、時間未到。二、一面行善,一面作惡。三、心不甘情不願的行善。四、一心只想回報的行善。五、只知布施,不修口德,不修心性,濫發脾氣。六、行善之後,後侮抱怨。以上這都是行善之後,善緣不能聚合的原因。《心中若存有太多的邪思惡念,善緣就不能聚合。》



●圓滿奉送咒《金剛解脫咒》:唵、乏及拉、目訖〈發音氣〉叉木。凡從醫院、殯儀館、屠宰場、墓地、助念處等陰氣重的地方回來時,或有神像、聖像、佛像、佛聯、佛經、各教之經典善書等舊了破損要火化時,或法會普度等結束時,或外出住旅館酒店時等等,皆宜先念此『圓滿奉送咒』三遍以上再加念『薩爾瓦 部特 給查』三遍,來圓滿奉送無形界之靈或神等回歸其原處,以恢復己身己處之清淨以避其擾。又念如上之咒時亦可雙手結金剛拳手印〈降魔印〉,就是雙手之大拇指各按在己手掌內第三指無名指下面橫紋線之掌處,然後其他四指向下壓著大拇指成握拳狀,之後兩食指相勾雙拳互靠,等念完咒後再將相勾的食指打開〈彈開〉往頭上方散印即可。



※若出入醫院.殯儀舘.墓地或助念處等在外沾染到穢氣、煞氣而身體不適時,應如何處理才能完全化解消除

俗云:可至香火旺盛的寺廟拜拜祈求該寺廟之神佛化解以袪除煞氣,或回家對杯水虔誦佛號一0八遍以上後再倒入沐浴之水內淨身,或拿一些米及鹽與少許榕樹葉同入洗澡水中從頭至腳連淨全身三天以除之。〈米鹽可放水流而榕樹葉可拿去垃圾桶丟掉即可〉



●修身修行者若能將一切『忍辱』視作『平常』而無忍於心,則就不會有『忍氣』積壓過久而爆發。『平常心』即是道,若能以平常心〈如如不動心〉去面對一切、任運〈運作〉一切,則就不會有得失之苦之惱了,也就能心常清淨無惱了。



※『修身』不外行功立德,『養性』不外降伏己之貪、嗔、痴、慢、愛、妄;一個修行者,縱然智慧再高,但若未將其實踐在外,那也不過是內涵而已,一切的功行,皆在於外在之實踐,方稱『功德』。



★正道〈正師〉-→順天理、合人群、不自欺、不自慢、正直坦率、剛貞堅毅、常正心善念正義正理、能遵行倫理慈柔善待一切、有良善道徳心勤行正法、能無私利眾大公無我謙卑博愛。

◆邪道〈邪師〉-→逆天理、拂人情、悖倫理、乖道義、常傲慢脾氣暴躁、多邪心妄想、多貪愛執著嫉妒、為利益常行邪法、無道徳心不正義正理、常私心利己不行善徳自私自利剛愎自用


◎佛魔一線間、『心善』是佛、『心邪』是魔………


※準提佛母開示:密宗之男女雙修法必需是『夫妻』才能修,縱使是師徒或情侶亦不能修,否則即是邪即是魔也.....《這也是密宗之『法王』會結婚的原因》



※細心是成功的褓母,粗心是失敗的同伴……



★佛說:『行善棄惡』是佛佛相通的教導,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是教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美德,使人遠離煩惱痛苦到達清淨涅槃。



●天官曰:一個人『悟道』之時間會因種福田、結善緣、行功德而加快。反之,亦會因造惡業、棄道心而延長。



◎仙佛曰:各人修行所做所累積之福慧資糧功德,除非『自己發心迴向』,才能將此功德轉移到他處,否則縱然是古佛、菩薩、大羅金仙、神聖仙賢等亦無權動用他人之福慧功德,除非其〈你〉有為人發願祈求則例外,因為無形中你的福報功德會被神佛拿去轉移給那人成願成就之。此必需注意之。尤其寺廟〈佛寺.廟堂.道場.教堂等〉、鸞堂之正鸞、執事者或辦事人員等若常代替信眾本身向上天諸神佛菩薩求稟成就〈祈求成就〉〈信眾〉之某事時,此時信眾若不馬上用錢去布施做功德〈如印經書或建廟放生等〉迴向其之所求事,則正鸞、執事者或辦事人員等切莫直接代替此〈任何〉信眾去求稟成就其〈信眾〉之事,宜請信眾自己向神佛祈求之才可,以免你的功德福報被眾神聖菩薩拿去替那信眾解決其之所求事而大損你的福報功德而不知,此必需注意。總之就是除了親人〈父母、夫妻、子女〉及恩人外,不要〈輕易〉去為〈替〉任何人〈他人〉上天諸神佛菩薩祈求某人〈他人〉某事之願的〈能〉成功成就,以免介入別人之因果而為其〈他人〉擔業使己之功德福報被轉移而漏失。《轉載自金闕遊記》



※仙佛曰: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之者,勿以一味禪坐而獨善其身,除身受師點化指導功程外,尚要內外兼顧,行善積德,二六參禪,率性不亂,方能臻九品蓮台之果也。人之善惡功過,自顯清氣或濁氣於頭上,功德厚重者,氣清潔淨而光輝;善小德薄者,自然氣散而濁,故『善有善氣,惡有惡氣』,而善念愈深,功德愈多,則善氣愈清,善光越強。故佛云:『心可做天堂,心可做地獄』,三界唯心,全憑一念善惡之分別也。



★濟佛曰:人有時處在不如意之環境中,心情難免煩躁、消極、悲傷,但切不可亂發脾氣、怨天尤人;而應任勞任怨,不變道志,保持心情之平穩,對於自作自受之逆考,更應發揮毅力勇氣加以克服,如是方能達到琢玉鍊鋼之效果。



●若欠人錢財依地府之冥律記載將來〈來世〉需三十倍奉還才能抵消,而傷害他人身體心裡者就需數佰倍抵還之,因此平時就要勿欠他人勿傷害他人〈若有要在生前趕快還之和解之為佳〉以免將來付出產痛的代價。



※人的『福分』不是源自於他能獲得多少,而是來自他能『承受』多少,『珍惜』多少,『奉獻』多少。



◎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饒益眾生』的生命。



★以戒為師依法【正法〈修身修心性證涅槃空性之佛法宇宙真理〉.善法〈利益群生萬物〉不依人,『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造功各人得、各人生死各人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凡做過走過無形中〈時空法界中〉必留下痕跡,行善做惡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當累世今生所造之善惡其『福盈〈乃行諸善無造惡損徳所累積而來〉.惡滿〈乃造諸惡無行善積功所導致〉』因緣時辰到時,必有好壞之『善惡報應』速臨其身而報之……



●修行者不管你是何教何人若只行善修法而無修己內心之『貪、嗔、痴、慢〈高傲心、我慢心〉、疑、嫉妒、淫欲、執著』等無明諸毒諸陋習之去除使心念常保『純正清淨〈即常保「正心善念」〉』,則你將來命終皆有可能轉生至阿修羅道此必需注意之。修行者〈不分何教何人〉若能日日時時常〈永〉保『正心.善念.善行』【此可由行諸善斷諸惡守諸戒加如上所說之修己內心之貪嗔痴慢等諸毒諸陋習之去除,來多修身修心養性並多念佛持經咒將心多安住在佛號咒語上或將心多安住在利益眾生上來常〈永〉保之】則就較無魔障也較不會退轉也較能成就上品之果位而較不會往生至阿修羅道去了。



◆一個人名利權勢成就越大越有名氣越富貴發達時,越要顧好己之徳行道徳並『多行善』,切勿邪淫、不孝、做惡,否則你的那些福報很快便會被上天收回而毀了,此必需注意之。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請看看你今日所做的一切,『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將會是日後的際遇……



●生命〈靈性.靈魂之命〉是『永恆的』永無止盡的,因此要多『行善利衆』時時勤奮認真且勿造惡勿忤逆不孝,要遵行忠.....悌等古倫理道徳之實踐;要『誠...愛』善待一切,要『純善無惡』恆住善心廣益群生萬物,要精進恆持『永遠不倒』以助己早成聖賢佛果……



★『留錢給子孫、不如留徳給子孫』,因留錢給子孫其若不善則錢多反害其造諸惡業而墮落,甚至禍殃父母祖先及子孫;而留『徳』給子孫卻可蒙眾神聖之護持庇祐,使其常行正路正道而平安順利吉祥乃至利益群生,甚至有緣修行成就而上蔭祖先下佑其之子孫;因此在有生之年我們宜『多修養心性多行善廣行功徳廣益群生』的勤修行並勿造惡要多孝順,如此『行孝廣積功徳無諸惡的利益群生萬物並善待一切』即是留『徳』予子孫亦是修成正果之要也。



●濟佛曰:只知布施、建廟、助印善書只有『天福』,如能忍辱、消除好勝、傲慢、瞋恨才是『天德』,所以要成就大道天道需有『天福』還有『天德』。



※對己之父母.長輩或高僧〈出家人或神聖仙賢佛菩薩聖人偉人等聖像〉大徳〈修行有成或德高望重者〉.師長.恩人乃至好上司,若對其傲慢無禮不謙卑則無形中即會被上天〈監察人類之眾神聖仙賢等〉削福減壽,此必需注意之。



★佛陀說:人若妥善照顧父母,可以得到功德……



●古佛說:因果業,唯有『功德』可解之……



◆心中無求、一切放下,才能解放『心靈』,才能心通法通漸而了然『道』通。若能『萬緣放下、諸法皆空』,則諸幻能離、諸苦皆無,『處處皆淨土』。



◎濟佛說:只須放開『心懷』,即是故家佛國;只要收取『妄念』即刻就是如來,這是最佳的『心性理天』。



●行盡天下路唯有修行不誤人……



■要遠離『惡友、惡人、脾氣習性粗暴之人、邪師、不正派之寺...堂』等,才不會被其惡業所波及傷害而產生病苦或厄運;尤其修行很好者更需速離,以免其所積之惡業惡靈業靈纏上你而為其擔業拖累,以致損傷自己又毀了你的修行功果,此必需注意之。

若人要交友最好是交行為端正心地品性善良道德好的人,此種人較無業障且全身亦會有金光佛光護身,若與此種人來往對你較有助益,反之若與非善類之惡人不好的人常往來則其之惡業不好之業恐會波及你而使你受到傷害或損失,此必需注意,這也是為什麼說“自古聖賢多孤寂”即是此理也,因為成聖成賢後即少有人之德行素養可與其匹配而交往之故,所以其就獨來獨往消遙遨遊於世間而被看做孤寂了。而交異性之結婚對象其理亦同,要交比自己更好更有德的人才不會被對方的惡業力拖累乃至墮落,因此交友一定要交比自己德行好的如此對自己才有真正的助益,倘你是一個修行很好的人但爛交很多不好不怎樣的朋友常相往來,則你恐將為別人多多的擔業而大大折損己之福報功德而不自知了,此必需注意;但如你有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大願悲心想廣結善緣廣利群生者就不必忌諱可多多結交之去利眾。》

台長: 人人好網站
人氣(3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