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3-16 10:17:01| 人氣4,9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333 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333  3332-12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申二、利行

利行略有二種: 未成熟者能令成熟; 已成熟者能令解脫。

利行略說有兩種:

未成熟的人,能讓他成熟;已成熟的人,能讓他解脫。

又分三種。

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勸令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一、於現法利(今生利益)勸導利行方面,即勸導有情讓他如法地積累、守護、增長財富。

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

二、於後法利(來世利益)勸導利行方面,即勸導有情捨棄財富清淨出家,依靠乞討存活,由此決定獲得後世的安樂,不必求取今生的安樂。

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

三、於現法、後法利(今生和來世的利益)勸導利行方面,即勸導在家和出家人趣向世間和出世間的離欲,由此能讓他今生獲得身心輕安,來世受生清淨天趣或者證得涅槃。

又應修行難行利行: 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 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 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

菩薩又應修行三種難行的利行:

一、往昔未曾種下善根的人,很難讓他行善。

二、現在財富、權位廣大圓滿的人,很難對他作利行,因為他安住在大放逸處的緣故。

三、已串習外道見的人,很難對他行持利行,因為他憎恨聖教、愚癡邪執而不能理解正理的緣故。

又應修行漸次利行,謂於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淺教授;若成中慧,轉中教授;成廣大慧,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

又應修行漸次性的利行,即:對於智慧低劣者,先讓他修行粗淺的教授;若智慧已轉為中等,則進一步轉入中等的教授;若智慧已成廣大,就為他宣說甚深法要,轉入幽微的教授教誡。

申三、同事

同事者,謂於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

所謂同事,也就是勸他有情安住任何法義,自己就應當也安住在這法義上,程度上至少須平等,最好能超過他有情。這樣一來,不論是做什麼事業,先應緣於有情的利益,絕對不應該離開利他有情的意樂。不過前題是,在實際行持(同事)時,必須首先調伏自己。

如《無邊功德贊》云: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如《無邊功德贊》說:沒有調伏自己的人,雖然宣說真實的正理和聖教,但由於自己的行為與所說相違,故而不能調伏他人。世尊深知此理,所以內心憶念利益眾生,在自心尚未調伏的階段,暫時先精勤地調伏自心。

《廣大遊戲經》中說:自己尚未解脫,不能令他人解脫,如同盲人不能為他人指示道路。自己若已解脫,則能救度他人,如具眼者能引導他人上路。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