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1 21:44:29| 人氣1,98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基測作文秘笈--格 格 不 入--先破後立式的論說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基測作文秘笈
格 格 不 入--先破後立式的論說文
(台北市 名湖國中老師 施教麟)
唐太宗在位時,曾和三百多名罪大惡極的死刑犯訂下約定,允許死刑犯回鄉和家人作最後的訣別,並在約定期限前回來赴刑。時日一到,沒有一個死刑犯逾期遲歸。這事件後來被美化為死刑犯被唐太宗的恩德所感召,作為唐太宗德政之一而被流芳後代。
但是三百多年後的宋代歐陽修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他批評這是唐太宗和死刑犯互相揣測對方心理,唐太宗想博得美名,而死刑犯冀求能因「守信」而免除一死,上下交相利用罷了!歐陽修還提出「殺掉一半來報到的死刑犯,再放另一半回家」的方法,以這些死刑犯還會不會回來,來檢驗唐太宗真能以恩德召感死刑犯否?
這就是歐陽修著名的『縱囚論』,如果套以法律名詞,稱為「翻案文章」。在論說文上,它屬於「先破後立」式,也就是以一個大家都認定的事件為主,先「破」除眾人的一般看法,再「立」下自己的理論。
通常翻案文章的結構為-
情境假設(事件)-說出不合理處(破)-提出自己的看法(立)
這種「先破後立」式的論說文結構,在國中階段可以用來撰寫以「名句格言」為題的文章,藉以訓練學生的思考判斷能力。像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志者,事竟成」、等題目皆可。因為所有的「名句格言」都有它特定的時空背景,那時那地適用的格言,此時此地可能就講不通了。如「一分耕耘」,真的就有「一分收穫」嗎?「有志者」真的「是竟成」嗎?真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嗎?真的「打是情」、「罵是愛」嗎?
更何況「名句格言」彼此間常有矛盾現象。例如:要人冒險向前時,就鼓勵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希望他人知難而退、不要有無謂犧牲時,又告誡他不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忠臣不待二主」用來讚賞部屬對長官的忠心,但勸勉他人離職跳槽時,「良禽擇木而棲」就出現了。
較高層次的論說文寫作訓練,除了上述歐陽修的『縱囚論』外,王安石的名文『讀孟嘗君傳』也是典型的翻案文章,這不足百字的短文常出現於閱讀測驗,相信大部分國中生都有印象。
因為有「破」的高潮,所以可以避免千篇一律、單調乏味的歌頌格言,讓人耳目一新你的理論爆發力。往後,若有「不」入流「不」入時的「格」言題目,讓你感到「格格不入」時,不妨把握下列方向行文:
解說題意-破(提出不合理之處並舉例)-立(重新定義,或提出方法)
一回生二回熟,現在就找一個「格言」試試身手吧!
【刊自於聯合報】





台長: JUDY
人氣(1,98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