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1 21:33:28| 人氣1,0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兩則優異的書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世倫
搖滾樂的能與不能:推薦張鐵志的《聲音與憤怒》
(出自媒體小舖電子報 2004.6.4)
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7465#sec3

商周最近出版了張鐵志所寫的《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標題是個大哉問,內容主要探討的,則是所謂的西方(主要是英美)搖滾樂史中,若干具有社會意識的音樂人,在面對並質疑既存的社會/政治建制,與所屬的唱片工業時,三者間的緊張關係,主題包括著名的六0年代嬉皮反文化運動與民歌,七0年代的龐克搖滾與華麗搖滾,八0年代的英美新保守主義、四海一家慈善活動、反種族隔離運動,及九0年代的反全球化運動等。

這些有關音樂與政治間的議題,在台灣即便是自詡為搖滾樂迷者,有些恐怕也只是略知一二,似懂非懂(例如現在的六年級生,有誰會完全不記得小時候電視不停疲勞轟炸的四海一家援助難民系列〈We Are The World〉,我們甚至有了自己的翻版〈快樂天堂〉與〈明天會更好〉),有些則可能從未聽聞,十分陌生(例如英國工黨與樂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或Glam Rock如何挑戰傳統的身體與性別認同)。而這些議題,都是每年在台灣,乃至全世界各個角落,都擁有龐大消費量,並引發一代代年輕人前仆後繼地聆聽、認同、乃至模仿的,所謂西方搖滾樂歷史的一部份。

的確,搖滾樂作為一種來自西方世界的表現形式,就像電影、文學、舞蹈、攝影一樣,有其表現手法、歷史、相關論述、及籠罩這種形式的迷思(myth)。而當這些來自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被引介,逐漸進入其他社會時,事實上也就是一個「典範轉移」的過程。以西方藝術電影為例,正是從1970年代開始逐漸被引介進入台灣,這套典範逐漸被一些愛好電影的年輕人吸收、消化、思索,才有80年代屬於台灣自己的藝術電影典範出現。

搖滾樂如何進入台灣,如今細節已不可考,論者或謂,與當年美軍駐台時流風所致有關,而70年代起,若干藝文人士的擬文引介亦有影響,但無論如何,在此一「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台灣式的搖滾樂論述,常是消費主義式的感官刺激,或存在主義式的個人苦悶,而非社會意識的集體異議。對於西方搖滾樂史中的重要論述,常知其一二,但又不完全知其所以然,總是一知半解,在這個過程中,所謂的酷,叛逆,革命,要不成為文藝青年式的孤決姿態,就是成為消費主義下的購買行為。

因此,張鐵志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正在於補齊了搖滾樂作為一套論述與典範,在過往引介進入台灣的過程中,最模糊隱誨的一部份:究竟在英美搖滾樂歷史中,這套典範是如何與那些關於社會、政治、身體、性別、階級、族群、反戰、反全球化等議題,三不五時交集摩擦,迸出火花?這是過往的台灣搖滾樂論述中,談最少的一部份。此種充滿社會意識的集體反叛與異議,自然不只是消費主義式的商業買賣,或存在主義式個人觀照所能完全涵蓋,雖然後二者,也是搖滾樂作為文化現象的一部份,但要理解西方搖滾樂作為一個文化現象,此二路徑顯然有所不足。

那麼,回到這本書的標題,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老實說,這是一個蠢問題,搖滾樂作為一種表現形式,自身並不保證「能」或「不能」改變什麼,一切,都取決於這個藝術表現形式後面的參與者,包括樂手、聽眾、產業、及社群,是否要運用這個形式,去回應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各種不公不義的現象。

但也多虧了這個1960年代以來西方搖滾樂特有的「改變世界」迷思(你不會聽到有人說「爵士樂能改變世界嗎?」或「現代音樂能改變世界嗎?」), 讓世界各地無數的樂手、樂迷、社群,能「踩」在這個迷思之上,以搖滾之名發展出自身典範,並面對,質問,並挑戰當下眼前的一切,那可以是,抗議南非種族隔離政策,那可以是,反對興建日本成田國際機場,那可以是……………一切的一切的開始。

期待這本好書,就是這樣的一個踏腳石

...........................
搖滾樂所教我們的
大君
網路與書網站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books/data.asp?id=1711

生活在當代,個人的政治意識似乎離不開消費。素食者,不吃麥當勞,不得已去星巴克只喝公平交易咖啡。消費行為成為社會意識實踐的方法之一,you are what you buy。

在西洋流行樂佔據大半台灣市場的今天,多數消費艾維兒(Avril)的歌迷,恐怕不曾聽過七○年代性手槍(Sex Pistols)建立龐克江山的原由初衷;酷玩(Coldplay)樂團的〈Yellow〉傳唱大街小巷,但主唱Chris Martin手上那一行「Make Trade Fair」大概也沒幾個人知道是什麼意思。

《聲音與憤怒》一書補上台灣搖滾樂環境一向缺乏的「搖滾樂與政治」的關係,從六○年代到2004,以歐美搖滾為中心,記述了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搖滾浪潮、人物,並討論搖滾樂一路走來如何與社會開放相輔相成?如何透過搖滾樂實踐社會議題?隨著時代轉變,以往、當今的搖滾樂手,關心什麼樣的時代議題?書名也許看起來像理論書,但任何樂意閱讀搖滾樂評,甚至對搖滾樂只有粗淺認識的讀者都可以入門。本書以年代別,事件分,從樂手樂團來談政治議題,沒有艱澀的社會學術語,只有搖滾樂、事件行動、如何參與。文字深入淺出,平實中可見熱情(如果作者再多洩漏自己的政治立場煽動一下,本書極可能是繼《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後,第二本用以辨認具有社會良心知識分子的口碑讀物)。

不過,關於搖滾樂與社會文化的互動,本書詳述了許多樂手樂團的政治性舉措和社會運動參與,卻較少談及音樂美學本身對社會意識的影響形塑。除了七○年代一章談到華麗搖滾及龐克搖滾,有較多著墨之外,這方向的論述之缺乏,是本書最為可惜之處。畢竟,並非言以載道的搖滾樂就有影響力,音樂內涵、樂手形象所感染號召的不是更大更多嗎?挑最明顯的來講,不論其音樂的商品化,瑪丹娜已然是一當代文化icon,在性開放、同性戀美學、女性平權等議題上,影響力何曾少過?或許那些提供另類視野、表明姿態關注社會議題的搖滾樂手,是本書首要著眼的,但同時我們也不該忘記本書何東洪的導讀所提醒的:美學上,好的音樂不必然等同於做對的事。當然,樂迷也不一定完全受制於音樂文本。「看『終極警探』不會讓人成為共和黨人,光聽Bruce Springsteen 也不會讓人成為民主黨人」。若不意識先行,值得討論的搖滾樂手、現象或許更多,加入資本社會商業觀點來抽絲剝繭,或許會更深入貼近這世界正在被改變形成的。

搖滾樂之所以為改造的力量,正因為它是反映世界的有力發聲之一,本書提供的觀點是對話的一部份,所有書中未竟之處,主流通俗商業化的,也都該加入對話。比起決策訂定、人道救援,搖滾樂最具資格出力的,也許正是以各種聲音的對話,讓世界更為多元、開放、包容。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如此大哉問似乎只是一個天真熱血的青春之夢。然而,再怎麼悲觀犬儒的人都要承認:在虛無之中保有信仰,不願世故永遠青春,這不正是搖滾樂所教我們的嗎?

(照片為高雄誠品座談會)

台長: TC
人氣(1,0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