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3 23:25:43| 人氣1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關係-馬德拉斯,一九六六年一月九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網路讀書會

書名:論關係(方智出版社,作者:克里希那穆提),馬德拉斯,一九六六年一月九日

 

要了解快樂,就必須了解欲望。我們必須清楚欲望是什麼東西、怎麼產生、為什麼會持續、是不是會消失。我們必須了解為什麼會有欲望,欲望為什麼會持續不退、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欲望是應該消失的,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假裝沒有欲望,在努力克制欲望都沒有什麼意義。這樣做只有毀掉你的心、扭曲你的心、歪曲你的心。要了解所有必須了解的東西,你的心必須健康、健全、清晰,不能變形、扭曲、受到控制、塑造、失去清明。

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楚欲望是怎麼發生的。請你們務必了解這一點,因為我們要從這裡開始探討另外一點。你們必須從一開始就了解這種探討要把我們帶到哪裡去。你如果無法探討這一點,你就無法探討或了解其他東西。所以請你們不要說:「這件事我要略過不談。」

我們知道,要了解欲望如何產生實在很簡單。我看美麗的夕陽,這種面有「看」,然後,看夕陽的美、夕陽的色彩,看見空中樹葉的纖美,黑色的葉邊,使我心裡產生了保持這些美的欲望。這個過程就是認知、感動、接觸、欲望。對不對?這裡面一點也不複雜。我看見漂亮的汽車,耀眼、線條簡單──這是認知。我伸手去摸──這是感動。接下來就是欲望。我看見漂亮的臉,整個欲望、色欲、激情就出來了。很簡單吧!

再來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欲望為什麼會持續?我如果了解這一點,我就知道怎麼處理欲望。你們懂嗎?慾望就是因為會持續,所以才麻煩。我努力實現欲望。接下來我又想要更多。如果我了解欲望的時間因素,我就知道怎樣處理欲望。我們要探討這一點,我要告訴你們怎樣探討。

讓我們看看欲望如何產生:看見汽車、夕陽、漂亮的臉、可貴的理想、完美的人。我們看看欲望如何產生?我們要檢查什麼東西給欲望力量,讓它持續。什麼東西讓欲望持續?顯然是思想。我看見汽車,我就產生了很大的欲望。我說:「我要這輛汽車。」思想因為想著汽車,所以欲望就持續。我這個欲望的思想衍生快樂,因此使欲望就持續。對不對?我看見一棟漂亮的房子,不論外觀或機能都很好,我就有了欲望。於是思想就會說:「我真希望有這樣的一棟房子。」於是我開始掙扎了。整個問題開始了。我很窮,所以我不可能有這樣的一棟房子,這樣,我就有了挫折感,於是我很恨。整件事就開始了。快樂的思想一開始和欲望糾纏在一起,問題就來了。思想從快樂出發,思想一和快樂糾纏在一起,衝突、挫折、交戰就開始了。

所以,如果心能夠了解欲望的全部結構,就會知道怎樣處理欲望。也就是說,只要思想沒有和欲望糾纏在一起,欲望就會停止。你們了解嗎?你們看!我看見漂亮的房子,我可以說它很可愛。這裡面有什麼不對?這房子真的比例適當,又很乾淨。但是,如果我的思想開始說:「如果能有一棟這樣的房子,如果能住在裡面有多好。」問題就開始了。所以,欲望沒有錯。慾望絕對沒有錯,只是因為思想干涉了它,才造成問題。所以,如果我們不是了解欲望,了解思想,却努力克制欲望,控制欲望、戒絕欲望,對嗎?

我希望你們了解這一切,不光是聽,要和我一樣努力,否則你們就沒有參與。你們只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我們都是這樣。要聽就要專心。如果你全新全意的、確實的聽,你就會了解這一點,你就會知道何謂生活,何謂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現在我們討論的是思想的機制。思想機制在本質上以快樂為出發點。思想會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是,快樂裡面永遠有痛苦。當然!我不要痛苦,我只希望永遠快樂。我想排除痛苦,但是,要排除痛苦,我就必須排除快樂。兩者是一體的,不可分。所以,了解思想,我就知道快樂原則是否顛仆不破。你們懂嗎?

我們的思想從快樂出發。我們有那麼多的痛苦──不但是生理上痛苦,內心也很痛苦:那麼多的悲傷,那麼多的焦慮、害怕、恐懼、絕望。但是,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因為我們都要求生活快樂,都想用快樂建立我們的價值觀。這並不是我們活著不能有快樂,也不是說我們應該耽溺於快樂。腦和心的結構都是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了解腦和心全部的結構,我們就知道怎樣看待欲望,而不去干涉他,因此就知道怎樣是欲望造成的混亂和苦惱停止。對不對?

思像是很機械化的。思想是一部很好的電腦。思想已經懂很多東西,經驗非常豐富──不只是個人、集體的經驗,也包括人的經驗。思想不但存在於意識,也存在於潛意識。意識是全部思想的剩餘,全部思想的機器。思想不但是從模仿和一致出發,也一直從快樂出發。我要和他人一致,是因為這樣我會快樂。我聽從別人,是因為這樣我會快樂。我說:「他不對」,是因為這樣說使我快樂。我說:「這是我的國家,我願意為它戰死」,因為這樣說會讓我快樂。這種快樂又是從「安全」等更大的快樂出發的。

所以思想是很機械化的。思想是誰的都沒有關係。是你的上師、你的老師、你的哲學家的都一樣。思想是從累積的反應出來的。這個記憶──如果你深入追查──會發現也是從快樂的原理出發的。你相信梵天,相信靈魂──不管你相信什麼,如果你深入追查,你會發現其中也是快樂的原理!因為生活是這麼的迷惘,有死,又有恐懼,所以你希望有一種東西能夠比這些東西深刻,你給這東西取了一個名字。這給你莫大的舒適,這舒適就是快樂。所以,思想、思考的機器,不論多麼複雜、多麼精細,在你心目中多麼有原創性,都是從快樂的原則出發的。

所以,你們必須了解這一點。要了解這一點,你們必須非常專注,如果你們完全專注地聽我說,你們就會馬上發現它的真或它的假。至於這一點,其中沒有假的東西,因為它是事實。我們處理的都是事實,而不是我們可以討論,然後眾說紛紜的觀念。不論醜陋或美麗,我們有的只是事實。幾百年又幾百年來,我們有的是思想。我們對自己說:「思想可以改變一切。」思想從快樂出發。意志是快樂的產物。然後我們說:「我們將從思想改變一切。」但是,如果你仔細檢查,你就會發現,除非我們了解快樂的原理,否則,什麼事情都改變不了。

你了解這一切,衝突就停了。你不刻意阻止衝突,衝突就停止了。這不是說你要變成植物,而是你必須了解欲望,觀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後你在觀察思想的干涉,因為思想的干涉,欲望有了時間因素。要檢查和了解這些,有一些固有的紀律。注意!聽我說的話需要一些紀律;不但要聽話,而且要深入的、內在地聽,不落入模式。「聽」的行動當然就是紀律──不是嗎?

心一旦了解快樂、思想、欲望的本質,這種檢查就會來紀律。因此無所謂耽溺或不眈溺,應該或不應該。這很像吃了胃痛的食物。如果快樂勝過胃痛,你會繼續吃,但嘴巴却一直說:「我不能吃了。」你和自己玩詭計,但是繼續吃。可是,如果胃痛超過口腹的快樂,你就會注意自己吃的東西。然而,如果你為痛一開始就注意食物,你就不需要在快樂和痛苦間矛盾。懂嗎?

這樣,我們就想到一句話,那就是,你必須完全做自己的明燈。但是我們其實不是,我們都是依賴別人。你們現在在聽我說話,你們就在依賴我告訴你們怎麼辦。但是如果你仔細聽,你就知道我不是在告訴你們怎麼辦,而在要求你們檢查。告訴你們怎麼檢查,檢查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小心檢查,你就免除了所有的依賴,這時你才是自己的明燈。這表示你必須完全的孤單。

我們並不孤單。我們寂寞。你是幾百年來文化、宣傳、影響、氣候、食物、穿著、人所說的和人未說的等等的產物。所以你並不孤單。你是結果。要做自己的明燈,就必須孤單。一揚棄心理上的一切社會、快樂、衝突的結構,你就孤單了。

這種孤單不需要害怕,不是痛苦。人只有孤立、寂寞才會痛苦,因此而焦慮,再因此而衝突。孤單完全不一樣;因為,只有心是孤單的,只有心不受外力影響。這表示已經了解快樂的原理,所以什麼東西都感動不了它。恭維、名聲、才幹、天賦,什麼東西都感動不了它。這種孤單是精粹。

專注地看夕陽,你就孤單──不是嗎?美──不是指那種愚蠢的,孤立的美──永遠都是孤單的。超越宣傳,超越個人喜好,不依快樂原則而作用──這是心的特質。心只有孤單時才能認知美。心必須進入不受外力影響的超凡狀態,因此免除環境、傳統的制約,只有這樣的心才能夠孤單地檢查或觀察安靜是怎麼一回事。安靜,才聽得見鴟鴞尖嘷。如果你和自己的問題喋喋不休,你就聽不到。因為安靜,所以你聽。因為安靜,所以你行動。行動就是生命。

了解欲望、快樂、思想,就揚棄一切權威。因為,不論是哪一種,不論是內在或外在,權威都無法引導你。你的內心一旦不再相信任何權威,你就不再依賴任何人。所以,檢查思想和快樂以後,你就孤單了。孤單表示安靜。不安靜,不可能孤單。從安靜出來的,就是行動。這一點要再做進一步討論。

對我們而言,行動是從觀念──是一種原理、信仰、教條──出發的。我根據這個觀念行動。如果我的行動蠻接近我的觀念,我就認為我蠻誠懇、蠻高貴的。但是,觀念和行動之間總是有差距,這就產生了衝突。有衝突,不論是哪一種衝突,就會失去清晰。你也許外在很健全,過著所謂樸素的生活。這表示身纏腰布,日食一餐。但這其實一點也不樸素。真正樸素的生活比這個嚴格,比這個深入。樸素的生活就是沒有衝突的生活。

因此,因為孤單,所以安靜。這種安靜是超乎意識的。意識是快樂,是思想,是這一切意識和潛意識的機器。這個範疇內不可能安靜。因此,這個範疇內任何的行動都會造成衝突,造成悲傷,造成痛苦。

行動只有出於安靜,才不會有悲傷。心除非完全免除悲傷──個人的或其他的──否則都活在黑暗、恐懼和焦慮當中。這樣的話,行動不論是怎麼樣的行動,都會造成混亂。行動不論做了什麼選擇,都會造成衝突。我們一旦了解這一切,就能安靜。安靜,就有行動。安靜就是行動,而非先安靜後行動。也許你從來不曾完全安靜。如果你安靜,雖然你還是有你的記憶、經驗、知識,你還是可以根據這種安靜講話。如果你沒有知識,你完全無法講話。但是,如果你安靜,從安靜裡就有行動。這行動絕不複雜、絕不混亂、絕不矛盾。

我們一旦了解快樂的原理,了解思想、孤單、安靜的空性,到了這種地步──實際上,而非時間上──那麼,因為此時我們有了完全的專注,因此也就有了安靜。安靜裡面是完全的無為──這無為就是行動。因為是完全的無為,所以就擴增。新的事情就發生了──這新的事情不是從「認識」出發,所以是不可經驗的,因此就不是「我先經驗,然後你還跟我學怎麼經驗。」

所有這一切,一待我們了解生存現象──關係,就自然地、輕易地發生了。就大部分人而言,關係就是混亂、痛苦。要使這樣的關係產生巨大的、深刻的、徹底的突變,我們必須了解欲望、快樂、思想,另外還要了解孤單的本質。從這種了解中就產生安靜。這樣的安靜,由於是完全的無為,所以只要受到要求要有所行動,就會行動。但是,既是完全的無為,因而沒有任何的運動,所以裡面就會有一種擴增。你們知道,科學家也說物質一停止運動並且爆炸,銀河就形成了。一旦擴增,新的心,真正宗教的心就成行了。真正的宗教的心才能夠解決人類的問題。

台長: 心法
人氣(1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網路讀書會 |
此分類下一篇:論關係,篇名:撒寧
此分類上一篇:網路讀書會分享-生命的活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