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2 13:13:01| 人氣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再看Weimar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看Weimar
by:huei

----------------------------------------------

不知道為什麼,早上竟然六點多就莫名醒來,只得乾
脆藉著窗外的暖陽,靠在藤椅上翻著這一陣子正在看
的書,《威瑪文化》。

我想只要是學設計的人,一定都對於Bauhaus(包浩
斯)不陌生吧?

縱使設計的方法會隨著時間的演遞而有不同當代趨勢
,然而作為設計後代的我們,卻依舊遵循著屬於帶有
Bauhaus在設計教育的方法上的些許基礎。



當然,有許多人也覺得Bauhaus有不完美甚至需要改
進的地方,但是我們卻無法否認經由Bauhaus所為後
代帶來的設計教育,更不用說Bauhaus追求的理想,
依然是絕對正確的;

誰都無法否認,Bauhaus可以說是現代設計思潮的根
源;而由Bauhaus所起始的設計運動,更是現代設計
運動的重要發軔點。



Bauhaus揭櫫以「人」為本位的設計哲學,強調「設
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他們並且為現代環
境設計指出正確的方向。

同時,用追求以理性為基礎的設計方法,主張根據
創造的法則和客觀的制度,以構築一個合理的客觀
世界,使現代工業設計邁向嶄新的統一境界。

就這樣,包浩斯的設計理想,就像一部機器的主機
,帶動著世界性的現代設計運動!甚至,現代設計
對於人類內在需要的貢獻,始終沒有超越包浩斯所
標示的崇高理想指標。



當然我們都知道Bauhaus之於設計史的重要性,然
而雖然我們都知道『Bauhaus』,卻不表示我們對
於『Weimar』就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

『威瑪共和』是一種概念,一種企圖成為現實的
概念,這也就是我為這本書而深受感動的原因,
如此簡單,就是企圖成為現實的概念。



威瑪共和,或者更確切的說,威瑪民主共和政體
,產生於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國於第一次世界
大戰戰敗投降之際,國內因而引發一場革命推翻
了帝制,在慌亂中由前帝國議會裡最具勢力的社
會民主黨宣佈成立代議政治模式的民主共和,稱
之威瑪共和。

這是德國歷史上在文化方面最為光輝燦爛的一個
時期,威瑪文化是共和國的極寶貴財富。



當時,柏林取代巴黎成了歐洲的文化中心,各種
文化思潮,藝術流派競相登台表演,文化名人,
科學發明層出不迭,構成了威瑪共和國文化的特
有場景,一個短暫而燦爛的黃金20年代。

威瑪讓人聯想到藝術、文學以及思想上的現代化
,同時也會聯想到兒子對父親的反叛,達達主義
者對藝術的反動,柏林人對粗俗文化的唾棄,自
由思想者對保守道德家的鄙夷。

特別是那些被放逐的人,他們把威瑪文化輸出到
全世界各地。



在西方文明史上,放逐這類事情向來總是佔有一
個相當榮耀的地位,但丁‧格老秀斯(Grotius)
、貝爾勒(Bayle)、盧梭、海涅以及馬克思等
這些人,他們都是放逐之後在異邦完成他們最偉
大的作品,他們用既是憎恨同時又是渴望的眼光
回望那曾經拒絕他們的祖國,然後默默寫出曠世
傑作。

一九三三年的年初,納粹政權掌控德國之時,希
特勒所驅趕出來的這批放逐者可說是世界上極少
見的一批具有智識、才華和學問的精英分子。



這批令人目眩的放逐者當中的佼佼者──愛因斯
坦、湯瑪斯‧曼(Thomas Mann)、潘諾夫斯基
(Erwin Panofsky)、格羅皮奧斯(Walter
Gropius)、格羅斯(George Grosz)、康丁斯
基(Wassily Kandinsky)、瓦特(Bruno Walter)
這些人逼得我們不得不把威瑪看成是獨一無二的
現象,所展現的文化是那麼不受拘束,那麼充滿
創意,真真正正的一個黃金時代。

在此所展現的令人興奮之處在於一部分來自它豐
富的創造力和實驗,但絕大部分主要還是來自它
的焦慮和恐懼,以及一種命定覆滅的危機感。

威瑪文化是由一群局外人所創造,然後由歷史加
以推入局內,就像曇花一現那樣,令人目眩,可
惜卻那麼脆弱而短暫。



而我多麼希望在當代設計中,還能看見有如此具
有邊緣意識的知識份子所引領的邊陲文化!


(部分內文轉載劉森堯譯者序,立緒文化提供)  

台長: huei
人氣(2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