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6 23:15:02| 人氣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洛麗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洛麗塔」
每個男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洛麗塔」,但被一堵倫理道德的圍牆隔離著。一邊住著欲望、青春(洛麗塔);一邊住著道德、教條。教條時時提醒男人不要跨雷池一步。但隨著年齡增長,洛麗塔就愈顯得活躍。
四十歲再來讀這本一九五五年Nabokov的舊作,益發令人心驚。大概是年屆中年,對青春的渴望更加濃烈,以致愈往後讀,愈發驚心。這本書喚醒了我心中的「洛麗塔」,蠢蠢欲動。
Stanley Kubrick一直到一九六二年才將這部爭議性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在這部黑白電影中,我們只看到「洛麗塔」小說中的情節推演,卻無法看到博納科夫對於主人翁亨伯特大量心理變化的特寫。除了博納科夫大量引用文學作品描述心理狀態,很難用影像呈現外,Kubrick那年才三十四歲,他心中的「洛麗塔」還不那麼活躍吧。
不過Lolita卻是Kubrick的第一部性心理類型電影。Kubrick的電影產量不多,卻在多樣的類型電影中,各有佳作。性心理類型電影即是一端。一九七一年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擺脫了他拍洛麗塔時,以傳統電影敍事手法描寫性心理的敗筆。這回他另創新局,以誇張的人物造型、象徵性的道具,以及大量的裸女,創造出獨特的電影語言。電影並有意識的向教條主義宣戰。
一九九九年的Eyes wide shut雖是他七一高齡的遺作,卻對性心理的描述更加天馬行空,對性行為異想更加大膽。只是二十八年之前,他以發條橘子向保守的道德勢力挑戰;二十八年之後,Eyes wide shut中Tom cruse在一陣性狂亂後,還是向妻子Nicle Kidman低頭懺悔。Kubrick以電影對性戲耍一生,臨終前還是得向上帝懺悔一番。
西方文學對所謂「不道德」的藝術可謂源遠流長,不乏以性、色情為主題的名著,「洛麗塔」的題材雖然更加大膽,但對性的描述,顯然不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以及「尤裏西斯」來的露骨。同樣是描寫中年男子對青春少女的迷戀,Bertolucci執導的「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馬龍白蘭度在戲中有大量大膽的性愛演出,較Kubrick的洛麗塔猶有過之,但同樣在爭議中被譽為藝術上的佳作。
Bertolucci的巴黎最後探戈於一九七一年完成,較洛麗塔晚了近十年,隨著時代的進程,電影內容的尺度也出現了較寬鬆的尺度。
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除了金瓶梅外,鮮少出現類似的情色作品,即便有,也是在官方禁止的情況下流傳。當代的作家中,賈平凹的「廢都」算是異軍突起;二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籍華人高行健,他的作品中不乏性場面及性心理的描述,但他的文學觀及筆觸顯然已非純中國式。在中國電影中呈現性心理情欲掙扎的,更是非常少(除了香港的b級電影),章明的巫山雲雨,以及早前謝飛的香魂女,是僅少數的例外,這兩部電影技術水準都不甚高的作品,卻在國際的影展中屢獲大獎,顯然滿足了西方人對保守中國的情欲窺視;評委們更以大獎表彰導演對這些禁忌題材的勇敢挑戰。
日本是亞洲國家對性題材最處之泰然的國家,除了色情電影風靡全亞洲外,以性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也最多,渡邊淳一即是其中的大家,以原名小說「失樂園」改編的電影,在一九九七風靡全亞洲,不過在許多國家,電影中的許多性愛場面是被剪除後,才得以播出的。
洛麗塔的誕生,已經有半個世紀了,人類的情欲狀態並沒有因為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但東西文化的差異,卻使得文藝樣態出現不同的發展。洛麗塔,要想躍上中國的電影螢幕,可能還要等上十年。

台長: 人到中年
人氣(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