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27 12:52:52| 人氣1,0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散] 雜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說:陳湘琪飾演的剪票員從電影院離開,她暫時成了失業的一份子,因為福和戲院已宣告暫停營業。這部電影其實很大的一個部份是在哀悼/提醒我們注意台灣電影這門工業吧?



這是一部沒有對話,只有聲音的電影,也是一部充滿感情的電影。老電影,老演員,老歌曲,老聲音,徘徊不去的老鬼魂。當我們垂垂老去,唯一能陪伴我們的是永恆的記憶與不死的感情。所以我在看著電影中的電影「龍門客棧」時,腦子想的卻一直都是「不散」。看似向那個時代的電影及演員們致敬,但對照著來來去去的觀眾,空蕩蕩的、老去的、凋零的老戲院,其實同時也在提醒我們重新省視/注意台灣電影這項寶貴的文化資產。

電影裡依舊使用了大量長時間的凝視,蔡明亮導演對於這種表達方式似乎樂此不疲甚至耽溺。這個部份使本片陷入一種難忍的沈悶。拉長拉空空蕩的戲院紅椅子,陳湘琪拖著瘸了的腳不斷地行走在空曠的老戲院裡。這種漫長時間的凝視以理論來評析當然可以勾勒出許多不同的意義及象徵性,感覺上簡直是刻意形塑成可以放到課堂上的教材講義-當然我絕對相信/尊重/甚至佩服蔡明亮導演的電影創作-但我不得不說,這種完全自我的表達方式其實已經狠狠地將觀眾完全置之度外。

摒除外在客觀商業因素當然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此同時你就不應該再期望能得到多少票房上的勝利。藝術表演就是藝術表演,一個人就是一個人;當你選擇一個人踽踽獨行的時候,就別再冀望會有別人參與你的旅程。更不需要再花費大把心力去搞什麼行銷宣傳。我絕對尊重蔡導演的電影理念及對於電影的執著與熱愛,但我認為他在行銷策略上出了很大的問題。因為企圖把藝術帶入大眾是愚公移山的事情,甚至可能會得到反效果。我在思考/忍受長時間的凝視鏡頭時,立刻明白為什麼有人看完電影氣得劃破戲院椅墊的作法。明明是藝術電影卻以過於商業化的手法去包裝,只會造成觀眾誤解的期望值。台灣電影不應該再這樣搞下去。讓藝術的歸藝術,商業的歸商業,這部份還需要很長遠的努力,這是我的看法。至於是否需要國家機構部門的涉入,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我不甚了解,也無法提出深入的建議,故就此打住。(未完...... carrie 2003/12/27)



註:
關於台灣電影工業的問題太複雜,我不明白,也無法提出什麼深入意見。以下附上一篇新聞報導,從pip那兒看來的,原來他們討論這個問題已經許久,是一群很關心國片未來的朋友。

2003-12-15 02:18/張士達/台南報導

李康生與蔡明亮分別執導的「不見」、「不散」,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台灣電影、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攝影與剪接四項大獎,然而在演員獎項落空,以及台灣電影再一次與大獎無緣的情況下,慶功宴現場彌漫著喜悅與落寞交織的複雜情緒。蔡明亮更語重心長地表示:「可不可以選一個帶著觀眾走的電影,而不是跟著觀眾屁股走的電影,不然辦觀眾票選就好了,為什麼要辦影展?」蔡明亮的「不散」這次在劇情片與導演項目都只以1票之差飲恨,堪稱「雖敗猶榮」,但阿亮平靜地表示「不意外」,因為深知「這樣的片子到全世界都一樣常常不得獎」,就像今年在威尼斯影展中落空,評審好友許鞍華導演事後來跟他說「我對不起你」,今年金馬的英國評審珍琵琳昨晚趕來慶功宴上向阿亮致意時,甚至難過得快哭了,並對「無間道」得獎不解地說「這些東西誰沒看過呢?」包括前一部作品「你那邊幾點」,蔡明亮已經是第二次上臺領安慰意味濃厚的最佳台灣電影獎,他坦承「兩次都領得很空虛」。最近已經為「不見」、「不散」賣票賣到沒力氣的他表示,他當然希望得最佳劇情片,因為可以刺激票房,但是「這些評審有沒有想過,這些人在台灣這樣的環境下拍片,卻被放到與香港那樣工業下的產物去比。大家只會罵台灣電影沒出息,但到底還有誰在拍電影,你們又拿了什麼條件給他們拍?」在國際上備受尊崇的蔡明亮,今年影片受邀為金馬影展開幕片,他人卻坐在台下連被請上臺的機會都沒有。他一大早起床冒雨到世新電影系演講,只看到姍姍來遲的20個學生,這種種在自己國家所受的「屈辱」都一再考驗著他堅持繼續拍片的決心。昨晚李安導演特地趕來慶功宴上向阿亮致意,表示每次看他的電影都對自己的創作有新的想法,又讓阿亮重燃一絲信心。李安要離開時,阿亮刻意先在門外安排自己的影迷,在李安步出時大喊:「李導演,我們以你為榮,你要回來拍國片,打敗港片!」吐了再多的苦水,阿亮最心繫的,終究還是台灣電影。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台長: happycher
人氣(1,0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