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16 02:32:59| 人氣11,9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佳峻〈鬧區後巷裡,無人知悉的大陳新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鬧區後巷裡,無人知悉的大陳新村

文字、圖片提供古佳峻

 (節選自《地味手帖》NO.09 街區一直在)

也許習慣遷徙,因為求學、工作、婚配讓自己願意走出原生環境拓展不同階段的人生。畢竟都在這座島上,南北不過近400公里,通訊軟體便利,再遠也能即時聯繫,對於「流動性」(Fluidity)文化議題的著迷也從「跨境」裡感受「異/同」錯綜的複雜情緒。

倘若提及屏東市家樂福後面有座大陳新村,幾乎無人曉得,在廣東路端豎立的大陳新村立碑也未有人專注。自由新村,是35座大陳新村中頗為特殊的鬧中取靜,具備周邊商業鬧區圈繞以及村中靜默未明的條件。

1970年代的自由新村包圍在竹林裡,沒有廣東路與家樂福,唯一出口是明正國中後門旁小徑,新村旁有教師宿舍群,出了村子就是水田溝渠,沒有華美質感的屏東縣總圖與千禧公園。那條唯一出入的小徑,常常是孩子們捉迷藏的防護線,小徑從外觀望如無尾巷,然有個左轉口能夠進入「溝美里大義巷」,以前孩子間族群間互相追逐,村人只要一進入後,只有住戶知道通向,外人除了迷困其間,就是陌生恐懼不敢往入。

1980年代城市再造,廣東路是聚集眾多餐飲商家的重要環道,林野不在,高樓簇擁,人車繁忙的廣東路、仁愛路、自由路都與過往截然不同。「菊子Wouli889共食屋」的朱菊枝說:「以前仁愛國小下課後,回家會經過一家鳳梨罐頭工廠,就會用1元購買鳳梨芯!然後順著明正國中圍牆走回村子,當時在這麼美麗的總圖旁是教會墓區,誰都怕夜晚經過!」周邊盛況鼎沸,唯獨自由新村凝滯在十來戶的小村落,且多為外來承租戶,所謂的大陳鄉親不是在時代汰洗而逝就是在鄉外創業發展。

村子環境結構以大義巷串聯四排房子,行政辦公室在最外一列,是開會及公布行政事務的空間,目前是村人倉庫,過去手工藝中心有家庭代工、有竹草編織代工、還替新園五房村的人編織魚網和髮網,朱菊枝與村內經營年糕廠的胡建樑說,大家在中心認領材料後就在自家編織,以量計價,婦女們不是在醬瓜加工廠就在家屋前補漁網。

村內屋舍成行並列,以紅磚作為一門一窗一單位的門面,房屋主體是灰泥磚或間雜紅磚。「房子不僅窄,門還小,個頭高的進出都要彎腰。」胡建樑說,共食屋旁即是大陳年糕廠,胡建樑住在過去幾戶,他是在台灣出生的下大陳人。過去大家會在手工藝中心輪流使用石製杵臼製作年糕,後來他學習機器代工,便在房舍內設置器具生產市面上的「韓國年糕」或「寧波年糕」。

胡建樑談著村裡過往雲煙,帶入年糕機械化的王小友舊宅,歌手施孝榮舊居,導演梁修身與梁赫群故宅,還有海軍官校校長胡才貴將軍老家,在這座寧靜致遠的村子裡臥虎藏龍不為所動,因為誰也不知悉60多年前的這些移民文化。

2016年,執行眷村美食調查計畫認識共食屋的朱菊枝,她烹調大陳年糕與夾麵蝦(麵疙瘩),並作為我與母親朱施桂鳳翻譯的橋樑。父母自1956年搬入新村,朱施桂鳳來自下大陳島旁的竹嶼,台州語系,坐在不大的客廳裡卻有一整套沙發,廳堂有泥塑觀音與祖先牌位,一樓平房後有延伸加蓋的二層樓。父親退休後將「戰士授田憑據」換了一筆錢整建房務,讓房舍有更充足的活動空間。 

自由新村人事淡薄,資料難齊,透過耆老吳學寶與其出版品知悉「大陳地區」除1955年撤退人民外,還有早期因就學、就醫、工作來台者,再含後期陸續遷台者,一萬近六千餘人的島民來到基隆港就地臨時安置,再行分配到35村鄰近招待所。諸多大陳新村亦安置在河床砂石地及山丘畸零地,歷經搬石淘沙的苦日子,長出了蔬果葉苗都是幾十年的血汗風雨,這離鄉苦不只是轉換情境,更是人生的重新應對挑戰。

無須彰顯身世,僅需留一口活路,因金剛計畫與飛龍計畫陸續遷台的「大陳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只想留一家大小存活機會,於是在城市邊陲形成一座孤島,島上用著共有的吳語鄉音,在年節過著島上豐年祭典,尤其當我坐在客廳沙發上吃著一碗大陳湯糕,聽取朱菊枝譯音母語,隔間中不只是純粹樑柱,而是文化紋身的異域疏離感。

屏東的大陳新村具有多樣性,兼容上下大陳島外,包含南麂等溫州與福州方言的族群,所謂屏東13大陳新村的底蘊,實際是整落1955年移島移民的縮影所在。為求讓城市裡銷聲匿跡的紋理,逐一顯露其時代的價值觀系,當擁有一線關鍵闖入社區,或許能有一位歷史說書人說解,這如島鏈的村,是千里外全然風貌的移民風景。,一夕間全數移植台灣本島,一世紀在本島重生屬於島外島的大陳故事。

 

PROFILE=

古佳峻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研究總中心研究員,社團法人屏東縣愛鄉協會理事長,出生於花蓮,落籍在金門,在台灣各地因求學與研究有所交誼,台灣不大,中國遙遠,文化需要扎根才是絕對。

------------

■□■□■  本期特輯  ■□■□■  
■□■ 談街仔 ■□■
在交換中,描繪街區理想的形狀
■□■  城街的想像 ■□■
台北南萬華|地下橫生的草莖,再生修復了人與街區
台中中西區|彙集很多好點,就能變成希望
■□■ 鄉道觀察中 ■□■
新竹湖口|在百年時光,定錨自己的根
台南官田|穿越曾文溪,回到生活所繫之處
屏東市|鬧區後巷,無人知悉的城中島
台東關山|穿行城與鄉間的記憶光影
■□■  街圖輯 ■□■
舊時光地下道/街區劇場/撇頭一抹笑/遺留
馬路如虎口/余慈爺聖誕/百貨之車/子時拜天公
■□■  街市情書 ■□■
李政道|走他走過的路,看見老台北的人情街廓
蘇瑞琦|遊內埔街仔,共組新世代「緣」圈圈  
∥  

■□■ 購買連結 ■□■  
∥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獨立書店

台長: 古皮之紅龜粿
人氣(11,9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社會化事+體悟】 |
此分類上一篇:說烏龜的故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