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1 11:03:32| 人氣6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Franz Kafk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為什麼喜歡卡夫卡(Franz Kafka),並不真正出於對他作品的喜愛和欣賞,也許更多是對他人生的同情,更多的在於我們和他的選擇和掙扎相似。

“他陷入了職業與志業的掙扎,職業是一份工作,志業是發自靈魂深處所要從事的工作。卡夫卡不敢全心全意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他像大部分的人一樣了種種理由否定自我,將它鎖起來去當另一種人,過著另一種人,過著男一種人生,也就是他父親認為正確的生活,而不照著自己的天賦本質發展。

“MAX BROD(布勞德)認為卡夫卡最大的悲劇在於,像他這樣懷有豐富才華與創作欲的天才,卻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時期被迫日復一日地從事與內心毫不相干的事,直到筋疲力盡,引來疾病和死亡。這世上有多少人穿著別人的鞋,追求屬於別人的路。

<變形記>
“卡夫卡對親情,愛情婚姻既依賴又抗拒的矛盾掙扎,也許可以解釋為他的自私,他希望可以關起門,一轉頭,朋友家人全都在他身旁。“(然而,沒有作投資,你怎麼能期侍一早醒來發現銀行的戶口有幾百萬?親情友情和愛情一樣,是個儲蓄戶...”

<飢餓藝術家>
“‘因為我找不到合胃口的食物,如果我找得到,請你相信我,會像你和任何人一樣,吃得飽飽的。’此篇作品表逹了卡夫卡的心聲與吶喊,饑餓藝術家在饑餓中生活,恰如卡夫卡在寫作中生活,對他而言這是非常容易的,並不像人們所以為的那麼困難。他很願意過一般人的生活,只是找不到屬於自己真實存在的意義,才不得不從寫作中尋找自我,如果他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如一般大眾一樣找到自我的定位,那他也會與大家一樣吃得飽飽,活得好好。”

作家的生活也許會如飢餓藝術家吧。而未必每個人都能輕意地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你的身份是甚麼?你既是別人的兒女也是別人的父母,是上司的下屬,是下屬的上司,是你配偶的配偶等等如此這般複雜的人際關係,這足以讓你好好學習如何演繹這幾個角色,不能混淆,例如不能在兒女面前飾演下屬,也不能在上司面前飾演兒女...

“...不論是喜歡他或漠視他的人都一樣...不了解...人們只以自己的觀點去解釋他人的行為和想法。”也許卡夫卡本人全無這個意思,也許只是我們強把自己憤世嫉俗的心思讀進去。而文學偏偏就是一門很自私的東西,有些作品,只要你自己(創作人)本人明白就行了,即使別人不明白。而對於卡夫卡更應該這樣,因為他寫作不是為了發表,他在遺囑中吩咐友人把其作品燒掉,而MAX BROD沒有這樣做,所以也許我們不應該在其“日記”上還作諸多評論,我們也許是不明白的,我想,他的心情,一直都如亂麻一樣。也許卡夫卡的心情,是連用婉轉的寓言表逹,都會顯得太過簡單的。

<巢穴>
“這個令他感到安心的世界是寫作的世界...他擔心巢穴的入口被發現,因而造了偽裝的入口...最後走失在巢穴中的也是他自己...”有時我也為了弄這個“假入口”而裝作喜歡別的東西,故意冷落最喜歡的那樣,可是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清晰可見:究竟你喜歡哪一個。以前連寫日記都不誠實,因為要寫一些假話讓父母看,要交給老師看的日記當然是寫給老師看,日記的真意變了質,因為要“自欺”之後才能“欺人”,所以我的不誠實都從日記開始了,甚至以為自己是真的那麼想。

(以上所有的引文均節錄自<卡夫卡變形記>(愛藏本)之導讀部分,作著郭素芳(晨星出版社))

台長: 脆肉鯇
人氣(6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