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2 14:02:24| 人氣7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阮慶岳:李祖原是一則謠言? (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阮慶岳:李祖原是一則謠言?

Source from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阮慶岳】 2008.07.14

甫出爐的國家文藝獎得獎名單,李祖原繼前兩屆的漢寶德、姚仁喜後,勇奪建築類年度桂冠。這獎項的得主是由學者專家所遴選,再加上李祖原的輩份與實力,在建築界本就無可議論,這樣的結果出來,按理應是自然而然,四海稱慶!然而,恐怕議論還是紛紛!

為什麼呢?

李祖原可能是台灣近代建築史上,不管對建築專業界與學界,或是一般民眾而言,都最具有爭議與傳奇的人物了。基本上,他是大眾熟悉度最高、也最能引發討論的建築師,這部分與他經常處理具有永恆性格的建築物,並擅長以建築符號張揚這樣的權力特質有關。

譬如代表商業資本權力的「台北101大樓」、高雄的「長谷世貿大樓」,以及代表宗教權力的埔里「中台禪寺」,都鮮明的將李祖原與他的建築,一起銘刻入社會大眾的腦海裡。

因此只要談到李祖原,甚至一般市井小民,也能朗朗說出一些他們的看法與聽聞來,與其他遠離人間常民口耳的建築師相比,李祖原深入人間意識的程度相當驚人!

在全球化大環境下,建築師必須品牌化的趨勢方興未艾,若把他說成台灣第一位真正具有明星架式,符合時代潮流的代表人物,大約絕無二選。這固然與李祖原個人氣質裡,所具有的自信、大器與英雄魅力有關,但同時他幾乎一直一以貫之、將中國文化以符號方式,結合入現代建築的風格,也標誌出他的清晰可辨識性,以及更重要的,可與民眾建立的對話性。

這種將符號(譬如斗拱、馬背、寶塔、元寶、龍等)置入當代建築的手法,使得李祖原常被學界歸為「後現代主義」,也因此,在近十年幾乎為他招來一面倒的批判征伐聲音。這固然是因為曾經於八○年代前風行一時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在此刻的現實裡,已經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另外則是李祖原與商業資本權力的關係,對學術界而言過於密切,讓傳統清高自詡的學者與菁英建築師們,雙雙不安。

關於傳統建築與文化符號,可不可以被用到現代建築上,我個人持著寬容的態度。因為,這裡面觸及兩件事,第一是現代建築是否需要與傳統建築,積極建立二者間的連結性?第二是現代建築該不該允許符號與象徵的出現?

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的一刀兩斷,本是現代建築猶待收拾解決的一個大問題,恩怨尚未了,二者間目前是殘絲猶存的狀態。李祖原的作為與手法,不管論者同意與否,都還是必須承認他是在為這危橋拉繩架竿。以歷史宏觀角度看,值得讚許。而他在建築中大量的運用符號與象徵,違逆了包浩斯以降的現代主義傳統,也讓他一路招來許多莫須有的批評。

但是建築的符號與象徵,就猶如神話於人類生命的必要性一樣,不可輕易以理性思維為單一價值,而將之排出現代建築的範圍。況且,現代建築因為放棄了符號性,也失去了和一般民眾的溝通對話能力,讓菁英建築與民眾越走越遠,甚至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李祖原在七○年代後期回到台灣,銜接上當時台灣建築大環境,正由國家權力主導(蓋公共建築、公共住宅等),轉換入由民間資本權力主導的階段。他成功的以菁英建築師角色,進入商業資本系統,悠遊自在,並證明商業未必扼殺理念,可以視為爾後這易形壯大資本路線裡,當代建築師角色的某種典範。

李祖原是一個人人皆聽聞過的謠言,但他建築作為的真相,似乎依舊縹緲難定。我個人覺得,他做建築時信念清晰、步伐堅定,對自體文化一以貫之的追求態度,尤其令人敬佩,國家文藝獎當之無愧! (本文作者為建築評論者)

【2008/07/14 聯合報】

台長: 阿政
人氣(7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