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4 00:01:26| 人氣1,0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25屆B.A.V.I.義大利葡萄酒評選大賽特別報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刊登於『酒客』雜誌2006二月號)

十二月初,秋冬交接之際、氣溫逐漸逼近零度的時節,位於義大利托斯卡尼東南方,溫布利亞(Umbria)地區的山邊小鎮托加諾(Torgiano)卻顯得異常的熱鬧與忙碌。此時來自義大利每個角落許多的釀酒專家、葡萄酒內外銷相關單位官員和主辦單位邀請的國內外葡萄酒記者都聚集一堂,準備參加第25屆義大利葡萄酒評選大賽(Banco d’Assaggio dei Vini d’Italia)。

大約早上十點,一架來自台灣,經曼谷轉機抵達羅馬的華航班機順利著陸。一老一少,兩個顯然不是跟團旅客的台灣男子走向舉著他們英文姓名牌,在出口守候著的義籍接待人員。較年長的那位是台灣著名的品酒專家劉鉅堂老師,一派輕鬆的與先到達的匈牙利、新加坡、馬來西亞記者換名片;而較年輕那位則是忽然猛流鼻水,狼狽地四處找面紙的作者本人。

經過三四個小時在車陣中走走停停,接機巴士終於來到托加諾(Torgiano),由當地釀酒望族Lungarotti家族所經營的五星級旅館『三花瓶飯店』(Le Tre Vaselle)。接下來的幾天裡,這些人將被軟禁在飯店中,照著大會發給的時間表按表操課,定時用餐定時品酒,完成給466瓶參賽酒打分數分高下的艱鉅任務。

基本上這是一次相當嚴謹的評選活動,當參賽酒莊將樣品酒送到托加諾市政廳,由專人登記資料後即被給予一個編號並蒙上黑布套,並以雙重編碼的方式再給第二組編號,才送到大會會場保管,成為評審們盲目試酒時所被告知的號碼。所以當評審試喝時,除了知道酒的種類(紅、白、氣泡、甜酒)以及組別(年份、等級、是否經橡木桶陳年),對於酒的產地、品種、酒莊和酒名,是一概不知情的。
簡單的說,裁判們只能憑著自己的感官、經驗和喜好直接來給分數,摒除了品種先天差異和產地特色等變數。而比賽完畢之後,主辦單位還會將不記名的評分表提供給參賽酒莊,作為改進的參考。

這個大賽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邀請世界各地的葡萄酒專家來做評審。上面提到的托加諾釀酒望族Lungarotti前莊主,已過世的Giogio先生,也是讓Umbria地區葡萄酒躍升國際舞台的主要推手,在參與創辦這個大賽之初即有這樣的遠見。這樣一方面可以讓義大利的優質葡萄酒得到國際的注意,同時也讓所有參賽酒莊能瞭解國外市場的喜好和潮流,可謂一舉數得。在這次活動中,我就認識了來自芬蘭、法國、捷克、匈牙利、以色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日本、墨西哥等國的葡萄酒作家或侍酒師學院講師等,在幾天相處和討論當中,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資訊和知識。

對於評分過程,主辦單位也有嚴格的規定。全部56位評審,被分成8個評審團,每個評審團由四位釀酒師、三位記者(包含外國和義大利記者)組成。在大大的品酒廳裡,每個人一張插著小國旗的桌子,上面擺著十幾個杯子、一小盤法國麵包和一瓶礦泉水,腳邊則有個裝了木屑的吐桶。整個過程是安靜的,評審之間不能交談及交換意見;八位侍酒師一字排開,動作整齊畫一的斟上用黑布密封的酒。每支酒大約有四到五分鐘的品嚐時間,大概剛好足夠觀察一下顏色,聞聞香氣,喝個一兩口,接著在評分表上寫下各項目的分數,然後加總、簽名確認。

在這個比賽中,每個不同參賽組別都只取前四名,而且得分必須在80分以上。在25屆比賽的歷史紀錄當中,得獎最多的產區依序是Tuscany、Sicily、Trentino-Alto Adige、 Veneto和Piedmont;然而今年的成績卻有相當耐人尋味的變化,得獎數依序是Abruzzo、Veneto、Sicily、Province of Trento,其後才是Marche與Tuscany並列,Piedmont排的更後面。Abruzzo產區獲得大幅度成長的肯定是值得敬佩的,但常勝軍Tuscany和Piedmont慘敗,是否意味著這兩區得好好加油,否則終將面對其他不斷大幅改進釀酒技術的產酒區搶奪市場的威脅?

經過最近兩次深入拜訪義大利酒區,加上參觀酒展和擔任評審的經驗,對義大利酒的觀感有很大的轉變。這裡因為國際化的起步較法國晚,加上本地的土品種和傳統釀酒法的多樣化,可說是個依然在質和量上面不斷變化演進著,百花齊放的產酒國。如果有機會,建議讀者不妨也買個幾種不同產區、不同風格的義大利葡萄酒,親自體驗一下義大利葡萄酒的現在進行式,保證您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台長: Denis
人氣(1,0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